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將歸納整理臺北市運動中心的發展歷程及未來展望,共分為兩部分部,分 別為「臺北市運動中心發展歷程」、「臺北市運動中心高齡者參與狀況」與「臺北市 運動中心相關研究」三部份。

一、臺北市運動中心發展歷程

中國時報 (2010) 刊載,臺北市 12 座的運動中心,於 2010 年 4 月 10 日大安運 動中心開幕營運與同年 8 月 29 日最後一座文山運動中心亦落成啟用,臺北市一行政 區一運動中心,自此已全數到位。臺北市因地狹人稠,用地取得不易,雖有學校設 施開放政策,但因學校開放時段限制;及所產生之管理、人事成本或場地維護等問 題,故在校方管理及民眾使用需求兩者落差下,衍生困擾。基此,臺北市政府於 2000 年開始規劃於各行政區內興建設立室內的運動空間以供居民參與休閒運動,並進行

「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健康中心規劃研究」之委託研究案,確立興設臺北市運動中心 之規劃要件如表 1 所示 (劉田修、葉公鼎、王宗吉、張秋木,2000) 。

表 1

臺北市運動中心規劃要件一覽表

規劃要件 內容重點

規劃構想 1. 基地取得以易者優先,確保可行及時效。

2. 佈局均衡交通便利以減少負擔,就近使用。

3. 練習場地為主體,增加場地面積為主,席位為輔。

4. 容納多元設施,利用樓地板,滿足民眾喜好。

5. 兼容社區其他功能,如藝文集會,民眾交流學習場所。

規劃目標 1. 符合市民生活型態的運動健康中心 2. 符合國際潮流的運動健康中心

3. 臺灣首創以民眾運動休閒為主體的室內運動中心 4. 未來各地區市民休閒運動健康中心設置之參考 規劃原則 1. 社區化:以社區居民使用促日常交流為主要考量。

2. 教育化:規劃各年齡層之生涯學習活動。

3. 永續化:以安全、防災、保健、便利、舒適,達永續使用之目標。

4. 和諧化:以功能性、親近性、相容性、示警性之空間及造形設計。

5. 人性化:多項設施考慮行動不便者及市民之方便需求。

6. 環保化:考慮省能源、高效率、低噪音、符合環保需求。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臺北市市民運動健康中心規劃研究” 。劉田修、葉公鼎、王宗吉、張秋 木,2000,臺北市立體育場委託研究,頁 2-6。

任曙 (2007) 指出臺北市運動中心係以「運動、健康與服務」為營運管理理念所 規劃之多功能場館。此外,在臺北市政府長期發展綱領 (2011) 計畫中,推動健康 運動城市為教育部門課題之一,並以提供多元化運動環境為落實課題目標之執行方 式;首要策略即為興建網球中心及大型綜合球館,並普設運動設施,提供優質運動 環境,運動中心亦於規劃之列,並歸屬於中型運動設施。未來興建完成之臺北市二 代運動中心,其亦將納入臺北市中型運動設施之列,如下圖 1 所示:

圖 1. 臺北市運動設施規劃層級圖

資料來源:補充整理自臺北市政府 (2011) 。臺北市政府長期發展綱領。取自臺北市政府網址 http://www.taipei.gov.tw/ct.asp?xItem=1223939&CtNode=37067&mp=100001

因此,體育場館設施應足夠與完善,確為提供優質運動環境以滿足國人需求之 必要性,亦藉此提升國家競技運動水準及國民體能 (鄭志富、蔡秀華,2005) 。運 動中心全數到位,讓臺北市民朋友又多了一處運動休閒的好所在,為使市民朋友能 體驗各項運動休閒,讓運動融入生活,進而規律運動,建全身心的發展,臺北市政 府在運動中心規劃了陸上、水上、附屬設施及其他特殊設施,如表 2 所示之 4 大類 的運動設施,期望藉由各項完善多元新穎的設施,讓民眾能在交通便捷、服務優質 且休閒運動功能多元的場館建築中,自由享有追求健康的快樂。

表 2

臺北市運動中心設施設備一覽表

設施內容 水上 陸上 特殊 附屬

溫水游泳池 ˇ

SPA ˇ

烤箱/蒸氣室 ˇ 兒童遊戲池 ˇ 冷熱水池 ˇ

(續下頁)

大型 運動 設施

國際網球中心、標準綜合球館 水上運動中心

各行政區市民運動中心 臺北市二代運動中心

社區、鄰里、學校簡易運 動設施

中型運動設施

小型運動設施

表 2

臺北市運動中心設施設備一覽表 (續)

設施內容 水上 陸上 特殊 附屬

溫水游泳池 ˇ

SPA ˇ

烤箱/蒸氣室 ˇ 兒童遊戲池 ˇ 冷熱水池 ˇ

健身房 ˇ

綜合球場 ˇ

攀岩場 ˇ

社區教室 ˇ

舞蹈教室 ˇ

武術教室 ˇ

抱石館 ˇ

羽球場 ˇ

桌球室 ˇ

高爾夫球室 ˇ

撞球室 ˇ

壁球室 ˇ

跳水池 ˇ

潛水池 ˇ

網球場 ˇ

室內跑道 ˇ

空氣槍射擊場 ˇ

棋奕閱覽室 ˇ

兒童遊戲室 ˇ

簡易餐飲區 ˇ

商品販賣部 ˇ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北市體育處 (2012) 。臺北市體育處場館簡介。取自臺北市體育處網址 http://www.tms.taipei.gov.tw/ct.asp?xItem=1134623&CtNode=33139&mp=104061

蔡秀華 (2002) 指出,充分評估內、外部環境,掌握發展時間,注重顧客導向 及落實績效管理的經營理念,是今日體育運動設施經營管理的重要意涵。而李展瑋 (2008) 亦認為運動設施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方式營運管理,能使國家財政、

社會經濟、人民就業及國民健康皆獲得助益;除減少政府財政支出,更可藉由民間 單位的參與,注入企業活力,官民合作創造效益,達成政策目標,最終能讓運動中 心在更有效率營運下,開創出新局面,且符合社區居民的運動休閒需求。

體育處研究指出,以 BOT 及 OT 較符合臺北市運動中心之營運需求,其中 OT 委外適於推動社會福利或公益性質較高之公共事務,如運動設施等 (劉田修、葉公 鼎、王宗吉、張秋木,2000) 。因此,臺北市 12 座運動中心皆以 OT 方式委由民間 單位營運,如表 3 所示。結合民間組織來經營各運動中心,以期提升營運績效,而 臺北市首座啟用營運之中山運動中心以 OT 方式一約 3 年得續約 2 次於 2004 年起由 中國青年救國團受託營運至 2012 年 2 月 28 日止,九年期滿,應辦理重新招商,體 育處為順利使前後任營運單位無縫接軌,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之規定於 2012 年 1 月 3 日辦理招商綜合評審會議,選出最優申請人,並於 2012 年 3 月 1 日起封館 整修,預計於同年 9 月 1 日重新開幕啟用。

表 3

臺北市運動中心委託營運廠商一覽表

單位 匯陽百貨股份 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台北市 基督教青年會

遠東鐵櫃鋼鐵廠 股份有限公司

社團法人中國 青年救國團 松山 ˇ

北投 ˇ

士林 ˇ

中正 ˇ

內湖 ˇ

大同 ˇ

(續下頁)

表 3

臺北市運動中心委託營運廠商一覽表 (續)

單位 匯陽百貨股份 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台北市 基督教青年會

遠東鐵櫃鋼鐵廠 股份有限公司

社團法人中國 青年救國團

中山 ˇ(整修中)

南港 ˇ

萬華 ˇ

信義 ˇ

大安 ˇ

文山 ˇ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北市體育處 (2012) 。臺北市體育處常見問答第60。取自臺北市體育處網址 http://www.tms.taipei.gov.tw/ct.asp?xItem=1315957&ctNode=34659&mp=104061

二、臺北市運動中心高齡者參與狀況

根據體育處 (2011) 調查發現,參與臺北市運動中心之消費者,年齡多集中在 21 歲至 49 歲之間,比例約為 45%,顯見臺北市運動中心仍以青中年族群為主要使 用及消費客群。又依據臺北市運動中心委託營運管理契約規定,對於 65 歲以上高齡 者使用運動中心有多項優惠及公益措施,詳如表 4:

表 4

臺北市運動中心委託營運管理契約高齡者優惠條款一覽表

契約條次 契約內容

9.3.3

乙方應依老人福利法給予高齡者使用半價優惠,並保留部分時段及場 地,供高齡者 (上午 8-10 時,下午 2-4 時) 免費服務,每年開辦 12 項次,每項次至少 4 小時,免費指導,並積極鼓勵高齡者踴躍參加。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北市中山運動中心委託營運管理契約” (頁 21) 。臺北市體育處,2012。

揭上表所述可知,為鼓勵高齡者參與休閒運動,體育處將相關公益條款明訂於

契約之中,形成受託營運廠商必辦項目,且除運動設施免費及優惠使用外,亦含有 各式公益課程。本研究發現,高齡者集中使用時點係為各運動中心上、下午之公益 時段,據體育處統計 2011 年 1 至 12 月公益時段共計有 527,484 人次之高齡者使用 運動中心運動設施,佔運動中心總使用人次 5.5%;而非公益時段之使用人次則佔 1%至 1.6%左右 (張少熙,2011) ,顯見高齡者對於臺北市運動中心的參與興趣仍以 免費公益為主。

三、臺北市運動中心相關研究

綜合倪瑛蓮 (2008) 及魏彤亘 (2011) 研究結果,臺北市運動中心自規劃興建到 正式營運,迄今已歷 10 載,由於其在全民運動推動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意義,除 成為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推動國民運動中心之指標參考,近年來以其為主題相關研究 亦有明顯成長的趨勢。本研究統計自 2002 年至 2011 年為止,總研究件數共為 114 件,分年成長趨勢如圖 2 所示。

圖 2. 臺北市運動中心研究件數分年成長趨勢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由圖 2 可知,以臺北市運動中心為主題之研究件數自 2002 至 2010 年間,即逐 步成長,2010 年研究件數更成長 25.5%。探討其原因所在,2003 年僅中山運動中心 正式營運,而至 2007 年 12 月底止已有 7 家運動中心正式對外營運,相關營運管理、

顧客服務及行銷等議題尚有足夠範圍及對象供給研究者予以研究探討。研究件數並 於 2009 年及 2010 年達高峰,各有 20 與 27 件研究案。但這樣的盛況,卻在 2011 呈現大幅下滑現象僅 11 件,且 2012 年截至目前為止亦僅 1 件研究案。再究原由有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研究件數 1 1 6 6 9 15 17 20 27 11 1

0 5 10 15 20 25 30

二;臺北市運動中心於 2009 年已 10 座啟用營運,比例為 83.33%,亦是相關研究資 源最為完整時期,故至 2010 達極致,此其一;如行銷管理與消費者、經營與策略管 理等已有較多研究,尚有其他特殊性議題未有或較少開發研究,此其二。

此外,魏彤亘 (2011) 的研究,並將臺北市運動中心相關文獻研究範疇分為「行 銷管理與消費者行為」、「經營與策略管理」、「公共關係」、「個案研究」與「人 力資源管理」。本研究除參考其分類外,並增列「運動設施」、「資訊管理」、「工 程管理」與「高齡者參與」,總計九項研究範疇,彙整相關研究議題與篇數如表 5

此外,魏彤亘 (2011) 的研究,並將臺北市運動中心相關文獻研究範疇分為「行 銷管理與消費者行為」、「經營與策略管理」、「公共關係」、「個案研究」與「人 力資源管理」。本研究除參考其分類外,並增列「運動設施」、「資訊管理」、「工 程管理」與「高齡者參與」,總計九項研究範疇,彙整相關研究議題與篇數如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