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現況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臺北市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現況探討

民國 93 年《性別平等教育法》頒布實施以來,對國中實際執行性平法相關規 定研究為數不多,李怡君(2009)以宜蘭縣公立國中業務承辦人為對象用問卷調 查方式進行量化分析﹔張維軒(2010)擇取兩所臺北市性別平等教育績優學校藉 深度訪談和文件分析做個案研究﹔陳秋蜜(2013)以叢集抽樣方式對新竹市立國 中教師進行問卷分析,再選取相關利害人共九人進行訪談之質性研究﹔陳穎琦

(2011)以質性研究透過半結構性的訪談、觀察法和文件分析法,由台北市性平 委員會的規劃層級來瞭解臺北市性別平等教育政策推動情形。以上四篇實徵研究 內容除李怡君外,研究者都以第三者的角色去瞭解學校對性平法的執行概況。

陳穎琦(2011)選擇以臺北市為台灣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研究對象,乃考量臺 北市性平會整個組織架構已臻穩定且完善,是所有縣市中最趨完善的都市。《性 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第四條「...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 準及細目,其結果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因為研究者服務 學校位居臺北市,可以知道學校辦理性別平等議題比賽或活動項目數的確列為臺 北市國民中學校務績效指標(KPI)訪視評鑑之一。研究者在相關文獻較缺乏的情 形下,雖也參考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內容及台灣其他縣市的推動情形,但在擬定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架構和宣導模式時,還是以探討臺北市性平會的執行狀況和相 關政策為重點指標,才能擬出符合現實的方案。

壹、臺北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工作重點

臺北市政府自「第一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成立以來,將委員會提升至市府

層級,之後順應時事在不同時期將委員會編制及整個組織架構做些許調整。研究 者將臺北市教育局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整個沿革整理為表4,以探討臺北市推動性 別平等教育所著重的面向。

23 表 4

臺北市教育局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組織沿革

時間 沿 革

1998 行政院將兩性平等教育列為教改重要議題,八月成立「第二屆臺北市 政府教育局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大幅調增各界代表及委員人數,

委員會下設置「總召集組」、「師資培育與教學組」、「課程發展與 教材組」、「訪視輔導與研討組」、「研究發展與行政組」等五個工 作小組,分別由各級學校承辦相關業務,擬訂 88 年-90 年為期三年之 階段性工作計畫。

2001 四月成立「第三屆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提供諮 詢並審議本市兩性平等教育策略與計畫之執行。委員會下調整設置「總 召集組」、「師資課程組」、「輔導訪視組」及「研究發展組」等四 個工作小組。

2003 因應性別主流化政策潮流,將「兩性平等教育」更名為「性別平等教 育」,六月成立「第四屆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委員會下除原先四個工作小組外,同時設立資源中心學校和重點學校。

2005 六月正式成立「臺北市政府第一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會提 升至市府層級。委員會下設置「政策小組」、「教學小組」、「防治 小組」、「社教小組」四個工作小組,各工作小組分由指導委員及學 校、局處、機構相關單位代表共同組成。且為延續施政並完成委員會 各階段性任務,委員原至 96 年 5 月 31 日的任期延期至 96 年底。

2008 元月成立「臺北市政府第二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會下仍設 置原先四個工作小組,委員會委員任期兩年。

2010 二月成立「臺北市政府第三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會下的四 個工作小組除將「教學小組」改名為「課程與教學小組」外,其他三 個小組名稱不變,委員任期兩年。除原設五所資源中心學校外,另增 設一所高中資源中心學校和一所特教重點學校。

2012-2016 成立臺北市政府第四-六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資料來源:由研究者整理自臺北市性別平等教育網

由表 4 可以看到 2010 年後委員會組織趨於穩定,除了「社教小組」外,政策、

課程、防治三個小組每年度的工作計劃更直接左右了學校端各項性平相關工作的 推動。市府委員會每三個月定期召開會議,而底下設置的推動小組由各級學校分 別承辦業務,分區重點學校數量逐漸增多,依工作推動需求召開相關會議,且因 應委員會委員任期,學校是採分區輪流承接兩年全市性平業務的模式。原先工作 小組都由幾個承辦經驗豐富的學校互相輪替,這樣使作業感到疲乏,建議採輪替 方式。(引自張維軒,2010)但事實採學校輪替制度施行這三年來,又出現不同 的問題,因目前多數學校校內行政職務替換頻繁,若再加上教育局業務承辦人職 位轉換,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整體性平業務推動就會顯得零散缺乏完整性。105

24

年臺北市性平委員會的組織架構如圖 2。

圖 2 105 年臺北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組織架構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臺北市性別平等教育網

性平委員會的四個工作小組各司其職。「政策小組」負責組織與制度、資源與 空間,召開各式會議以擬定整體工作計劃和方向、檢視法規和督導學校性平委員 會的運作,並提供充實網路及教學資源﹔「防治小組」督導各校性平事件的通報、

處理與輔導,並培訓防治人員的專業知能、建立調查人才庫﹔「課程與教學小組」

承辦業務與教師教學有直接相關,希望藉由學習社群來鼓勵、增強教師研發、分 享有關性平教育融入教學的經驗與專業知能,「社教小組」則由家庭教育中心專 責,負責家庭、社會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因應各小組之工作面向,學校必須配 合執行相關業務,並派員參加各式調訓研習。最常見的教師調訓研習為防治小組 的性平人才庫初階及進階培訓,以及課程組的各領域性平議題融入課程種子教師 研習。

研究者在實務工作經驗中發現,或許各級學校礙於法令懲處,往往對「防治小 組」的工作配合度高於「課程及教學小組」。「防治小組」的性平事件處理與通報上,

輔導室負責定期性的表單填報和突發性平案件的處理回報等,而性平案件的調查 由學務處負責,所以形成在「防治小組」的工作配合以該兩處室行政人員為主。

至於「課程小組」的部分,陳穎琦(2011:13)以性平網絡的角度探討台灣性平政 策在執行層面的問題及困境,提到性別平等教育在中小學課程中,係採融入課程

主任委員 市長

政策小組

防治小組(下設 法規組.諮詢組.

培訓組.資料組)

課程與教學 小組

資源中心學校 (下設東西南北 四所重點學校)

社教小組 (家庭教育中心)

25

方式進行,故難以有效落實,再加上無完整規劃系統、性別平等教育範圍過於模 糊、以及部分課題較為敏感(如:同志教育、權力關係、意識型態方面的課題)。

學校往往採用法規規定之較易推行的課題,如性騷擾、性侵害防治、兩性關係、

家庭傳統概念等,學校多重視在正式課程與議題活動上,容易忽略潛在性別平等 多元概念的身教行為。雖然課綱有對性平融入學習領域的建議,但可能國中輔導 活動多由輔導室教師任教,性平教育業務又與輔導室工作任務息息相關,因此性 平議題融入仍然以輔導活動科居多。

從臺北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的組織架構來看,學校整體性平教育的推行囊 括不同面向,然而學校在實際配合度仍有孰輕孰重的區別,就輔導室的行政職責,

如果要達成要求,需對性平課程有完整計畫,而且得就課程和宣導活動內容來搭 配各工作小組的計劃做整體考量,如此學校性別平等教育的推行會更有效益。

貳、性別平等教育辦理模式相關研究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 5 條,縣市政府性平委員會任務之一為「研擬地方之 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協助督導考核主管學校性別平 等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運作模式是每年度在委員會議中決定宣導主題,除了資 源中心學校及重點學校會辦理全台北市共同的主要活動外,亦要求各級學校在三 至五月要依照年度主題,推動校內性別平等教育月活動並成果報局。研究者基於 希望森林國中發展出的性平宣導活動能符應年度計劃,將 103-105 年北市教育局 所推行的各式活動內容整理成表 5。

26

27

理電影系列欣賞、校際聯誼、經驗交流、禮儀營、園遊會、成果展等體驗活動,

以上均可列為學校宣導活動模式安排的參考運用。根據陳秋蜜(2013)研究,學 校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方式大致分為辦理教育研習、海報和作文等藝文比賽,進行 性別平等文宣、法律常識測驗或建置性別平等教育網站訊息傳遞等,這與北市教 育局近年推行的活動模式吻合。教育部 2008 年調查結果,國中小在性別平等教育 的實施方式以「專題演講」居多,「心理衛生講座」、「影片欣賞」次之,最少的形式 是「媒體識讀」(引自張維軒,2010)。臺北市依據 103 學年度校安通報案件所做的 分析資料提到,學校已以多元方式培養學生的性平觀念,如海報比賽、戲劇比賽、

體驗活動等模式,然而教育現場所看到的性別相處方式似乎尚未達成目標,大型 宣導活動流於形式,另外如果宣導講師理念不清楚,反而造成性別框架甚至無意 中對學生造成二度傷害。

從文獻資料得知,性平教育宣導方式可以很多元,但重要的是要傳達什麼樣

從文獻資料得知,性平教育宣導方式可以很多元,但重要的是要傳達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