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華人地區中小學校長科技領導 i-VISA 指標分析與建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華人地區中小學校長科技領導 i-VISA 指標分析與建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信息化領導層面 內涵 指標 理工作。

物力資源管理

能夠推動學校物力資源的信息化管理工 作。

綜上所述,中國大陸的教育信息化政策最大的特色在於,政策面具有非常 具體的目標論述與指導性質;在學術研究上發展的校長信息化領導指標內涵也 具有明確、具體論述的特色。相較於美國 ISTE 提出的指標或臺灣學術界發展 的指標內涵,中國大陸在政策上或學術上的校長信息化領導指標,具有校長自 上而下管理的家長式領導性質,並有清晰明確、具體而微、易於理解與執行的 內容,但可能缺乏因應時代需求、或個別學校條件進行調整的彈性。其中目標 導向、目標明確可以是本研究借鏡的特色。

第三節 華人地區中小學校長科技領導 i-VISA 指標分析 與建構

本節旨在探討華人地區中小學校長科技領導 i-VISA 之層面與指標,依據國 內外科技領導相關的理論與文獻,建構出適用於華人地區科技領導之指標,作 為本研究之研究設計、編製研究工具之基礎。

研究者依據前述相關理論與文獻之探討,結合校長科技領導 i-VISA 模式

(張奕華,2010;張奕華、吳權威,2017)之指標內涵,進行修正與轉化,初 擬出華人地區中小學校長科技領導 i-VISA 之層面與指標,其中 i-VISA 五個層 面微調為「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願 景、計劃與管理」(Vis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

(Infrastructure and technology support)、「成員專業發展」(Staff professional 表 2-5(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級指標,以進行下一階段研究工具的編制。本研究初步建立之「華人地區中 小學校長科技領導 i-VISA 指標系統」,其內涵分述如下:

一、 華人地區中小學校長科技領導 i-VISA 指標的五個層面 1. 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校長能和學校教職員、家長等利害關係人持續溝通,達成學校運 用資訊科技辦學與發展的共識(ISTE, 2009;ISTE, 2017;化方、楊曉 宏,2010;中國教育部,2014;石文傑等人,2014)。同時,塑造學校 團隊對於資訊科技融入教育的正向態度與氛圍,為師生創造有利於資 訊科技融入教育的環境與條件,並激勵師生運用資訊科技(許丞芳,

2007;楊蓉、王陸,2007;謝文斌,2012)。另一方面,也和學校外部 團體如主管機關、學術社群、專業團體、社區人士、企業組織等保持 良好關係,以塑造學校辦學品牌、引入相關資源(ISTE, 2009;趙磊 磊、代蕊華,2016;謝文斌,2012)。

2. 願景、計劃與管理:

校長和學校教職員、學生、家長等利害關係人凝聚共同的資訊科 技教育理念、願景與目標(ISTE, 2009;化方、楊曉宏,2010;中國 教育部,2014;石文傑等,2014;許丞芳,2007;謝文斌,2012)。並 依照相關政策,基於學校實際情況擘劃學校運用資訊科技發展之計 畫,推動系統性、全面性的變革(ISTE, 2009;化方、楊曉宏,

2010;中國教育部,2014;楊蓉、王陸,2007;趙磊磊、代蕊華,

2016;謝忠新、張際平,2009)。依照計畫制定規章制度,確保資訊科 技的有效運用,提高教與學方面的效能、提升行政運作的管理與執行 效率(中國教育部,2014;石文傑等人,2014;許丞芳,2007;楊 蓉、王陸,2007;趙磊磊、代蕊華,2016;謝忠新、張際平,2009)。

3. 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校長能建立並維護良好的科技基礎建設,包括高度整合的科技系 統,以支持學校管理、日常運作、教學與學習的活動(ISTE, 2009;

謝文斌,2012)。並提供一個以學習者為中心、配備資訊科技和學習資 源的環境,以滿足所有學習者個別化、多樣化的需求(ISTE, 2009;

ISTE, 2017;楊蓉、王陸,2007),且具有公平使用資訊科技與數位內 容的機會,以滿足學校所有成員的不同需要(ISTE, 2009;ISTE, 2017;石文傑等人,2014)。同時,依照學校發展資訊科技融入教育的 策略與目標,爭取並整合來自校內外的資源(ISTE, 2009)。當教職員 生使用資訊科技需要協助時,能即時提供支援,並能進行合理且有效 的管理與維護,以最大化資訊科技的使用效益(ISTE, 2017;石文傑 等人,2014;許丞芳,2007;謝文斌,2012)。

4. 成員專業發展:

校長能注重並鼓勵學校成員進行專業發展(化方、楊曉宏,

2010;中國教育部,2014;石文傑等人,2014;許丞芳,2007;楊 蓉、王陸,2007;趙磊磊、代蕊華,2016),同時也促進並參與可以激 勵、培養、支持教職員工研究並應用資訊科技的學習社群,使學校成 員具備運用資訊科技的素養與能力(ISTE, 2009;中國教育部,

2014;石文傑等人,2014;楊蓉、王陸,2007)。同時促進資訊科技融 入相關的專業成長,能有效落實於教學創新與課程實踐中,培養學生 具有適應資訊時代的素養(ISTE, 2009;ISTE, 2017;中國教育部,

2014)。 5. 評鑑與研究:

校長能關注資訊科技融入教育相關的研究與趨勢,鼓勵評估使用 新科技提高學習成效的作為(ISTE, 2009;許丞芳,2007;謝忠新、

張際平,2009)。建立評鑑標準、蒐集和分析數據、解讀結果和分享研

究發現,進而提高教職員工的績效和學生的學習成效(ISTE, 2009;

ISTE, 2017;化方、楊曉宏,2010;中國教育部,2014)。評估學校資 訊環境的建設狀況、系統與平台、設備與軟體的運用績效(化方、楊 曉宏,2010;中國教育部,2014;石文傑等人,2014;許丞芳,

2007;楊蓉、王陸,2007;謝忠新、張際平,2009;)。評估學校導入 資訊科技的相關政策制度,並持續進行優化與改進(化方、楊曉宏,

2010;中國教育部,2014;石文傑等人,2014;許丞芳,2007;楊 蓉、王陸,2007;謝忠新、張際平,2009)。

二、 華人地區中小學校長科技領導 i-VISA 指標體系初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層面 指標

3-4 學校人員能在需要時,得到良好的科技支持。

3-5 學校的軟硬體與平台,能得到即時維護與修繕。

成員專業發展 4-1 鼓勵辦理資訊科技相關的專業發展活動。

4-2 促進並參與資訊科技相關的專業發展社群。

4-3 支持專業發展活動的空間、時間與課程計畫。

4-4 確保資訊科技專業發展落實於教學與學習。

評鑑與研究 5-1 關注資訊科技趨勢,評估運用科技於提高學習成效。

5-2 運用科技進行證據導向的決策與評鑑。

5-3 評估學校有關資訊科技的政策與制度。

5-4 評估教師運用資訊科技的素養與成效。

5-5 運用科技,多元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

表 2-6(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