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背包客背景變項、旅遊動機、轉化學習及個人發展現況分析

本節以次數分配瞭解背包客背景變項、旅遊行為之狀況,並以描述性統計進行背包 客旅遊動機、轉化學習以及個人發展之現況分析,從平均數、標準差判斷研究對象對於 題項及因素的認同情況。

一、背景資料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 (詳見表 4-14) ,本研究樣本以女性佔 67.1%,男性佔 32.9%;年齡 以「20 至 29 歲」者居多 (佔 48.4%),其次為「30 至 39 歲」者 (佔 43.3%),由此可知 年齡為 40 歲以下者佔了九成之高;國籍部份,臺灣人 345 人 (佔 76.7%),而非臺灣籍 者有 105 人 (23.3%);婚姻狀況則以「未婚」者居多 (佔 83.6%),其次為「已婚」(佔 11.8%);教育程度部份以「大學專科」者居多 (佔 52.9%),其次為「研究所以上」 (佔 44.2%),而「高中職以下」只佔 2.9%。

表 4-14

樣本背景資料摘要表

背景變項 組別 次數 (人) 百分比 (%)

性別

男性 148 32.9

女性 302 67.1

年齡

20 至 29 歲 (1987-1996) 218 48.4 30 至 39 歲 (1977-1986) 195 43.3 40 至 49 歲 (1967-1976) 22 4.9 50 至 59 歲 (1957-1966) 11 2.4 60 至 69 歲 (1947-1956) 4 0.9

表 4-14

樣本背景資料摘要表 (續)

背景變項 組別 次數 (人) 百分比 (%)

國籍

臺灣 345 76.7

非臺灣 105 23.3

婚姻狀況

未婚 376 83.6

已婚 53 11.8

離婚 6 1.3

其他 15 3.3

教育程度

高中職 (含) 以下 13 2.9

大學專科 238 52.9

研究所 199 44.2

最早關於背包客的研究指出,此族群的年齡層大多集中在 15 歲至 25 歲的年輕人 (Loker-Murphy & Pearce, 1995),而 26 至 44 歲的青壯年族群人數則在持續成長當中,

Nash, Thyne, 與 Davies (2006) 則認為背包客主要集中在 20 到 24 歲。由表 4-14 可知,

本研究對象年齡分佈以 30 歲以下的年輕人最多,有高達九成的樣本為 40 歲以下,Tsaur, Yen, 與 Chen (2010) 研究結果指出其背包客族群集中在 25 歲到 40 歲,而 Wichasin (2011)、Mohsin 與 Ryan (2003) 調查皆顯示 30 歲以下的背包客族群佔了六至七成,故本 研究結果與過往文獻相符,背包客族群確實以 40 歲以下的年輕人佔大多數。

Tsaur (2010) 等人研究中的女性背包客之比例為 61.8%,與本研究女性達 67.1%的 結果相近。Mohsin 與 Ryan (2003) 針對澳洲背包客的研究結果顯示性別分佈平均,和 Oii 與 Laing (2010) 結果相符,而 Wichasin (2011) 針對在泰國的背包客進行調查,結果則 顯示有 65%的背包客為男性,故本研究推論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及價值觀差異會影響 到人們參與背包旅行的性別比例。

教育程度部份,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最高學歷為大專以上者佔 97.1%,相較 Tsaur 等人在 2010 年的研究結果高出許多;而婚姻狀況部份,本研究有八成以上的研究對象 為未婚狀態,與 Tsaur 等人的研究結果相近 (75.2%),高過於 Wichasin (2011)年的未婚比 例 (68.25%),但依舊能顯現出背包客族群仍以未婚族群居多。

二、旅遊行為分析

本研究樣本之旅遊行為分析結果顯示 (詳見表 4-15),自認為是背包客者為 450 人 (100%),且住過背包客棧者亦為 450 人 (100%),此兩題項為本研究欲確認研究樣本之 背包客經驗而設計,資格不符者即不在本研究探討範圍內。在這 450 位背包客中,共有 417 人(佔 92.7%) 具有跨國背包客經驗,而有 64.2%者具有跨洲的背包客旅遊經驗。

表 4-15

旅遊行為摘要表

旅遊行為變項 組別 次數 (人) 百分比 (%)

背包旅行次數

1-3 次 213 47.3

4-6 次 136 30.2

7-9 次 33 7.3

10 次以上 68 15.1

背包客

是 450 100

否 0 0

住過背包客棧

是 450 100

否 0 0

跨國背包

是 417 92.7

否 33 7.3

跨洲背包

是 289 64.2

否 161 35.8

三、背包客旅遊動機分析

背包客旅遊動機之現況分析部份,如表 4-16 所示,背包客旅遊動機因素分析以「旅 遊體驗」得分最高 (M=6.01, SD=0.97),其次為「自我實現」(M=5.56, SD=1.18)、「逃離 與放鬆」 (M=5.07, SD=1.24),得分最低的因素為「社會互動」 (M=4.23, SD=1.16)。研 究結果顯示「旅遊體驗」與「自我實現」是背包客最認同的旅遊動機,Cohen (1973) 認 為背包客是透過冒險的旅程體驗異國生活,而 Maoz (2007) 指出文化體驗是背包客的主 要動機,在旅途中會融入當地的生活風格,使自己看起來像當地人而不像個旅客。如同 桑于晴 (2010) 指出,背包客的旅遊目的在於追求當地真實的體驗,並透過了解當地文 化而增進自我成長,正可呼應本研究所得結果。

表 4-16

背包客旅遊動機因素分析表

構面 平均數 標準差

旅遊體驗 6.01 0.97

自我實現 5.56 1.18

逃離與放鬆 5.07 1.24

社會互動 4.23 1.16

題項得分前三名依序為「體驗在地的生活」 (M=6.28, SD=1.04) 、「認識當地的社會 文化及歷史」 (M=6.05, SD=1.12) 、「在身心上獲得放鬆」 (M=5.82, SD=1.28) 以及「認 識並更瞭解自己」 (M=5.82, SD=1.35),各題項之分析結果詳見表 4-17。由此可知,背包 客最認同的旅遊動機為文化體驗、放鬆以及瞭解自己,與相關文獻所提出之背包客主要 旅遊動機相符 (Larsen, Ogaard, & Brun, 2011; Paris & Teye, 2010; Pearce & Foster, 2007)。

表 4-17

背包客旅遊動機題項分析

題號 題目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M11 體驗在地的生活 6.28 1.04 1

M10 認識當地的社會文化及歷史 6.05 1.12 2

M13 在身心上獲得放鬆 5.82 1.28 3

M5 認識並更瞭解自己 5.82 1.35 4

M9 與當地人溝通 5.73 1.24 5

M7 測試自己 5.68 1.42 6

M8 發展個人能力 5.46 1.34 7

M4 結交新朋友 5.34 1.49 8

M6 提升個人技能 5.30 1.44 9

M3 與其他背包客溝通並從中學習 5.24 1.55 10

M12 逃離日常生活與工作 4.97 1.77 11

M14 暫時遠離對於未來的迷惘 4.44 1.86 12

M2 使自己變得與眾不同 4.06 1.81 13

M1 追尋人生的另外一半 2.27 1.47 14

註:本表之順序依平均數由高至低排序

四、背包客轉化學習分析

由表 4-18 可知,背包客轉化學習因素分析以「信念」得分最高 (M=5.44, SD=1.15),

其次為「行為」(M=5.36, SD=1.04)、「社會知覺」 (M=4.97, SD=1.11),得分最低的因素 為「心理」 (M=4.88, SD=1.16)。

表 4-18

背包客轉化學習因素分析表

構面 平均數 標準差

信念 5.44 1.15

行為 5.36 1.04

社會知覺 4.97 1.11

心理 4.88 1.16

Clark (1991) 認為在觀點轉化的概念裡,信念指的是整體參考架構的修正,意即個 體自我價值觀的修正;行為意指個人生活型態的改變,包括世界觀、金錢觀等生活方式;

心理層面則著重在對自己的認識,例如自我價值、自我認同的程度 (Taylor, 2000);而本 研究新增的社會知覺層面,除了可用 Bandura 於 1977 年所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加以說 明,背包客在旅途中會透過觀察學習的方式進行自我調整,Mezirow (1997) 認為轉化學 習的過程包括對自己的批判,而個體會藉由分析他人的相關經驗而尋求可靠的解釋與理 解,Murphy (2001) 亦指出人際互動的經驗對背包客而言相當重要,換言之,背包客會 觀察他人的轉化學習經驗,而進一步發展或停止自己的轉化學習。

由表 4-19 可知,背包客轉化學習各題項得分皆偏高,與文獻結果相符,相關研究指 出背包客在旅遊過程中會透過與他人的互動、與自己對話,進行自我檢視與調整,自身 的想法或行為可能會因旅程中的經驗而有所改變 (Noy, 2004; Minnaert, 2012)。而 Alexander, Bakir, 與 Wickens (2010) 的研究亦指出至少有 53%的人認為自己受到旅遊經 驗的影響。在背包客轉化學習之現況分析部份,題項得分前三名依序為「背包客的經驗 影響了我的世界觀」 (M=5.92, SD=1.17) 、「在背包旅行的過程中,我會思考做些不同的 行為」 (M=5.65, SD=1.19) 以及「在背包旅行的過程中,我曾想過以不同於自己以往的 方式去行動」 (M=5.49, SD=1.32)。

表 4-19

背包客轉化學習題項分析 題

題目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T23 背包客的經驗影響了我的世界觀 5.92 1.17 1

T10 在背包旅行的過程中,我會思考做些不同的行為 5.65 1.19 2 T11 在背包旅行的過程中,我曾想過以不同於自己以往

的方式去行動

5.49 1.32 3

T14 經歷背包旅行的體驗後,我的想法有所不同 5.46 1.20 4

T17 背包客的經驗幫助我更瞭解他人 5.31 1.25 5

T12 在背包旅行的過程中,我會嘗試扮演不同於自己過 往的新角色,讓自己更自在

5.17 1.42 6

T1 背包客的經驗改變了我的生活 5.16 1.37 7

T4 背包客的經驗提供我機會去思考自己的社會角色 5.15 1.40 8 T6 我在旅程中,發現其他背包客受其旅行經驗而改變 5.12 1.38 9 T3 背包客的經驗提供我機會去質疑自己一貫的行為模

5.10 1.43 10

T26 背包客的經驗使我的未來有更多選擇 5.08 1.39 11 T22 背包客的經驗影響了我的工作觀 4.99 1.50 12 T25 背包客的經驗幫助我對社會有所貢獻 4.56 1.45 13 T7 在背包旅行的過程中,我發現其他背包客也會質疑

他們自身的信念及想法

4.47 1.48 14

註:本表之順序依平均數由高至低排序

就如同 Adler (1989) 認為旅途中與環境、他人的互動,都會促成各體的自我覺察與 成長,若回歸轉化學習理論的概念,轉化學習的開端常源自於生活中不可預期的情境或

突發狀況,當人們跨出習慣的生活環境、離開舒適圈,所面對的一切新鮮事件以及冒險 都是刺激自己反思的媒介,也就會促使自己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面對生活。

過去許多研究者已提出旅遊經驗與拓展世界觀之間的緊密關係,例如 Cohen (1973) 認 為背包客是透過冒險的旅程體驗異國生活、開拓視野,徐惠珍 (2009) 針對前往澳洲打 工度假客進行探究,研究結果顯示拓展國際視野是受試者最認同的概念,而 Stone 與 Petrick (2013) 也在研究中強調旅遊能夠使人從經驗中學習、開拓視野,綜合上述,本研 究結果與相關文獻相符。

本研究結果顯示,背包客對於「信念」轉化的程度最為認同,就如同 Mezirow (1991) 所強調,反思是轉化學習中最重要的過程,在經過自我批判與反思過後,才會繼續衍生 出行為的轉變,是故此研究結果可呈現出轉化學習的主要意涵,意即在背包客身處的環 境中,眾多的事件與情境會促使其檢視自身的價值觀、信念。

五、背包客個人發展分析

由表 4-20 可知,背包客個人發展因素分析以「能力」得分最高 (M=5.95, SD=0.96),

其次依序為「世界觀」(M=5.85, SD=1.00)、「自我意識」 (M=5.05, SD=1.13)、「情緒」

(M=4.96, SD=1.19),得分最低的因素為「技能」 (M=4.91, SD=1.27)。 此研究結果如同 Scarinci 與 Pearce (2012) 研究指出,國外旅行有助於發展技能,例如問題解決、時間管 理或人際互動等能力,而 Stone 與 Petrick (2013) 也十分強調旅遊能夠使人從經驗中學 習、開拓視野,亦如 Bui, Wilkins, 與 Lee (2014) 指出,年輕背包客透過旅行的方式離開 家鄉、遠離家人與朋友,將自己移動至一個不熟悉的環境中,而他們必須在旅程中面對 問題、解決問題以證明自己能夠做到。Minnaert (2012) 則認為旅行就是暫時離開自己主 要社群的行為,無論是工作環境、居住地或者朋友圈,而將自己放置在一個暫時的社群 中,而這就是一個訓練自己能力的好機會。

表 4-20

背包客個人發展因素分析表

構面 平均數 標準差

能力 5.95 0.96

世界觀 5.85 1.00

自我意識 5.05 1.13

情緒 4.96 1.19

技能 4.91 1.27

背包客個人發展之現況分析部份,題項得分前三名依序為「適應環境的能力提升」

(M=6.11, SD=1.02) 、「看待世界的觀點有所改變」 (M=6.11, SD=1.05) 以及「溝通能力 提升」 (M=5.89, SD=1.13),各題項之分析結果詳見表 4-21。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背包客 認為自己在人際互動、溝通技巧以及問題解決上有所成長 (Inkson & Myers, 2003; Pearce

& Foster, 2007),而 Stone 與 Petrick (2013) 更進一步指出背包客經驗的教育性還包括生 活技能以及提升社會文化的意識等層面。

表 4-21

背包客個人發展題項分析 題

題目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題目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