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 行 車 又 稱 鐵 馬、腳 踏 車、自 輾 車、孔 明 車、自 轉 車、動 輪 車 、 車仔、轆殼馬、單車及二輪等用詞之稱呼(陳國章,2001)。自行車 發 展 目 的 也 從 最 早 的 娛 樂 用 途 變 為 交 通 代 步 及 休 閒 運 動 用 途 與 功 能,使用的材質也從木質轉換成鐵質、鋼管、及鉬鉻合金、鈦合金及 碳纖維,材料發展也愈來愈輕巧(楊胤甲,2005)。本節就自行車的 發展演變、臺灣自行車業的發展、自行車的種類及結構、臺灣自行車 道、自行車參與者類型及影響自行車活動的因素做以下整理介紹。

一、 自行車的發展演變

在東方歷史中,古代皇帝出巡時,由四馬並駕,車有四 輪,

車乘三人;及古代諸侯用車,由一馬拉車,由御手在旁牽引,車 乘一人,只有兩輪,這是最早的記載,由於諸葛亮乘用此種 車,

因此也有「孔明車」之名稱(臺灣極限,2007)。西方世界最早 可考據的自行車原型,是達文西在 1490 年畫出的一個草稿,有 腳踏和鍊子及兩個輪子,但當時並未製造;直到 1791 年後,才 由法國的 Celerifere 做出第一台自行車,當時還未有座墊,騎士 是直接跨坐在橫桿上滑行(陳柏蓉,2005),1885 年由英國將自

行車改良成前後輪一樣大小,使用鏈條驅動,為自行車之雛 形;

並 於 1990 年 代 從 交 通 工 具 成 為 休 閒 健 康 且 兼 顧 環 保 之 運 動 之 ㄧ 。 自 行 車 的 製 造 跟 發 明 不 斷 進 步 , 各 種 材 質 研 發 也 越 來 越 廣 泛。自行車從交通工具轉化成休閒用途,概念也更多元發展(陳 柏蓉,2005)。表 2-1 所示即為自行車之列發展演變過程:

表 2-1 自行車發展演變

年份 國家 內容

1490 達 文 西 手 繪 有 鏈 條 的 自 行 車 1600 英國 教 堂 中 馬 造 型 的 概 念 自 行 車 圖 騰 1791 法國 記 錄 中 最 早 發 明 之 兩 輪 木 馬 車 。 1817 德國 製 造 出 有 把 手 的 腳 踢 木 馬 自 行 車 。 1818 德 國 、 法 國 木 馬 自 行 車 取 得 該 二 國 專 利 。

1818 英國 開 始 使 用 鐵 的 材 質 代 替 木 頭 製 造 自 行 車 。 1819 英 國 、 德 國 成 立 歷 史 上 最 早 之 自 行 車 學 校 。

1830 法國 木 造 自 行 車 成 為 郵 差 送 信 之 交 通 工 具 。 1839 蘇格蘭 後 輪 傳 動 的 自 行 車

1861 法國 發 明 前 輪 驅 動 的 自 行 車 。

1867 法國 開 始 量 產 自 行 車 , 巴 黎 並 成 為 自 行 車 重 要 製 造 中 心 。 1868 法國 在 競 馬 場 舉 辦 有 史 以 來 第 一 場 自 行 車 競 賽 。

1869 法國 發 明 鏈 條 驅 動 後 輪 的 安 全 型 自 行 車 。 1869 英國 車 輪 使 用 雙 排 幅 絲 的 結 構 支 撐 輪 圈 。 1870 英國 設 計 大 小 輪 的 自 行 車

1870 法國 將 材 質 改 為 鐵 與 橡 膠 零 件 的 自 行 車 。 1874 英國 發 明 穿 鋼 絲 的 輪 圈 , 並 製 造 三 輪 車 。

( 續 下 頁 )

表 2-1 自行車發展演變(續)

年 份 國 家

1876 法國 設 計 自 行 車 前 輪 有 踏 板 與 曲 柄 , 後 輪 有 煞 車 裝 置 。 1884 英國 前 後 輪 間 安 裝 腳 踏 板 , 此 車 名 為Bicyclette。

1885 英國 設 計 自 行 車 有 鏈 條 及 前 叉 避 震 器 , 由 後 輪 傳 動 , 確 立 了 現 代 自 行 車 基 本 原 理 。

1885 義大利 以 達 文 西 手 稿 概 念 , 生 產 現 代 自 行 車 造 型 。

1885 英國 將 自 行 車 改 良 成 前 後 輪 一 樣 大 小 , 使 用 鏈 條 驅 動 , 為 自 行 車 之 雛 形 。

1890 愛爾蘭 世 界 第 一 台 有 橡 皮 氣 壓 輪 胎 的 自 行 車 。 1904 法國 陸 軍 使 用 折 疊 式 的 自 行 車 。

1905 英國 自 行 車 開 始 使 用 在 消 防 上 。 1935 英國 設 計 手 動 變 速 自 行 車 。

1935~1960 女 性 騎 乘 專 用 車 、 競 速 跑 車 、 舒 適 靠 背 自 行 車 、 無 須 鍊 條 自 行 車 。

1961~1990 車 型 多 樣 化 與 輕 量 化 。 1990 健 康 的 運 動 與 休 閒 工 具 。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整 理 修 改 自“生 態 旅 遊 觀 點 剖 析 臺 東 舊 鐵 道 路 廊 使 用 之 研 ”,涂哲 豪,2007,未 出 版 碩 士 論 文,國 立 成 功 大 學,臺 南,25-26。

“遊 憩 專 門 化 衡 量 指 標 之 研 究 - 以 自 行 車 活 動 為 例”,鄭育 雄,2003,

未 出 版 碩 士 論 文 , 靜 宜 大 學 , 臺 中 縣 ,25-26。

自東西方古代歷史中,皆出現過自行車的雛形。人類透過不斷的 實驗發明,以最新科技結合材質,將自行車改變成現代的一種交通工 具;更可以依照使用目的的不同,選擇量身打造的個人化自行車。

二、 臺灣自行車產業之發展

周政德(2002)指出在臺灣運輸工具中,自行車工業發跡較 汽、機車工業為 早,期 間歷經 了挫敗與 再生,迄 今已有 50 多年,

從最初的經營異常困難,迄今成為自行車王國,其產業的興 衰成 為國家的一部奮鬥史。以下為臺灣自行車產業之發展演變介 紹:

(一)初生期-裝配生產階段(1950 年以前):

日據時代臺灣工業非常落後,自行車為當時臺灣地區的 主 要交通運輸工具,但是所有自行車及其零件均仰賴日本供應 。 惟自中日戰爭爆發後,海運受阻,供應中斷,才有少數小型工 廠仿製日本零件,自行車工業於焉誕生。戰後,自行車在臺灣 地區已是相當重要且大眾化的短程交通工具。1949 年臺灣對日 貿易開放,日本自行車及零件大量湧進,使國內剛起步的自行 車工業慘遭莫大打擊。

(二)新興期-零組件國產化階段(1952 至 1958 年):

政府有鑑於此,遂於 1951 年頒布保護政策,一方面暫停 自行車整車進口,一方面鼓勵國內裝配自行車,並准許車架 、 前叉、輪殼、飛輪、齒盤等十二項零件進口,使我國自行車產 業基礎逐漸穩固。

保護政策頒布後的 3 年間,大自行車廠相繼成立,也促使 零 組 件 專 業 廠 紛 紛 建 立 據 點 , 此 時 臺 灣 的 自 行 車 產 量 由 1952 年的 3,675 輛成長至 1954 年的 34,432 輛。由於自行車產量有

逐漸增加之趨勢,政府遂於 1954 年再頒布若干主要零組件限 制進口,以期穩固並加速自行車工業整體的發展。

(三)挫敗期-小廠紛立充斥階段(1958 至 1969):

1958~ 1968 年 間 , 地 下 工 廠 不 斷 的 興 起 , 專 門 製 造 仿 製 車,這種現象又因為第一期經建計劃的推行及土地改革政策的 成功,國民經濟獲致改善,導致對自行車需求的迅速擴張而益 加嚴重;且大廠對市場的變動猶缺乏應變的準備措施,無法滿 足市場的需求,因而讓地下工廠的廉價車乘虛而入充斥坊間,

故 1958 年開始四大廠相繼歇業,國內產量旋即下降,在 1957 年的國內自行車產量還有 42,607 輛,但是 1958 年卻急速下降 為 30,775 輛;1962 年又逢機車工業的崛起,致使碩果僅存的 伍順自行車也於 1965 年不支停產,自行車產量遂降為 1967 年 的 24,283 輛,可謂陷落谷底。

(四)成長期-擴大輸出階段(1969 至 1974 年):

直到 1969 年因拓銷美洲市場成功,1971 年能源危機帶來 世界自行車市場的興旺,國際需求進入高潮,自行車工廠如雨 後春筍般的出現,產量也相對的由 1968 年的 2.64 萬台迅速增 加為 1972 年的 118 萬台,外銷量也突破 100 萬台。在 1972 年 政府進行為期 3 年的整頓輔導工作,建立外銷標準;而業者亦 自組「自行車製造委員會」以期共同解決面臨的問題。

(五)低潮期-削價競爭階段(1974 至 1977 年):

此階段的自行車市場多數只注重生產,不顧品質,競相 殺 價,爭取外銷訂單,雖然 1973 年外銷數量已達 131 萬台,但 卻造成各主要市場對「臺灣製品」為低品級之惡劣形象,出口 之自行車平均一輛的單價甚至低於新台幣 1,000 元。並自 1975

年石油危機解除後,自行車市場的暢旺削減,美國市場對自行 車的需求由 1973 年的 1,500 萬輛跌至 600 萬輛,2 年間跌幅達 60%。加上美、加地區業者為顧及本國自行車業者之生存,採 取保護手段,抑或是控告我方傾銷,要求課徵平衡稅等,致出 口量頓減為 81 萬台,美國政府又公布自行車安全標準,從嚴 要求品質。政府為顧及國際商譽和整頓產銷秩序,遂委託金 屬 工 業 發 展 中 心 於 中 小 企 業 輔 導 工 作 , 建 立 標 準 、 制 定 加 工 程 序、改善製造方法、指導檢驗方式、設計檢驗設備等,挽救了 我國瀕臨衰退的自行車產業。

(六)茁壯運動期-產業轉型階段(1977 至 1991 年):

自 1977 年以後由於業者都朝著提高品質,增進商譽之方 向努力,而零配件工廠也與整車廠日愈配合密切,不僅整車 廠 生產逐年增加,而零配件廠的外銷也獨樹一幟。兩者對品質提 高與新材料的發展亦有相當程度的關注,使得我國自行車工 業 有了相當穩固的基礎。國內產量在 1977 年及 1980 年已分別突 破 200 萬台及 300 萬台,1980 年之外銷量首次超過日本(298 萬輛)並為全球之冠。

1983 年雖面臨不景氣,但隔年產量旋即再創 500 萬台的記 錄,僅次於自由世界之日、美二國。至此,我國自行車工業已 是一個發展成熟,深具競爭潛力之產業。

政府 1982 年開始委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成立「中心衛星 工廠推動小組」將自行車及自行車零組件作業,列為主要輔導 的行業之一,輔導的重點在生產技術改進及加強品管。1985 年 產量達到 771.5 萬台並超越日本(678.5 萬輛),躍居全球第二 贏得「世界自行車王國」的美譽,惟產品大都仍以中、低價位

車輛(出口單價為 1,606 元)為主,外銷日本單價為 4,230 元。

1988 年起新臺幣受美國的壓力,臺灣的出口行業頓挫,產 量下跌外銷減少,自行車生產量不僅又被日本超越,連印度亦 超 前 我 國 。 於 是 國 內 的 自 行 車 產 業 調 整 產 業 結 構 , 努 力 研 發 中、高級產品以取代即將無利可圖的中低級產品。生產數量 雖 未明顯增加,但單價則大幅成長,產值亦明顯提升,開創我國 自行車業的另一高峰。

(七)產業升級期(1991 年~2000 年):

工業局於 1990 年支援自行車業者開發關鍵性技術,以達 產業升級目標,並確保自行車出口地位。1990 年經濟部對屬勞 力密集、產業關聯性低的自行車工業,核准業者赴大陸投資。

民國 81 年起政府為改善自行車關鍵性零組件受制於日本之現 象,由經濟部工業局規劃與自行車業者共同成立「自行車工 業 研究發展中心」,積極開發自行車關鍵性零組件及複合材料產 品,促進工業升級。1992 年,因全球經濟不景氣及歐洲自行車 庫存過多影響,導致臺灣自行車產銷皆略為衰退;隔年後又 恢 復成長,不過 1994 年後因為大陸產品的競爭和臺灣自行車生 產線外移之影響,產銷再度下降。

1996 年,為了協助國內自行車業者轉型,經濟部核定了「自

1996 年,為了協助國內自行車業者轉型,經濟部核定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