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視知覺之理論與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視知覺之理論與基礎

本節將藉由對幼兒視知覺發展的認識,進一步探究幼兒視知覺缺陷的 相關研究。

一、幼兒的視知覺

對於幼兒的視知覺能力之介紹,以下由視覺與生活、視知覺發展階段、

視知覺測驗工具三部分進行研究分析。

(一)視覺與生活

每一天的生活,我們需要與環境中各式各樣的物體進行交互接觸,這 些物體各自有不同的輪廓、相異的特徵,且存在於空間中的某一個角落,

藉由觀察每個物體各自擁有的獨特條件,探索物體與生活上的相互關係,

進而從他人與物體的互動經驗中,了解物體存在的意義,並將物體本身和 其意義進行連結,因此,環境內各項物體表現出的視覺線索會與個體產生 互動,可以說我們身處於一個充滿視覺感受的一個環境中。

23 

個體接收的外界訊息大約有80%是來自視覺感官,包括圖像、文字與 其他的視覺感受(高麗芷,2003),由於物體會發光或藉由光的反射而照 亮物體,讓我們能透過眼睛看見物體,察覺到物體本身的特質,並區別顏 色光亮、外觀輪廓,或相似物體間各自的獨特之處,可推知光是產生一切 視覺刺激的基礎,也是視覺發展的先決要件。

個體的視覺神經系統早在胚胎時期就已經開始逐漸發展,直到五歲時 可達到最佳的視覺功能(林美珍,1996;鄭日昌、周軍,2003)。而且在 人類發展出語言系統以口語與他人進行溝通前,主要是使用個體的視覺感 官系統與外界事物進行互動,可推論視覺功能的演化時間應該比語言發展 的進程多了數百年的歷史,但是人類大腦的視覺皮質區早在語言系統出現 前,即發展出一套迅速且有效的辨識系統以處理外界的視覺線索,因此當 我們使用眼睛探索周遭環境,擷取個體認為重要的視覺影像,並將之留存 於大腦貯存區的過程,可被認為是「學習」的第一步(吳百薰,1998)。

視覺是指個體將環境中接收到的訊息加以組織,包括固定視覺、追視、

掃瞄、視力、聚焦能力、雙眼視覺及立體視覺,是一般人在生活中最常使 用於學習工作的感覺系統,能在幾分之一秒內察覺並接收大量訊息,幫助 我們了解外界事物;而知覺是將視覺器官接收後組織的訊息,加以解釋、

內化到個體的大腦認知系統中,將刺激轉化為有意義之經驗,讓個體能快 速且高效率的學習新事物之過程,如正確的行為表徵、認知概念的學習、

空間關係的辨識、習字閱讀等;所以,當個體藉由視覺接收器官─眼睛獲 得外界資訊,會進一步傳遞至大腦的知覺系統中,將視覺圖像與其抽象意 義進行連結的運作過程,稱為視知覺(visual perception)(吳端文,2012;

黃志成、王淑芬、陳玉玟,2008)。

個體的視知覺能力是一個感官視覺與大腦認知的處理歷程,大腦主動 的進行搜尋、注意、選擇其所需要的相關訊息,並與眼球的運轉能力、頭

頸的協同動作相互配合,以完成計劃或行動的能力,是一個動態的自主運 作過程,而非是個體被動的去接收環境中的刺激。而幼兒的視知覺技巧執 行能力,除了會影響個體在日常活動中的行為表現,也會對個體的語言、

書寫、數學、拼字等認知學習表現造成影響,特別是在學齡前及學齡早期 孩童,其影響更為顯著(岳修平,1998)。

(二)幼兒的視知覺發展

在母體懷孕的第3 周,胎兒開始慢慢的發育出視覺器官─眼睛,到第 20 周時已經可以進行眼球運動,而第 24 到 40 周期間,胎兒視網膜與大腦 視覺皮質漸漸成熟、分化,逐步建構視覺神經系統,相較於其他感覺器官 迅速的發展,新生兒所擁有的視覺系統在一歲前是呈緩慢發展的。但從一 歲開始,幼兒已發展出視覺注意力與察覺力,能藉由視覺接收器觀察周遭 環境;兩歲的幼兒能自動調整視覺焦距,主動搜尋自己想注意的物品,並 配合較成熟的身體動作能力和認知能力,自主整合視覺與動作間的協調能 力,執行具技巧性的視知覺活動,如:找尋被藏起來的物品、進行相同形 狀的配對等活動;三歲大的幼兒會開始察覺不同物體間的相異處,如小鳥 和小狗的相異特徵,發展出較粗略的視覺區辨能力;四歲時,兒童能進一 步區辨生活環境中高相似度的視覺刺激,但對抽象、未經驗過之幾何圖形 或文字的辨別力較低,如能指出兔子與貓咪的個別特徵,但卻無法清楚分 辨6 和 9 的差異(Johnson, 1990; Walton, 1989)。

到了五歲,由於幼兒的視覺器官發展成熟,擁有最佳的視覺調焦功能,

能清楚辨識物品的細微特徵,迅速找出彼此的差異處,可以精確且熟練的 使用視知覺能力控制肢體動作的行為表現;而6 歲的兒童能藉由視覺經驗 的累積與認知發展的成熟,靈活運用視知覺技巧學習更精細的書面語言

(黃志成等人,2008)。

學者 Warren(1993)提出「視知覺技巧發展的階層模式」(Hierarchy

25 

圖 2-1 視知覺能力發展階層圖

資料來源:Warren, M. (1993). A hierarchical model for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visual perceptual dysfunction in adult acquired brain

injur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47(1), 42-66.

視覺認知要素

視覺接收要素        視覺記憶 

      視覺區辨              視覺掃描              視覺注意       

 

    基礎視覺:視覺敏銳度、視野         眼球運動:追視、調焦能力    

of visual perceptual skill development),認為個體間視知覺能力發展的成熟 速度並不相同,但卻會依循著一定的發展次序,由基礎運動能力往高階認 知能力發展。且依據Warren(1993)視知覺能力發展的先後順序,將視知 覺區分為視覺接收及視覺認知(visual cognition)兩大要素,個體需要整合

視覺接收與視覺認知要素才能形成有效用的功能性視知覺能力(如圖1)。

其中視覺接收是視知覺最底層的能力,也是奠定視知覺發展的根本要素,

有基礎視覺功能與眼球運動(oculomotor control)兩部分,前者指的是視 覺敏銳度(visual acuity)、視野(visual fields)、視力(eyesight)等,後 者包含追視(eye tracking)、眼球的遠近調焦能力等,個體藉由視覺接收 能力達到察覺光和物體存在的目的,進一步選取、整合外在環境視覺之資 訊;而看見物品後能進行選擇、區辨和解釋,則是仰賴於較高階層的視覺 認知要素,包括視覺注意(visual attention)、視覺掃瞄(visual scanning)、

視覺區辨(visual discrimination)、視覺記憶(visual memory)等能力,將 接收到的視覺訊息在大腦皮質區中加以整合,最後將精選後的資訊與個體 其他的感覺功能相互連結,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使我們能與環境進行有效 能的互動(張雅晴,2005;王方伶、孟令夫、杜婉茹,2009)。

當兒童處於一個自然環境的空間下,對於物我空間知覺的抽象能力,

需要藉由視覺辨識與感覺經驗兩種方式進行學習,前者指辨別距離的遠近、

方位的上下、前後左右等空間關係的知覺能力,後者則是指透過真實生活 情境中物體移動或身體運動等經驗學習,結合上述兩種學習方式,培養對 不同視覺方位、運動方向的空間知覺能力。而Tversky、Morrison、Frankin 與Bryant(1999)研究指出,兒童視覺空間概念與其認知發展有密切的關 連性,若依據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所提出認知發展理論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來看,學前階段 4-6 歲的幼兒已能熟 練的運用感覺動作探索世界,開始進入使用語言及符號來表徵外在事物的 階段─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能利用穩定的感官能力探索生活中各 種新奇事物,以自我為中心點表達對萬物的知覺感受,並指出幼兒的視覺 空間能力會依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影響,而達到不同的能力發展階段

(陳嘉陽,2012)。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Howard Gardner(1985)提出每個個體內皆擁有至 少八種不同智能的「多元智慧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簡稱 MI)」,

其中指出利用視覺察覺外界事物、接收訊息、表徵符號,結合視覺與空間 能力在環境中進行活動的智能,稱為「視覺空間智慧」,並將視覺空間智 能分為四個表現階段,分別為:(1)嬰兒期:此時期的嬰兒會運用身體 探索空間結構,以建構視覺符號的學習基礎;(2)幼年期:此階段幼兒 能使用二度與三度空間的符號表徵進行繪畫(如物體輪廓的描繪、利用大 小表示距離的遠或近);(3)學齡期:兒童能運用較高階的認知能力,

執行更複雜的視覺空間表現;(4)青年期:此時期青少年會使用高階視 覺符號與認知表徵能力,提升其學習效率或進行具創意性的活動。

Rieser 與 Rider(1991)研究指出四歲幼兒能透過視覺、聽覺與移動方 式建立自身與物品之間的「空間知覺」,開始對日常生活中可接觸到的幾

27 

何形體(如:盒子、罐頭、球)有基礎認知概念。且國內學者洪文東(2011)

認為普通幼童在正常認知發展情況下,幼兒的視覺空間發展歷程:三歲已 能辨別上、下;四歲時便能辨別前、後;五歲以後則是區分左、右概念的 發展期。

由上述可知,個體的視知覺除了需仰賴視覺器官的成熟發育,還要配 合大腦認知發展階段的思維能力,整合接收到的視覺訊息,形成認知概念,

才能發展出能輔助個體與外界環境進行互動的視知覺能力,且藉由幼兒的 視覺空間發展歷程可知,3 至 5 歲之學前幼兒漸漸習得精熟的視覺空間能 力,能透過視覺管道對靜態空間中的物體圖像和位置進行辨識或定位,配 合多元化視覺經驗的累積過程,獲得動態空間的視知覺概念,為學齡階段 建立堅固的學習基礎能力,進一步幼兒開始藉由較高層次的認知概念,強 化其視知覺技巧以學習更複雜的活動技能。

(三)視知覺測驗工具

關於知覺測驗工具之發展已經有一段時間,Hammill(1993)說明早在

關於知覺測驗工具之發展已經有一段時間,Hammill(1993)說明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