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融入式老化教育課程規劃

本節將融入式課程與老化教育課程結合,進行綜合性的探討,從課程的統整 概念開始,進一步探討過去研究中融入式課程的進行方式,以及以融入式課程方 式進行老化教育的可行性。

壹、課程的意義

一、課程的定義

課程的定義,一直以來都重說紛紜,黃政傑(1991)在其著作中就提到,對 課程的定義,幾乎是有多少論文和書籍,就有多少種定義,而比較常見的有如:

課程是一系列的科目、課程是兒童在教師指導下所具有的一切經驗、課程是一組 行為目標、課程是學習的計畫、課程包含學校使用的一切教學手段...等等。依 據黃政傑(1991)的說法,這些定義又可歸納為四大類,分別是:課程是學科、

課程是經驗、課程是目標及課程是計畫,也就是說,課程可以是學科、經驗、目 標或計畫。

陳育淳(2006)認為,如 Tyler 在 1949 年提出的,課程建構有四大程序,分 別是:(一)明訂具體目標(二)選擇學習經驗(三)依據適當的原則組織學習 經驗(四)評鑑結果是否達到標準。

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知道,完整的課程概念,包含了學科(教材)、經驗、目 標、計畫等內涵,依照此一說法,課程除了是教學科目的總和或科目的內容外,

課程也是學生在學校指導下一切的學習經驗(黃政傑,1991)。由這樣的描述可 以發現,課程的涵蓋範圍相當廣泛,但是無論採取那個方式對課程進行定義,基 本上都認為課程的就是學生在學校所學習的內容,而且通常是經過系統性設計,

而使其具有目標、計畫、教材等內涵。

既然課程是指學生在學校學習到經過設計的內容,學者們對於課程的設計原 則與方式也就各自有一番見解,後面就繼續針對各家學者對課程設計的原則與方 法進行討論。

二、課程設計的原則與方法

因為課程是學生在學校指導下一切的學習經驗,因此在課程設計上也需要格

外謹慎,黃政傑(1991)指出課程設計可依循下列 12 項原則:(一)學生利益優 先原則(二)明智抉擇原則(三)權力分配原則(四)整體原則(五)系統原則

(六)合作原則(七)時代依存原則(八)改變必然原則(九)時代促進原則(十)

持續原則(十一)各種改革並存原則(十二)課程與人員必重原則。由上面這些 原則可以看出,課程設計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以學生的利益為出發,一切的課 程設計都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在接受教學中獲益,而為了讓這些教學過程促進學生 的利益,同時也必須注意課程與時下社會的關連性,而且這些關連是要能讓學生、

社會往好的方向前進,同時,在設計課程時也必須顧及其延續性。

除了課程設計的原則外,許多學者也對課程設計的程序提出不少說法,黃政 傑(1991)就指出,歷來的學者,除了最初 Tyler(1949)提出的泰勒模式外,

陸續也有許多學者曾經對課程設計提出不同的見解,或以泰勒模式為基礎進行補 充,例如:目標模式、過程模式、Taba 的模式、Beane 的模式等。這些針對課程 發展、設計所提出的理論中,每個人提出的課程發展步驟都略有不同,但普遍來 說都具有一些共同點,以 Taba(1962)在泰勒模式後所提出的系統性課程發展 程序,就提到系統的設計課程包含下列七大步驟:(一)課程設計前要評估需求

(二)建立目標(三)選擇課程內容(四)組織課程內容(五)選擇適合學生的 學習經驗(六)組織學生的學習經驗(七)確定評鑑的對象、方法與工具(Taba,1962;

黃政傑,1991)。

另外,有學者提到為了設計出均衡的課程,必須兼顧學習者的一般需要和特 殊需求(黃政傑,1991),這也就是說在設計課程的時候,除了同時要依照社會、

學科及學生共通需要設計,也要符合學生個別能力與興趣,這恰恰也顯示出特殊 教育中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做個別化設計的精神。

總體來說,黃政傑(1991)整理 Tyler(1946)和 Oliver(1977)對課程設計 的看法後,提到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要設計出有效的課程組織主要需符合四個 規準:(一)繼續性(continuity),課程中包含的因素在不同學習階段予以重複(二)

順序性(sequence),每一個經驗都是建立在前一個經驗上(三)統整性(integration),

課程因素的橫向聯繫與水平組織應該要被整合起來,統合各領域間的學習(四)

銜接性(articulation),包含水平與垂直兩種銜接,使課程各層面交互連結。因此,

進行課程設計時,需以學生利益為出發,並使課程兼具繼續性、由淺而深、並能 統合各領域間的關連知識。

三、課程統整的理念

由前述的文獻探討可知,教師有必要提供具有統整性、接續性的課程給學生,

以利他們學習。黃政傑(1991)進一步提到,而所謂的統整(integration)指的 是把課程的內容和活動組織起來,讓學習者能把所學的概念、原理和原則串連在 一起,成為有意義的整體,使學習產生效果。更有學者提到,統整課程的發展更 能反應真實的生活與社會的需求(Jacobs,1989;任慶儀,2009)。

在單文經(2000)等人翻譯 Beane(1997)的課程統整著作中提到,課程統 整是一種不受制於學科界線的課程設計,這樣的課程組織是由教育者和學生合作 找出重要的問題和議題,進而環繞這些主題而形成,以增加人和社會統整的可能 性,更具體來說,所謂的重要問題和議題,也就是課程組織的主題,主要是來自 現有的生活和經驗。

Beane(1997)認為,課程統整除了上面所說將生活遭遇的經驗與議題納入 課程這樣的特性外,也包含了把知識應用到社會和個人相關的中意問題與關注事 項上,同時課程統整強調參與計畫、脈絡知識、真實生活議題以及統合組織,希 望讓學生能夠更廣泛地接觸知識(Beane,1997;單文經等,2000)。任慶儀(2009)

認為統整課程的發展,有下列幾點好處:(一)將知識爆炸時代出現的新知,納 入課程中(二)重視學生學習的完整性與深度,讓課表不再「破碎」(三)增加 課程與課程、課程與生活間的相關性(四)因應社會的要求。

更進一步來說,統整的課程設計,會包含下列特點:(一)課程以問題和議 題加以組織,且這些議題在真實世界中對個人及社會有重要意義(二)規劃與組 織中心相關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在組織中心的脈絡下,統整適切的知識(三)知 識的發展和應用強調現行學習的組織中心,而非為了升級或考試的導向進行設計

(Beane,1997;單文經等,2000)。另外,這樣的課程設計方式,常被人與多科 目式課程設計混淆而誤用,為避免混淆,Beane(1997)繪製課程統整網絡概要 圖 2-2-1 如下:

圖 2-2-1 統整課程網絡概要

依據統整課程的概念,Jacobs(1989)對統整課程的分類及統整程度進行分 類,認為統整課程的設計可歸類為下列 6 種形式:(一)單一學科統整(二)平 行學科統整(三)互補學科統整(四)科際間統整(五)統整日統整(六)完全 統整課程(Jacobs,1989;任慶儀,2009)。

至於實際進行統整課程設計的方法,任慶儀(2009)整理過往學者對統整課 程提出的論點,指出在設計統整課程的過程中,主要工作可以分為下列步驟與方 法:(一)選擇組織中心(二)腦力激盪(三)提出引導的問題已確定課程範圍 與順序(四)發展活動以執行課程(Jacobs,1989;李坤崇、歐慧敏,1999;任慶儀,

2009)。

貳、融入式老化教育課程的模式

延續上列對課程進行統整的理念,有許多課程發展模式被發展出來,而融入 式課程就是其中一種,融入式課程因課程設計時重視課程間相關議題的連結,因 此具有相當濃厚的課程統整意味,甚至有部分學者就直接指出,融入式課程含有 統整意涵,因此,在這樣的課程設計理論脈絡下,融入式課程在現代教學現場逐 漸受到重視,下面就針對融入式課程進行更深入的說明。

一、融入式課程的定義

雖然統整課程的實施淵遠流長,但是我國一直到九年一貫試辦期與新課綱初 期才開始熱烈的回應有關「統整課程」的思潮(任慶儀,2009)。九年一貫強調,

課程統整是為了讓課程橫向與縱向的銜接,讓學生有異議與有系統的學習(陳育 淳,2006)。

黃政傑(2013)在談論課程轉化整合的研究中提到,將重大議題融入中小學 課程綱要中,就是一種將課程轉化整合的做法;對比於國中小的重大議題融入課 程有明訂出課程綱要,教育部(2008)普通高中課綱中,對重大議題的教學,僅 列出重大議題條目與實施通則,要求應將這些重大議題納入相關課程中,並強化 品德教育,期讓學生在不同科目脈絡中思考這些議題,並在教材編選內容中規定,

重大議題的材料宜適度融入相關科目教材之編選。黃政傑(2013)指出,在高教 的課程改革中,常採用融入(infusion)、統整(integration)等方式,「融入」是 把改革主題的內容,至入課程中以影響學生學習,而融入的面向可以含括科目目 標、內容、作業、教材與學習評鑑,「統整」則是把改革主題和線型課程連結,

滲透性較融入小。

「融入式課程」或「議題融入式課程」一詞更是近年來才發展出來的名詞,

學界對於這一名詞的界定也眾說紛紜,瀏覽國內與融入式課程相關的文獻資料之 後發現,融入式課程一詞,在台灣主要有兩個源流,一個應是源於教育部在九年 一貫課程中推出議題融入的課程綱要,另一則是從社區大學課程設計角度來看的 議題融入式課程,兩者雖看似不同,但在課程設計的理念上,彼此間卻也有一定 的相似程度。

歷來對融入式課程的研究中,對融入式課程一詞的英文翻譯也可以分成兩種,

一為帶有統整課程意涵的 integrated curriculum,另一種則是 infusion curriculum,

一為帶有統整課程意涵的 integrated curriculum,另一種則是 infusion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