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1895 1900 1905 1910 1915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1945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0

Mean STD

2100

Mean ST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2

透過「初婚年齡」和「生育年齡」的鏈結關係,吾人窺見了臺灣社會近年來 的生育變遷樣貌之後,更令人感到好奇的是此種生育率變遷的現象背後,與臺灣 社會的關聯性為何。究竟是否有某些社會機制的運作,改變了不同出生年輪女性 的生育行為。例如:社會價值觀的改變、生育保障的不平等,或是高等教育擴張 的衝擊,都可能是影響臺灣生育率變遷的合理解釋。

晚近年輪女性延後生育,甚至決定不生育的原因與障礙為何?董安琪與楊文 山(2005)提出看法,認為工作保障對生育決策會有影響。在臺灣所謂的「鐵飯 碗」工作,泛指就業於政府機關、公立學校、警政單位和軍警單位。政府為了吸 引人才至公部門服務,提供了許多對於家庭的優惠福利措施,雖然這些措施原先 設計並非為了要鼓勵生育,但事實上卻有鼓勵生育的作用。董安琪與楊文山的研 究顯示,受雇於公部門的女性,會生育第一胎和第二胎的機率顯著高於沒有工作 的女性。這樣的證據顯示工作保障的有無,是會影響到女性生育行為決策的機 制。

除了工作所附帶的生育、撫育保障可能會影響女性的生育行為決策之外,高 等教育的擴張,使大多數女性延後離開學校,而晚進入婚姻與生育階段,是否為 晚近出生年輪女性延後生育的另一種原因和「障礙」?楊靜利與陳寬政(2004)

串連多波次的人力資源調資料,以及 1990、1993、2000 年的「婦女婚育與就業 調查」資料,發現傳統「階級婚配」的效果,受到教育擴張(尤其是女性高教擴 張)的影響,壓縮了傳統教育程度上「男高女低」的婚配可能性,致使教育程度 愈高的女性,愈沒有合適的結婚對象,形成女性教育程度愈高,未婚比例愈高的 社會現象。高等教育擴張不僅降低了女性初婚的盛行率,同時也延後了女性的初 婚年齡。然而,女性初婚年齡又影響了生育年齡,進而牽動了生育數量和生育步 調的改變。因此,晚近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比例的增加,確實可能是影響不同年輪 女性的生育行為。

在此節當中,吾人知悉了臺灣生育率變遷的基本樣貌,也嘗試去瞭解影響生 育變遷趨勢的社會機制。然整體社會的運作機制並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正因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3

會紛呈多元性與複雜性,才使得「變遷」成為可能。若要解開牽動生育變遷趨勢 的關鍵因素之謎,人口學界與社會學界,亦或是關心此議題的其他學術界,仍有 很多方向可以努力,除了前述的幾種可能影響生育變遷的社會機制外,一定還存 有其他的可能性。換言之,探尋影響臺灣生育變遷背後機制是無窮盡的,因此,

本研究之重心並非置放在社會機制的摸索,而是企圖去建立更完整的生育變遷趨 勢,將原本只有半世紀的生育變遷資料,擴展至包含更多時間點的生育變遷資料。

如此一來,將有機會使臺灣生育變遷的研究能夠從更長期的趨勢切入,看到更遠 的未來。

口學家 Norman Ryder 最早提出了人口轉換理論(theory of demographic translation)

的概念(Nico Keilman,2006),使我們可以利用完成生育率(CFR;completed fertility rate)的轉換,推測出可能的生育率資料。

Bongaarts and Feeney(1998)曾發表專論,探討低生育率國家的生育數量與 生育步調效應,主張由於晚近出生年輪延後生育步調,導致我們所觀測的時期性 總生育率低於實際水準,而且,未來一旦這些出生年輪及時進入生育峰期,時期 性總生育率即將回升。因此,從 Bongaarts and Feeney 的 1998 的論著開始,人口 學家不斷思索如何改進、調整時期性總生育率,以反映實際的生育水準(參見

Ryder(1959)最早針對時期性總生育率的調整提出方法,在 Ryder 的時期 性生育率轉換模型當中,核心的關鍵在注意平均生育年齡的改變,也就是生育步 調(tempo)的改變。Ryder 的生育率調整概念其實很單純,試想連續 10 個年輪 婦女的平均生育年齡皆上升 0.1 歲,那麼在一個 10 年為期的時期性總生育率(TFR)

觀察之下,實則這 10 個年輪的婦女,須利用 11 年時間才會完成生育數量的貢獻。

因此,時期性總生育率會低估實際的生育情況,因為這群婦女還有 1 年的時間依 然有機會貢獻生育數量。然而 Ryder 的時期性生育率轉換方式並沒有考慮到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