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小麥的春天?─以行動者網絡探討地方造節活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小麥的春天?─以行動者網絡探討地方造節活動"

Copied!
1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一屆碩士論文. 小麥的春天? ─以行動者網絡探討地方造節活動. 指導教授:李素馨 研 究 生:張筱琪. 中華民國一O一年六月.

(2)

(3) 中文摘要 跟隨臺灣地方造節活動的腳步,大雅小麥文化節從 2004 年起至今已邁入第 九屆。然而在 2011 年,造節活動分成以農會及地方社團為主辦的兩個場地,形 式也有所不同。本文的主旨在分析與討論小麥文化節社會網絡形塑過程,探討行 動者如何面對並影響造節活動,以及造節活動如何影響地方發展。本研究透過行 動者網絡理論爬梳小麥文化節的動態過程,並以社會網絡分析及社會資本兩種視 野釐清社會網絡中異議出現的原因。在 2011 年 3 月到 2012 年 6 月期間,以參與 觀察的方式進入小麥文化節的籌備會與當天活動,並且訪談 14 位與小麥文化節 相關的行動者,以此進行田野調查。 本研究以鄉村發展理論的架構詮釋小麥文化節,發現大雅小麥產業的發展歷 程深受國家政策以治理性的方式影響,當社造的口號鑼鼓喧囂之時,地方其實產 生了內外交織的作用,進而徵召政府進入網絡之中。地方由新知識分子行動者, 與傳統地方行動者透過小麥文化節此強制通行點進行轉譯,但卻因理念的不同與 社會資本的影響造成網絡的變化,權力在當中持續的運作使得小麥文化節網絡並 未因產生異議就此瓦解。網絡受到社會資本正負面的影響,初期結合型社會資本 有助於網絡快速的結合,後期則透過橋樑型社會資本使得傳統地方行動者提高文 化資本。當不同的行動者面對具有主體性的小麥產生不同的策略,小麥文化商品 化的不同價值觀會影響到行動者的社會實踐,也真正影響著大雅未來的地方發 展。. 關鍵字:小麥文化節、鄉村發展理論、社會網絡、社會資本、轉譯. i.

(4) ii.

(5) Abstract Following the footsteps of “Festival Creating Movement” in Taiwanese townships, “Daya Wheat Cultural Festival” had entered the ninth from 2004 until now. However, it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2011: Daya Township Farmer’s Association and local communities. Both held up the activities, but the sites and forms are different.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Daya Wheat Cultural Festival’s social network and set out to identify how the Wheat Cultural Festival cooperated with actors in their surroundings, based on the Actor-Network Theor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ssidence in the social network, two key approaches are considered in the stud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the social capital theory. The fieldwork had been carried out by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 the preparatory committee of Wheat Cultural Festival and also 14 in-depth interview with actors from March, 2011 to June, 2012. “Deregulation and reregulation”, “Arenas of commoditization and social resistance” and “Network and actor spaces” are used as the framework to interpret the festival. In this way, the findings of the paper are as follow: The governmentality of state’s policy makes influences o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Wheat. When the ‘Community empowerment’ is in full swing, local is influenced by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Local actors can enroll the state into the network, and furthermore the Wheat Cultural Festival as the Obligatory Passage Point(OPP) makes two side translate each other. However, different goals and social capitals effect on the change of the network. Different actors develop different strategies when facing the subjectivity of wheat. Furthermore, the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commodification of wheat culture influence the social practices of social actors, which also truly be the key point of local development in Daya. Keywords:Wheat Cultural Festival、Rural Development Theory、Social Network、 Social Capital、Translate. iii.

(6) iv.

(7) 目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錄………………………………………………………………………………………………………………………...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7. 第一節 造節活動 ................................................................................................................. 7 第二節 鄉村發展 ............................................................................................................... 14 第三節 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 Network Theory) ............................................................. 20 第四節 行動者的網絡空間分析 ....................................................................................... 24 第五節 小結 .......................................................................................................................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3. 第一節 研究區概況 ........................................................................................................... 33 第二節 研究架構 ............................................................................................................... 3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39 第四節 研究倫理 ............................................................................................................... 44. v.

(8) 第四章. 小麥文化節的形塑過程與社會網絡分析 ....................................................... 47. 第一節 小麥生產與種植 ................................................................................................... 47 第二節 小麥文化節的行動者網絡分析 ........................................................................... 59 第三節 2012 年小麥文化節的社會網絡分析 .................................................................. 63 第四節 小麥文化節的行動者類型分析 ........................................................................... 74 第五節 小結 ....................................................................................................................... 80 第五章. 小麥文化節與鄉村發展 ................................................................................. 81. 第一節 網絡、行動者空間(Network and actor spaces):會呼吸的洞 .............................. 81 第二節 小麥文化的商品化(commoditizaion):看不見的技術....................................... 85 第三節 調節(Deregulation and reregulation):政策與地方轉譯....................................... 89 第四節 小結 ....................................................................................................................... 91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 93. 第一節 鄉村麥造? ........................................................................................................... 9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97 參考文獻 ...................................................................................................................... 99 附錄A:小麥種子委託生產合約書 .............................................................................. 108 附錄B:大雅小麥呵護園計畫-財務採購契約書........................................................... 110 附錄C:2012 大雅區小麥文化節第一次籌備會會議記錄 ............................................ 112 附錄D:2012 大雅區小麥文化節第二次籌備會會議紀錄 ............................................ 115 附錄E:2012 大雅區小麥文化節第三次籌備會會議記錄 ............................................ 117 附錄F:2012 大雅小麥文化節活動節目表 .................................................................. 119 謝誌. .................................................................................................................... 120. vi.

(9) 表目錄 表 1-1:2010 年大雅區農會契作小麥種植區 ........................................................... 4 表 2-1:Marsden的四種鄉村理念型 ........................................................................ 16 表 2-2:社區層級的社會資本分類 .......................................................................... 26 表 3-1:大雅鄉農業資源一覽表 .............................................................................. 36 表 3-2:2012 年小麥文化節籌備會及活動 ............................................................. 40 表 3-3:研究訪談者及代碼 ...................................................................................... 43 表 4-1:光復後小麥發展歷程 .................................................................................. 48 表 4-2:台灣小麥生產及菸酒公賣局辦理收購情形 .............................................. 51 表 4-3:2010 年小麥契作農戶土地面積 .................................................................. 58 表 4-4:小麥文化節歷屆主辦、場地 ...................................................................... 62 表 4-5:2012 年小麥文化節行動者參與程度 ......................................................... 69 表 5-1:不同時期小麥產品性質的轉變 .................................................................. 85. vii.

(10) 圖目錄 圖 2-1:Marsden的鄉村發展分析架構圖 ................................................................ 19 圖 2-2:治理性與ANT地方對國家權力回應的邏輯 ............................................... 22 圖 2-3:社會資本與窮困轉變 .................................................................................. 26 圖 3-1:大雅區地形分層設色圖 .............................................................................. 33 圖 3-2:2010 年台中縣人口密度圖 ......................................................................... 35 圖 3-3:2010 年大雅鄉人口密度圖 ......................................................................... 35 圖 3-4:大雅鄉耕地面積率與農業人口率 .............................................................. 36 圖 3-5:研究架構圖 .................................................................................................. 37 圖 4-1:台灣小麥產量變遷(公噸) ............................................................................ 52 圖 4-2:P3 訪談者小麥農田農業曆 ......................................................................... 53 圖 4-3:P6 訪談者小麥農田農業曆 ......................................................................... 53 圖 4-4:P6 訪談者研發的農產品 ............................................................................. 57 圖 4-5:大雅小麥文化節初期行動者網絡 .............................................................. 60 圖 4-6:2012 年小麥文化節場地攤販配置圖 ......................................................... 68 圖 4-7:2012 大雅小麥文化節中心性分析 ............................................................. 70 圖 4-8:2012 年大雅小麥文化節社會網絡 ............................................................. 70 圖 4-9:2012 年大雅小麥文化節群聚(cluster) ........................................................ 71 圖 4-10:歷年闖關卡 ................................................................................................ 76 圖 5-1:小麥產銷社會網絡 ...................................................................................... 81 圖 5-2:航太文化節與小麥文化節的政治邏輯 ...................................................... 89.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我不和你談論詩藝 不和你談論那些糾纏不清的隱喻 請離開書房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看看遍處的幼苗 如何沉默地奮力生長 吳晟,《我不和你談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台灣節慶以一種春天過後百花綻放的方式呈現,王伯仁(2007)研究發現 2006 年 7 月到 2007 年 6 月間,台灣至少有 434 個各式節慶。這些節慶不單單只是慶 祝和放鬆的需求,而是轉化成一種觀光產業。在其研究中將節慶歸納出 5 種理念 型:地方 -產業-創新節、藝文統理節、傳統再現節、消費紀念日以及小眾嘉年華, 其中「地方-產業-創新節」是相對尺度較小的地方節慶,數量成長快速,但是往 往在來不及認清其姿態時便早已凋謝,唯有少部分的節慶持續每年舉辦。此種地 方性的節慶多數由鄉公所或是農會運用當地的特殊產業,或以特殊文化、自然地 景,甚至新創一個活動當作主題進行行銷。 一個地區在選擇特色或者是主題時,對地方內部來說是一個企圖均質化的過 程,然而一個地方的特色產業就能完全的代表一地的生活方式嗎?這樣的烙印過 程是如何產生?當中又是什麼因素影響著節慶能夠永續經營?而這樣的過程又 會對一個地方帶來怎麼樣的影響呢?. 1.

(12) 麥鄉,台中盆地西北方的大雅區 1,近年來以全台灣種植小麥面積、產量 2為 最多出現在報章媒體中,突如其來的熱潮並非自然而然產生。在研究者的童年記 憶中,田裡挖地瓜是小學放學後的休閒娛樂、烏龜、蟾蜍、蛇、螳螂等都曾出現 造訪,也曾因看見一片綠油油的草地,忍不住翻滾後證實看起來舒服的草地其實 挺扎人,身上黝黑且大小疤痕的皮膚使研究者認定自己是鄉村裡的孩子。慢慢地, 住宅、鐵皮屋的工廠把遼闊的田間景觀給遮住了,中部科學園區 3廠房一片一片 的佔據大肚台地眺望著台中市區,祖先墳墓搬遷到聳立的靈骨塔裡,亦不時聽聞 哪塊田又賣給市區裡有錢人的鄉間資訊,接著台中國際機場啟用 4後還能在公車 上遇見來台念書的大陸學生們。受到五都政策 5的影響,行政區劃分改變使得研 究者也搖身一變成為所謂的都市人,大雅地區發展面臨到快速的變遷。 在 2004 年三月大雅鄉農會舉辦第一屆大雅小麥文化節起,研究者始得知大 雅區擁有小麥產地之最的獨特性,引起研究者的興趣。爾後研究者抱著湊熱鬧的 心情持續參與此活動,發現小麥文化節的幾個現象。首先、場地及主辦單位的轉 變:第一、二屆位於 員林村村長住宅旁的展示活動是由大雅文化學會和大雅鄉農 會所主辦,在第三屆則是以大雅鄉農會和彩陶文化協會為共同主辦單位,於員林. 1. 98 年 4 月 3 日立法院通過地方制度法修正案,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依據「地方制度法」 修正案第 7 條之 1 第 2 項規定,由縣、市政府擬訂改制計畫,經縣、市議會同意後,公告改制日 期為 99 年 12 月 25 日。. 2. 2009 年全臺有四個鄉鎮生產小麥,產量最多為台中縣大雅鄉(337.366 公噸),占全國約百分之九 十三;次之為台南縣學甲鎮(19.6 公噸),占全國約百分之五;再者苗栗縣苑裡鎮(3.42 公噸)及台 中縣大肚鄉(0.97 公噸),均不到百分之一。 3. 2003 年台中中部科學園區設立。. 4. 2004 年台中國際機場正式啟用。. 5. 2009 年 4 月通過地方制度法修正,其中第四條第一項規定, 「人口聚居達 125 萬人以上,且在 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 ,其中台北縣、台中縣市(合 併)、台南縣市(合併)及高雄縣市(合併)申請通過,於 2010 年 12 月 25 日改制升格。改制後五直 轄市為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通稱為「五都」 。. 2.

(13) 村朝順宮旁小麥田舉辦,至今漸趨穩定分成大雅區農會負責大雅區員林里寶興宮 前埕的活動,而彩陶文化協會自行舉辦朝順宮斜對面小麥田的活動。第二、兩邊 參與的成員特色略有差異,大雅區農會多和台中市其他區農會合作擺設地方農特 產展售、以及農會本身所輔導的地方家政班,其餘則是地方社團及產業;彩陶文 化協會活動當天結合地方特色店家為闖關攤位。最後、活動經營手法的差異:大 雅區農會主要以一天如同園遊會般的活動,有著學校及地方社團、產業的表演, 並且吸引較多附近地區攤販設攤;2011 年彩陶文化協會將往常在假日舉辦一天 的活動,擴展到整個三月稱為小麥文化季,主要闖關活動只有一天,但觀光客可 以在整個三月來欣賞熟成金黃色的小麥田,平時假日於趙家窯仍有陶藝、彩繪、 燒窯麵包等團體付費體驗的活動。 由此發現,小麥文化節的活動除了由大雅區農會主辦外,是透過許多社區團 體的協助、地方產業的贊助、及其他鄉鎮農會的設攤、農民提供場地等。社區團 體中,彩陶文化協會透過燒窯活動與大雅區的其他商家合作,在小麥文化節佔有 重要地位,平日這些團體各自運作,但到了這一天便聚集起來形成一個節慶空間。 隨著小麥文化節在台灣曝光率的增加,三月麥田遊客絡繹不絕的情況,地方似乎 產生了新的轉變契機,除了原有的政治力量外,社區團體的發聲使得地方建構起 新的社會網絡並再現於空間當中。透過大雅區小麥的造節活動,地方出現新的動 員形式。 2009 年大雅區的稻作面積約為一千公頃佔全區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小麥種 植面積約七十公頃,且從大雅區農會的契作農戶資料來看(表 1-1),實際上種植 小麥的地區為文化節的活動場地員林里、以及附近的秀山里和文雅里 6,共占大 雅區約百分之八十。再者,小麥種植是以裡作的方式進行,種植期間為每年 11. 6. 1998 年大雅村分出文雅村、上雅村;三和村分出二和村、四德村,2010 年村改制為里。. 3.

(14) 月至次年 3 月之間,剛好是第二期水稻收割之後耕作,小麥收成後再準備第一期 稻作。大尺度的台灣下的確看到大雅區的小麥特殊性,但小尺度的大雅區卻不全 然以小麥為主。研究者不禁發問小麥文化究竟是什麼呢?而這些參與的行動者又 是為什麼進行一系列的造節活動?行動者的連結關係是如何進行?小麥文化節 對大雅區的發展又帶來怎麼樣的轉變? 表 1-1:2010 年大雅區農會契作小麥種植區 村里名 二和村 三和村 上雅村 上楓村 文雅村 秀山村 員林村 橫山村 None 總和 稱 面積 0.8. 2.7. 5.5. 2.5. 10.3. 20.4. 20.6. 1. 1.18. 3.97. 8.09. 3.68. 15.15. 30.00. 30.29. 1.47. 4.2. 68. (公頃) %. 資料來源:大雅區農會. 4. 6.18 100.00.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欲瞭解造節活動在鄉村發展的過程,以台中市大雅區小麥文化節進行 個案研究。本研究從大雅區的地理環境及小麥的環境生態著手,並瞭解造節活動 過程與行動者的社會網絡,進而探究造節活動與鄉村發展的關係。除了著重於一 地區的行動者是如何透過造節活動產生新的網絡,冀能分析此種地方造節活動對 鄉村發展的影響。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為: 1.. 探究大雅小麥文化節形塑及發展. 2.. 探討大雅小麥文化節行動者網絡的運作. 3.. 分析大雅小麥文化節社會網絡關係. 4.. 探討大雅小麥文化節如何影響大雅地區的鄉村發展. 5.

(16) 6.

(1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文獻探討的部分,第一節整理相關節慶活動的文獻,首先釐清造節活動, 並瞭解台灣造節活動的發展,且說明國內外造節活動的理論應用。本研究從地理 學的角度出發,視造節活動為社會建構的網絡,企圖帶動台灣鄉村發展的一種方 式。因此第二節回顧鄉村發展理論,瞭解鄉村發展的影響要素,在此架構下援引 不同理論對造節活動的細部處理。第三節說明行動者網絡理論如何詮釋集體行動, 並且有助於詮釋地方造節活動的過程,而在第四節解釋社會資本及社會網絡分析 如何分析行動者及其網絡對造節活動的影響。 第一節 造節活動 節慶(Festival)是與神話、宗教和民族傳統相關儀式中的一部分,意涵著為了 某種慶祝或感謝的目的所產生的社會聚集 (Sadie,1980;引自 Waterman, 1998:57)。 陳柏州、簡如邠(2004)認為農業社會裡,人們會以節慶作為季節的記號,比如春 節、端午、中秋、冬至等,並配合著耕耘與收成的節令,例如清明節介於春耕及 夏耘之間,中元節是在大暑,不宜耕作等,此時節慶除了祈福、消災、聚會的性 質外,亦有休息的涵義。另一種節慶則是國家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如行憲紀念 日、雙十節,或是人為操作下的教師節、婦女節、軍人節等等。但隨著時間發展, 台灣各鄉鎮輪番上演了一場又一場嘉年華會似的地方新節慶。 劉乃瑋(2005)認為造節運動是透過政府與當地人士的巧思包裝之下,重新將 地方文化產業與在地農物產或與地理資源、手工藝等相結合。由政府、農會、學 者、文化工作者、民間人士所共同信仰並奉為圭臬,目的是在創造設計出具有在 地特色的節慶,並帶動地方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在王伯仁的分類當中較符合「地 方-產業-創新節」的定義,此種類型的特色是地方擁有特殊產業可以透過節慶將 「產業文化化」 ;擁有特殊文化或自然資產者是透過節慶「文化產業化」 ;兩者皆. 7.

(18) 無者還是可以透過自行創造的「文化創意產業」,透過新的包裝,再現於社會。 此時鄉村從原本的生產導向因應社會變遷轉而消費導向,鄉村要如何被消費? 從供給面上來說,苟志效、陳創生(2004)認為節日的符號是整個民俗文化符號系 統發展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符號的功能可以從三方面來看: 1.. 符號具有命名指述功能:符號可指稱、描述事物及屬性. 2.. 符號具有表現功能:符號可以對觀念、情感、意願、動機等進行顯示、隱喻 和象徵. 3.. 符號一般都具有在特定環境下發訊息和收訊息者之間傳遞訊息的傳遞交流 功能 節慶需要找到一個符號才能被人所指稱,也才能想像並且傳遞。對於新興的. 節慶來說在經濟資本相對較低的地方,符號更是重要。對應到鄉村來說也是如此, 鄉村經濟資本無法與都市地區比擬,只好運用其自然環境企圖積累財富。鄉村要 如何操作自然環境?法國社會學家布希亞《物體系》(林志明譯,1997)一書中提 出「要成為被消費的對象,物必須要先成為符號。」,並且在《符號政治經濟學 批判》(夏瑩譯,2009:47)一書中所指出四種消費的運作邏輯:使用價值的功能邏 輯(the functional logic of use value) 、交換價值的經濟邏輯(the economic logic of exchange value) 、符號價值的差異邏輯(the differential logic of sign value) 、象徵 交換的邏輯(the logic of symbolic)。其中交換價值的經濟邏輯來自物轉成商品, 以市場邏輯操作,而物的定義不依賴物自身,承載更多意義。以地方性造節活動 來說,自然景觀或是農特展品由於被標識而被特殊化,除了可食用此功能性的意 涵外,還賦予不同的意義。 當一個鄉村地區希望被消費時,就必須找到代表自己的符號,重要的是這個 符號必須與其他地方有所差異,這麼一來也就落入符號邏輯的差異化鄉村。當鄉 村開始選擇自身所代表的特色,此特色已經具備消費的符號價值。鄉村地區所尋 8.

(19) 找的自身特色如鄉村景觀、農作物,本身已經不是全然的使用價值,更代表著其 他意涵,消費者來此並不只是來填飽肚子,而是有其他屬於地方性的需求。 Richard(2007:258)認為西方社會新興節慶的增加是來自於消費者的需求。當 代的社會關係已經從集體模式的消費和生產、維持社會資本轉移到注重個人的經 驗與發展,文化觀光是一種可以使消費者創造自我的描述和與他人產生不同的資 源。因此出現商品化象徵性生產系統(commoditized symbolic production system), 評估地方和事件(event)的文化資本後供市場消費,取代原本集體供給的文化形式 (Waterman, 1998)。消費者是這場造節運動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Urry(2007)認為 觀光客的凝視其實就是一個收集符號的過程,透過收集不同的符號,滿足於「每 一個人都算是業餘的符號學家」。這樣的場景可以在相當多的節慶場合發現,消 費者企圖將這樣的氛圍透過相機以挑選的方式紀錄下來,他們拍下他們所想像中 的符號。而台灣的地方節慶正是受到地方希望吸引遊客,而遊客希望累積自己的 自我描述下應運而生,地方興起一波波的特色化則是受到政府的推波助瀾。 台灣發展地方特色的概念引自於日本「一村一品」的政策,1989 年經濟部 中小企業處提出「地方特色暨社區小企業輔導計畫」以提高地方特色產業的附加 價值,1994 年文化建設委員會則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期許以地方特有的文化 傳統、空間環境與產業活化社區。前者從經濟構面出發、後者則是以文化構面出 發,但均希望能夠帶動地方的發展。行政院於 2002 年推動「挑戰 2008:國家發 展重點計畫」之中,「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在 2002 年自 2007 年間結合跨部門 合作,由農委會及內政部營建署分別負責鄉村與都市的社區風貌營造。 因此黃孫權、成露茜(2007)認為這樣的「全台飆節慶」是九零年代後期之後 台灣新興的一種文化現象,是一種文化治理下的結果。透過對於政府由上而下的 制度性分析,從八零年代開始的「社區總體營造」起,不同政權下的文化治理影 響著節慶的產生。誠如黃孫權、成露茜(2007)所說中央與地方政府每一筆文化預. 9.

(20) 算與文化活動都不是順應民意所產生。在此之下,政府提出口號讓各地紛紛動員 加入這場造節活動之中。綜觀上述可得知,台灣造節活動的源頭是受到政府政策 的影響,各地方配合企圖從自身歷史脈絡中尋求特色、尋求符號象徵之下、消費 者積極參與的結果。 在國內的節慶研究中,可以發現主要是針對節慶成敗關鍵的效益分析 (吳佳 穎,2011;廖淑玲,2011;許惠姍,2010),或是對節慶相關利害關係者的滿意 度分析(陳詩文,2010;陳怡嘉,2010;蘇美齡,2005),還有對節慶的行銷手法 研究(張玉雲,2008;張育真,2006;駱焜祺,2002)。新興節慶的研究風潮從 21 世紀初期開始,除了大宗的節慶管理主題外,亦有造節活動對於地方發展的探 究。 以管理學的角度來看,節慶除了公部門的參與尚有許多私部門的加入,透過 這些地方人士的參與可以使得活動更加的成功。國外節慶研究從商業領域的企業 觀點中引進了 Freeman 所提出的利害關係人理論(Freeman,2000),所謂的利害關 係者是指所有可以影響組織目標完成的利害關係者,其同樣的也會受到目標所影 響 (Karlsen, S., & Stenbacka Nordström, C.,2009:134),英文「stakeholder」指的是 拿著籌碼的人,在此籌碼成了影響當中的地位甚至達成目標的重要因素。Getz 和 Andersson(2010)認為利害關係人理論對於檢驗節慶環境是有效的,可以瞭解組織 間關係的規模和性質。 國內亦有不少學者運用此理論進行活動的分析,楊順閔 2008 年運用於牯嶺 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一個市集活動場域發展是透過籌碼(stake) 來換取場域內的權力,既存的利害關係者有利可圖會投入更多的籌碼、無力付出 更多籌碼的利害關係者只好退出此競逐場,此理論的確有助於我們釐清活動當中 參與者的權力關係。但此理論受到爭議的是對於利害關係者的定義不清以及對於 策略分析、分類和計畫是沒有用處的 (Karlsen, S., & Stenbacka Nordström, C.,2009),. 10.

(21) 實際上其簡化了社會環境的影響,忽略了所謂關係者之間的網絡關係。Brunori 和 Rossi(2007)認為關係間的衝突是可以解釋失敗的鄉村發展策略,當在設計規劃過 程中必須納入考慮。 Getz 和 Andersson(2010)則是輔以資源依賴理論進行研究,認為許多重要的 利害關係者是因為擁有資源或者其他形式的支持力量,這關係到一個節慶的可行 性和永續性,某種程度是受到節慶組織者所管理。是故在節慶管理網絡中,組織 者的角色必須善於管理才能產生支持和資源。從管理角度出發的理論限制在只能 進行參與者的分析研究而無法看見節慶的發展全貌,然而,其提出 節慶活動中資 源的依賴與管理者的角色是節慶可行與永續的關鍵。 國內研究中吳佳穎(2011)在大型節慶宜蘭童玩節當中發現組織制度與創意 是很重要的一環,大型節慶舉辦時,地方政府的角色如何維繫功能運作是相當重 要的。陳柏州、簡如邠(2004)認為一個成功的節慶活動包含三個要素:公部門的 創意策略與工作規劃、經費籌措、活動品質。地方政府在進行造節過程中往往扮 演管理角色,然而舞台上展現的則是地方人民的生活,因此地方政府如何動員民 眾的過程是不容忽視的部分。許興家、曾聖文、柳金財(2008)認為大型的節慶容 易停辦的原因是來自政府由上而下的政策缺發當地特色推動,經費是最大的困境。 相對而言,從地方性文化、特色產業,或者特色商圈轉型的節慶活動,具有文化 及經濟基礎較能永續發展。劉新圓(2005)則是透過對於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研究 當中,企圖反省台灣效法日本社區營造的政策: 1.. 活動發起者 日本造町活動是由地方自發性產生,地方政府積極餐與並提供各項技術性的 協助。台灣的社造活動是由文建會發起,繞過地方政府下放社區。這樣的形 式是否會造成與現有的行政體系造成衝突,產生資源的浪費。. 11.

(22) 2.. 活動形式 日本避免直接的資金補助,提供技術上協助,亦不乏農業與經濟方面的專業 人士投入,改進農林漁牧業的生產、收成與行銷技術。台灣則著重在文化性 而非經濟性,缺乏技術性指導。 簡汝育(2007)在魚池紅茶產業研究中運用行動者網絡理論分析紅茶產業,提. 及魚池鄉紅茶文化季中鄉公所及農會兩種角色的差異,以及地方發展時由政府下 放的社造員與「地方頭人」地位爭奪的問題。當中網絡的維持是建立在鑲嵌於地 方傳統基礎上的轉譯過程,並認為社會資本影響了網絡的穩定性與持續性。楊弘 任(2007)描寫林邊鄉社區發展過程中,提及 2000 年由地方文史工作室與農會所 舉辦的「花現林邊蓮霧節」的籌備過程,從文史工作室到農會推廣股、產銷班, 最後以農會、鄉公所一起掛名主辦,中間動用人際關係充當說客、並透過文史工 作室對利益共享的說明,卸除各個行動者參與活動的潛在不信任,主辦與否成為 一種權力的展現。黃美傳(2000)則是比較白河與官田地方性節慶的社會網絡差異, 白河蓮花節的社會網絡是較平行、互相連繫,並且較為開放式的將地方資源納入, 也強化了社會資本;官田菱角節則是由上到下的單一連結,受到歷史地緣關係, 地方政治派系的對立則是比較封閉的社會網絡。 總結以上來說,地方節慶主辦行動者成為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造節活動中網 絡封閉與開放的特性影響著節慶成功與否。文獻案例中不管是魚池鄉的社造員、 林仔邊文史工作室 7,或者白河蓮花節中的教師族群都屬於新興的行動者會面臨 與地方傳統網絡的問題,也就是說造節活動其實帶來了新的行動者加入到傳統的 網絡之中,這是節慶主辦者不能避免所面臨的問題。. 7. 一九九八年七月成立的林仔邊文史工作室,工作室以推動社區營造工作、文史調查、文化活動 企劃、生態環境教育為主要工作項目,並於每個月定期發行《林仔邊社區報》 ,報導林邊鄉動態, 以及相關資源調查報告與活動宣導等(方俊育,2002)。. 12.

(23) 研究者認為一個良好的節慶是具有豐厚的文化能量且具有足夠資源,這裡的 資源其實包含了更多除了經費之外那些隱然未見的關係,需要透過行動者間的良 好網絡,才能有效且以乘數效應的方式帶動地方認同與觀光人潮。因此地方性的 節慶除了來自文化治理的結果,更該考慮到當地的脈絡。造節活動的目的是促進 鄉村發展,已然作為地方再發展的方法,誠如 Richards 認為透過這樣文化定位成 象徵物品所帶來的影響是建立意象、創造就業以及促進經濟,巴塞隆納之所以可 以形成觀光熱點,依賴著文化觀光中重要資源─氛圍。此種氛圍是強烈連結特定 位置的社會資本。社會資本不僅僅是將人黏在一起,也提供不同團體的連結(link)。 以 Catalunya 為個案研究中發現,這樣的造節活動其實是一種重新社會化的過程, 是社會整合的工具(Richard,2007:269)。 因此我們將造節活動納入鄉村發展的體系之中進行討論,而參與的行動者本 身擁有的資源及當中網絡關係是不容忽視的一環。在臺灣研究中更可以發現社會 資本在當中扮演的重要地位,因此研究者認為行動者的資源及網絡關係是影響節 慶發展的重要關鍵。. 13.

(24) 第二節 鄉村發展 欲瞭解一個鄉村空間何以發展造節活動,必然得進入鄉村發展的脈絡。不同 學者對於鄉村發展有不同的定義。在發展社會學科中,「發展」是指一個國家或 社會由落後的發達狀態向發達狀態的進步、轉化過程(許顏杰、馬維鴿,2008)。 鄉村發展則可以從經濟、文化、社會、政治的尺度探討鄉村的變遷過程 (Murdoch, Lowe, Ward, & Marsden, 2003:12),亦有學者將文化與政治納入鄉村經濟發展廣義 定義 8中。 鄉村發展理論受到時代背景所影響,Murdoch (2000)指出英國早期衰頹的鄉 村需要透過外部的資源投入才得以發展,但到了 70 年代以後此種外生發展取向 受到質疑,認為鄉村發展是透過鄉村內部自我導向所形塑,內生發展策略包含下 列三種:由地方參與和推動、建構地方認同、及地方資源的利用(李承嘉,2005), Bascom(2001)說明鄉村轉向內生發展取向是與歐洲的歷史脈絡相關,在二次大戰 時期以及戰後糧食安全需求的提高,使得鄉村強烈受到國家政策的干涉,國家透 過制度以及行政機關的控管,透過現代化的經營方式進入農業生產主義。但此種 大量生產的情況進入到歐洲共同市場(European Common Market)時產生許多問題, 如糧食過剩、環境危機,國家政策只得開始有所改變(Murdoch, Lowe, Ward, & Marsden, 2003:31-42)。 1980 年代英國國家經濟暨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ESRC)與農漁業暨食品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Food,MAFF)、 環境事務部(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DoE)、鄉村委員會等進行一連串的 新政策。此政策實行前所進行的鄉村變遷計畫(Countryside Change Programme)研 究著重在瞭解當代鄉村變遷的社會、政治、組織動態,此計畫兩項主要的假設:. 8. Terluin(2003 )鄉村發展的經濟指標分別為國內產總值、文化需求和社會認同、政治決策和個人與 團體在政治過程的參與。. 14.

(25) 首先,過去將鄉村視為被動的接納者不足以解釋鄉村發展不均的本質,因此不可 忽視地方發展中在地利益(local interests)的積極角色;第二,地方發展的差異源 自於當地發展行動和過程的交互作用。Lowe 等人(1995)則認為鄉村發展應該是採 取所謂第三條路線由外部與內部交互作用所形成。在此需要考慮這樣的籠統的鄉 村發展過程是否適用於不同的國家甚至是地區,不同國家的治理方式和民俗風情 不同也是否會影響到這樣的鄉村發展。 此時鄉村本身的性質也產生了轉變。Murdoch & Marsden (1994)認為在先進 國家,鄉村的意象已經脫離農業,是依照行動者對空間價值的協商所呈現出的意 義,進入了所謂的鄉村重構(reconstituting rurality)。Marsden(1998)所提出的後生 產鄉村是受到當時許多不同新的需求產生,如要求品質食物、公共的舒適空間、 居住位置的產權以及環境保護區,所以英國鄉村受此影響後開始改變自身的定位。 除了歐洲國家以外,Bascom(2001)也認為美國的鄉村意義已經從生產轉為消費, 亦從生產主義進入到後生產主義的鄉村。這樣的後生產鄉村也促使後鄉村的概念 產生,後鄉村一詞在 Murdoch 和 Pratt(1993)是運用英國鄉村研究的考古學當中, 認定是透過一種後現代的思維,讓鄉村中的他者,邊緣團體能夠發聲(give voice), 而後鄉村的研究途徑由 Brunori 和 Rossi(2007:183-184)所整理出來,分別有下列 五種特性,有助於我們理解台灣鄉村: 1.. 強烈重視差異性而非同質性. 2.. 意識到鄉村是受到內外部的動態形塑. 3.. 鄉村與非鄉村的模糊邊界. 4.. 相對於資本與勞力抽象範疇,重視行動者作為驅動的改變. 5.. 認同文化在鄉村經濟體所扮演的角色. 國內其他學者也紛紛注意到鄉村發展第三條路線的內外形塑力量,徐崇傑、 張峻嘉(2008)探討南庄鄉的產業發展,透過理解其時空背景認為觀光休閒產業結. 15.

(26) 合地方文化是有助於振興衰退區地方的可行政策,這樣的過程南庄亦受到內部與 外部力量。但其並未對於鄉村發展轉變中的競合關係進行討論,從其所謂的「蕃 地」到「咖啡之鄉」之過程是呈現自然而然。研究中的訪談對象缺少了非關鍵作 用人的探討。李承嘉(2005)九份聚落發展以及李承嘉、廖本全、戴政新(2010)的 新竹香山、台中白沙屯社區發展案例則是引用行動者網絡理論解釋內外形塑的力 量。從類型學到案例研究中均可發現,國內也隨著走向第三條路的脈絡,鄉村發 展必須考慮外生與內生因子。然而行動者網絡理論雖然能夠有效的指出在地方發 展中的地方的能動性,但卻沒能指出真正使地方發展有所差異的原因。 Marsden(1998)的鄉村發展理論提出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結構差異因此發展成不同 的鄉村。 Marsden 經由對英國鄉村實證觀察整理出四種理念型鄉村,分別為:保存的 鄉村、競爭的鄉村、世襲的鄉村和依附的鄉村(表 2-1)。而此四種的理念型包含 不均鄉村發展的三個觀點:(1)市場、政府與團體利益與網絡關係的結合;(2)鄉 村資源的重新定義;(3)經濟關係的重組鑲嵌於不同地方的社會政治等條件(譚鴻 仁,2009;Marsden,1998)。 表 2-1:Marsden 的四種鄉村理念型 行動者. 訴求. 保存的鄉村 保存主義者、反發展支持者 鄉村地區提供休閒產 業、住宅開發 地方決策者、開發商 競爭的鄉村 農民、開發商 都市通勤者. 特色 高度經濟成長與發展. 經濟成長 農業多樣化、小型工 業計劃. 明顯的新舊團體衝突. 保存鄉村. 世襲的領地 大地主、農民. 拋售廢棄建築、出租 土地給私人農業管理 公司. 依附的鄉村 政治組織、農民. 依賴資源提供者. 資料來源:整理自譚鴻仁(2009)、Marsden(1998) 16. 較小的發展爭議. 偏遠鄉村、依賴政策補助.

(27) 透過這四種不同鄉村類型的研究,Marsden 將其中內部和外部力量歸類為三 種主要的要素(圖 2-1):調節(Deregulation and reregulation)、商品化(Arenas of commoditizaion and social resistance) 和網絡、行動者空間(Network and actor spaces),分別介紹如下: 1.. 調節 Marsden 認為 1980 年代到 1990 年代時興起減少對經濟干涉的潮流,這. 樣的過程使得鄉村必須面對自身的優勢與劣勢而進行新的治理系統,鄉村生 活開始發聲並運用自己的物質和人力資源促進鄉村經濟的繁榮,面對新的需 求下鄉村形成一套調節與制度,使得鄉村發展呈現不均的狀態。 在調節過程中 Marsden 指出其中有四項因素值得特別注意,分別是(1) 私部門利益的影響;(2)糧食生產中非農部分的興起;(3)地方策略影響增加; (4)新調節力量的出現。一地的鄉村發展需要瞭解行動者的調節形式和權力 如何開始運作,權力與經濟關係密不可分,需要注意當中的經濟關係的轉 變。 2.. 商品化 在當代鄉村發展中商品化是個重要的概念,商品價值的生產改變的不僅. 僅是在農業部門,而是非農業部門也會重構社會和政治關係。透過中央政府 的去除管制,有些鄉村的農業部門會更加依賴公部門的地方計畫。其中商品 化形成影響因素,(1)包含著商品化形式資源的利用;(2)商品化價值生產改 變社會和政治關係;(3)社會抗拒的形式;(4)小尺度行動者抗拒策略和大尺 度鄉村空間發展作為創造市場空間。 譚鴻仁(2007)認為在商品化的過程中,需要思考兩件事。一是商品生產 與其相關的價值如何改變鄉村地區的社會實踐?二是鄉村生產商品時,生產 和消費關係重組,商品生產所需的生產關係和價值觀是如何被介紹到地方? 17.

(28) Marsden 也認為社會會出現像是企圖保留公共空間此種抵抗商品化的形式。 此外商品化除了介紹到地方外,為了加值產品價值更需要被介紹到其他地區, 中間的媒介也被納入這樣的網絡之中,鄉村在這此論點之下成為創造市場 (market-making)的空間。 3.. 網絡和行動者空間 鄉村發展的第三個要素便是網絡和行動者空間,Marsden 認為鄉村發展. 是:(1)內部與外部網絡的互動,屬於第三條路線的內外影響;(2)行動者空 間做為脈絡和資源影響行動者之間的重組及動員,也符應調節中,地方行動 者影響增加的現象;(3)鄉村轉型來自交織的權力網絡、實質和自然的景觀 組合;(4)超越宏觀尺度。 Marsden 認為需要檢視行動者的社會和經濟實踐、行動的背景或行動者 空間,其中聚集了知識、物質、技術、金錢和資本去推動不同行動者之間的 集體行動,這也是 Marsden 認為鄉村發展不均的原因。他們從原本個別的行 動空間凝聚在整體網絡裡,需要去理解他們的網絡構造、內容,進而瞭解這 接交織的網絡如何影響鄉村發展,以及是否限制自身發展。 Marsden 鄉村發展理論提出一個思考的觀點,但並未用三種要素去探究一個 地區,且台灣發展是否可以透過這樣分類學下的理論仍有待驗證。在此也必須考 量不同國家可能會有不同的理念型。台灣研究中,莊淑姿(2001)提出鄉村的類型 是考慮鄉村的本體論。企圖透過分析鄉村不同指標定義分化的鄉村特性。不同的 時期下考慮鄉村內在資源(如交通位置、農村環境、區位特性)及外來因素(如政府 產業政策),而分成三種鄉村類型 :生活機能型、工業發展型、發展停滯型鄉村, 但此種分類並未考慮到鄉村內在行動者的因素,也缺少處於過渡時期的鄉村。. 18.

(29) 商品化. 調節 1.. 私部門利益的影響. 2.. 糧食生產中非農部分的興起. 3.. 地方策略影響增加. 4.. 新調節力量的出現. 1.. 透過商品化形式獲得資源. 2.. 商品化價值生產改變社會和政治 關係. 3.. 社會抗拒的形式. 4.. 不同尺度的行動者不同策略. 鄉村發展的社會與政治經濟 構造 自然. 三者經濟關係影響市場、公共和社群利益. 品質. 網絡和行動者空間 1.. 內部與外部網絡的互動. 2.. 行動者空間做為脈絡和資源影響行 動者間的重組及動員. 3.. 鄉村轉型來自交織的權力網絡、實 質和自然的景觀組合. 4.. 超越宏觀尺度. 圖 2-1:Marsden 的鄉村發展分析架構圖 資料來源:Marsden (1998:20) 因此 Marsden 提出的調節、商品化和網絡及行動者空間三項要素是仍有助於 我們分析一鄉村的發展過程。研究者將地方造節活動視為鄉村發展的一個現象, 是鄉村面對自身地優勢與劣勢,將會產生新的調節制度。而造節活動是企圖將鄉 村空間作為創造市場的空間。本文透過鄉村發展理論架構分析地方造節活動對鄉 村所帶來的影響。透過理解行動者的空間,說明造節活動此一集體行動對鄉村發 展的影響,並透過其他理論來補足當中細部的部分,在行動者空間中透過行動者 網絡理論來展演造節活動如何形塑到發展,並透過社會資本和社會網絡分析爬梳 行動者空間的差異。. 19.

(30) 第三節 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 Network Theory) 行動者網絡理論援引自後結構主義,由 Bruno Latour、John Law、Michel Serres 與 Michel Callon 所發展(呂奕欣譯,2008:145),起源於社會學家以及經濟學家 發現科技發展模式是無法預測且非線性的發展,而科技發展其實是大量形形色色 行動者間交互作用的產物,因此以科學社會學呈現出實驗室的科學與地方知識間 的互動(Callon,1991)。 行動者網絡理論已經廣泛的被應用在鄉村發展研究上(Murdoch, 2000),特別 是農民與農業推廣間的關係。Latour 於 1983 年建立起 ANT 的主要論點,第一, 行動者網絡是異質所建構,包含人與非人的主體;第二,行動者網絡經過轉譯, 因而行動者網絡理論又稱為轉譯社會學;第三,拒絕傳統的二元論點;最後,知 識形成與自然和社會重整是互構的(李承嘉,2005)。 轉譯(translate)是行動者網絡理論最重要的概念,Latour(2005)指出,通過翻 譯與轉化的方式,讓同一個詞可以具有多種意義,藉以呈現角色的多樣性,並讓 我們得以看見過去視而不見的世界。在台灣的研究,譚鴻仁(2009:26)認為是指「對 不同團體對於事物的重新界定」,在膨風茶研究中,龍潭茶農認為膨風茶是一種 引入的新產品,而北埔、峨嵋茶農則認為是文化的象徵,轉譯發生在達成共識地 轉換,並且結盟;楊弘任(2007:59)認為屏東林邊社區深度動員當中, 「文化轉譯」 是其發動的因素。文化轉譯是指不同的群體透過「以自己的語言說出對方的興趣」。 在屏東林邊大致分成公共行動者團體以及村落傳統組織,其知識形式與公共性想 像的文化習性相互轉譯後,才得以深度動員。而在轉譯的過程中發現傳統與現代 之間的仕紳知識份子是相當重要的介面。透過此一轉譯的方式,使不同的行動者 有互相調適、學習 的機會,並且達成共識後,行動者在網絡中的角色可重新安排、 配置。. 20.

(31) 李承嘉(2005)詳細說明 Callon 於 1986 年以法國北部海扇貝復育計畫,提出具 體 的 轉譯(translation)的概念。 其認為轉譯包含四個過程,分別為問題呈現 (problematisation) 、 利 益 共 享 (interessement) 、 徵 召 (enrollment) 、 動 員 (mobilization): 1.. 問題呈現(problematisation):不同的行動者間有目的,及障礙需要突破, 網絡中行動者關注在強制通行點(Obligatory Passage Point,OPP)(Hoppe & Reinelt, 2010),同時以此做為管制行動者進出網絡的機制。強制通行點 指網絡中的主要行動者經由明確的路徑建構必要的問題,這一問題足 以促使其他行動者的利益與主要行動者的目標一致(Callon,1986)。. 2.. 利益共享(interessement):某實體(entity)透過手段企圖加強與穩定其他 行動者認同的一連串動作,意指建立特定的解釋來加強社會連結以鞏 固關係,在各行動者之間形成結盟機制,並達到行動者各自的目標。. 3.. 徵召(enrollment):行動者角色的定義與分配,將問題轉化成明確的敘 述,開始多方協商。. 4.. 動員(mobilization):行動者扮演指派的角色與任務,持續協同行動與結 盟,此時透過一連串中介者(intermediary)的置換(displacement)進行轉譯, 中介者是否具有代表性是網絡成敗的關鍵。. 每個選定的中介者必須符合雙重規定,一為取得新的置換位置,二為具有同 等性。過程中看法一致,每個實體的調動就會確定;若否,看法不同就會出現「爭 議或異議(dissidence)」。Callon 認為當網絡內的行動者因懷疑或不信任而質疑強 制通行點,行動者退出網絡連結瓦解,在此就成為背叛。 行動者網絡理論應用在個案上面,李承嘉(2005)發現混雜內生外生的因素的 確影響鄉村發展,認為 1895-1945 年九份聚落發展是透過地方內部與外部力量所 形塑而成。行動者網絡的連結影響的鄉村發展的情況,但此理論卻無法解釋怎樣 條件下行動者網絡才足以能夠帶動一個鄉村發展。 李承嘉、廖本全、戴政新(2010:97)指出台灣「社區總體營造」與「新故鄉社 區營造計畫」揭櫫台灣地方發展策略從外生模式轉為內生的模式,此現象是全球 21.

(32) 性在 1980 年至 1990 年國家與地方權力關係重構的回應。地方發展可從治理性 (governmentality) 9與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作為論述基礎(圖 2-2), 在香山海埔地開發與白沙屯社區發展的個案驗證下,發現國家試圖構過治理技術 進行地方發展的管控,但卻無法擺脫傳統政治經濟力量的干預,影響著台灣地方 發展。然而此地方政策研究中並未提及行動者網絡理論中,異質性網絡的重要性, 在此皆以人為主體,非人的角色作用似乎是被動的接受政治的改變。. 圖 2-2:治理性與 ANT 地方對國家權力回應的邏輯 資料來源:李承嘉、廖本全、戴政新(2010:106) Jóhannesson 和 Bærenholdt 認為行動者網絡理論的方法論著重在描述行動者 網絡的關係實踐,以一種俗民方法學的方式追隨行動者的步伐,並且說明行動者 在當中的崛起的方式(Jóhannesson & Bærenholdt, 2009)。行動者網絡理論提供造 節活動一個良好的視角,使研究者可以透過 Callon 轉譯的四個過程關注在小麥文 化節中不同時空的聯結,並且說明行動者網絡中的集體行動如何影響大雅區的地 方發展。. 9. 治理性強調地方發展仍是受到國家的統治技術所影響,地方發展中實踐國家的政治綱領。. 22.

(33) 小麥文化節的造節過程中,小麥不再是只有農會與農民的生產關係下的一環, 而是包含了其他產業運用小麥原料或者透過意象進行商品化的網絡,當中小麥可 視為本身非人的主體,同樣的也會影響達成目標的行動者。行動者網絡理論的不 同階段可以用來詮釋小麥文化節如何產生結盟、共識並且互相轉譯的過程,最後 小麥文化節產生兩個網絡的結果是代表的行動者網絡如何產生異議,此異議的情 況下網絡並未瓦解而是產生轉變。 為能瞭解行動者原先的空間,本文擬用社會資本及社會網絡分析兩理論補充 其不足。下文先整理社會資本的背景、概念及社會資本在社區發展研究中的應 用。. 23.

(34) 第四節 行動者的網絡空間分析 在造節活動的文獻回顧過程中,已經說明社會資本會影響造節活動的發展, 社會資本較高的區域,擁有較多的資源籌辦,社會資本能帶動一個地區的發展。 而一個地區的社會資本來自不同行動者本身的特質。以下說明社會資本的背景、 概念及應用。 一、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的概念在十九世紀就已經出現,而由 Lyda Hanifan 於 1916 年明確 提出,認為個人與鄰居接觸、相處能夠累積社會資本,可以有效地滿足社會需求, 具有改善社群生活情況的潛能(Woolcock & Narayan,2000:226)。爾後 Bourdieu (Richardson,1986:248-249)定義社會資本為「彼此熟悉或認可的制度化關係之永久 網絡的實質或潛在資源的總和」。而人們擁有的社會資本取決於視其所能有效動 員關係網絡的能力,以及擁有其他形式資本的數量,包含經濟、文化、象徵資本。 (孫智綺譯,2002:73): 1.. 經濟資本 不同生產要素(土地、工廠、工作)及經濟財貨總體(收入、遺產、物質 財貨)所構成。. 2.. 文化資本 相當於知識能力資格總體,由學校系統生產或由家庭承傳下來。文化 資本又分成三種形式:內化形式像舉止風範,如對公眾演講時的泰然 自若;客觀形式像文化財貨,如名畫收藏;制度化形式指的是經由制 度的社會性認可,如學歷。. 3.. 社會資本 指個人或團體所擁有的社會關係總體;社會資本的獲取需要靠關係的 建立和維持,即從事社交聯誼工作相互的邀請、維持共同的嗜好等。. 24.

(35) 4.. 象徵資本 相當於所有牽涉到名望及認可的一套規矩(像禮遇)。究極而言,是對其 他三種資本之擁有的認可所帶來的信用及權威。. 也就是說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象徵資本四種資本是並存且相互 依賴,個人所擁有的資本結構與資本總額會決定他在社會上的地位。 Putnam(1993:167)定義社會資本為「能夠藉由促進協調的行動來改善社會效 率之社會組織的特性,例如:規範、信任和網絡」,社區當中的規範、信任與網 絡會影響凝聚力的產生。Gittel 與 Vidal(1998)延伸 Putnam 的概念,將社會資本 區分成「結合型社會資本」與「橋接型社會資本」。結合型社會資本是一種獨特 認同且同質性成員彼此間之多面向的關係,成員有緊密的接觸,且具有強烈的相 互承諾;橋接型社會資本是一種異質性的個人之間形成較弱、較疏遠的社會連結。 林南(張磊譯,2005:40)認為社會資本包含結構和行動相互交叉的三個組成部分: 結構(嵌入性)、機會(通過社會網絡的可獲取性)和行動(使用)。而鑲嵌在社會關係 當中的社會資本就是資源,可以帶來回報。 Woolcock 與 Narayan(2000)認為在不同的社會資本的定義當中,均呈現了相 同的概念: 1.. 認為社會資本是一種資源. 2.. 認為社會資本有多種面向,也有不同的層次. 3.. 社會資本分析的主要單位是社區. 社會資本經常被認為是有助於地方發展,帶來的利益主要為減少交易成本 (Kay,2006、張磊譯 ,2005)、幫助克服集體行動的問題(Rydin and Holman,2004、 (Uphoff & Wijayaratna)、強化個人的身分及認同感(張磊譯,2005)。Woolcock 與 Narayan(2000)則主張社會資本是有正負面的影響、社會資本的資源是可以從結果. 25.

(36) 中區分(表 2-2)。從中可以發現,擁有結合資本與橋接資本才是最佳的情況。而 Woolcock 則詳細描繪窮人如何透過社會資本進行脫貧。社區內部的結合資本在 網絡多元發展下可以提高共有福祉,但此資源是有所極限,當發展到一定程度是 共有的福利受到分割的情況下會由高(B)轉低(C),若在此時有機會能透過橋接資 本得到交換資訊、減少風險、降低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D),福利又可以再度的 提升(E) (圖 2-3)。本研究認為地方舉辦節慶中也有此效果,地方節慶發展網絡初 期可獲得利益,但是當網絡變得複雜多元時社會資本反而變成一種阻礙,必須從 橋接資本中來提高福利。 表 2-2:社區層級的社會資本分類 外部社區 網絡(橋接). 內部社區網絡(結合) 低. 高. 低. 孤兒. 貧窮村民. 高. 近來鄉村到都市的移民. 小額信貸計畫的成功會員. 資料來源:Woolcock and Narayan(2000):Table 1. 圖 2-3:社會資本與窮困轉變 資料來源:Woolcock and Narayan(200O):Figure 1. 26.

(37) 黃源協等人(2011)探討社區中的社會資本與社區發展關聯性兩者是相關的 良性循環,並且指出是遠距的連結型社會資本影響社區發展較深。其研究樣本為 九十六年底前各縣市立案的社區發展協會以及九十七年度內政部社會福利工作 人員研習中心的幹部研習班成員。但社區發展不僅僅來自社區發展協會單一性質 的團體,研究也指出社區發展協會往往多由地方既有派系所掌握,量化的問卷透 過回郵方式也容易產生信度問題。因此社區發展研究應考慮不同性質的行動者, 以質性研究進行更能呈現地方發展的真實面貌。 Bourdieu 認為不可能去計算社會結構和功能,除非重新介紹資本的所有形式, 並且不能單從經濟理論下理解資本形式(Richardson, 1986)。本研究考慮行動者間 的資本差異,並分析其中結合性與橋接性社會資本在節慶中的作用。誠如林南(張 磊譯,2005:24)所認為社會資本作為一個在理論中產生的概念,應該在社會網絡 背景中考慮:作為通過佔據戰略網絡位置和/或重要組織位置(position)的社會關 係而獲取的資源。接下來我們援用社會網絡分析來顯現行動者間的網絡位置。 二、社會網絡分析 社會網絡是指連結的一群節點的一組社會關係(Laumann et al.,1978)。當中 的核心概念節點(node)指的是各個社會行動者,行動者可以是個體、公司、或者 更集體性的社會單位(劉軍,2004),節點也被使用在事件、想法、目標或其他事 物上(Bruce Hoppe、Claire Reinelt,2010)。而連結(tie)指的是人群間的關係,如果 研究整體網絡(whole network)的關係,可能是指互惠性或傳遞性等;如果是個體 網絡 10(ego network)可能是指關係的密度或是同質性等(劉軍,2004)。 林南認為一個特定的網絡可以自然地的形成,也可以由對一個特定的共同關 注的焦點或關於一種資源(如環境保育、女性權力)利益的社會性建構而來的(張磊. 10. 關注個體行動者,而非作為一個整體的網絡。. 27.

(38) 譯,2005:37)。網絡中的節點,直接和間接地提供了接近社會網絡中的其他節點 (行動者)的機會。社會資本反映網絡中節點的個人資源,也意味著節點可以使用 嵌入在網絡中等級結構的資源。 蔡毓智(2008:3)說明社會網絡理論及分析起源有三類,第一是社會計量分析, 透過圖型理論對小團體研究;第二是 1930 年代分析人際關係的模式與派系,而 人類學將其運用在部落和村莊中的社群關係結構;最後是 1970 年代哈佛結構學 者透過數學模型、圖型化的方式呈現個人社會網絡結構及型態,演化成現今的社 會網絡分析。此分析方式從關係的角度研究社會現象和社會結構,社會結構可以 是行為結構、政治結構、社會結構或是經濟結構,因此社會網絡分析的概念和方 法已經在多種學科上廣泛應用(劉軍,2004)。 自 1970 年代以來開始興起的社會網絡分析,近年來廣泛運用到各個學科。 之後從社會網絡的結構延伸群聚(cluster)、核心與邊陲(core and periphery)、網絡 密度(density)、中心性(centrality)、人脈中心(hubs)、結構洞(structural holes)等等 的概念。 Bavelas 在 1948 年最先對中心性的形式特徵進行研究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室 團體網絡,驗證出當行動者若是位居網絡中心性位置其影響力越大,爾後學者將 此概念用來進行創新產品的擴散,知識的擴散,解釋組織的效率,政策的整合性 研究(Freeman, 1978/79)。社會網絡的中心性可以分成局部中心性以及整體中心性。 局部指的是點與其它的點的而言的相對重要性,整體指的是點在整體網絡中的戰 略重要性。中心性又可以分成點度(Degree)、中間度(Betweenness)、接近度 (Closeness) 三種計算方式(Freeman, 1978/79)。. 28.

(39) 1.. 點度 11:最簡單且直觀的的中心性,如果一個點與許多點相連,我們就說該 點具有較高的點度。. 2.. 中間度:當點 A 與點 B 的途經必須經過點 C 時,則點 A 與點 B 的關係必須 依賴點 C,此種具有控制其他兩人交往能力稱為中間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具有較高中間度的行動者可以通過控制或者曲解訊息、資源的 傳遞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此種概念延伸出 Burt(1992)所提出"結構洞" 理論(structural holes)來解釋此種概念,當網絡結構中的兩群體間缺乏連 結形成空洞,此時若有行動者能夠居於中介者(broker)的角色,或者又稱 " 橋",就可以使得兩個群體彼此交流,亦是創意和合作的來源(Burt,2004)。. 3.. 接近度:此概念是由 Bavelas 於 1948 年所提出,但由 Sabidussi 在 1966 年以 形式化所呈現(Freeman, 1978/79),操作化定義為點 a 與所有其他點之間的距 離和。 中心性的概念引起學者們的討論,Degenne 與 Forsé 認為網絡關係當中權力. 關係並不具有傳遞性(Degenne & Forsé, 1999),也就是說點 A 與點 C 有關係,點 B 與點 C 有關係,但點 A 並不見得跟點 B 有關。而選擇哪一種中心性進行測量則 端看問題的著重點。 社會網絡分析多數認為社會結構是社會行動者之間實際存在或是潛在的關 係模式,結構分析者另一個重要的關注點是分析出網絡中所存在的次結構 (sub-structure)。在網絡群聚算法目的在展露複雜網絡的群體關係,對理論研究和 實際應用上有重大意義(劉軍,2004)。2002 年 Girvan 和 Newman 提出 GN 算法 (Girvan & Newman, 2002),他們首次發現複雜網絡中普遍存在的網絡群聚結構, 啟發其他研究者對此問題的深入研究,其採用的規則是群聚間連接的邊界數應大. 11. 點度亦可分成向內(in-degree)及向外(out-degree)點度,例如,前者可以是有多少人認識個體、 後者是個體認識多少人。. 29.

(40) 於群聚內連接的邊界數,連接的邊界數定義為網絡中經過該連接的任意兩點間最 短路徑數。此種算法的缺點是計算速度慢,只適合處理中小規模的網絡(楊博 et al., 2009)。 綜合以上社會資本及社會網絡分析在應用上的高度互補,社會資本可用來分 析行動者本身的特質,而社會網絡分析著重在行動者網絡的結構。因此本文將造 節活動視為網絡和行動者空間為分析文本,並在其中探討如何影響鄉村發展。. 30.

(41) 第五節 小結 從文獻回顧可以發現對於造節活動對鄉村發展此議題目前尚無完整的理論 能夠描述整個過程,國外研究大型的造節活動帶動地方發展,多以管理學的角度 進行分析,忽略地方文化脈絡。反倒是 Marsden 的鄉村發展理論的三要素可以成 為良好的架構進行分析,但是需要注意此三要素是彼此動態相互影響的結果,細 部內容則需要其他理論來進行補充。 為了瞭解造節活動如何影響鄉村發展,就必須考慮到造節活動的起始,本文 援用行動者網絡理論,有助於詮釋大雅小麥文化節從開始到後來的演變,提供很 好的框架,並且考慮到非人行動者在此扮演的重要性,回應研究者第一個研究問 題。第二部分則是透過社會網絡分析現今小麥文化節的社會網絡,試圖將造節活 動的成員關係視覺化,因行動者網絡理論重視中介的概念與中心性中講求溝通的 中間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概念能相互對照,因此能說明小麥文化節中的社會 關係。在第三部分說明小麥文化節社會網絡當中不同群聚的行動者間及網絡間的 資本意涵。 第四個研究問題則在第五章以 Marsden 鄉村發展理論架構,透過網絡與行 動者空間的改變說明不同的價值觀應用在商品化上,以及造節活動的調節機制, 釐清整體造節活動如何影響鄉村發展,並可延伸探討臺灣造節活動風潮下,不均 的鄉村發展原因。. 31.

(42) 32.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區概況. 台中市大雅區地處台中盆地西北部,東鄰潭子區,西接沙鹿區,北毗神岡區, 南連西屯區,全區面積為 32.4109 平方公里,共 15 個里。因位於大肚台地東麓, 故地勢向東南傾斜,東半部海拔高度 130 到 150 公尺左右,西半部海拔高度約 300 公尺(圖 3-1)。主要河川筏仔溪發源於神岡區,上游流經本區後於烏日區注 入大肚溪,早期亦開發葫蘆墩圳流經境內,故多人工水圳。大雅區年雨量約一千 五百公厘,雨水集中於夏季,約佔全年的百分之八十,冬季較為乾旱,年均溫十 九度到二十一度之間,最高溫七月份可達三十度以上,最低溫一月份在十度以下 (陳炎正,1995)。. 圖 3-1:大雅區地形分層設色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繪. 33.

(44) 東半部土壤屬大甲溪古沖積扇一部分,表層為淺薄的黏土或砂質土,其餘均 以礫石層為主,西半部土壤為紅土台地堆積層,上層為平均厚度 1.2 公尺紅土層, 下半部是礫石層,基盤屬於頭嵙山統地層(江素卿,2008)。大雅鄉鄉民因此在土 壤較肥沃的平原種植水稻,在山地多栽種和作物或是果樹(陳炎正,1995)。 大雅區位於原台中市西北處,2010 年台中縣人口密度排名第五,人口呈現 穩定成長,約九萬人口。大雅區位置受大台中地區擴張影響,都市向外擴張的情 況日趨明顯(林心穎,2007),圖 3-2 可看出台中市周遭人口密度較高的情況。大 雅區內則以大雅村分出的上雅村、文雅村及大雅村為人口聚集處,向外人口密度 越低(圖 3-3)。早期影響聚落分布因素主要是受到地形以及水源為主,但今日交 通因素佔重要地位,如中清路、民生路兩側的人口與住宅密度較高,另外政策與 經濟發展亦影響大雅區的人口分布,如因應中部科學園區所新設的中科路及科雅 路(江素卿,2008)。 農業概況從表 3-1 看出,1961 年大雅區農戶人口佔總人口數約 75%,顯示 出早期大雅區以農業為主要產業,但在 1961 年到 1981 年間,20 年內農業人口 率下降了一半。現今,農戶人口只佔總人口的 15%。耕地面積率較農戶人口率下 降速度較緩,2010 年大雅區耕地面積仍佔總土地的 40%,顯示本區農業景觀仍 是重要的地方特色。. 34.

(45) 圖 3-3:2010 年台中縣人口密度圖 資料來源:台中縣統計要覽(2000). 圖 3-2:2010 年大雅鄉人口密度圖 資料來源:台中縣統計要覽(2010). 35.

(46) 90 80 70 60 50. 耕地面積率(%). 40. 農業人口率(%). 30 20 10 0 1961 1966 1971 1981 1991 2001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圖 3-4:大雅鄉耕地面積率與農業人口率 資料來源:台中縣統計要覽(1961-2009) 表 3-1:大雅鄉農業資源一覽表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94 年. 95 年. 96 年. 97 年. 98 年. 99 年. 土地面積 3241.09 3241.09 3241.09 3241.09 3241.09 3241.09 3241.09 3241.09 3241.09 3241.09 (公頃) 耕地面積 1571.83 1563.90 1561.35 1546.52 1404.07 1388.62 1124.13 1378.57 1301.09 1276.84 (公頃) 耕地面積 佔總面積 比例(%). 48.50. 48.25. 48.17. 47.72. 43.32. 42.84. 34.68. 42.53. 40.14. 39.40. 總人口數 (人). 82158. 83276. 84294. 85177. 85739. 86993. 87976. 88864. 89499. 89825. 農戶人口 數(人). 20583. 16648. 14743. 15311. 15230. 14561. 13687. 13749. 13559. 13559. 農戶人口 佔總人口 比例(%). 25.05. 19.99. 17.49. 17.98. 17.76. 16.74. 15.56. 15.47. 15.15. 15.09. 資料來源:台中縣統計要覽(2001~2010). 36.

(4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主要以行動者網絡理論(ANT)詮釋小麥文化節的形塑,並透過社會網 絡分析釐清行動者間社會網絡結構,再說明行動者各自的資本如何影響小麥文化 節。透過文獻回顧建構出研究架構(圖 3-5),研究者認為造節活動是政府政策從 統治到治理的過程,大雅區面臨鄉村轉型成工商業社會,地方跟隨著政府政策的 腳步尋求地方特色而向外註冊,是內部與外部的交互作用,然而隨著造節活動的 發展內部本身會進行再調節的過程,此時地方的行動者扮演重要的角色;原本形 成的網絡透過再調節後,出現新的社會關係與政治關係,也出現新的行動者空間, 不同行動者從個別的行動空間凝聚在整體網絡裡,其中聚集了知識、資源、資本 的交換,轉譯的不成功會使得行動者退出網絡;最後商品化中,商品的性質本身 也會影響商品化的過程,而商品價值的生產會改變社會與政治關係,大雅區圍繞 著小麥意象進行地方的營造。. 圖 3-5:研究架構圖. 37.

(48) 欲透過 Marsden(1998)鄉村發展理論的三要素進行對於小麥文化節的分析, 造節活動其實當中亦包含調節(Deregulation and reregulation)、商品化(Arenas of commoditizaion and social resistance)以及網絡和行動者空間(Network and actor spaces)此三要素來影響鄉村。 其中 Marsden 鄉村發展理論並未深入的提出三種要素的動態過程,研究者結 合行動者網絡理論來補足調節中行動者間會進行轉譯的過程。而不同的行動者因 有不同形式的資本,除了彼此可以交換資本外,也透過不同的資本對商品化進行 不同的詮釋,出現有所差異的行動者網絡空間。. 38.

(4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為達到本研究之研究目的,以上述研究概念為基礎,採用的具體研究方法 有: 一、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目的是希望透過對社會情景最詳盡的描述,勾勒出情景所發生的背 景與問題的全貌,讓我們能夠看到社會現象中的「深層結構」( Sanday,1979)。由 於本研究旨在概念化造節活動,對於鄉村發展理論是否適用於造節活動仍有不確 定之處,因此透過個案分析提供前期準備的研究。 二、社會網絡分析 社會網絡分析(SNA)是一種使用數學和視覺化表示人與人,人與組織之間 目標、興趣的評估方法,且可在更大的系統下實體之間的關係結構使用(Hoppe & Reinelt, 2010)。透過社會網絡分析法將造節活動的社會網絡可視化,評估造節活 動所形成新的社會網絡連結性結構以及當中的權力關係如何影響造節活動。 行動者的確立(node)是在研究者參與觀察後,透過相關資料蒐集(文宣、文化 地圖、農會小麥文化節籌備會的開會通知……等)初步建立,並透過訪談者的重 複確認後進行增減,並以行動者參與小麥文化節的名義為一行動者單位,如以個 人、社團、產業等。社會網絡關係(tie)的問項主要為訪談大綱的第二大類,訪談 者透過研究者所提供的行動者清單,說明在小麥文化節會和那些行動者有所聯繫。 分析工具為網路提供免付費 Ucinet 第六版 NetDraw 軟體,本研究主要以 2012 年 參與活動者,以中間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進行分析,並以 GN 算法進行網絡 結構的分析。. 3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a, T.C., “The Effect of Competition Law Enforcement on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Competition Law and Economics 2010, 10. Manne, H., “Mergers and the Market for

Continue to serve as statements of curriculum intentions setting out more precisely student achiev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curriculum.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y Define  clearly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can  simply  be  defined  as  a  rise  in  GDP  or  GDP  per 

• Summarize the methods used to reduce moral hazard in debt contracts.2. Basic Facts about Financial Structure Throughout

(1996)“Urban knowledge park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122(2):33-45. (1997)“Strategic behavior and

Sanwan beautiful natural landscape is the simple folk of the Hakka is rural, how gradually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creat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