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擬探討高齡化相關研究;共分為兩部分,分別為「高齡化之意涵」與「高 齡化及其相關理論」。

一、高齡化的意涵

當黃富順 (1995) 指出,人類進入成年期後的發展歷程最重要的就是高齡化 (aging) ;而在人類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改變就是「高齡化」亦為徐麗君、蔡文輝 (1996) 所著的老年社會學中提出,兩者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以最普遍方式來定義何謂高齡者,應該就是「年齡」。因此,在老人福利 法的規定中,稱 65 歲以上為高齡者;在日本是 75 歲,大陸則為 60 歲,而聯合國世 界衛生組織則與臺灣相同,亦以 65 歲作為區隔高齡者之界限。而從認知心理學上發 展的六個時期予以劃分,則將 65 歲以後稱為老年期。如果從生理的觀點出發時,當

自我的身體機能與體能逐步的邁向退化與衰弱時,在一般性的概念裏,即是所謂的 高齡化現象。

但林信男與林憲民 (1987) 指出,其實在形成高齡化的歷程中,各項複雜困素 將會伴隨左右共同旅行。高齡化是人生發展的最後一個階段,高齡者不可避免必須 面對自我在生理、心理及社會參與等各個層面的轉變。張春興 (2002) 於現代心理 學一書指出,65 歲以上為老年期,雖以年齡作為期間的界限,但退休享受家居生活,

自主休閒與工作為老年期的發展重點。蔡文輝 (2010) 亦指出高齡化的概念可以從 身體、心理、社會與人口四個層面來說明高齡化的概念,而曾賢仁 (2006) 則歸納 學術界相關研究,以自然、生物、心理與社會作為瞭解高齡化的四個面向。統整上 述文獻,可以發現,人類從出生就一直在身體體能的成長上邁向高齡化,因此,生 理和體能上的衰退,自然而然的對於疾病的抵抗力開始退化,無可避免的是,身體 內部的各個器官也開始減少運作的效率,而當個人的歲數一直不斷累積的同時,其 高齡化的程度也就愈來愈深。雖然一個人的人格心理功能在早期就已經定型確立,

但個人行為的成熟度、對於新環境與變遷的適應力,卻會隨著年齡而增加,而在此 時,由於生理的改變,致使心理產生變化,亦影響到社會參與程度的轉變,社會參 與程度的轉變,其一來自於社會對於高齡者的固定刻板印象,和組織規範的強迫脫 離,如公務員於年滿 65 歲以上為屆齡強制退休等;其二則是高齡者自我本身對於某 些社會關係的逐漸脫離。

綜合上述,不論高齡化的層面及形成原因為何,徐慧娟與張明正 (2004) 認為 高 齡 化 皆 具 備 正 常 高 齡 化 (noraml or usual aging) 、 成 功 高 齡 化 (optimal or successful aging) 及病理高齡化 (pathological aging) 三種基本模式,其並引用 Balets 與 Balets (1990) 的解釋,認為生理及心理無病無痛者為正常高齡化;而當我們生存 的社會能歡迎高齡者,使其在社群參與中漸次變老,即為成功高齡化;當個人遭受 身體結構或心理狀態疾病侵害時則為病理高齡化。但人類又為什麼會變老呢?確實 的原因我們並無法理解,但「高齡化」這個複雜的過程,確實是受到了遺傳、營養、

健康和環境等多種因素所共同影響。因此,高齡化絕不會只是單純的接受生理功能 減退這單獨因子的影響,更包含了外在如個人心理、社會參與、環境支持等因子加 速其影響的速度。而蔡碧女、陳定雄 (2001) 研究認為高齡化在本質上是肇因於人 類的生理狀況的改變,但外在因素卻會間接的影響人類生理改變的速度,而使高齡

化提早到來,當我們在面對生命週期這一最後階段歷程時,必須關注的事情是,該 如何因應並成功的老化 (黃富順,1995) 。並使之減緩生理機能的退化速度,並同 時擁有長壽及有品質的生活。

當人類逐漸因為自我身體的生理機能的損壞,而進入生命尾聲時,仍然可以透 過個體的主動追求及掌握,使自己的高齡化過程順利圓滿,並且享受生活。因為成 功的高齡化並不是個體被動接受,是需要自己積極面對 (黃富順,1993) 。張隆順 (1993) 在其譯著「老人心理學」中提出,當個體能擁有與他人互動的能力,使自我 的生活有目標,除能接納個人的改變與現況,更擁有自主權利以增進個人於高齡化 過程中的成長;並在生理方面能免除疾病與身體失能,於心理方面能維持高度的心 智功能,與社會方面能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就是一「成功的高齡化」。因此,在社會 為高齡者所界定的生活方式中,高齡者仍持續自我中年的積極生活,其對自己現狀 與活動情形感到滿意,並能對於一個人的生活產生幸福滿足感,便是「成功的高齡 化」定義。亦可以說該個體為同時滿足健康之生理、心理及社會三層面的成功高齡 化者 (徐慧娟、張明正,2004) 。所以,如以時間縱軸觀察,高齡化不會僅只在於 追憶往事或生存於現在,更重要的在於如何邁向未來,如以生活廣度瞭解,亦如王 素敏 (1997) 研究指出,透過整合過往與當下的經驗,積極主動面對未來,並藉由 參與休閒活動創造社會新關係,張顯個人存在之價值,而使常言道:「家有一老如 有一寶」的高齡者真能「老當益壯」,不使「未老先衰」。

二、高齡化及其相關理論

個人生涯的人格特點有明顯轉變係開始於人生發展最後的高齡階段,其肇因於 生理退化、於工作職場退休及在社會互動關係的滅失 (潘英美,1999) 。而在不同 學術及科學領域,對於高齡化理論有其相異的立基點及詮譯,例如: (一) 生物學 觀點,則包含基因理論、免疫論等,主要是以細胞的生命週期固定或突變致使正常 細胞受損之論點; (二) 環境觀點,則是強調外在環境因物理化學的變化刺激而使 個體機能產生高齡化的轉變; (三) 心理學觀點,Erikson 所提出的人格發展理論,

指出人們在高齡階段如能適應發展即能整合過去經驗,迎向未來,如使自我停滯或 發展扭曲,其結果則為失落; (四) 社會學觀點則包含撤離理論、活躍理論、延續 理論、角色理論等 (蔡文輝,2010) 。社會學相關理論至今雖無放諸四海皆準之論

點,卻多層建構了高齡者多元社會角色 (李薇,2009;葉肅科,2000) 。

故高齡化是生理、心理及社會三者歷程間的交互作用,當生理改變影響心理狀 態,亦進一步影響社會參與及休閒運動行為,同理可證,其心理狀況及社會參與亦 將回饋於生理機能,使之相輔相成於延緩體能減退而成功高齡化。而高齡化的複雜 交錯不僅只在實際現況中發展,經彙整相關研究發現,各研究者在選擇高齡化之社 會適應理論予以探討時,以撤離理論及活動理論及連續理論或角色理論為主;部分 研究者並輔以社會重建理論、衝突理論或交換理論,如表 6 所示。

表 6

社會適應理論選擇一覽表

研究者 撤離理論 活動理論 角色理論 連續理論 社會重建理 施清發

(2000) ˇ ˇ ˇ

何麗芳

(1992) ˇ ˇ ˇ

王素敏

(1997) ˇ ˇ ˇ

張耀中

(2001) ˇ ˇ ˇ ˇ

黃聿恒

(2004) ˇ ˇ ˇ

曾賢仁

(2006) ˇ ˇ ˇ ˇ

詹典穎

(2008) ˇ ˇ ˇ

薛文惠

(2008) ˇ ˇ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首先,Cottrell 於 1940 年代提出了角色理論,其認為當高齡者於工作職場退休 後,結束其職業性的角色,因社會對其無期望亦無角色可供高齡者扮演,因此被排 除於主流社會之外。再者,Cumming 與 Henry 於 1961 年出版了 Growing old (變老) 一書中提出撤離理論,該書以實證研究方式,就美國堪薩斯市 50 至 80 歲高齡者進 行研究而發展成撤離理論。Cumming 與 Henry 認為由於高齡者隨著年齡的增長,逐

漸減少其參與社會活動上的自我角色扮演程度,高齡者並且明顯的會與某些關係予 以脫離,而仍與其他某些關係維持互動,更由於社會環境會協助高齡者退出其部分 的自我角色扮演,此時的高齡者應開始學習把注意力轉向自我本身,並自行尋求一 個新的平衡點時,其角色轉為較疏遠及內觀自省 (引自李薇,2009:15) 。

第三個理論則為活動理論,其立基於角色理論,認為高齡者雖然脫離了某些的 社會角色扮演,但仍可以藉由活動的參與,持續創造新的關係,維持其社會角色的 扮演運作達到成功老化,不致因失去活動致使生活滿意度降低。而第四個連續理論 而言 (Havighurst, 1968) 所指的成功高齡化,是一個人終其一生累積各項經驗,所 發展出來適應及調整生活型態的能力,連續理論所抱持的成功高齡化觀點,是相對 性而非絕對或單一,因此高齡化的型態是多樣的。其他如衝突理論、社會重建理論 及交換理論則不在本研究討論範圍之內。

因此,角色理論提醒了人們應為高齡者規劃休閒運動,在其工具性角色扮演結 束後,提供其創造角色機會;撤離理論看似悲觀,但當高齡者越來越關注自己時,

引導其正向關切如自我健康,並使其瞭解投入的人總是最愉悅的。最後,鼓勵高齡 者參與休閒運動,去適應生命歷程發展最後階段所可能的改變,如同 Kelly (1990) 的 呼籲每個人至少要選擇一種休閒活動來均衡自己的生活,因為要想活得精采就從休 閒運動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