•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線上閱讀

本節先介紹閱讀理解的理論與閱讀理解歷程,接著探討線上閱讀的定義和線 上閱讀的理解歷程,最後針對閱讀理解策略與線上閱讀的理解策略做統整的歸 納。

一、一般閱讀理解理論與閱讀理解歷程介紹

閱讀為一複雜的認知歷程,最終目的是要獲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吳訓生,

2001;施頂清,2000;柯華葳,1993)。而「閱讀理解」是指閱讀者根據文章的 線索來引申作者所要表達的意義之過程。讀者以過去的舊經驗和知識為基礎,運 用各種不同的策略,從閱讀材料中找出相關訊息來建構意義的過程(林蕙君,1995;

蘇宜芬,1991;呂素娥,2009;Lerner, 1989;Mastropieri & Scruggs, 1997)。

Swaby(1989)認為理解就是一種閱讀技能的表現,具備應有的技能,閱讀理解 便自動發生。閱讀者在閱讀前已具備先備知識和用來培育及維持理解的策略(林 建平,1997)。

閱讀理解可分為字彙理解(vocabulary comprehension)、字面本意理解

(literal comprehension)、推論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評鑑

(evaluation)與欣賞(appreciation)(Mercer, 1993)。字彙的理解是指,

從上下文的脈絡中,理解特定字彙的意思。字面本意的理解是能辨識及回憶文章 中特定的、明示的訊息。推論理解則是依據文章所提供的訊息進行連結、假設與 預測。評鑑是一種批判性的閱讀,對文章進行價值判斷、區分事實與意見。欣賞 則是對文章內容有情緒上的反應,或能指出文章中優美或有創意的詞句與構想。

Pressley(2000)將閱讀理解概分為字彙理解與文章理解。字彙理解為較低層次 理解,只要閱讀者具備自動化的解碼技巧,加上足夠的字彙,理解便可產生。

成功的閱讀理解關係著三種知識和技巧,分別為概念的瞭解(conceptual understanding)、自動化基本技巧(automated basic skill)與策略(strategies)。

概念的瞭解是指正在閱讀的主題知識、文章基模(schemas)和辭彙;自動化基 本技巧包含字詞的解碼(decoding)技巧、從字詞串建構命題(propositions)

的能力;策略則包含依據個人的目標和監控個人的理解,改變閱讀的取向(Mayer, 1991)。

綜合國內外各學派與學者專家對閱讀理解的定義,可以發現早期行為學派學 者專注在讀者對文字辨識與學習的過程,認為所有的意義都是存在文章內容中,

閱讀者是被動的接受訊息,閱讀者只要經由閱讀即可理解,(Dole, Duffy, Roehler,

& Pearson, 1991)。1970年代末期,認知學派的學者則認為行為學派的說法似乎 忽略了閱讀者在閱讀時的心理歷程(楊芷芳,1994),強調閱讀時的交互(inter- active)作用及理解建構(constructive)的本質。於是認知心理學家開始對閱讀 理解的認知歷程進行許多研究與分析,最為人熟知的是Rumelhart在1977年提出 三個閱讀理解模式:著重於文字解碼歷程的「由下而上」(bottom-up models)

模式,著重於理解歷程的「由上而下」(Top-down models)模式,以及著重與 二項歷程的交互作用的「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ls)。以上三種閱讀理 解模式都是從訊息處理方向之觀點區分,屬於線性模式。而「循環模式」(re- cycling models)、基模理論(schema theory)模式、訊息處理論(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模式、建構整合理論(construction-intergration model)

模式,則是從不同的觀點來區分。「循環模式」則認為閱讀歷程應該是解碼、形 成命題與統整理解之間不斷循環的過程,直到閱讀理解為止。基模理論模式和訊 息處理論模式,強調閱讀理解是一項「互動」和「主動建構」的歷程,讀者藉由 文章訊息與既有認知基模(schema)產生互動,進而建構閱讀內容的意義(賴明 貞,2003)。以下分別從不同的模式對閱讀理解歷程提出整理,如表2-2-1。

表 2-2-1 閱讀理解歷程模式

(一)解碼(decoding)

強調比對(matching)與補碼(recoding)。閱讀者將看到的文字從記憶中 提取字義,提取記憶的歷程是藉由看到的文字與字義直接聯結,此過程不需要念 出來或猜測。或是藉由字音的中介步驟來達成,也就是經由「發音」功能,檢索 出長期記憶中的字義。

(二)字義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

分為字義取得(lexical access)與語法分析(parsing)。字義取得是指 從被激活的知識中,選取合於該字的正確解釋;語法分析是指將個別的字詞組合 成較大的意義單位。

(三)推論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

包括統整(integration)、摘要(summarization)與精緻化(elaboration)

三個歷程。統整是能覺察句子間所隱含的關係,將兩個不同概念的句子結合成一 個統整的概念,使文章中的概念或命題整合成較為複雜的概念;摘要則是將文章 中的重點加以組織,一般的摘要策略是使用段落中的第一句,當作主題的陳述,

或是尋找文章基礎的訊號,如「總之」、「一般而言」;精緻化則是閱讀者將文 章所獲得的訊息與自己的先前知識作連結,賦予文章或段落更豐富的意義。

(四)理解監控(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理解監控的功能在於確保讀者能有效達成閱讀目標,包括:目標設定(goal setting)、策略選擇(strategy selection)、目標檢核(goal checking)以 及修正(remediation)。又稱為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指有系統思考學習 的認知能力,透過控制和引導個人思考的過程,讓學習變得更容易。

圖 2-2-1 Gagné閱讀理解的歷程

文章要達到有意義學習,Mayer(1996)認為必須透過選擇、組織、整合三個 步驟,如圖2-2-2(引自張國恩、蘇宜芬、宋曜廷,2000)。(一)選擇(selecting):

讀者能在訊息選擇過程中知道內容的重要性。從感官記憶中捨去無關的訊息,選 擇特定的訊息,再傳送至運作(短期)記憶中作處理。Sternberg(1985)稱此步驟為 選擇性的編碼(selecting encoding);(二)組織(organizing):對所選取的訊息在短

理解監控

解碼 文字理解 推論理解

期記憶加以重新組織,形成一個連貫、連結的整體概念,Sternberg(1985) 稱之為 選擇性的合併(selective combination)。(三)整合(integrating):將短期記憶中與 長期記憶中相關的知識作連結稱為整合。將新的知識與既有的知識作整合,

Sternberg(1985)則稱此步驟為選擇性比較(selective comparison)。

圖 2-2-2 文章學習 SOI 模型

柯華葳(1999)認為閱讀理解過程可分為部分處理和本文處理(如圖 2-2-3)。 部份處理:是指處理少量的文本,建構初級意義單位。其中包括字義搜尋、形成 命題、及命題的組合(Perfetti, 1985)。本文處理:是指對較長文本的理解,

其中包括文義理解及推論。

圖 2-2-3 閱讀理解成分分析圖示

二、線上閱讀定義

在電腦上的閱讀可分為電子化閱讀(e-reading)與線上閱讀(online reading),

而線上閱讀又稱為網路閱讀。電子化閱讀(或稱數位閱讀),指的是可包含在連 線(online)或離線(offline)狀態下閱讀數位內容;而線上閱讀,則指在網路連線狀 態下的數位閱讀。所以線上閱讀簡單而言就是在網路上從事閱讀的活動,廣義來 說是在網路上閱讀任何數位化的文本,包括多媒體、電子書、網頁內容、電子郵

閱讀

認字 理解

部分處理 本文處理

長期記憶 整合

選擇

短期記憶 感覺記憶

文章 表現

組織

件、新聞討論群等不同形式(林珊如,2003)。電子書閱讀和線上閱讀都有多媒體 的閱讀形式,也有超文本的閱讀特質,除了書本翻頁式電子書,但是其最大不同 之處在於,網路文本是一種複雜、開放且無際無邊資源系統(Hill & Hannafin, 1997),而電子書是有一定的範圍資源系統(張淑慧,2008)。Leu 等人(2004)指出 無論是使用哪一種資訊工具,只要可以使用網路閱讀資訊,就可以稱為線上閱 讀。

吳美娟(2001)歸納線上閱讀的特徵指出,線上閱讀首先表現在多重感官的閱 讀途徑,網路結合了聲音、影像、文字,不同於傳統單一感官式閱讀;其次,網 路資訊流通的快速,使資訊累積的量增加,讓網路超文本的閱讀變得快速與便捷;

另外是線上閱讀的無地域性,傳統閱讀方式可能因時因地而有所限制,網路中資 訊的內容卻無地域的限制性;最後是互動界面,經由 MSN、聊天室等互動的界 面,閱讀不再是單向性的探索,而是雙向的互動行為(引自呂芸樺,2006)。

線上閱讀採用網路的零距離、互動性、開放性與資源的豐富性,使閱讀的廣 度無限擴大,並加上多媒體的特性,使文字符號不再侷限於視覺感受,進而變成 視覺、聽覺、知覺、想像等多感官刺激與讀者大眾產生互動,因此有別於傳統紙 本閱讀的單向閱讀感受,以瀏覽網頁來吸取新知的行為便是閱讀行為的表現,則 稱之為線上閱讀(鄭茂禎,2003)。

綜上所述,線上閱讀除了豐富多元的資源外,也擁有即時、互動、開放、無 地域性的特質,透過網路的鏈結,使得知識可以被運用、傳播和共享。本研究所 指的線上閱讀,是泛指讀者透過網際網路的連線,在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上,閱讀文本及超文本資料,包含網頁內所含之字、詞、文章、電子期刊、資料 庫文件、圖片、影像、聲音及其他各種電子型態的資料。

三、線上閱讀理解歷程與策略 (一)線上閱讀歷程

線上閱讀與紙本閱讀的理解過程雖然相似的,但兩者之間仍存在著差異(Leu

& Zawilinski, 2007)。Protosaltis 與 Bouki(2005)提出超文本閱讀理解模式,指出 超文本閱讀是由建立閱讀目標開始,其後讀者掃描資訊類目、建立字句及文本大 意,並選擇適合的閱讀策略及評估的一連串反覆過程。他們認為不同的策略,將 會影響讀者理解的成效。

針對線上閱讀時會經歷的步驟,Henry(2006)定義出線上閱讀的行為歷程,

為設定搜尋目的、部署搜尋策略、分析搜尋引擎結果、閱讀重要及整合的資訊、

引用來源以及思考是否符合目的。

Leu 等人(2007)提出線上閱讀理解歷程依序為,確認重要問題、找尋資訊、

分析資訊、綜合資訊以及資訊溝通,分述如下(引自葉雅鏽,2009):

1.確認重要資訊:線上閱讀理解始於確認一個重要問題。

2.定位資訊:在確認重要的問題之後,開始找尋資訊,在網路搜尋資訊中,目標 設定是重要的過程(Leu, 2004; Kinzer, et al., 2004 ; Leu & Coiro, 2004)。

3.評估資訊:找到相關問題資訊後,批判地分析資訊將變得更重要。

4.整合資訊:在線上閱讀中,以讀者選擇的連結實際建構文本,搜集一系列非連 續文本並綜合每個理解過程中的基本觀念,網路資訊是從不同來源所取得,因此

4.整合資訊:在線上閱讀中,以讀者選擇的連結實際建構文本,搜集一系列非連 續文本並綜合每個理解過程中的基本觀念,網路資訊是從不同來源所取得,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