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華語語音系統之分類與內容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華語語音系統

一、 華語語音系統之分類與內容

華語語音系統可以怎麼分類而且其內容又如何?

林燾和王理嘉(1995)說,任何一種自然語言的語音系統都應該包括自身 的「本音系統」和「變音系統」。以華語來說,它的聲母、韻母和聲調以及 由它們組成的基本音節就屬於本音的範圍,這些都是獨立的靜態單位,是構 成華語語音的基本要素。另外對變音系統解釋說,人們為了進行社會交際說 的話語單位大多是帶有一種語調的句子,句子都是由若干詞組成的,而詞也 以多音的居多。這樣在動態的話語中音節和音節相連、詞與詞相連,由於協 同發音的需要就會發生各種語音變化。語音變化統稱為「連讀音變」或「語 流音變」,都是自然語言中必然會產生的語音現象。

對於華語語音系統中屬於本音系統(聲母、韻母、聲調),葉德明(2005) 說,華語語音的基本音位1有三個,即聲、韻、調,其中任何一項音位的改 變,都會引起每個「字」意義的改變。這三種音位是首音位,但實際上每個 漢字最多時包含的音素(音的元素)有五個:聲母、介音、主要元音、韻尾、

聲調,其結構如表二-1。

1 曾毓美(2008)指出,在某種語言中,能夠區別意義的一組相關聲音的最簡單語音單位稱 為這種語言的“音位”。在漢語中送氣和不送氣是可以區別意義的,所以在漢語中,[p]、[p’]

就是兩個音位。

表 二-1 華語語音基本音位結構2

詞彙 聲母

韻母

聲調 介音

(韻頭)

主要元音

(韻腹) 韻尾

Initial Medial Vowel Ending Tone

兩 l i ɑ ŋ ˇ

塊 kʰ u a i ˋ

錢 ʨʰ i ɛ n ˊ

華語音節構成的基本原則上一個音節可以沒有聲母、介音、韻尾,但不 可缺少主要元音和聲調。

對於華語變音系統曾毓美(2008)指出,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語流音變的 複雜性以及規律的難把握性,增加了教學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也只能涉及 一些普遍的現象,而無法去窮盡。與漢語方言相比,普通話的語流音變還不 算太複雜,也不是無規律可循,主要表現在連讀變調、兒化以及輕聲音變。

曾毓美(2008)將連讀變調還細分類列出為上聲和去聲的變調、「一、七、

八、不」的變調、形容詞疊音的變調、語氣詞「啊化韻」音變。

根據上文的內容將華語語音系統以本音系統和變音系統來顯示的話如 表二-2。

2 參考:葉德明(2005)。華語語音學上篇。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表 二-2 華語語音系統分類一 位,如[a]、[s]、[k]或[m]。音段可以分成兩類:元音(vowel)和輔音(consonant)。

因此,由輔音組成的華語聲母與由元音組成的華語韻母都屬於音段成

意義的成分,它依賴於音段而存在,如聲調附加於音節,重音附加於詞或語 段,語調附加於句子,節奏附加於語段、句子或語篇等。

林燾和王理嘉(1995)也指出,超音質成分由音高、音強和音長三部分組 成,在這三方面進行超音質成分在語音中的運用情況,其分析中可以找出華 語語音超音段成分的內容有哪些。音高,在漢語裡就有它的特殊重要性,「媽 mā」、「麻 má」、「馬 mǎ」、「罵 mà」的音質成分相同,區別主要在於 音高,這種音高的區別傳統稱為「聲調」。音強和音長,由它們變化形成的 輕重音起區別意義的作用,普通話「買賣 mǎimài」兩音節都重讀是「買」

和「賣」的意思,「買賣mǎimai」第二音節輕讀是「商業」的意思。

曾毓美(2008)也根據語音的音高、音長、音強來列出華語的超音段音位 特徵,他說,音高的變化在語音中可以有很多的應用。比如漢藏語系中的聲 調的功能,就是利用音高的變化來區別意義的。而所有的語言都存在語調,

不同的語調可以表示不同的意義,這也是利用音高的特徵。音強在語音學上 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重音上。在漢語中也可以用重音加強自己的語氣,著重表 達自己要表達的東西。此外,漢語中還有輕聲也是利用音強來區分的。音長 主要指聲音的長短,即發音時佔有時間的多少。它決定於一定的時間內聲音 持續的時間長短。聲音在時間上出現空白就是停頓,可以說停頓是音長的零 形式。

在上文所說的音段和超音段成分的華語語音內容歸納列出的話,如表二 -3。

表 二-3 華語語音系統分類二

分類 內容

音段成分 聲母

韻母

超音段成分

音高 聲調

語調

音強、音長 輕重音

音長 停頓

以上是將華語語音系統從本音和變音系統以及音段和超音段系統的角 度來分類的。這兩種分類基準合併起來把華語語音系統整理的話,如二-4。

表 二-4 華語語音系統

結構主義語言學家 Jakobson,Roman 也指出,就音位而言,重要的不 是音位孤立的、自我存在的音質(phonic quality)。重要的是因為在音位系統

內部彼此的對立關係。每一個音位都包含有與其他音位的網絡5

對於音素教學和語流教學劉珣(2000)說,單獨發音準確不一定在語流中 也能正確發音。但發音準確的句子又是以音素的正確發音為基礎的。因此只 強調單音素教學或只強調語流教學都各有利弊。因此把兩種做法結合起來,

既要採用分析型的單音素教學,特別是難音難調的訓練,狠抓基本功;同時 又要採用綜合性的語流教學,考慮到語言在語流中的使用規律,把語音教學 與會話結合起來。

根據以上學者的主張得知,外籍學生學華語語音時,先要學好本音系統 的語音內容:聲母、韻母、聲調,再加上學華語的變調、語調、重音、停頓 等超音段成分和變音系統的語音內容,才能流利自然地溝通。

十三本教材將華語語音成分分類的方式都採用分類一的方式,就是分為 本音系統和變音系統來介紹,而且先介紹本音系統後,介紹變音系統。

例如,教材 G 第一課的題目是「中國語的發音」主要介紹聲、韻、調。

以下圖 二-1 是教材 G 第一課裡介紹本音系統:聲、韻、調的部分。

圖 二-1 教材 G 介紹本音系統的部分

5 錢軍編輯,錢軍、王力譯注(2001)。雅科布森文集。長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

對於變音系統的語音項目,如果課裡出現相關內容,就補充記載。以下 圖 二-2 是教材 G 的課裡面介紹變音系統:第三聲、「不」和「一」的變調 以及兒化音變的部分。

圖 二-2 教材 G 介紹變音系統的部分

接著探討華語的音段成分、超音段成分以及變音系統的語音項目。而 且,其華語語音分類和項目當做在第三章分析韓國國中華語教材語音學習內 容的基準。

在國中華語教材裡還沒有出現形容詞重疊的語法內容,並教科書也沒有 介紹其語音項目,因此以下探討華語語音系統時,不包含形容詞疊音變調。

二、 華語之音段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