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行動者的網絡空間分析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四節 行動者的網絡空間分析

具有改善社群生活情況的潛能(Woolcock & Narayan,2000:226)。爾後 Bourdieu (Richardson,1986:248-249)定義社會資本為「彼此熟悉或認可的制度化關係之永久 網絡的實質或潛在資源的總和」。而人們擁有的社會資本取決於視其所能有效動 員關係網絡的能力,以及擁有其他形式資本的數量,包含經濟、文化、象徵資本。

(孫智綺譯,2002:73):

1. 經濟資本

4. 象徵資本

相當於所有牽涉到名望及認可的一套規矩(像禮遇)。究極而言,是對其 他三種資本之擁有的認可所帶來的信用及權威。

也就是說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象徵資本四種資本是並存且相互 依賴,個人所擁有的資本結構與資本總額會決定他在社會上的地位。

Putnam(1993:167)定義社會資本為「能夠藉由促進協調的行動來改善社會效 率之社會組織的特性,例如:規範、信任和網絡」,社區當中的規範、信任與網 絡會影響凝聚力的產生。Gittel 與 Vidal(1998)延伸 Putnam 的概念,將社會資本 區分成「結合型社會資本」與「橋接型社會資本」。結合型社會資本是一種獨特 認同且同質性成員彼此間之多面向的關係,成員有緊密的接觸,且具有強烈的相 互承諾;橋接型社會資本是一種異質性的個人之間形成較弱、較疏遠的社會連結。

林南(張磊譯,2005:40)認為社會資本包含結構和行動相互交叉的三個組成部分:

結構(嵌入性)、機會(通過社會網絡的可獲取性)和行動(使用)。而鑲嵌在社會關係 當中的社會資本就是資源,可以帶來回報。

Woolcock 與 Narayan(2000)認為在不同的社會資本的定義當中,均呈現了相 同的概念:

1. 認為社會資本是一種資源

2. 認為社會資本有多種面向,也有不同的層次 3. 社會資本分析的主要單位是社區

社會資本經常被認為是有助於地方發展,帶來的利益主要為減少交易成本 (Kay,2006、張磊譯 ,2005)、幫助克服集體行動的問題(Rydin and Holman,2004、

(Uphoff & Wijayaratna)、強化個人的身分及認同感(張磊譯,2005)。Woolcock 與 Narayan(2000)則主張社會資本是有正負面的影響、社會資本的資源是可以從結果

圖 2-3:社會資本與窮困轉變

中區分(表 2-2)。從中可以發現,擁有結合資本與橋接資本才是最佳的情況。而 Woolcock 則詳細描繪窮人如何透過社會資本進行脫貧。社區內部的結合資本在 網絡多元發展下可以提高共有福祉,但此資源是有所極限,當發展到一定程度是 共有的福利受到分割的情況下會由高(B)轉低(C),若在此時有機會能透過橋接資 本得到交換資訊、減少風險、降低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D),福利又可以再度的 提升(E) (圖 2-3)。本研究認為地方舉辦節慶中也有此效果,地方節慶發展網絡初 期可獲得利益,但是當網絡變得複雜多元時社會資本反而變成一種阻礙,必須從 橋接資本中來提高福利。

表 2-2:社區層級的社會資本分類 外部社區

網絡(橋接)

內部社區網絡(結合)

低 高

低 孤兒 貧窮村民

高 近來鄉村到都市的移民 小額信貸計畫的成功會員 資料來源:Woolcock and Narayan(2000):Table 1

資料來源:Woolcock and Narayan(200O):Figure 1

黃源協等人(2011)探討社區中的社會資本與社區發展關聯性兩者是相關的

Bourdieu 認為不可能去計算社會結構和功能,除非重新介紹資本的所有形式,

並且不能單從經濟理論下理解資本形式(Richardson, 1986)。本研究考慮行動者間 的資本差異,並分析其中結合性與橋接性社會資本在節慶中的作用。誠如林南(張 物上(Bruce Hoppe、Claire Reinelt,2010)。而連結(tie)指的是人群間的關係,如果 研究整體網絡(whole network)的關係,可能是指互惠性或傳遞性等;如果是個體 網絡10

林南認為一個特定的網絡可以自然地的形成,也可以由對一個特定的共同關 注的焦點或關於一種資源(如環境保育、女性權力)利益的社會性建構而來的(張磊

(ego network)可能是指關係的密度或是同質性等(劉軍,2004)。

10

譯,2005:37)。網絡中的節點,直接和間接地提供了接近社會網絡中的其他節點 (行動者)的機會。社會資本反映網絡中節點的個人資源,也意味著節點可以使用 嵌入在網絡中等級結構的資源。

蔡毓智(2008:3)說明社會網絡理論及分析起源有三類,第一是社會計量分析,

透過圖型理論對小團體研究;第二是 1930 年代分析人際關係的模式與派系,而 人類學將其運用在部落和村莊中的社群關係結構;最後是 1970 年代哈佛結構學 者透過數學模型、圖型化的方式呈現個人社會網絡結構及型態,演化成現今的社 會網絡分析。此分析方式從關係的角度研究社會現象和社會結構,社會結構可以 是行為結構、政治結構、社會結構或是經濟結構,因此社會網絡分析的概念和方 法已經在多種學科上廣泛應用(劉軍,2004)。

自 1970 年代以來開始興起的社會網絡分析,近年來廣泛運用到各個學科。

之後從社會網絡的結構延伸群聚(cluster)、核心與邊陲(core and periphery)、網絡 密度(density)、中心性(centrality)、人脈中心(hubs)、結構洞(structural holes)等等 的概念。

Bavelas 在 1948 年最先對中心性的形式特徵進行研究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室 團體網絡,驗證出當行動者若是位居網絡中心性位置其影響力越大,爾後學者將 此概念用來進行創新產品的擴散,知識的擴散,解釋組織的效率,政策的整合性 研究(Freeman, 1978/79)。社會網絡的中心性可以分成局部中心性以及整體中心性。

局部指的是點與其它的點的而言的相對重要性,整體指的是點在整體網絡中的戰 略重要性。中心性又可以分成點度(Degree)、中間度(Betweenness)、接近度 (Closeness) 三種計算方式(Freeman, 1978/79)。

1. 點度11

2. 中間度:當點 A 與點 B 的途經必須經過點 C 時,則點 A 與點 B 的關係必須 依賴點 C,此種具有控制其他兩人交往能力稱為中間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具有較高中間度的行動者可以通過控制或者曲解訊息、資源的 傳遞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此種概念延伸出 Burt(1992)所提出"結構洞"

理論(structural holes)來解釋此種概念,當網絡結構中的兩群體間缺乏連 結形成空洞,此時若有行動者能夠居於中介者(broker)的角色,或者又稱 "

橋",就可以使得兩個群體彼此交流,亦是創意和合作的來源(Burt,2004)。

:最簡單且直觀的的中心性,如果一個點與許多點相連,我們就說該 點具有較高的點度。

3. 接近度:此概念是由 Bavelas 於 1948 年所提出,但由 Sabidussi 在 1966 年以 形式化所呈現(Freeman, 1978/79),操作化定義為點 a 與所有其他點之間的距 離和。 (Girvan & Newman, 2002),他們首次發現複雜網絡中普遍存在的網絡群聚結構,

啟發其他研究者對此問題的深入研究,其採用的規則是群聚間連接的邊界數應大

11 點度亦可分成向內(in-degree)及向外(out-degree)點度,例如,前者可以是有多少人認識個體、

於群聚內連接的邊界數,連接的邊界數定義為網絡中經過該連接的任意兩點間最 短路徑數。此種算法的缺點是計算速度慢,只適合處理中小規模的網絡(楊博 et al., 2009)。

綜合以上社會資本及社會網絡分析在應用上的高度互補,社會資本可用來分 析行動者本身的特質,而社會網絡分析著重在行動者網絡的結構。因此本文將造 節活動視為網絡和行動者空間為分析文本,並在其中探討如何影響鄉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