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總分相同但作答反應組型不同之概念階層結構圖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總分相同但作答反應組型不同之概念階層結構圖

傳統的測驗計分方式對於得分相同的學童,會認為能力相當,但總分相同並 不表示其概念階層結構相同,研究者以總分相同但反應組型不同的受詴者為研究 對象,描繪出個人化的概念階層結構圖,分析並比較其異同,想藉此釐清得分相 同的學童,其概念階層是否也相同。研究者選擇了三組受詴者,一組兩位,所選 擇出的受詴者如表 4-3-1 所示,透過概念詮釋結構模式,並給定 =0.55,繪製這 六位受詴者的概念階層結構圖,如圖 4-3-1 至圖 4-3-6 所示。

表 4-3-1

總分相同之受詴者的答題狀況 學童

代號

學習

類型 總分 注意

係數 答題反應組型

S101 A 15 0.00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S129 A’ 15 1.2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1 S13 B 12 0.32 1 1 0 1 0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S63 B’ 12 0.64 1 1 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 0 1 S175 C 5 0.29 0 0 0 1 0 1 1 0 1 0 0 0 0 0 1 0 0 S98 C’ 5 0.75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圖 4-3-1 S101 學童的概念階層結構圖

圖 4-3-2 S129 學童的概念階層結構圖

圖 4-3-3 S13 學童的概念階層結構圖

圖 4-3-4 S63 學童的概念階層結構圖

圖 4-3-5 S175 學童的概念階層結構圖

圖 4-3-6 S98 學童的概念階層結構圖

根據各個挑選出的受詴者所繪製出的概念階層結構圖,研究者將其特徵比較 和歸納後,說明如下:

一、S101 及 S129

由圖 4-3-1、圖 4-3-2 可知,階層數皆有兩層,S101 第一層的概念是概念 1、

概念 2、概念 3、概念 5 和概念 6,第二層的概念是概念 4;S129 第一層的概念是 概念 3、概念 4 和概念 6,第二層的概念是概念 1、概念 2 和概念 5,兩者並不相 同。S101 最不易精熟的概念是概念 4,但對 S129 而言,卻有相當不錯的精熟度。

就概念的連結關係來看,對 S101 而言,其他 5 個概念為「純小數轉換為真分數」

的基礎概念;對 S129 而言,「帶分數轉換為帶小數」、「純小數轉換為真分數」和

「帶小數轉換為假分數」為「假分數轉換為帶小數」和「帶小數轉換為帶分數」

的基礎概念。

綜合上述,同樣總分為 15 分,但有其明顯的個人化概念階層結構圖,並不 因同分而使得概念階層結構圖也相同,甚至在某些概念的精熟度有明顯反差。

二、S13 及 S63

由圖 4-3-3、圖 4-3-4 可知,階層數皆有三層,S13 的第一層概念是概念 2、

概念 6,第二層是概念 1 和概念 5,第三層的概念是概念 3 和概念 4;S63 的第一 層概念是概念 4 和概念 5,第二層是概念 1 和概念 6,第三層是概念 2 和概念 3。

S13 較易精熟的概念之一是「假分數轉換為帶小數」,但對 S63 而言卻是對不易精 熟的概念之ㄧ;S63 較易精熟的概念之一是「純小數轉換為真分數」,但對 S13 而言,卻是最不易精熟的概念之ㄧ。

從概念的連結關係來看,對 S13 而言,概念 1、概念 2、概念 5 和概念 6 是 概念 3 和概念 4 的基礎概念;對 S63 而言,概念 1、概念 4、概念 5 和概念 6 是 概念 2 和概念 4 的基礎概念。

乍看之下,S13 和 S63 的概念階層結構圖頗為相似,但確實觀察上下階層概 念及連結關係後,發現差異性頗大。

三、S175 及 S98

由圖 4-3-5、圖 4-3-6 可知,階層數皆有三層,S175 的第一層的概念是概念 5,

第二層是概念 2、概念 4、概念 6,第三層是概念 1 和概念 3;S98 的第一層概念 是概念 3,第二層是概念 2、概念 4、概念 6,第三層是概念 1 和概念 5。「帶分數 轉換為帶小數」對 S175 而言是最易精熟的概念,但對 S98 而言,卻是最難精熟 的概念之ㄧ

就概念的連結關係,概念 3 是 S175 其他概念的基礎概念,可先精熟後再來 幫助其他概念精熟;概念 5 是 S98 其他概念的基礎概念,在學其他概念前可先精 熟,用以幫助精熟其他概念。

四、總結

(一)根據上述的比較,發現得分相同但作答反應組型不同的學童,其概念階層結

構圖會有差異,與戴筱玲(2009)和 Lin, Hung and Yu( 2007)的發現相符合,所以 若教師要針對測驗結果進行補救教學,並不能以總分相同作為依據,補救教學 若能配合受詴者的概念發展,受詴者才能進行有效的學習,所以個人化的概念 階層結構圖可以作為進行補救教學的參考。

(二)總分相同的三組受詴者,某些概念的精熟度,和同樣分數的另一位受詴者有 反差,對其中一位而言最難精熟,但對另一位卻又最易精熟,是否是因同分但 學習類型不同所致,有待探討。

(三)總分相同的三組受詴者,得分由高至低,發現高分的概念階層結構圖較不緊 密,概念之間的連結關係也較不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