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我調整學習策略對解題歷程、解題行為與表現的差異性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二節 自我調整學習策略對解題歷程、解題行為與表現的差異性

行為與表現的差異性。首先,研究者從四名學生在 MSLQ 學習策略動機量表中 自我調整學習策略所得的分數分為高低兩組:小威(高成就)、阿信(低成就)

屬於高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組,而小優(高成就),阿布(低成就)則屬於低自我 調整學習策略組。然後,在解題的空檔中,研究者詢問學生平常學習數學和準備 考試的方法及策略等相關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的問題,藉此理解學生的自我調整學 習策略策略如何影響其解題歷程、解題行為與表現,說明如下:

(一) 高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組 1. 小威:

在 MSLQ 學習策略動機學習策略量表中的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的平 均分數 6.1818、z分數為 1.0509(N=50, S=1.41, M=4.70),顯示小威關 於數學學習的自我調整策略是較有效率的,例如:雖然平時他不會特 地計算很多的數學題目,但是他會找一寫具有挑戰性的數學題來做練 習。此外,當他在計算數學題時,他會先把題目中的關鍵字圈起來。

另外,在考試的時候,如果遇到不會的題目,通常他會先跳過,然後 等算完其他的題目時,再回頭思考可能的解題方法。至於平常上課的 情況,他卻表示他很少聽老師講解的內容,相反的,他反而會先嘗試 自己的方法,若真的無法求得最後的答案,才會參考老師所提供的方 法。

從他的解題歷程來看,可以發現小威每次都會仔細地閱讀題目,

然後分析題意,之後,再擬定合適的解題計畫和策略,最後完成解題。

由此可知,小威很重視解題歷程中的閱讀和分析階段,如同他在晤談

88

過程中所表示的:

小威:我會先把題目仔細的看一遍,然後把關鍵字圈起來,再用自己的方法嘗試做做 看,如果不會,再想老師上課所教的方法。

此外,也可以發現小威在解題的歷程中,會隨時監控解題表現,

例如:在【L-01 匯率】中,會立即地發現列出的式子是錯誤的,如下 所示:

小威:20000÷3.7=…,不對

在【N-01 睡眠時間】中,同樣地也是因為在探索可能的解題方向中,

透過自我解釋,發現所想的解題方向可能有所錯誤,因而決定再重新 閱讀題目一次,如下所示:

小威:先把所有的時間相加起來(8 時=480 分,480+10+15+20+5=530 分,

530÷60=8…50,所以需要花 8 小時 50 分),然後…,等一下…

整個來看,小威本身的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策略會直接的影響他的解題 行為。

2. 阿信:

在 MSLQ 動機學習策略量表中的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的平均分數 5.8181、z分數為 0.7929(N=50, S=1.41, M=4.70),顯示阿信在數學學 習的自我調整策略上是有效的,例如:平時在安親班中他會練習大量 的數學題,幫助自以理解課本中所教的數學概念。此外,他也表示在 考試的時候,如果有多餘的時間,他會使用另一種不同的計算方法去 驗算原本的答案是否正確。最後,他也認為如果要在數學成績上拿高

89

分,除了努力練習以外,看得懂題目內容也很重要。

從他的解題歷程中來看,可以發現阿信在閱讀題目的過程中,會 把題目中的關鍵字圈起來,藉此了解已知條件和所求目標間的關係為 何,例如:在【N-02 生日蛋糕】這題中,他就會把 1/2 圈起來,然後 再把題目中的條件句在念一次。

接著,我們也可以發現阿信在解題的歷程中,會隨時監控自己的 解題表現,檢查自己所列出的式子或想法是否合理,例如,在【N-02 生日蛋糕】這個題目中,當他很猶豫地寫下答案時,透過自我監控和 自我解釋,立刻推翻原本的想法和答案,如下說明:

阿信:所以...妹妹的零用錢是 15 元。等一下,因為妹妹每天都存 15 元,存 30 天,

所以一個蛋糕是 15×30=450 元,奇怪,不一樣。

老師:哪裡不一樣?

阿信:因為...1/2 就是 20÷10,啊,我寫錯了,妹妹的零用錢是 10 元,所以...一個 蛋糕是 10×30=300 元。

所以,從上述中可以知道阿信本身的自我調整學習策略會促進他 在解題過程中,首先一定要先理解題目中語句間的意思,然後才可以 進行解題,另外,在解題的過程中,也會隨時自我監控本身的解題表 現,希望可以獲得最後的答案。

90

(二) 低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策略組 1. 小優:

在 MSLQ 動機學習策略量表中的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的平均分數 4.28、z分數為-0.2725(N=50, S=1.41, M=4.70),顯示小優在數學學習 的自我調整策略上是較沒有效率的,從晤談內容中可以發現道小優在 面對一個新的題目時,他的自我調整學習策略是先用很快的速度把題 目看完,在了解所要求的目標之後,就擬定解題計畫和執行解題策略,

但最後卻很少再重新檢查答案是否正確。另外,小優也表示平時在課 堂中,他會聽聽看老師和同學所分享的解題方法,且會再思考看看是 不是還有其他的解題方法。不過他也表示他其實很不喜歡練習額外的 數學題,所以,為了避免要練習大量的數學題,他會認真地完成數學 測驗。例如:他當他遇到不會的題目時,他會先選擇跳過,然後回頭 再思考解題方法。

從他的解題歷程來看,可以發現小優會透過自我說明的方式,注 意到題目中的關鍵句子,例如:在【N-01 睡眠時間】中,當他閱讀完 題目時,他便指出題目中已知條件和所求目標間的關係間的關係:

小優:最晚要幾點上床睡覺喔,喔,平均睡 8 小時…

同樣地,在【N-02 生日蛋糕】中也是同樣的情況,當他閱讀完題目時,

他也是先注意到題目中的關鍵詞:

小優:1/3 存起來,很像我最近的作法…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小優雖然沒有明確的圈出題目中的關鍵字,

91

但他卻會透過自我說明的方式去理解題目中已知條件和所求目標間的 關係。不過,我們也可以發現在五個題目的解題歷程中,他都沒有表 現出自我監控的行為,但是,當他完成解題的時候,他會透過自我解 釋的方式,再重新說明一次他的解題方法,已確定他的答案是否合理 和正確,例如在【M-02 木匠】中:

小優:所以 C 和 A 中間都空了很多部分(畫上輔助線),所以它是可行的,因為就算 把木柴減掉一公尺,它還是可以圍出這個圖形。因為如果把這這個角拿開,他 們不就省材料了嗎,所以答案是可行的。

從上述中得知小優在解題過程中,他的自我調整學習策略策略就 是先透過自我說明的方式,理解題目中條件和目標間的關係,接著,

擬定解題計畫和執行解題策略,然後,透過自我解釋的方式,確認所 求得的答案是否合理,最後在重新計算一次檢查答案是否正確。

2. 阿布:

在 MSLQ 動機學習策略量表中的自我調整策略的平均分數

4.2272、z分數為-0.3353(N=50, S=1.41, M=4.70),顯示阿布在數學學 習的自我調整策略上是較沒有效率的。從晤談的內容中可以發現阿布 在面對一個新的題目時,為了可以理解題目中所要表示的意思,因此 他會準備一枝螢光筆,將題目中的關鍵字圈起來,然後,他會思考一 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首先,他會先想一下老師教過的方法,如果不 可行,那麼他就會試一下自己的方法,若還是不行的話,那麼他就會 直接選擇放棄繼續解題。此外,他也表示平時雖然在課後練習大量的 數學題目,但是,對數學成績的提升並沒有明顯地幫助。不過,為了 避免因為成績的不理想而被安親班老師或父母責備,所以他在完成解 題時,會再重新將題目再看過一次,並用原來的解題方法再重新計算

92

一次,檢查答案是否和原來相同,以確保最後的答案是正確的。

從他的解題歷程中也可以發現,阿布在分析完題目時,如果可以 完全理解題目中的意思時,他會選擇繼續完成解題任務,相反的,如 果他無法理解題目中的條件和目標間的關係時或是不清楚如何計算 時,則他會選擇放棄繼續解題。如他在【N-01 睡眠時間】和【N-02 生 日蛋糕】中的表現:

阿布:不確定,但我不想算了。

此外,我們也可以發現阿布【M-01 披薩】中,他會先確認題目中所要 求的目標之後,然後在之後探索的過程中,表現出自我監控的行為:

阿布:先算出正方形的面積 30×30=900,然後它的售價是 600 元,所以是 900÷600,

價錢就知道,等一下,(把 900÷600 擦掉),20×20=400,這個……大得比較划 算。

然而,在【M-02 木匠】和【L-01 匯率】兩個題目中,卻未出現自我監 控的行為,可能的原因是因為【M-01 披薩】這個題目的內容和生活經 驗相似且所包含的數學概念較為具體,因此他可以透過自我解釋的方 式監控自己的解題過程,例如:

阿布:因為小的面積 400,可是價錢只有賣 300,然後大的面積 900,然後售價賣 600 元,所以把他們的價錢相減,600-300=300,所以可以買兩個小的,就是……

因為大的價錢是小的兩倍,它有可能是兩個小的蛋糕變成的,譬如說:這是一 個小的蛋糕,這是一個大的蛋糕,這個大的蛋糕有可能是兩個小蛋糕組成的,

所以大的蛋糕賣 600 元可以買兩個小的,所以小的比較划算。

93

而在【M-02 木匠】和【L-01 匯率】中,由於所包含的數學概念則 較為抽象,因此,他無法以平時練習的解題經驗和生活經驗做進一步 的監控行為。此外,在進行放聲思考試題施測的當時,學校課程進度 正在進行「平行四邊形、梯形面積計算」的單元,因此,他在看到【M-02 木匠】時,就直接採用面積的解題策略和方法完成解題。另外,在【L-01 匯率】中,在完成執行階段之後,他的驗證方法就是將所列出的式子 再重新計算一次,檢查看看答案是否和原來相同。也就是說,阿布並 沒有真的監控自己的解答是否合理,相對的,他只是重複的計算看答 案是否正確罷了。

從上述中得知阿布的自我調整學習策略是在課外練習大量的數學 題,以便熟悉課本中的題型。然後,再應用到解題的過程中,例如:

他會先畫出題目中的關鍵字,藉此了解題目的意思,然後思考老師和 課本所教過的解題方法,希望可以求得最後的答案。而他的驗證方法 只是將所列出的式子再重新計算一次,並不會嘗試再使用新的方法去 計算看看答案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