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編課程與教材對於學生的能源認知、態度、行為與環境敏感度,是否能有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自編課程與教材對於學生的能源認知、態度、行為與環境敏感度,是否能有

敏感度,是否能有正向的明顯影響

認知

虎林國中

進行共變數分析前,須先進行組內迴歸的同質性檢定確認介入與 否和認知前測之間並無顯著的交互作用。檢定結果的摘要如表 23 所

104

示,F(1,96)=1.007,p=.318 並未違反同質性假設故可進行單因子共變數 分析。

表 23 虎林國中學生認知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摘要

變異來源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p

介入與否 * 認知前測總分 1 6.109 1.007 0.318

誤差 96 6.065

*p<.05 ***p<.001

虎林國中學生在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後的結果如表 24 及表 25 所示。表中結果如下:

一、 原始的後測平均分別為介入組 16.365 分以及非介入組 14.042 分,經調整過後的平均分數則為介入組 16.376 分以及 非介入組 14.030 分。

二、 介入與否的效果造成兩組後測平均分數有顯著的不同 (F(1,97)=22.649,p<.000)。這顯著的不同,透過調整後分數可 發現是介入組的認知後測分數顯著高於非介入組,在統計上 支持課程介入與否對認知正向影響有關。

105

表 24 虎林國中兩組學生認知學習成效後測受試者效應檢定

組別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p 介入與否 1 137.382 22.649 .000***

誤差 97 6.066

*p<.05 ***p<.001

表 25 虎林國中學生認知後測平均

介入與否 人數 後測平均數

調整前 調整後

介入 52 16.365 16.376a 非介入 48 14.042 14.030a a. 使用下列值估計出現在模式的共變量: 認知前測總分 = 14.390

光仁國中

先進行迴歸係數的同質性檢定得到結果如表 26,結果發現自變 項與共變項之間,存在著顯著的交互作用故此不宜再使用單因子共變 數分析。為求在兩組學生差異的情形,將使用詹森-內曼法描繪出兩 組學生迴歸線的交叉點以及顯著不同的區域,其結果如圖 10 所示。

詹森-內曼法的結果如下:

一、 兩組學生的迴歸線交叉點發生在前測成績為 16.221 分 上,在此點上後測成績相同無差別。

二、 當前測成績低於 13.686 分時,有課程介入的學生在後測 成績的表現顯著高於未進行課程介入的學生。

106

三、 前測成績在 13.686 分以上時,兩組學生的後測成績表現 於統計結果上並無不同。

表 26 學生認知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摘要

變異來源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p

介入與否 * 認知前測總分 1 41.249 5.366 0.021 誤差 211 7.687

*p<.05 ***p<.001

圖 10 光仁國中學生認知後測詹森-內曼法結果

多數相關研究,皆發現學生的認知是教學介入最易改變的部分 (李淑雯,2005、張真嫚,2002、陳世富,2009、陳偉羣,2009、劉 佳雨,2006、歐茲妤,2010、賴純紾,2013)。這些研究中所採用的 教學理論、課程架構都不盡相同,但在研究結果上皆顯示學生的認知

107

確實在接受課程後明顯增加。根據本研究的課程與觀察,研究者認為 學生在認知上的變化,與課程教法有關。例如:”人與生態”及”地球 資源”單元,課程影片會在每個關鍵點停頓讓學生有機會思考消化內 容。

態度

虎林國中

進行共變數分析前,須先進行組內迴歸的同質性檢定確認介入與 否和認知前測之間並無顯著的交互作用。檢定結果的摘要如表 27 所 示,F(1,96)=0.001,p=.978 並未違反同質性假設故可進行單因子共變數 分析。

表 27 虎林國中學生態度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摘要

變異來源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p

介入與否 * 態度前測總分 1 0.047 0.001 0.978

誤差 96 60.228

*p<.05 ***p<.001

虎林國中學生在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後的結果如表 28 及表 29 所示。表中結果如下:

一、 原始的後測平均分別為介入組 67.846 分以及非介入組 63.188 分,經調整過後的平均分數則為介入組 67.497 分以及 非介入組 63.566 分。

108

二、 介入與否的效果造成兩組後測平均分數有顯著的不同 (F(1,97)=9.088,p=.003)。這顯著的不同,透過調整後分數可 發現是介入組的態度後測分數顯著高於非介入組,在統計上 支持課程介入與否對態度有正向的影響。

表 28 虎林國中兩組學生態度學習成效後測受試者效應檢定

組別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p 介入與否 1 541.708 9.088 .003**

誤差 97 59.608

*p<.05 **p<.01 ***p<.001

表 29 虎林國中學生態度後測平均

介入與否 人數 後測平均數

調整前 調整後

介入 52 67.846 67.497a 非介入 48 63.188 63.566a a. 使用下列值估計出現在模式的共變量: 態度前測總分 = 64.2500.

光仁國中

先進行迴歸係數的同質性檢定得到結果如表 30,結果發現自變 項與共變項之間,存在著顯著的交互作用(F(1,211)=6.056,p=0.015)故 此不宜再使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為求在兩組學生差異的情形,使用 詹森-內曼法描繪出兩組學生迴歸線的交叉點以及顯著不同的區域,

其結果如圖 11 所示。詹森內曼法的結果如下:

109

一、 兩組學生的迴歸線交叉點發生在前測成績為 67.073 分 上,在此點上後測成績相同無差別。

二、 當前測成績低於 58.900 分時,有課程介入的學生在後測 成績的表現顯著高於未進行課程介入的學生。

三、 前測成績在 58.900 分以上時,兩組學生的後測成績表現 於統計結果上並無不同。

表 30 光仁國中學生態度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摘要

變異來源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p

介入與否 * 態度前測總分 1 300.014 6.056 0.015*

誤差 211 49.543

*p<.05 **p<.01 ***p<.001

圖 11 光仁國中學生態度後測詹森-內曼法結果

110

態度在前述各項環境教育的理論中,被認為是人們內心價值觀的 體現,是認知的後續產物。對於行為而言,態度比認知更具影響力。

在相關的研究中,課程介入對於態度有明顯效果者(張真嫚,2002、

陳世富,2009、劉佳雨,2006、歐姿妤,2010、賴純紾,2013),多 數採用議題式或體驗式的教學。這證明傳統僅用講述的教學方式,無 法有效讓學生產生相對應的態度。本研究中所採用的課程,前兩個單 元主以議題為主而後兩單元則將重點放置於實際操作體驗,是故使學 生在能源態度上有顯著的變化。

行為

虎林國中

進行共變數分析前,須先進行組內迴歸的同質性檢定確認介入與 否和行為前測之間並無顯著的交互作用。檢定結果的摘要如表 31 所 示,F(1,96)=0.008,p=.929 並未違反同質性假設故可進行單因子共變數 分析。

表 31 虎林國中學生行為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

變異來源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p

介入與否 * 行為前測總分 1 0.968 0.008 0.929

誤差 96 119.926

*p<.05 ***p<.001

111

虎林國中學生在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後的結果如表 32 及表 33 所示。表中結果如下:

一、 原始的後測平均分別為介入組 88.558 分以及非介入組 86.083 分,經調整過後的平均分數則為介入組 88.538 分以及 非介入組 86.105 分。

二、 介入與否的效果並未造成兩組後測平均分數有顯著的不 同(F(1,97)=1.287,p=.259)。雖然從後測的平均可發現介入組 的表現較非介入組佳,但這樣的差別在統計上並不支持來源 是我們進行的課程。

表 32 虎林國中兩組學生行為學習成效後測受試者效應檢定

組別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p 介入與否 1 152.816 1.287 0.259

誤差 97 118.699

*p<.05 **p<.01 ***p<.001

表 33 虎林國中學生行為後測平均

介入與否 人數 後測平均數

調整前 調整後

介入 52 88.558 88.538a 非介入 48 86.083 86.105a a. 使用下列值估計出現在模式的共變量: 行為前測總分 = 85.2400.

112

光仁國中

先進行迴歸係數的同質性檢定得到結果如

表 34,結果發現自變項與共變項之間,存在著顯著的交互作用 (F(1,211)=6.185,p=0.014)故此不宜再使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為求在 兩組學生差異的情形,使用詹森-內曼法描繪出兩組學生迴歸線的交 叉點以及顯著不同的區域,其結果如圖 12 所示。詹森-內曼法的結果 如下:

一、 兩組學生的迴歸線交叉點發生在前測成績為 85.300 分 上,在此點上後測成績相同無差別。

二、 當前測成績低於 67.649 分時,有課程介入的學生在後測 成績的表現顯著高於未進行課程介入的學生。

三、 當前測成績高於 106.379 分時,有沒有課程介入的學生在 後測成績的表現顯著高於有課程介入的學生。

四、 前測成績介於 67.649 分與 106.379 分之間時,兩組學生的 後測成績表現於統計結果上並無不同。

表 34 學生行為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摘要

變異來源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p

介入與否 * 行為前測總分 1 979.318 6.185 0.014*

誤差 211 158.349

*p<.05 **p<.01 ***p<.001

113

圖 12 光仁國中學生行為後測詹森-內曼法結果

能源行為是本研究最終的目的,但在經過四單元課程後,學生的 能源行為並未顯著增加頻率。在前述理論中,行為產生除了和行為所 需的認知、更傾向於環境的態度有關外,行為所需的關鍵技能也是必 須。在這方面,相關研究如劉佳雨(2006)認為除了教導行為技能之 外,採用契約書等具有宣示意味的方式可強化學生行為的決心。而張 真嫚(2002)則認為,課程內容的刺激強度夠大而致使學生的行為在經 過課程之後有顯著的改變。是故,在未來的研究中可考慮改以更具衝

114

擊性的課程內容以及加入具備宣示功能的方式增加學生行為產生的 可能性。

環境敏感度

虎林國中

先進行迴歸係數的同質性檢定得到結果如表 35,結果發現自變 項與共變項之間,存在著顯著的交互作用(F(1,96)=4.803,p=.031)故此 不宜再使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為求在兩組學生差異的情形,使用詹 森-內曼法描繪出兩組學生迴歸線的交叉點以及顯著不同的區域,其 結果如圖 13 所示。詹森-內曼法的結果如下:

一、 兩組學生的迴歸線交叉點發生在前測成績為 15.079 分 上,在此點上後測成績相同無差別。

二、 當前測成績高於 20.900 分時,有課程介入的學生在後測 成績的表現顯著高於未進行課程介入的學生。

三、 前測成績低於 20.900 分時,兩組學生的後測成績表現於 統計結果上並無不同。

表 35 虎林國中學生環境敏感度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摘要

變異來源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p

介入與否 * 敏感度前測總分 1 60.353 4.803 .031*

誤差 96 12.565

*p<.05 **p<.01 ***p<.001

115

圖 13 虎林國中學生環境敏感度後測詹森-內曼法結果

光仁國中

進行共變數分析前,須先進行組內迴歸的同質性檢定確認介入與

進行共變數分析前,須先進行組內迴歸的同質性檢定確認介入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