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造節活動

節慶(Festival)是與神話、宗教和民族傳統相關儀式中的一部分,意涵著為了 某種慶祝或感謝的目的所產生的社會聚集 (Sadie,1980;引自 Waterman, 1998:57)。

陳柏州、簡如邠(2004)認為農業社會裡,人們會以節慶作為季節的記號,比如春 節、端午、中秋、冬至等,並配合著耕耘與收成的節令,例如清明節介於春耕及 夏耘之間,中元節是在大暑,不宜耕作等,此時節慶除了祈福、消災、聚會的性 質外,亦有休息的涵義。另一種節慶則是國家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如行憲紀念 日、雙十節,或是人為操作下的教師節、婦女節、軍人節等等。但隨著時間發展,

台灣各鄉鎮輪番上演了一場又一場嘉年華會似的地方新節慶。

劉乃瑋(2005)認為造節運動是透過政府與當地人士的巧思包裝之下,重新將 地方文化產業與在地農物產或與地理資源、手工藝等相結合。由政府、農會、學 者、文化工作者、民間人士所共同信仰並奉為圭臬,目的是在創造設計出具有在 地特色的節慶,並帶動地方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在王伯仁的分類當中較符合「地 方-產業-創新節」的定義,此種類型的特色是地方擁有特殊產業可以透過節慶將

「產業文化化」;擁有特殊文化或自然資產者是透過節慶「文化產業化」;兩者皆

無者還是可以透過自行創造的「文化創意產業」,透過新的包裝,再現於社會。

此時鄉村從原本的生產導向因應社會變遷轉而消費導向,鄉村要如何被消費?

從供給面上來說,苟志效、陳創生(2004)認為節日的符號是整個民俗文化符號系 統發展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符號的功能可以從三方面來看:

1. 符號具有命名指述功能:符號可指稱、描述事物及屬性

2. 符號具有表現功能:符號可以對觀念、情感、意願、動機等進行顯示、隱喻 和象徵

3. 符號一般都具有在特定環境下發訊息和收訊息者之間傳遞訊息的傳遞交流 功能

節慶需要找到一個符號才能被人所指稱,也才能想像並且傳遞。對於新興的 節慶來說在經濟資本相對較低的地方,符號更是重要。對應到鄉村來說也是如此,

鄉村經濟資本無法與都市地區比擬,只好運用其自然環境企圖積累財富。鄉村要 如何操作自然環境?法國社會學家布希亞《物體系》(林志明譯,1997)一書中提 出「要成為被消費的對象,物必須要先成為符號。」,並且在《符號政治經濟學 批判》(夏瑩譯,2009:47)一書中所指出四種消費的運作邏輯:使用價值的功能邏 輯(the functional logic of use value)、交換價值的經濟邏輯(the economic logic of exchange value)、符號價值的差異邏輯(the differential logic of sign value)、象徵 交換的邏輯(the logic of symbolic)。其中交換價值的經濟邏輯來自物轉成商品,

以市場邏輯操作,而物的定義不依賴物自身,承載更多意義。以地方性造節活動 來說,自然景觀或是農特展品由於被標識而被特殊化,除了可食用此功能性的意 涵外,還賦予不同的意義。

當一個鄉村地區希望被消費時,就必須找到代表自己的符號,重要的是這個 符號必須與其他地方有所差異,這麼一來也就落入符號邏輯的差異化鄉村。當鄉

找的自身特色如鄉村景觀、農作物,本身已經不是全然的使用價值,更代表著其 他意涵,消費者來此並不只是來填飽肚子,而是有其他屬於地方性的需求。

Richard(2007:258)認為西方社會新興節慶的增加是來自於消費者的需求。當 代的社會關係已經從集體模式的消費和生產、維持社會資本轉移到注重個人的經 驗與發展,文化觀光是一種可以使消費者創造自我的描述和與他人產生不同的資 源。因此出現商品化象徵性生產系統(commoditized symbolic production system),

評估地方和事件(event)的文化資本後供市場消費,取代原本集體供給的文化形式 (Waterman, 1998)。消費者是這場造節運動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Urry(2007)認為 觀光客的凝視其實就是一個收集符號的過程,透過收集不同的符號,滿足於「每

算與文化活動都不是順應民意所產生。在此之下,政府提出口號讓各地紛紛動員 研究(張玉雲,2008;張育真,2006;駱焜祺,2002)。新興節慶的研究風潮從 21 世紀初期開始,除了大宗的節慶管理主題外,亦有造節活動對於地方發展的探 究。

以管理學的角度來看,節慶除了公部門的參與尚有許多私部門的加入,透過 這些地方人士的參與可以使得活動更加的成功。國外節慶研究從商業領域的企業 觀點中引進了 Freeman 所提出的利害關係人理論(Freeman,2000),所謂的利害關 係者是指所有可以影響組織目標完成的利害關係者,其同樣的也會受到目標所影 響 (Karlsen, S., & Stenbacka Nordström, C.,2009:134),英文「stakeholder」指的是 拿著籌碼的人,在此籌碼成了影響當中的地位甚至達成目標的重要因素。Getz 和 策略分析、分類和計畫是沒有用處的 (Karlsen, S., & Stenbacka Nordström, C.,2009),

實際上其簡化了社會環境的影響,忽略了所謂關係者之間的網絡關係。Brunori 和 Rossi(2007)認為關係間的衝突是可以解釋失敗的鄉村發展策略,當在設計規劃過 程中必須納入考慮。

Getz 和 Andersson(2010)則是輔以資源依賴理論進行研究,認為許多重要的 利害關係者是因為擁有資源或者其他形式的支持力量,這關係到一個節慶的可行 性和永續性,某種程度是受到節慶組織者所管理。是故在節慶管理網絡中,組織 者的角色必須善於管理才能產生支持和資源。從管理角度出發的理論限制在只能 進行參與者的分析研究而無法看見節慶的發展全貌,然而,其提出 節慶活動中資 源的依賴與管理者的角色是節慶可行與永續的關鍵。

國內研究中吳佳穎(2011)在大型節慶宜蘭童玩節當中發現組織制度與創意 是很重要的一環,大型節慶舉辦時,地方政府的角色如何維繫功能運作是相當重 要的。陳柏州、簡如邠(2004)認為一個成功的節慶活動包含三個要素:公部門的 創意策略與工作規劃、經費籌措、活動品質。地方政府在進行造節過程中往往扮 演管理角色,然而舞台上展現的則是地方人民的生活,因此地方政府如何動員民 眾的過程是不容忽視的部分。許興家、曾聖文、柳金財(2008)認為大型的節慶容 易停辦的原因是來自政府由上而下的政策缺發當地特色推動,經費是最大的困境。

相對而言,從地方性文化、特色產業,或者特色商圈轉型的節慶活動,具有文化 及經濟基礎較能永續發展。劉新圓(2005)則是透過對於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研究 當中,企圖反省台灣效法日本社區營造的政策:

1. 活動發起者

日本造町活動是由地方自發性產生,地方政府積極餐與並提供各項技術性的 協助。台灣的社造活動是由文建會發起,繞過地方政府下放社區。這樣的形 式是否會造成與現有的行政體系造成衝突,產生資源的浪費。

2. 活動形式

研究者認為一個良好的節慶是具有豐厚的文化能量且具有足夠資源,這裡的 資源其實包含了更多除了經費之外那些隱然未見的關係,需要透過行動者間的良 好網絡,才能有效且以乘數效應的方式帶動地方認同與觀光人潮。因此地方性的 節慶除了來自文化治理的結果,更該考慮到當地的脈絡。造節活動的目的是促進 鄉村發展,已然作為地方再發展的方法,誠如 Richards 認為透過這樣文化定位成 象徵物品所帶來的影響是建立意象、創造就業以及促進經濟,巴塞隆納之所以可 以形成觀光熱點,依賴著文化觀光中重要資源─氛圍。此種氛圍是強烈連結特定 位置的社會資本。社會資本不僅僅是將人黏在一起,也提供不同團體的連結(link)。

以 Catalunya 為個案研究中發現,這樣的造節活動其實是一種重新社會化的過程,

是社會整合的工具(Richard,2007:269)。

因此我們將造節活動納入鄉村發展的體系之中進行討論,而參與的行動者本 身擁有的資源及當中網絡關係是不容忽視的一環。在臺灣研究中更可以發現社會 資本在當中扮演的重要地位,因此研究者認為行動者的資源及網絡關係是影響節 慶發展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