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蘇格拉底對話法之敘明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一生述而不作,故欲探求何謂「蘇格拉底對話法」,

只能先從其弟子的著作中還原其教育思想。首先,先從柏拉圖(Plato)所著的《對 話錄》(Dialogues)中分析其呈現的三種對話模式,並闡述「蘇格拉底對話法」一 詞的由來及發展,接著說明從事蘇格拉底對話法的實施步驟,最後再探究現今蘇 格拉底對話法在教育上的應用,提供一個適切可行的「蘇格拉底對話法」。

壹、蘇格拉底的三種對話模式

蘇格拉底為古希臘哲學家兼教育家,其與柏拉圖、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被 尊稱為希臘三哲人,被認為是奠定西方哲學的宗師。蘇格拉底一生述而不作,後 人對蘇格拉底學說的瞭解多來自於柏拉圖(偏於哲學理論)和 Xenophon(偏重 生活事蹟)的著作,其中柏拉圖所著的《對話錄》最為著名,其內容記載了蘇格 拉底的對話模式,強調此種對話一般人都適用,至今仍引起學術界熱烈討論。但 諸多學者認為《對話錄》中的〈辯解篇〉(Apology)、〈泰阿泰德篇〉(Theaetetus) 和〈美諾篇〉(Meno)較有可能是蘇格拉底的思想,其他的則為柏拉圖的見解(林 玉体,1997:38,2008:4)。

蘇格拉底大膽地假設「靈魂是不朽的」,主張知識是「內發的」、「回憶的」,

並認為知識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只是後來受外在事物蒙蔽而遺忘了,而透過教 育的引導可以使人們重獲知識,蘇格拉底此種教育思想被後人稱為「先天觀念說」

(the theory of innate ideas)或「知識回憶說」(the recollection theory of knowledge)。

由此概念發展,蘇格拉底認為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有系統地回 憶過去所遺忘的知識,進而重新建構既有的概念,此種教師將學生的觀念「由內 而外」引出的教學法,後人稱之為「產婆法」。「產婆法」亦稱為「詰問法」,因 為蘇格拉底在引導對話的過程中,往往宣稱自己無知,甚至主張不知道自己所問 的問題之答案,故蘇格拉底希冀透過與對話者辯論的過程,找到對話者前後提出 的論點矛盾之處,進而不斷修正或屏棄原有信念,使欲探求的真理逐漸豁然開朗

(林玉体,2008:17;Reeve, 2003: 10)。換句話說,「產婆法」或「詰問法」都 奠基於蘇格拉底「先天觀念說」的思想,認為教師唯有不斷地和學生引導對話,

才有可能在問答的邏輯思考中發現問題之答案。

Thomas Brickhouse 和 Nicholas Smith(2009)指出柏拉圖的《對話錄》中描繪 了三種不同形式的蘇格拉底對話,此三種模式均離不開上述所提及的蘇格拉底教 育思想:

第一種為「檢驗模式」(the testing model)。即教師透過與他人對話來檢驗他 人智慧的模式。舉例來說,過去蘇格拉底曾詢問 A:「美德是什麼?」,當 A 給 予一個自認為正確的定義後,蘇格拉底會舉一個與其定義相矛盾的例子來駁斥A 的信念,使 A 放棄原先的主張。在理想的狀況下,這樣的對話會持續進行,並 漸漸得到一個較佳的定義,此對話過程即為現今的「詰問法」(Reeve, 2003: 10)。

這也就是說,此種模式的教師會藉由反駁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過程,來證明某種事 實。故此種模式的師生關係較為敵對,對象較不適用於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的中小 學學生,但對大學生和成年人仍有很高的教育價值,如成人之間的哲學辯論、法 院的調查庭。

第二種為「泰阿泰德模式」(the Theaetetus model)。此模式的老師並不會將 自己的觀點加諸於學生心靈上,而是要協助他們發展觀念,並且達到個人成長。

在〈泰阿泰德篇〉中,蘇格拉底、Theodorus 和 Theaetetus 探討了「知識」的定 義。然而,在對話時,他們無法定義知識,只能説明知識不是什麼。儘管如此,

蘇格拉底認為這場辯論仍有價值,即使他們沒有得到結論,但是仍舊可以從對話 的過程中獲得啟示,以及至少他們瞭解了「不知為不知」的精神(王曉朝譯,

2004a:2-3)。以下節錄蘇格拉底在〈泰阿泰德篇〉中的思想:

我自己沒有任何智慧,也不會有任何堪稱我的靈魂之子的發現。那些與我為伴的人,有些 人開始時顯得笨拙,但隨著我們不斷地討論問題,他們全都蒙上天之青睞而取得驚人的進 步。別人感到奇怪,他們自己也感到驚訝,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他們從來沒有向我學到 過什麼東西。由他們生育出來的許多奇妙的真理都是由他們自己從內心發現的。(王曉朝 譯,2004a:14)

由上述可知,蘇格拉底認為人的觀念是天生的,而非後天才擁有的,故「產 婆法」的教師所扮演的是知識「接生婆」(midwife)的角色,而不是「填鴨者」,

進而引導學生重新發現自己早已存在的觀念,教師(猶如產婆)只是將學生的觀 念(猶如胎兒)由內而外「引出」(林玉体,2008:17;蔡聰明,1998)。換句話 說,教師只是提供一個學習的「鷹架」,讓學生在不斷思索的過程中,發現真理,

並且重視學生獨自探險摸索的過程,如此才能攀上鷹架的頂端,享受獲取新知的 成就感。此種模式的師生為相互合作、亦師亦友的關係,上課氣氛較為溫馨,因 此對象適用於中小學的學生。

第三種為「美諾模式」(the Meno model)。蘇格拉底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在

「回憶」(recollection),而「教學」的目的就是在喚醒記憶。在〈美諾篇〉中,

蘇格拉底和美諾探索了美德能否被教導,以及美德的本質。同樣地,在對話的過 程中,蘇格拉底再次主張靈魂是不朽的、知識是與生俱來的,我們唯有透過對話

的指引,方能窺探知識的原貌。最後,蘇格拉底更與一位未受過教育的童僕對話 來證明此概念,他們透過一問一答的方式討論幾何問題,問題如「兩倍的邊長會 使圖形的面積為原來圖形面積的兩倍嗎?」、「八平方公尺的圖形邊長一定大於二 尺,小於四尺,對嗎?」等等,經過邏輯推理的過程,蘇格拉底進而引出僮僕既 有的先天觀念,使童僕領會到「如何到畫成一個四方形使它的面積等於原來四方 形的兩倍」(王曉朝譯,2004b:474)。以下節錄蘇格拉底在〈美諾篇〉中的思想:

既然靈魂是不朽的,重生過多次,已經在這裡和世界各地見過所有事物,那麼它已經學會 了這些事物。如果靈魂能把關於美德的知識,以及它曾經擁有過的知識回憶起來,那麼我 們沒有必要對此感到驚訝。一切自然物都是同類的,靈魂已經學會一切事物,所以當人回 憶起某樣知識的時候,用日常語言說,他學了一樣知識的時候,那麼沒有理由說他不能發 現其他所有知識,只要他持之以恆地探索,從不懈怠,因為探索和學習實際上不是別的,

只不過是回憶罷了。(王曉朝譯,2004b:491)

因此,美諾模式的老師要運用既有的知識,以誘導性的提問去引導學生,揭 露學生初次回答的錯誤,進而引導學生做出更有成效的反應。於此,我們可以發 現「美諾模式」與「泰阿泰德模式」所強調的觀念極為相似,但「美諾模式」相 對於「泰阿泰德模式」,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更多了引導的成份,而非合作的關係。

換句話說,美諾模式的師生在對話的過程中,教師的心中已有完整的概念架構,

進而指引學生發現客觀真理。

綜上所述,這三種蘇格拉底的對話模式,其目的與本質都是在強調學生學習 歷程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透過理性的思考、邏輯推理、互相批判、自我反省檢討 的過程來澄清價值,進而做出判斷抉擇,此種實踐有助於讓人們雜亂無章、充滿 困惑的心靈變得統一完整,建構出自己的概念與解決方法。

貳、蘇格拉底對話法的發展

雖然蘇格拉底逝世已逾兩千年,但許多後繼的思想家將蘇格拉底的思想加以 轉換及運用,如瑞士的 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美國的 Bronson Alcott(1799-1893)、Horace Mann(1796-1859)、John Dewey(1869-1952),印度的 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等等(Nussbaum, 2010),而至今仍有眾多蘇格拉底 的追隨者持續實踐和推動蘇格拉底對話,並將之應用在各個可施行的層面,以下 分別說明之。

根 據 Fernando Leal 和 Shlomit Schuster 的說法,德國哲學家 Leonard Nelson(1882-1927)為首位系統性研究「蘇格拉底對話法」的學者。「蘇格拉底對 話法」一詞首次出現為 Nelson 在 1922 年「哥廷根教育學會」(the Pedagogical Society in Gottingen)的一場演講所使用的教學技巧,之後 Nelson 也將之運用在其 他組織團體,並引起廣大的迴響。Nelson 過世後,他的追隨者在德國、荷蘭、英 國、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繼續實踐蘇格拉底對話,繼而以「蘇格拉底式談話」或「蘇 格拉底式對話」為名的哲學討論團體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對話的地點更擴大到大 學、休閒中心及其他公共場合,至今已獲得許多正面積極的成效。目前有關蘇格 拉底活動的組織有:哲學政治學會(Philosophical-Political Academy, PPA)、批判哲 學促進學會(Society for the Furtherance of the Critical Philosophy, SFCP)、蘇格拉底 促進者協會(Society of Socratic Facilitators, GSP)以及哲學實踐荷蘭協會(The Dutch Society for Philosophical Practice;VFP)(張紹乾譯,2006:64;Saran & Neisser, 2004: 125)。由此可知,蘇格拉底對話法至今對人們仍有很大的影響與啟發,使 得追隨Nelson 的後繼者所到之處均激起漣漪,形成一種獨特的蘇格拉底運動。

除了以上所述正式的哲學團體組織外,另外還有一種非正式的組織模式──

哲學家咖啡館(The Philosopher’s Café)。哲學家咖啡館源自法國,並迅速擴展至北 歐和北美,蔓延之處均吸引了大量的群眾目光,在法國巴黎,甚至多達三百五十 家哲學家咖啡館,造成如此盛況,主要要歸功於Marc Sautet(1947–1998)的提倡,

他將過去較為枯燥乏味的哲學性對話提昇為一種大眾藝術形式,使得哲學離開了

學術的象牙塔,來到了民眾常光臨的咖啡館。值得一提的是,哲學家咖啡館在不 同國家會受到不同民族風氣的影響,進而會開展出不同形式的哲學論壇。在英國 比較傾向在酒館(pub)舉行,在美國咖啡書屋(bookstore- Café)則是首選之地 (Marinoff, 2002: 112-115)。

此外,在美國推動「蘇格拉底咖啡館」(Socrates Café)的 Christopher Phillips 也再度引起了大眾對蘇格拉底哲學的熱情。Phillips 運用純熟的蘇格拉底對話技 巧讓參與者自由提問與作答,對話的地點幾乎不設限,除了一般所知的咖啡屋

此外,在美國推動「蘇格拉底咖啡館」(Socrates Café)的 Christopher Phillips 也再度引起了大眾對蘇格拉底哲學的熱情。Phillips 運用純熟的蘇格拉底對話技 巧讓參與者自由提問與作答,對話的地點幾乎不設限,除了一般所知的咖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