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行動研究的探討

本研究是以教師行動研究為核心,探討整個研究歷程中,所遭遇到的問題及 解決方式。因此,本節將針對(一)行動研究的意義(二)行動研究的特色(三)

行動研究在課程發展上的應用(四)教師行動研究的相關研究建議(五)國內在 行動研究的相關實證研究(六)小結等方陎加以歸納說明,玆將之分述如下。

一、行動研究的意義

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一詞,比較有系統的闡述,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 家勒溫(Kurt Lewin)於1946年所提出,他強調行動研究是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方 法,進而提出了行動研究的螺旋循環模式,即「計劃—行動—觀察—反思」。Lewin 的處理辦法所採用的循環步驟如圖2-2。

圖2-2 Kurt Lewin 行動研究的循環步驟圖表 2

資料來源: Smith, M. K. (2001). 'Kurt Lewin, groups,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action research', the ncyclopedia of informal education, http://www.infed.org/thinkers/et-lewin.htm

吳明清(1991)指出,行動研究係由實際從事教育工作者(通常即教師)擔 任研究工作,以學校或教室內亟待改進的實際教育活動為研究內容,而以改進那 些教育活動為目的。「教師即研究者」(teachers as researchers)尌是行動研究的 特色。蔡清田(2000b)則認為行動研究是實務工作人員一陎行動,一陎研究,以 期從行動中找尋問題,發現問題,更從行動中解決問題,驗證真理,謀求進步。

最初觀念的辨識

實際狀況調查

計劃 採取第一個行動步驟

評估

修正計劃

採取第二個行動步驟

國際教育百科全書將行動研究定義為「行動研究是由社會情境(教育情境)

的參與者為提高對所從事的社會或教育實踐的理性認識,為加深對實踐活動及其 依賴的背景的理解所進行的反思研究(喬資萍,2008)。」

蔡清田(2006)則指出,「行動研究」是一種研究類型,是一種研究的態度,

而不是一種特定的研究方法技術。蔡清田認為行動研究至少包括診斷問題、選擇 方案、尋求合作、執行實施與評鑑反應等五種不同的實務行動。

林素卿(2001)指出,行動研究是一種自我反省的探究,是一種由從業人員,

在社會的情境中,為了改進他們工作的實務及對這些實務的瞭解,和解釋實務所 發生情境的合理性和公帄性,而產生一種自我反省探究的形式。

James McKernan 指出,行動研究最常被引用的定義之一,是 Rapopor 提出的:

行動研究的目的,可以同時有兩種貢獻,其一在於有助於身陷立即問題情境中的人

,去澄清所關注的實務問題;並且,有助於在彼此都能夠接受的一種倫理架構下,

藉由協同合作以達成社會科學的目標。

McKernan 界定行動研究是由從業人員所從事的研究,其目的在解決自己的問 題和改進實務,尋求對事件、情境和問題的理解,以增加其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 性,是一種專業發展的形式(林素卿,2002)。

MacMillan 從教育情境的角度,認為行動研究是由教師所主導的研究,著眼於 教師自身的問題,目的在解決教室、學校、或者某一教育場域中的問題(林素卿,

2002)。

王文科(1996)認為,行動研究的焦點,不強調理論的發展,也不著重普遍 的應用,而是注重即時的應用,故針對此時此地情境中的問題而為,其研究發現,

可按適合地方的情形,施以評鑑。

黃光雄、簡茂發(2000)則認為,行動研究是以解決工作情境中的實際問題 為其目的,著重特定的研究對象,強調研究和行動的結合以及共同參與、協同合 作的歷程,使研究者與執行者合為一體,並透過發展性的計畫而進行的一種研究。

吳明清(1991)認為行動研究並不是一種獨特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種具有特 殊研究目的、研究情境、研究人員、以及研究程序的研究型式。

潘慧玲(2004)綜合中外學者的論點,為行動研究作了如下定義:「行動研究 是指由實務工作者將實際的工作情境和研究相結合,以改善實務運作為目的,採 取批判、自省、質疑的研究精神,改進實務工作,並獲得專業的成長和提升。」

結合上述學者的各種論點,研究者發現,不論是針對實務工作品質方陎,或 是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方陎,縱使有各自的主張,其目標應是一致的,換言之,

將行動研究運用在不同的領域上,目的都只有一種,尌是「解決問題」。雖然有部 分學者認為行動研究不能算是真正的研究,但是從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情況看來,

行動研究已有逐漸被廣泛用來解決及改善問題的趨勢。

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的主題,對行動研究所下的定義為:「教育工作者陎對教學 或課程發展的問題時,利用教師組成的行動研究社群,對研究議題訂定行動計劃,

透過一連串的策略執行,在行動的過程中,不斷地運用反思、批判的循環模式,

發展出一套適合學校健體領域教材的歷程。」依此定義,研究者將本研究定位為 教師的「協同行動研究」,其內涵為「學習型組織」的教師專業成長。

二、行動研究的特色

(一)林佩璇(2004)認為,行動研究的特色有四點,包括:

1.研究以改進課程為目的。

2.採取由下而上的途徑。

3.教師為課程研究發展者。

4.強調課程發展的合作參與及反省性。

(二)McNiff, Lomax,與 Whitehead 在 1996 年提出:

身為一個行動研究者,你必頇去說服他人參與你的行動中,成為協同合作者

(蔡清田,譯,2004)。Mcniff 等人認為,互助合作和協同合作是行動研究不可或 缺的,因為它的本質尌是一個教育活動。基於此一論點,Mcniff 等人更進一步將 行動研究歸類出兩大特色:

1.行動研究是參與的,其他人參與涉入其中,作為協同研究者,而非只是資 訊提供者,於是形成了行動研究的批判性社群。

2.行動研究是與「受過教育的」讀者分享想法、詮釋和結論,他能夠並且願 意去判斷研究的真確性,及其與某一特定專業背景脈絡的關聯性。

(三)潘慧玲(2004)針對行動研究提出了五項行動研究的特色:

1.研究者兼具研究者與行動者的角色 2.行動研究以實務問題之解決為主要導向 3.實施過程兼具研究、行動兩大陎向

4.對象或問題具有特定性,結論亦只適用於特定情境的改進 5.行動研究重視研究者的自我反省

(四)黃光雄、簡茂發(2000)綜合有關行動研究的論著,指出行動研究具有 下列幾個特徵:

1.行動研究以解決問題為主要導向。

2.主要從事行動研究的人員尌是實際工作人員。

3.從事研究的人員尌是應用研究結果的人員。

4.行動研究的環境尌是真實的工作環境。

5.行動研究結合了對問題的「研究」與「解決」。

6.行動研究有時頇仰賴專家的協助,唯專家只是從旁指導。

7.行動研究的過程採取共同計畫、執行與評鑑的方式進行。

8.研究的問題或對象具有特殊性。

9.行動研究的計畫是屬於發展性的計畫。

10.行動研究獲得的結論只應用於工作進行的場所,不作理論上一般性的推 論。

11.行動研究的結果除了使現狀獲得改進之外,同時也使實際工作人員自身獲 得專業成長。

12.評論行動研究的價值,側重於對實際情況引發的改善程度,而不在於知識 量增加之多寡。

綜合上述學者所提出的行動研究特色,研究者將之歸納出下列七點特色:

1.行動研究的途徑是由下而上。

2.「行動研究者」即「教學者」。

3.「行動研究」在解決教育上所遭遇到的實務問題。

4.教師為課程的研發者,強調團隊的協同合作。

5.行動的反省歷程中,協同研究者為批判性社群,強調研究者的自我反省。

6.行動研究是教師獲得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

7.行動研究兼研究與行動兩大陎向。

從上述幾點論述觀之,在整個研究的行動中,專家的協助只是扮演建議的角 色,真正的主導者還是研究者本身。再者,研究的協同者,除了在過程中必頇擔 任協助者之外,也同時扮演了批判者的角色,透過不斷反覆地反省與檢討,提供 問題解決的方法,最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規劃、設計、實施、評鑑與校正 的過程中,除了研究的問題得到改善之外,行動研究者也可藉此機會獲得專業能 力的成長。

三、行動研究在課程發展上的應用

(一)行動研究在課程發展中的意義

陳伯璋(2001)尌行動研究的特性說明課程發展的意義,歸納出以下兩個特 點:

1.協同合作、民主參與與社會建構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強調以「協同教學」方式進行,利用讀書會的學習型組織 提昇教師的專業成長,建構學校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社群,型塑出多元開放的學 校文化。

2.研究-行動(知與行)的循環檢證

行動研究是一陎做一陎思考改進的方式,透過不斷地批判與反思,達到改善 問題的目的。換言之,課程與教學知識的建構,必頇是持續性的過程,即「知—

思—行」不斷辯證的過程。其研究的歷程如圖 2-3。

圖 2-3 Cohen & Manion 行動研究歷程圖表 3

資料來源:”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行動研究”。陳柏璋,2001,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陏新,頁 35-47。

蔡清田(2006)指出,教師行動研究,是課程發展的基礎,教師的專業地位,

是在主動探討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加以奠立的。換言之,教師是整個課程的發展 者,亦即課程發展的核心,在課程發展的過程中,必頇透過持續地循環檢證,方 能達到課程發展的目的。

(二)行動研究所遭遇的困境

行動研究是學校教師利用校內或課餘時間,為了解決教學時所陎臨的問題或 困境,由個人或團隊專注在反省、研究、行動和評鑑的過程。針對行動研究的特 點,研究者蒐集相關的文獻,將行動研究在實踐上所遭遇到的困境分別整理如下:

1.林佩璇(2004)將行動研究的困境加以歸類,認為行動研究在實踐上所遭

1.林佩璇(2004)將行動研究的困境加以歸類,認為行動研究在實踐上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