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虛擬社群的形成

壹、社群的意涵

探討虛擬社群的意義之前,必須了解「社群」(community)的涵義。

「community」的印歐語系字根是 kom 與 moin,可以發現 kom 表示「每 一個人」,而 moin 則有「交換」、「共同分享」的意義。而社群在 14~17 世紀是指實際的團體,後來意義也逐漸轉為以關係為重的群體。經由 上述可知,「社群」並非一個有界限的可見之物,而是一種同當共享的 的生活方式。Bressler & Grantham 則認為「當一群人聚在一起並相互依 賴時,就會產生一個社群」(Bressler & Grantham,2000)

社群是在一個團體中產生的連結與歸屬感,人們彼此互動或影響他 人,以滿足彼此需求,並分享彼此的故事與經驗。其要素有四,包括:

成員認同的歸屬感、彼此影響的互動情形、彼此互相滿足、情感分享 與連結(McMillan & Chavis,1986)。莊道明(1998)也指出所謂社群,是指 一群人在特定的區域內,彼此分享資源與相互交流資訊,其內部的成 員可以感受到依賴與歸屬感。

由上述對社群的定義,我們可以了解社群的成員是因為有一個空間,

彼此有共同認定的價值(歸屬、情感分享)而產生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因 而聚在一起。

貳、虛擬社群的定義

實 體 社 群 持 續 發 展 到 了 網 路 世 界 , 便 產 生 了 虛 擬 社 群 (virtual

14

community)。虛擬社群之所謂「虛擬」,是因為它是藉由網路來運作,

與傳播科技息息相關(王正彥,2004)。Rheingold(1993)更提及了發展 虛擬社群的要素,包括:足夠的人、足夠的情感、與人際關係。以下為 各個學者對虛擬社群的定義:

表 2- 1

虛擬社群的定義

學者(年代) 定義

Rheingold

(1993)

虛擬社群是新型的社會集合體,當一群人在網路上進 行了足夠的討論,並付出足夠的情感,所形成人際關 係的網路。

Reid(1995) 虛擬社群是一個虛擬的空間,成員間的意氣相投、互 動行為、以及對社群的認同,都是社群維持的因素。

Jones(1998) 虛擬社群將社會關係、價值和信念連結在一起,結合 了空間和社交的概念,並非僅僅是一個虛構的空間。

Shafer(1999) 虛擬社群,是一群有著相同的興趣或目標,並隨著時 間而加深瞭解的群體。

Wellman &

Gulia(2000)

虛擬社群反應了人們生活的剖面,也符合了多數社群 特質,但它無法替代傳統社群的存在。

張翰仁(2000) 從早期的社會角度,到近代強調商業的應用,虛擬社 群因著網路科技的發展與資訊的發達而能發揮最大 的價值,所以虛擬社群也被稱為網路社群(online community),亦即一群人因有共同需求或興趣,透過 網路來連結。

(續下頁)

15

表 2-1

虛擬社群的定義(續)

學者(年代) 定義

黃貝玲(2000) 虛擬社群是一群有共同興趣或經驗的人,透過各種不 同形式的網路介面來進行互動。如寄信群組、新聞討 論群、電子布告欄、MUD(Multi-User Dungeon)、聊 天室,成員間彼此進行溝通、交流、分享資訊。

翟本瑞(2002) 虛擬社群是一群透過電腦網路進行交流的群體,彼此 有某種程度的認識,以進行某種資訊及知識的交流,

並以朋友般的關懷對彼此付出。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由上述對虛擬社群的定義,我們可以知道,虛擬社群與傳統社群的 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社群成員,不受時空的限制即可進行交流,而 溝通與互動模式也不會依循傳統;但相同的是,成員會對彼此付出朋 友般的關懷。班級 LINE 群組即擁有以上的特質:足夠的人(家長及老師)

、足夠的情感(因孩子而結緣)、與人際關係(包括教師與家長的關係、

家長與家長的關係),群組內的成員也因在同一班級,就像在同一個家 庭般,對彼此付出關懷。

參、虛擬社群的分類

至於虛擬社群的種類,Hagel & Armstrong(1998)則從使用者角度 出發,為了滿足人類的四大需求而將虛擬社群分為「交易導向的社群」、

「興趣導向的社群」、「幻想導向的社群」及「人際關係導向的社群」

等四類。其中,「交易導向的社群」為因在網路上交易或交換情報而產 生的社群,如「亞馬遜線上書局」、「露天拍賣」;「興趣導向社群」是

16

基於一群擁有共同興趣、志同道合的使用者而產生的,其成員並非以 營利為分享目的,而基於個別化的需求及多元化的興趣,故興趣型社 群種類繁多;「幻想導向的社群」則為成員間透過角色扮演與其他成員 進行互動,因而形成的社群,此社群提供了充分的想像空間,如各類 的線上遊戲;而「關係導向的社群」則為想發展人際關係為目的,而 集結在一起的社群,如「班級 LINE 群組」,因為要進行班級溝通、資 訊交流、知識分享而組成。

由上述資料,可知虛擬社群的分類因人們的需求可分為四類,而本 研究主題「LINE 群組」則屬於「關係導向的社群」。

肆、虛擬社群持續參與的因素

虛擬社群蓬勃發展的原因是,使用者從共同的興趣創造了共同的經 歷,因此擁有共同的記憶,並努力地保持這種共同記憶,虛擬社群才 會更加穩固。而虛擬社群的潛在價值與效益都必須藉由使用者持續參 與,才能得以發揮。

Armstrong & Hagel(1997)曾提出影響成員參與虛擬社群之主要因 素有六: 一、良好的資訊內容;二、成員間互相產生的關係;三、具領 導能力的社群領導者;四、使用時間長短;五、個人化服務;六、與 個人興趣有關的討論區等,其中良好、有用的內容是虛擬社群永續經 營的條件。

陳世杰(2005)關於虛擬知識社群持續使用之研究中得到的結論,發 現影響成員持續使用的最重要因素是態度的改變,亦即成員覺得使用 該社群是一件愉快的事,可以獲得助益,並增加個人專業知識。滿意 度使得成員選擇持續使用並參與該社群。

而范懿文、方毓賢、吳政杰、劉昌輝(2011)認為影響虛擬社群成員 持續參與意圖的重要因素,分別為:一、個人因素,亦即當虛擬社群的

17

價值如自我參照、群體參照、娛樂參照等,符合個人需求時,成員會 繼續參與該社群。二、系統因素,亦即個人在參與後,對虛擬社群的 滿意度,讓成員想繼續參與該社群。三、社會因素,亦即成員在虛擬 社群中所感受到的歸屬感,而其中社會層次方面的因素最為重要。

本研究彙整上述學者、研究者等觀點,提出「資訊內容」、「人際關 係」、「個人態度」等,為影響社群成員持續參與虛擬社群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