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我控制的概念與相關研究

本節首先簡要介紹自我控制的概念,接續探討自我控制相關研究。

一、自我控制的概念

Hirschi 和 Gottfredson 在 1990 年出版一般化犯罪理論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亦可稱之為犯罪的一般化理論或犯罪的共通性理論、或自我控制理論),主 要為解決犯罪與年齡之關係而建構 (引自許春金,2007,p.321)。Gottfredson 與 Hirschi 在 1990 年的相關文獻中認為,低自我控制者涵蓋以下六種特質:衝動的 (impusive)、感覺遲鈍的 (insensitive)、肢體性的 (physical)、冒險性 (risk-taking)、

短視的 (short-sighted),以及非語言性的 (nonverbal) (溫淑盈,2004)。自我控制 (self-control) 是自我調節的最基本手段,是指個體對自己心理活動和行為的操縱 (張進輔、馮維,2002)。郭芳君在 2002 年的研究指出自我控制的定義是抑制而 非直接表達情緒與動機衝動之反應傾向;而自我控制的程度,指個體對衝動、情 感、慾望的表達或約束的閾限或運作特徵 (引自溫淑盈,2004)。

Hirsch 在 1990 年的文獻有提到自我控制是一般化犯罪理論的核心概念,而 低自我控制為犯罪者共同的潛在特性,低自我控制表示當犯罪機會出現的情況下,

比較容易因貪圖行為後的短暫利益與滿足,而忽略了其後必須長期付出的慘痛代 價 (林佩珊等人,2012)。溫淑盈 (2004) 的研究指出自我控制的定義可以從心理 學及社會化兩種觀點來探究,在心理學中對低自我控制相關理論概略屬於個人內 在生、心理的範疇;然而,在社會化觀點中則是著重於外在環境因素加以探討,

因此,會造成低自我控制的因素是社會化不良的關係,而此社會化的關係中是以 家庭與學校兩個社會化機構為主要因素。

國外心理學家 Kopp 提出,自我控制是個體自我意識發展到一定程度所具有 的功能,是個體的、一種內在能力,外在表現的一組相關行為;是個體自主調節 行為使其與個人價值和社會期望相匹配的能力 (張進輔、馮維,2002)。從社會 控制及自我控制理論的觀點而言,犯罪早在期〝開始發生〞之前即可被研究,且 加以預防。孩子早期六至八歲的家庭生活品質及社會化而產生的自我控制 (self-control) 程度,是決定其未來犯罪可能性的最重要因素 (許春金,2007)。

Gottfredson 和 Hirschi 在自我控制理論中指出,低自我控制者 (尤其嚴重低自我 控制者) 不僅犯罪和偏差行為的可能性較高,其他與犯罪行為相類似 (analogous to crime) 的各種意外事故 (如:車禍、職業災害) 亦較高 (許春金,2007),如圖 2-1。

14

資料來源:

自我控制的差異主要來自早期的家庭教養,往後的社會機構很難補償這種缺 失,低自我控制可說是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步地自然發生 (natural occurrence),

而非跳躍式地產生 (許春金,2007)。Smith(1992) 提出對心理健康的看法,他認 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具備有幾項條件,其中一項是自我控制能力,心理健康的人 擁有較佳的自我控制能力,他們不僅能掌管自己的情緒及想法,對於自我表現出 的行為也較能自我負責 (引自蘇邦婕、毛萬儀、方吉正、曾仁美、陳坤虎,2002,

p.8-6,8-7)。自我控制分為對內在心理歷程和對外在行為方式的控制兩種,如行為 的自覺性和對動機的自我控制屬於對內控制,而行為的堅持性、自制力、獨立性 及對情緒反應的控制屬於對外控制範疇 (蔡東霞、張冬梅,2010)。邱顯良 (2006) 的研究指出社會控制理論中的社會鍵,包涵了內、外在的抑制力量,所謂依附、

奉獻及參與等三項,屬外在抑制力;正確的信念,可引導個體建立道德規範及遵 守法律,是屬於內在抑制的力量。

由以上各學者對於自我控制的觀點,研究者認為自我控制是每個人基本的本 能之一,它包括了內在自我控制 (內控)、外在自我控制 (外控) 兩個面向,在兩 個面向中,又涵蓋了「衝動性」、「冒險性」、「低計畫性」三種基本因素,然而,

因為每個人從小到大所處的生活的環境各有不同,所具備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會有 不同的高低程度。

二、自我控制的相關研究

兩岸相關學者針對自我控制的相關研究有限,研究者綜整有關探討自我控制 相關的期刊文獻,如:自我控制對兒童問題行為、家庭因素對兒童自我控制能力、

犯罪行為

偏差行為、風險行為 危害健康行為、毒品行為 高

問 題 行

低 自我控制 高 圖 2-1 問題行為症候群與自我控制之關係 犯罪學 (330 頁),許春金,2007。臺北:三民。

15

16

17

整理表 2-3 所述,茲將自我控制相關研究依研究對象、研究變項及研究方法 依序說明,並進一步探討研究結果說明如下:

(一) 研究對象

自我控制相關研究中,對象以學生、青少年居多,分別針對國小學童、高中 職學生及大學生進行研究 (林俊瑩、許順宗、林淑華、蔡郁臻,2005;高晶、馬 艳萍,2008;莊耀嘉,2009;溫淑盈,2004),受刑人次之 (邱顯良,2006;鍾 昭瑛、許文耀,2008)。

(二) 研究變項

因大部份的研究對象以國小學童及青少年為主,受刑人次之,所以研究變項 分別有研究家庭結構、家庭功能、自我控制與兒童問題 (溫淑盈,2004)、小學 生獨立性和自我控制關係 (高晶、馬艳萍,2008)、父母管教與自我控制及社會 網路對學生蹺課行為之關連續性 (林俊瑩等,2005)、自我控制論檢驗衝動性、

管控功能、特質與家庭因素在兒童至少年階段犯行發展 (莊耀嘉,2009)、大學 生自我控制與攻擊性行為的關係 (陳容等,2012)、低自我控制與神經、外向性 格特質關連性 (邱顯良,2006) 等。

(三)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大都是以問卷調查法為主,文獻探討法次之 (曹清國、楊凱,2008;

蔡東霞、張冬梅,2010)。可見目前自我控制理論的相關研究仍以量化研究為主 要方式。

(四) 研究結果

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將影響因素分為家庭因素、攻擊性、低自我控制等方 面作探討,以下就有關研究說明如次:

1.家庭因素

溫淑盈 (2004) 研究家庭結構、家庭功能、自我控制與兒童問題行為中,結 果發現家庭結構、家庭功能對自我控制影響不大,而造成兒童問題行為之主要因 素為自我控制,與家庭結構、家庭功能較無關。其中自我控制對問題行為影響中 包含三種因素,分別為「衝動性」、「冒險性」、「低計畫性」。因此,兒童愈具低 計畫性、衝動性及冒險性傾向者,愈容易有問題行為發生。

曹清國、楊凱 (2008) 研究家庭因素對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研究中,兒童對於 概念的認識、行為的道德判斷、自我行為的控制和時間管理,都離不開父母的指 導與家庭環境的影響。母親對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認知,影響著兒童自我控制的 發展與形成。父母控制模式是父母在教養活動中經常用以控制、管理兒童的較為 稳定的行為方式。家庭因素中除了父母控制模式外,父母管教行為 (如體罰,獎 勵等)、父母教育觀念、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也影響着兒童自我控制能

18

力的發展。

蔡東霞、張冬梅 (2010) 針對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分析指出,幼兒自我 控制能力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父母的教養方式,良好的父母控制方式,

對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父母控制模式可概括五種基本 形式:嚴厲控制、限制控制、要求控制、干涉控制和專斷限制。研究中引用楊慧 芳、劉金花在 1997 年的研究發現,父母管教態度與父母教育觀念也影響著兒童 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另外,研究中亦提出引發自我控制或制止特定的行為中有 五項因素,包括:「抑制衝動行為」、「抵制誘惑」、「延緩滿足」、「制定和 完成計劃」、「採取適應社會情景的行為方式」等。

林俊瑩等 (2005) 針對父母管教、自我控制、社會網絡與學生蹺課行為研究 中,結果發現在父母管教方面對學生的蹺課行為有顯著的負影響。

2.攻擊性

陳容等 (2012) 對大學生自我控制與攻擊性行為的研究指出,影響攻擊性行 為的一個重要的内部變量結果即為自我控制,研究結果分析出攻擊性行為與自我 控制各維度,可以發現身體攻擊與自我情绪化、衝動冒險性二者之間存在非常顯 著的正相關 (p<0.01);自我控制總分與攻擊性行為總分呈顯著正相關 (r=0.60 , p<0.01)。自我控制能力低的人在面對外界不良刺激時,容易產生憤怒情緒,導 致攻擊性行為表現出來;而自我控制能力高的人,在面對相同處境時,能夠從多 方面考慮,用更温和、更周延的方式解決問題。若要減少大學生的攻擊性行為發 生,除了從外部環境中減少刺激來源外,還可以從大學生個體內部進行自我控制 能力的訓練提高自控能力,進而培養冷静分析問題的能力,減少衝動冒險行為。

在研究中自我控制包含 3 個向度:「衝動冒險性」、「自我情緒性」和「簡單化 傾向」。

鍾昭瑛、許文耀 (2008) 對性犯罪者的自負特質與攻擊行為及自我控制的研 究發現,情境式自負特質量表比自戀性格量表對攻擊行為與自我控制能力更具有 預測力。另外,在自負特質與自我控制能力兩者之間,具有顯著的相關連性,換 言之,自負特質程度愈高者,則自我控制能力就愈差。其中在自我控制量表中,

參考了 Tangeny 等人在 2004 年的文獻中認為,自我調控是一種個體本身內在性 的反應能力,能夠中斷個體不想產生的行為 (如衝動),也能夠抑制該行為發生。

3.低自我控制

莊耀嘉 (2009) 在衝動性、管控功能、特質與家庭因素對兒童至少年階段犯 行發展的研究中指出,從Wilson與Herrnstein在1985年《犯罪與人性》(Crime and Human Nature) 一書中,相關因素與犯罪性 (criminality) 之關係所得結論提到,

衝動性 (impulsiveness) 或低自制力應是使人終其一生有犯行較多的主因。研究

19

結果發現,在求樂衝動性與兒童犯行的持續性是最有關係的,其他如情緒衝動性、

和善性與家庭因素中,對兒童的犯行發展並無穩定效應,因此,「求樂衝動性」

在促發兒童犯行延續至少年階段的歷程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研究中,衝 動性量表包括「低計畫性」、「低恆毅性」、「刺激尋求衝動性」、「情緒衝動 性」等面向。

邱顯良 (2006) 針對不同犯罪類型之受刑人低自我控制特質比較,研究中低

邱顯良 (2006) 針對不同犯罪類型之受刑人低自我控制特質比較,研究中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