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輔導教師性別平等教育工作職責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輔導教師性別平等教育工作職責與相關研究

第一節 輔導教師性別平等教育工作職責與相關研究

張維軒(2010)表示,績優學校的性別平等教育仍由輔導室負責推動,然輔 導事業務過多影響了推動時間。學校層級的行政人員,或因相關性平知識尚有不 足,或因其他工作業務繁雜,導致無法長期持續深入推動性平工作。而時間、資 源不足等限制,通常學校會採取單元性活動或慶祝活動等方式來傳遞性別平等理 念。(陳穎琦,2011:18-19)要尋求輔導老師間良好的合作模式,並使性別平等 教育推行具良好成效,需探究了解學校輔導教師的工作現況以及輔導教師與《性 別平等法》的工作相關。

壹、輔導教師在性別平等教育工作的相關職責

《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學校應設置「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由專人處理 有關業務。為落實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各級主管機關和學校除成立性平會作為決 策與運作機制之外,皆需另設幕僚/秘書單位協助各項行政事務。...學校性平會 之幕僚單位於中小學經常由輔導室擔任(教育部,2010:7)。李怡君(2009)和陳 穎琦(2011:83)研究發現學校性別平等教育的業務通常由輔導室負責執行,但輔 導室除了本身輔導與諮商工作外,又負責很多不同專案,...但輔導室人力有限,

常有人力吃緊的情事發生。對學校性平教育的推動,長期下來對輔導室而言,性 別平等教育的業務成為一種額外負擔,在沒有足夠人力下,只能被動參與性別平 等教育的推動,再加上性別平等教育的內容越來越多,在事情多而做不完的情況 下,很多想法會想得比做得多。有時即使想到些什麼,也不會主動去提出,這樣 只會增加更多任務...。(陳穎琦,2011:85-86)

目前各校均有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雖然名目上各項任務由各處室 分層負責,但大多數學校在「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

20

畫」這個項目,幾乎由輔導室主責,需規劃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 育相關活動。當遇到學校有性平案件發生時,輔導教師尚需對行為人和被行為人 進行輔導措施。推動性平業務在平時已有各式表單必須定期填報,遑論性平案件 的通報處理相關作業程序。若又要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教學及評量,

如此的工作量實在難以負荷,更何況性別平等教育只是輔導室業務的一部份。

臺北市推行性別平等教育困境的前幾名分別是時間壓縮、無專責人力、升學 主義排擠效應、對性平教育計畫的無延續性(引自張維軒,2010)而性別平等教 育白皮書也提及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目前僅以短期研究案,缺乏以整體性思 維及方式來規劃課程或教材,實無法系統累積資源,建立完整性別平等教育之課 程與教學體系。(教育部,2010:25)

歸納整理輔導教師在性平工作的職責如下:(1)課程:進行法令規定每年度要 求的性平課程時數,包含課程設計、教學、評量以及研究進修。(2)行政:辦理 教師、家長及學生的性平研習或宣導活動、配合縣市性平會並計畫校內宣導月活 動、定期及不定期的報表或成果回報、性平案件發生時的表單填寫和相關會議等。

(3)輔導:性平案件被行為人輔導及行為人八小時的性平教育課程、個案諮詢與 轉介。如上所述,倘若學校的輔導人力缺乏,如此的工作內容即落在少數幾位輔 導教師身上,森林國中即是一例。

貳、輔導教師工作的角色認同與實踐落差

《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第 14 條規定國民中學輔導室掌理事項,包含「學生

資料蒐集與分析、學生智力、性向、人格等測驗之實施,學生興趣成就與志願之 調查、輔導及諮商之進行,並辦理特殊教育及親職教育等事項。」所以輔導教師除 了教學以外,尚得做親師生之教育宣導以及擔負全校學生的三級輔導工作,尤其 二、三級個案輔導更需耗費輔導教師許多時間及心力,但卻不見得有具體成效。

林家興指出,國中輔導教師可說是身兼「課程教師」、「行政人員」及「專業輔導人員

」三種角色,工作份量十分繁重。(引自吳姿瑩,2005)倘若能在課程和宣導活動 之中先做好初級預防工作,讓學生具備正向良好的生活態度和觀念,將有助於降 低二、三級受輔學生的人數,而減輕輔導教師的工作負擔,如此才能避免輔導教 師的專業耗竭和人力流失。

21

陳玲玲(2006:97)對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教學現況的研究指出不同 職務之臺北地區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在整體教學困擾上、及在「教師個人因 素」 、「學校因素」二個層面上均達顯著差異,…,且以輔導組長教學困擾程度顯 著高於教師兼主任。陳玲玲同時建議應建立學校行政的標準流程,減少行政負擔。

建立完善輔導制度,便於經驗傳承與分享。(陳玲玲,2006:101)

吳姿瑩(2005)對國中輔導教師角色以輔導行政、諮商服務、諮詢服務、測 驗診斷、整合資源、研究進修、教學工作七個角色層面,對全臺國民中學輔導教 師進行研究。研究發現國中輔導教師之角色認同已有漸趨一致的趨勢,但角色實 踐情形尚待加強,且角色落差情形甚大,同時建議建立我國的學校輔導工作模式。

吳姿瑩(2005:246)表示在工作現場中,常見國中輔導教師未能有策略地規劃、

有系統地執行輔導工作,導致在實際工作時,不僅未能兼顧多重角色,且往往未 能提出輔導工作的具體成效,…因此,輔導教師除應清楚掌握個人所應扮演之角 色外,更應依照評估、規劃、執行、評鑑之完整程序,掌握輔導工作的推展情形…。

李悄君(2014)則對新北市學校輔導人員進行研究,採行諮商服務、諮詢服務、

診斷評估、資源整合、行政工作、教學工作、研究進修七個角色層面,同樣發現 不同職務之輔導人員在角色期望與角色實踐上均有明顯之落差,建議運用團隊,

以合作模式進行學校輔導工作。李悄君(2014:117)認為輔導處的輔導人員也應 共同編擬學校輔導計畫,檢視學校輔導工作項目,透過團隊合作模式瞭解彼此工 作重點,增強團隊夥伴之共識,提高凝聚力,降低期望與實踐之落差。

因為臺北市教育局規定國中輔導室從主任至教師,均需由具輔導背景教師擔 任,也就是說輔導室教師都富有諮商服務、行政工作、教學工作等多樣的角色任 務。從文獻探究,教師同時擔任多重職責的確已影響了工作成效,因此,尋求團 隊合作模式,從工作計劃到執行應發展出更有系統的規劃,有助於降低輔導教師 現實和期待的落差。(吳姿瑩,2005;李悄君,2014)

綜合上述,從學生輔導工作的角度來看,性別平等議題其實是學生輔導工作 其中的一環。性別平等教育包羅萬象,且學校輔導教師被託付許多任務和期待。

與其校內發生性平事件,輔導教師再投入更多的時間與人力,不如透過統計、研 究,規劃各項性平主題融入課程及宣導活動而達成預防功能。降低學校內性平事 件的發生僅是治標,若能發展適切的課程內容及有效的宣導,以強化學生的性別

22

平等意識,是研究者希望能達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