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華人孝道文化的回顧與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華人孝道文化的回顧與研究

本節從孝道的源起及相關理念談起,接著談及過去研究學者在孝道與親子 研究的相關變遷,再談到研究的發展方向及相關研究,最後則是孝道量表的介 紹。

一、孝道的源起及相關概念

孝始於五帝,成熟於周朝,強化於漢代,及至宋代理學大興,使孝的理念 更加哲理化,行為更加通俗易行,一直到明清都是如此(廖伯康,2009)。爾雅 中述孝即善待父母。從周代到春秋戰國善侍父母是孝的核心意蘊,祭祀是孝道 教化的展現(肖群忠,2002)。漢代獨尊儒術,儒家主張仁愛,以仁為核心,孝 順是根本。曾子泛孝至忠君言:「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長,君子一孝一弟,可 謂之終矣」。即現今所稱泛孝化(肖群忠,2002;楊國樞與葉光輝,2008)。到孟 子提倡親親,使孝悌成為五倫的核心。

孝道在論語中包括: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不敬何以別乎?」

「色難。」即發自內心的和顏悅色是很難的。「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 違,勞而不怨。」即以微婉的態度勸諫父母,看到自己的心意沒有被接納,仍 然要態度恭敬,不敢違逆,憂愁也沒有怨言。因此孔子是贊成勸諫父母的。一 味的順從,不明是非是愚孝。「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 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何寄澎 釋)

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篇)。「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

24

者……。親親,仁也……。無他,達之天下也。」(孟子,盡心上)可以從中看 出孟子對人性中自然發出的善心孝道是非常信任的,孩童即有之,而能推己及 人至天下之人。

孝經中的孝道上至天子、諸侯、大夫、士,農人、庶人等平民的孝道都寫 在裡面應如何行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開宗明義章) 孝是德性的根本,教化的出發點,三字經中亦描述:「首孝弟,次見聞。」可以 見得孝的根本與重要性。「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而以父權 為重。「生事愛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 矣。」亦強調喪葬祭祀盡到終了(孝經,喪親章第十八)。由上述可知,泛孝主 義往兩個範疇,即宗教化與政治化(楊國樞與葉光輝,2008)。所謂,後續會在 分類中談到的顯親揚名,在孝經上有云「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

孝之終也。」(孝經,開宗明義第一章)。一個人的為人處事之道,能夠站立的 住、有始有終,合乎正道,其身能夠傳揚於後代,而光榮顯要父母之名,這是 孝道。以上多屬文學家、史學家探討的範疇,為孝道的應然問題,而非實然問 題(楊國樞與葉光輝,2009)。

而孝影響了整個政治、家庭、宗教、社會生活等層面,中國不只是以農立 國,更是以孝立國。傳統中國農業社會特重孝道,其中以農業及其文化尤有其 關聯(楊國樞與葉光輝,2008)。農業的經濟型態下需要特定的社會結構,在以 社會化的方式使人民適應該結構與經濟型態的人格與行為特徵(楊國樞,

1985)。而當代的工業化社會也有其結構與適應的方式,價值觀應該有所更迭。

在傳統維持農業經濟型態的功能,能夠穩固權力結構,所以不論家族中有 家族主義,亦推廣孝道君臣等外在環境的泛孝主義,這穩固權力差序的關係(葉 明華,楊國樞,1997;楊國樞與葉光輝,2008)。

從漢代之後隋唐提倡孝經,奉為人倫治國之經典,與儒家思想共融,沿襲 了對孝道的尊崇(葉光輝,2009)。再再說明孝道在整個中國歷史傳承中的重要

25

性,其嚴苛直到宋代發展到極致(葉光輝,2007)。而孔子又云: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的等級名份,和孟子將此與臣事君以忠溶入孝道中,讓我們知道,孝道不只 是發生在親子關係的直系中,更擴及君臣間的關係,至孟子推崇以孝治天下,

以君主的人格感化天下人,始於曾子的泛孝趨於政治化(肖群中,2002),還有 當時以農為本的經濟背景,需要家族對長輩的順服的單向式關係,來讓經濟狀 況穩定(楊國樞與葉光輝,2008) 這些都是促進尊尊文化的背景。

二、孝道在親子關係中的相關理路

既然談到孝道,那孝道文化下追求的是光宗耀祖、顯揚親名是天經地義(引 自,楊國樞、葉光輝,2008),但是在西方的潮流下能否追求從西方而來的自我 實現,這中間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中間略有差異,在這差異之中,如果沒有 按照父母期待去行,可能反而更加深子女的適應上的問題。在不一致中衝突自 然產生,有研究針對親子衝突的孝道觀點作探討,在親子衝突中採用的五種模 式,在大學生衝突採用功利主義解決為最多,其次是折衷妥協,極少數的人使 用兼容並蓄或自我犧牲式,而該研究在實務中建議當代親子在面臨衝突困境 時,若能採用兼容並蓄的因應方式,而非孝道中揚述的自我犧牲,可能會更符 合現代社會需求,也更有助於消冗親子互動的困境或衝突(葉光輝,2009)。廖 伯康(2009)提到傳統孝道在君臣父子關係中強調是單向式的關係,而當今提倡 互愛互尊,非往昔不平等的關係,只有互愛互尊才能建立和諧家園與社會。可 見孝道的觀點其實有在改變。但改變中,仍有那不變的之處。

從應然層面,透過公民與道德,中國依然傳承了孝道文化,在於在基本家 庭結構中的養親、敬親、悅親基本內在核心沒變,養老、敬老的基本精神沒 變,追求社會和諧的原則沒變(馮元蔚,2009)。在實然層面中,在台灣「親自 奔喪」、「感念親恩」、「尊敬雙親」、「奉養雙親」,四項至今在台灣仍然相當重 視,這之中可能受到情感與宗教因素的作用在其中,應該是相當核心的成份,

可從中抽取更高層次的,即「尊親懇親」「奉養祭念」所組成,當時稱為核心孝

26

道信念。葉光輝(2009)從中萃取兩個層次即由上述兩項組成的「相互性孝道信 念」,及正在變遷式微的「權威性孝道信念」由「抑己順親」與「護親榮親」所 組成,可能是受到交換因素與權威因素的大幅減弱產生(葉光輝,1997;葉光 輝,2009)。有研究顯示,文化反哺的現象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中,由於社會資訊 流通太過快速,父母已經要向子女學習他們所接收的訊息,加深了父母對成年 子女的依賴,瓦解了傳統父母的權威,使現今社會中親子代間的互動更加頻繁 與平等(廖姿婷,2006),這抑是孝道變遷的可能。

當代孝道的轉變。現代的孝道中具有它的局限性,從泛孝主義演變成親子 的關係,這和集體主義和工業化社會後的個人主義,其社會結構每個人都表現 自己的獨立自主性為重而非擴及君臣等關係。新的孝道由偏重角色性,變成偏 重感情性,並非威權式的在教養子女期許能扮演好社會中的角色,而是脫離了 角色其較為寬鬆,分享時強調感情。在傳統農業社會中是他律性孝道,而現代 工業社會中是自律性孝道。傳統農業社會中輕慈重孝,雖然儒家提過父慈子 孝,但孝經幾乎都不談慈,甚至宋朝將父權絕對化,是到後來才談父慈子孝,

但是輕慈重孝在權威的父權體制是能夠被鞏固的,但在現代工業化談到親子間 的情感交流,父母需要思考如何慈使子女孝,子女也要思考以孝養慈,從單向 性,變成雙向性,並且也強調互惠中的公平性。由上述五點,現代孝道是局限 性、感情性、自律性、互益性與多樣性,孝道是一種自我實現的創造歷程,非 常具個別性的,此也源自於個人主義的背景(楊國樞,1985;葉光輝,2009)。

由於現代工商業社會,親子關係在改變,曾經親子關係在孝道文化中,傾 向一種不對等的親子關係,特別到孟子強調親親,尊親、侍親的概念,在後續 執政轉變為絕對的德性。在絕對的德性中認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強調子女 對父母的孝道之外,而仍有另一種相對的德性的觀點,強調父母與子女雙方親 情對等的關係,當感情化時不去分析盡孝的理由或道理,絕對化時不去追究子 女盡孝的條件或因素。(葉光輝、楊國樞,2008)。另外,這也會探討到子女的

27

孝心是先天或後天的問題,孝道的潛能與稟賦可能是天生的,但是將潛能與稟 賦表現在何人為對象身上並非天生的,而是後天和父母或重要他人在感情基礎 上慢慢習得的,因此孝道態度、孝道行為亦非天生的。孝道是在從小耳濡目染 的社會化過程中慢慢的使之覺得是應然的,固此的內化會加以感情化與絕對 化,這是教育引導的結果(楊國樞與葉光輝,2008;廖伯康,2009)在美國移民 家庭的訪談研究中發現,孝道的文化價值在中國很早就被學習可能很難改變,

並且會在該價值文化的童年中社會化,於家庭、學校、社區及整個社會中持續 的被強化,因此孝道的概念可能很深的被內化了(Tsai, 2010)。

從單向的關係轉變成雙向對等的關係,孝道的轉變研究發現傳統的泛孝主 義及父系優勢已經式微,由局限孝道觀(孝道運行的範圍在親子間)及平權正義 孝道觀(不以性別或父權而以公平原則來處理孝道的問題)所取代。而逐漸變遷 的孝道觀念,已從親權子責孝道觀(親代擁有權力,子代負起責任);固定實踐 模式孝道觀(實踐孝道有其最佳或標準的模式);及角色取向孝道觀(肯定親子角 色名分對個人孝行具有絕對影響力),逐漸向親子權責並存孝道觀、權變模式孝 道觀及情感取向孝道觀轉變(楊國樞,1978)。孝道具有多元的概念與意義,應 該從特徵屬性逐一討論,而非整體來概括。有研究表示孝道不僅是在世代中遞 嬗,在個人生命的發展歷程中也會改變(伊慶春,2009)。研究顯示,家庭倫理 方面,孝道觀念已和過去不相同,而家人關係越來越重視民主溝通(邱奕嫻,

1998)。可見孝道在傳統與現代的意義與實踐是隨著政治、經濟、文化、關係的 發展與提倡而不斷的在改變。

楊國樞(1985)認為當今社會的工業化,會改變親子的關係,傳統農業社會

楊國樞(1985)認為當今社會的工業化,會改變親子的關係,傳統農業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