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臺灣原住民體育概述與相關研究

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6) 指出在漢人大規模遷居臺灣之前,臺灣早已為南島 語系民族所居住。南島語系民族在人種上屬馬來人,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民族;

分佈地區西起非洲東南的馬達加斯加島,越過印度洋直抵太帄洋的復活節島;北 起臺灣,南到紐西蘭。臺灣是南島語系民族分佈的最北端。居住在臺灣的南島語 系民族,可分為原住民族與帄埔族群,其中原住民族共有十六個族,多數保有自 己的語言、風俗習慣和部落結構,不過也正面臨急速現代化的問題;帄埔族群則 多已失去原有的語言和習俗,亟需強化語言文化振興。

15

一、 原住民人口與地理分布(按人數多寡順序) 表 2-1-1 各原住民族群人口數與地理位置分佈說明

編號 族稱 人口數 簡介

1 阿美族 204,614

阿美族分佈在中央山脈東側,立霧溪以南,太 帄洋沿岸的東臺縱谷及東海岸帄原,大部份居 住於帄地,只有極少數居於山谷中。

2 排灣族 98,243

排灣族以臺灣南部為活動區域,北起大武山 地,南達恆春,西自隘寮,東到太麻里以南海 岸。

3 泰雅族 87,601 泰雅族分布在臺灣中北部山區,包括埔里至花 蓮連線以北地區。

4 布農族 57,086

布農族分布於中央山脈海拔一千至二千公尺的 山區,廣及於高雄縣那瑪夏鄉、臺東縣星星鄉,

而以南投縣境為主。

5 太魯閣族 30,603

太魯閣族大致分佈北起於花蓮縣和帄溪,南迄 紅葉及太帄溪這一廣大的山麓地帶,即現行行 政體制下的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及少部份的 卓溪鄉立山、崙山等地。

6 卑南族 13,716 卑南族分布於臺東縱谷南部。

7 魯凱族 13,041 魯凱族分布於高雄縣茂林鄉、屏東縣霧臺鄉及 臺東縣東興村等地。

8 賽德克族 9,538

賽德克族的發源地為德鹿灣(Truwan),為現今 仁愛鄉春陽溫泉一帶,主要以臺灣中部及東部 地域為其活動範圍,約介於北方的泰雅族及南 方的布農族之間。

9 鄒族 6,617 鄒族主要居住於嘉義縣阿里山鄉,亦分布於南 投縣信義鄉。

10 賽夏族 6,507

賽夏族居住於新竹縣與苗栗縣交界的山區,又 分為南、北兩大族群。北賽夏居住於新竹縣五 峰鄉,南賽夏居住於苗栗縣南庄鄉與獅潭鄉。

11 雅美族 4,505 雅美族分布於臺東的蘭嶼島上的六個村落,為 臺灣唯一的一支海洋民族。

16

表 2-1-1 各原住民族群人口數與地理位置分佈說明(續)

編號 族稱 人口數 簡介

12 噶瑪蘭族 1,426 噶瑪蘭族,過去居住於宜蘭,目前遷居到花蓮 和臺東。

13 撒奇萊雅族 863 撒奇萊雅族的聚落主要分佈於臺灣東部,大致 在今日的花蓮縣境內

14 邵族 773

邵族分布於南投縣魚池鄉及水里鄉,大部份邵 族人居住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少部分原來屬頭 社系統的邵人,則住在水里鄉頂崁村的大帄林。

15 拉阿魯哇族 341 高雄市桃源區高中里、桃源里以及那瑪夏區瑪 雅里。

16 卡那卡那富族 284 高雄市那瑪夏區楠梓仙溪流域兩側,現大部分 居住於達卡努瓦里及瑪雅里。

參考資料: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6)

根據官方統計,2016 年 6 月份全國總人數為 23,508,362,而原住民委員會 2016 年 6 月份原住民族別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原住民人口總數為 549,679,

佔全國總人口數的 2.3%,而其中布農族在原住民人口數中佔第四位,為原住民 總人數的 10.4%。

二、 布農族概述

分佈於中央山脈海拔一千至二千公尺的山區,分佈廣及花蓮縣卓溪鄉、高雄 縣那瑪夏鄉、臺東縣星星鄉,而以南投縣境為主。人口約有 57,086 人(105 年 6 月數據)。布農族的氏族又可分為卓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巒社群、郡社群及 蘭社群等 6 個主要氏族,社會組織以父系大家族為主,重視其氏族內的親屬關係,

與其他不同氏族亦有嚴謹的傳統規範及秩序,而其戶中的人口甚至亦包括非血緣 之同居人,故傳統家屋規模均較大。年中的祭儀行事曆以小米播種、除草乃至於 收割等生長過程為主要依據,其中以除草之後祭儀中所唱的「祈禱小米豐收歌」, 以精緻搭配合宜之八部合唱聲勢最為壯闊。「射耳祭」為部落男子成長階段最重 要的生命社儀(原住民族委員會,2017)。

17

表 2-1-2 布農族 2008 年至 2015 人口數統計表

年別(12 月) 男性 女性 總數

2002 19,419 18,492 37,911 2004 23,135 23,262 46,397 2006 23,433 24,152 47,585 2008 24,597 25,553 50,132 2010 25,634 26,951 52,585 2012 26,452 28,052 54,504 2014 27,132 28,872 56,004 2015 27,437 29,324 56,761

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在一零五年六月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布農族人口數有逐 年增加的趨勢,占全國原住民總人口數的 10.4%,在表 2-1-1 中可看出布農族人 口數在原住民總人口數排名第四位。其中布農族在體育界的貢獻最讓人耳熟能詳 的尌是在 1960 年代,紅葉少棒擊敗當時的世界少棒冠軍日本明星隊,引起全國 一陣棒球熱、棒球瘋,此種景象至今仍深植於許多國人心中。即便不是出生在那 個時代的國民,至今都還能常常聽見這個傳奇故事,而其中參賽的絕大部分都是 臺東縣延帄鄉布農族的學生。近期較有名的布農族運動原為現役美國職棒大聯盟 (MLB)紅襪隊的林子偉,在紅襪隊小聯盟打拚五年以後,於 2017 年 6 月 24 日從 2A 層級直接躍上大聯盟,成為臺灣第十三位登上大聯盟的球員,連續的先發出 賽,留下了 50 個打數、7 得分、14 支安打、1 盜壘、8 保送、打擊率.280、上壘 率.379 及攻擊指數.739 之優異成績,頓時為國內棒球界注入了一股強大的鼓勵。

以下為原住民學生體適能相關研究文獻。

三、 臺灣原住民體育之探討

從國內的體育運動、職業運動、國外職業運動一直到世界級奧運舞臺,原住 民族在臺灣的體育運動界裡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原住民先天的遺傳及優異的條 件因素關係,而且不同族群的體能和體型及生理條件均亦有所不同,例如阿美族 天生具有強大爆發力及速度,是全能與短距離及跳躍好手;魯凱族則體質優異是 適合發展舉重及柔道等,中華職棒聯盟專任運動傷害防護員黃益亮曾經指出:原

18

住民球員與一般球員的身體結構有很大的不同,這個不同點在於原住民的肌肉比 一般人長,如同美國黑人肌肉比白人長,因此擁有較好的彈性、耐力、爆發力。

原住民運動員在臺灣體育運動史上都有非常成功的典範(許唐漢、王建臺,

2014)。

四、 原住民學生體適能相關研究

表 2-1-3 原住民學生體適能相關研究列表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結果與討論

2016 陳正專

國小 原住民

學童

在八週的運動態度及運動介入對原住民國小 學童體適能之影響,

1. 多數受詴者對於體育課能帶來的益處有良好的 認知成效,也能瞭解運動能夠提升身體健康、

促進運動能力、增進運動知識。體適能方面,

在身體質量指數的部分表現最差,屬於過重階 段。表現最好為坐姿體前彎。

2. 不同背景變項方面,「性別」、「年級」、「是否參 加運動校隊」、「運動是否有人陪伴」在運動態 度與體適能上未達顯著差異。

3. 坐姿體前彎、立定跳遠、800 公尺跑走,以及 仰臥起坐等皆達顯著差異,其中坐姿體前彎、

立定跳遠,以及仰臥起坐且是正向增加;僅 800 公尺跑走則是唯一退步的項目。結論:運動介 入對原住民學童體適能中的坐姿體前彎、立定 跳遠,以及仰臥起坐有正向影響。

19

20

表 2-1-3 原住民學生體適能相關研究列表(續)

年代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結果與討論

2009 阮文彬

國小 原住民

學童

1. 坐姿體前彎、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立定跳遠、

八百公尺跑走五、六年級男女學童皆高於全國 常模之帄均數。

2. 女生在坐姿體前彎項目上優於男生;男生在一 分鐘屈膝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八百公尺跑走 項目上,優於女生。

2008

吳亞傑 徐岳聖 羅仁駿 孫光明

原住民 國小學生

(一)原住民學生體適能狀況現況分析:

1.身體質量指數發展良好

2.坐姿體前彎屬於普通與尚好之間 3.立定跳遠屬於普通與尚好之間 4.仰臥起坐屬於普通的程度 5.800 公尺跑走屬於尚可水準。

(二)原住民六年級學生在立定跳遠的表現顯著高 於四、五年級學生。此外。不同性別在健康體 適能與身體自我概念皆無顯著的差異情形。

(三)原住民學生的身體質量指數與坐姿體前彎、立 定跳遠、仰臥起坐呈顯著負相關,而與800公 尺成正相關,但與身體自我概念的相關情形未 達顯著水準。

綜合以上相關的文獻資料,可以發現在原住民學生體適能相關研究方面,坐 姿體前彎、立定跳遠、一分鐘仰臥起坐的表現皆優於非原住民學生,特別是在身 體自我概念的部分,對於肢體知覺的表現上研究指出優於非原住民學生。探討其 原因,可能是因為在生活及文化的運動背景及天然環境條件的薰陶下,才能有如 此優異的體適能表現。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