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 Network Theory)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 Network Theory)

行動者網絡理論援引自後結構主義,由 Bruno Latour、John Law、Michel Serres 與 Michel Callon 所發展(呂奕欣譯,2008:145),起源於社會學家以及經濟學家 發現科技發展模式是無法預測且非線性的發展,而科技發展其實是大量形形色色 行動者間交互作用的產物,因此以科學社會學呈現出實驗室的科學與地方知識間 的互動(Callon,1991)。

行動者網絡理論已經廣泛的被應用在鄉村發展研究上(Murdoch, 2000),特別 是農民與農業推廣間的關係。Latour 於 1983 年建立起 ANT 的主要論點,第一,

行動者網絡是異質所建構,包含人與非人的主體;第二,行動者網絡經過轉譯,

因而行動者網絡理論又稱為轉譯社會學;第三,拒絕傳統的二元論點;最後,知 識形成與自然和社會重整是互構的(李承嘉,2005)。

轉譯(translate)是行動者網絡理論最重要的概念,Latour(2005)指出,通過翻 譯與轉化的方式,讓同一個詞可以具有多種意義,藉以呈現角色的多樣性,並讓 我們得以看見過去視而不見的世界。在台灣的研究,譚鴻仁(2009:26)認為是指「對 不同團體對於事物的重新界定」,在膨風茶研究中,龍潭茶農認為膨風茶是一種 引入的新產品,而北埔、峨嵋茶農則認為是文化的象徵,轉譯發生在達成共識地 轉換,並且結盟;楊弘任(2007:59)認為屏東林邊社區深度動員當中,「文化轉譯」

是其發動的因素。文化轉譯是指不同的群體透過「以自己的語言說出對方的興趣」。 在屏東林邊大致分成公共行動者團體以及村落傳統組織,其知識形式與公共性想 像的文化習性相互轉譯後,才得以深度動員。而在轉譯的過程中發現傳統與現代 之間的仕紳知識份子是相當重要的介面。透過此一轉譯的方式,使不同的行動者 有互相調適、學習 的機會,並且達成共識後,行動者在網絡中的角色可重新安排、

配置。

李承嘉(2005)詳細說明 Callon 於 1986 年以法國北部海扇貝復育計畫,提出具 體 的 轉譯 (translation)的概 念。 其認為 轉 譯包 含四個過程 ,分別為問題 呈現 (problematisation) 、 利 益 共 享 (interessement) 、 徵 召 (enrollment) 、 動 員 (mobilization):

1. 問題呈現(problematisation):不同的行動者間有目的,及障礙需要突破,

網絡中行動者關注在強制通行點(Obligatory Passage Point,OPP)(Hoppe &

Reinelt, 2010),同時以此做為管制行動者進出網絡的機制。強制通行點 指網絡中的主要行動者經由明確的路徑建構必要的問題,這一問題足 以促使其他行動者的利益與主要行動者的目標一致(Callon,1986)。

2. 利益共享(interessement):某實體(entity)透過手段企圖加強與穩定其他 行動者認同的一連串動作,意指建立特定的解釋來加強社會連結以鞏 固關係,在各行動者之間形成結盟機制,並達到行動者各自的目標。

3. 徵召(enrollment):行動者角色的定義與分配,將問題轉化成明確的敘 述,開始多方協商。

4. 動員(mobilization):行動者扮演指派的角色與任務,持續協同行動與結 盟,此時透過一連串中介者(intermediary)的置換(displacement)進行轉譯,

中介者是否具有代表性是網絡成敗的關鍵。

每個選定的中介者必須符合雙重規定,一為取得新的置換位置,二為具有同 等性。過程中看法一致,每個實體的調動就會確定;若否,看法不同就會出現「爭 議或異議(dissidence)」。Callon 認為當網絡內的行動者因懷疑或不信任而質疑強 制通行點,行動者退出網絡連結瓦解,在此就成為背叛。

性在 1980 年至 1990 年國家與地方權力關係重構的回應。地方發展可從治理性 (governmentality)9與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作為論述基礎(圖 2-2),

在香山海埔地開發與白沙屯社區發展的個案驗證下,發現國家試圖構過治理技術 進行地方發展的管控,但卻無法擺脫傳統政治經濟力量的干預,影響著台灣地方 發展。然而此地方政策研究中並未提及行動者網絡理論中,異質性網絡的重要性,

在此皆以人為主體,非人的角色作用似乎是被動的接受政治的改變。

資料來源:李承嘉、廖本全、戴政新(2010:106)

Jóhannesson 和 Bærenholdt 認為行動者網絡理論的方法論著重在描述行動者 網絡的關係實踐,以一種俗民方法學的方式追隨行動者的步伐,並且說明行動者 在當中的崛起的方式(Jóhannesson & Bærenholdt, 2009)。行動者網絡理論提供造 節活動一個良好的視角,使研究者可以透過 Callon 轉譯的四個過程關注在小麥文 化節中不同時空的聯結,並且說明行動者網絡中的集體行動如何影響大雅區的地 方發展。

9

圖 2-2:治理性與 ANT 地方對國家權力回應的邏輯

小麥文化節的造節過程中,小麥不再是只有農會與農民的生產關係下的一環,

而是包含了其他產業運用小麥原料或者透過意象進行商品化的網絡,當中小麥可 視為本身非人的主體,同樣的也會影響達成目標的行動者。行動者網絡理論的不 同階段可以用來詮釋小麥文化節如何產生結盟、共識並且互相轉譯的過程,最後 小麥文化節產生兩個網絡的結果是代表的行動者網絡如何產生異議,此異議的情 況下網絡並未瓦解而是產生轉變。

為能瞭解行動者原先的空間,本文擬用社會資本及社會網絡分析兩理論補充 其不足。下文先整理社會資本的背景、概念及社會資本在社區發展研究中的應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