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親子情緒言談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親子情緒言談之相關研究

隨著幼兒認知與語言的發展,大多數孩子能在一歲半到三歲間對其日 常生活所經驗的事件作情緒的標籤(label),例如「高興、「快樂」、「傷心」、

「害怕」(Bretherton, Fritz, Zahn-Waxler, & Ridgway,1986),而且透過這些 情緒語彙與人溝通內在狀態的頻率會逐漸增加,Dunn、Bretherton 與 Munn

(1987)做了一項縱貫研究,記錄家庭中情緒言談出現的頻率,結果發現 幼兒隨著年齡增長,在二到三歲間,親子談及情緒的頻率也會逐漸增加,

如下表 2-2-1。

表 2-2-1

18 個月至 32 個月幼兒與其母親對話中情緒言談發生的頻率(平均每兩小 時會出現的情緒語句數)

18 個月 24 個月 32 個月 幼兒

母親

0.8 7.1

4.7 11.1

12.4 17.4

資料來源:修改自“Conversations about feeling states between mothers and their young children,”by J. Dunn, I. Bretherton and P. Munn, 1987,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3(1), p.135.

此外,幼兒所提的情緒經驗多是來自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事件,例如 Dunn 等人(1987)紀錄親子在討論「害怕」的情緒:

幼兒:「媽媽!媽媽!」

母親:「怎麼了?」

幼兒:「害怕!」

28 母親:「這本書嗎?」

幼兒:「對。」

母親:「這本書不會嚇你。」

幼兒:「會。」

母親:「這本書會嗎?」

幼兒:「會。」

從上述對話可以發現幼兒雖然尚無法明確表達情緒發生的原因,但透 過與母親分享情緒,能澄清自己的感受,並從雙方言談中獲得情緒舒緩的 安全感;反之,若幼兒的情緒表達經常無法獲得父母支持,則孩子會轉向 壓抑、隱藏自己不被期待的情緒,例如生氣、害怕等,或是選擇逃避來處 理負面情緒,如此一來會有礙幼兒的情緒學習,更深遠會對孩子造成健康 的傷害,例如在心理或身理上,感受到紛亂不安或注意力無法集中(mental or physical distraction)(Wenzlaff & Eisenberg,1988)。

鄭婉敏(1999)指出成人與幼兒間的情緒對話是幫助孩子情緒學習與 發展的重要方式,對話並非成人單方面的教導,而是彼此間的話語都能被 聽見,有助幼兒學習自我情感表達,同時察覺他人的情緒,促進情緒理解 發展,而家庭是幼兒主要的成長環境,父母扮演與孩子情緒對話的重要角 色,親子情緒言談不僅具有深遠意義也提供許多正向功能。以下整理相關 文獻分述親子情緒言談的共構歷程與意義、親子情緒言談的功能、影響親 子情緒言談的相關因素。

29

壹、親子情緒言談共構歷程與意義

在探討親子情緒言談之前,需要對親子共構對話的意義進行了解,

Reese 與 Fivush(1993)提出親子對話是一種共構(co-constructed)歷程,

父母藉由與孩子談論生活經驗,會鷹架(scaffold)幼兒如何討論事件,提 供事件的結構與脈絡,也就是孩子參與在對話中有如一種師徒模式

(apprenticeship model)。父母會依據孩子的能力,彈性的調整需給予的協 助(Oppenheim, Emde, & Wamboldt, 1996),這種共同建構的觀點來自於 Vygotsky 認為語言的使用是一種社會性的交換過程,剛開始的發展來自人 際間(interpersonl),敏銳的成人會在幼兒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的範圍內給予引導,即設定在比孩子更高的層次幫助他向上 學習,最終成為幼兒新的能力,轉化為個體內(intrapersonl)的思考功能,

亦即孩子將語言變成內在層次,成為一種自我溝通(谷瑞勉譯,1999;蔡 敏玲、陳正乾譯,1997)。

Oppenheim 等人(1996)根據鷹架的觀點,探討親子間的情緒言談如 何內化為幼兒的情緒思考,研究設計分兩部分,第一部份邀請親子共構一 本富情緒性的無字故事書,然後根據幾項指標分析父母能否在言談中搭起 有效的鷹架,指標包括父母的引導是否符合幼兒的需求、在言談過程中有 沒有給予孩子情緒的支持,例如豐富的情感語言、動作以維持幼兒的專注 以及能否彈性的討論正、負面情緒。研究的第二部分則請幼兒進行一項 MSSB 故事敘說測驗(MacArthur Story-Stem Battery),該測驗的研究人員 會開啟一個故事情境,隨後邀請孩子加入角色扮演並完成故事。研究結果 發現,在親子共構故事中,如果父母能給予較多的鷹架支持,則幼兒在 MSSB 測驗中,能較彈性地分享情感、開放地表達故事中的衝突或困難,

且能以正向的解決方式作故事結尾,此外,幼兒較能表達連貫型的情感

(emotionally coherence),即孩子的情緒反應能符合故事發展的邏輯。

30

Oppenheim 等人(1996)的研究結果指出,孩子透過與父母人際間的 對話互動(interpersonl)會逐漸發展為幼兒個體內在的(intrapersonl)情 緒思考與表達,形成一種相互關係,此為親子情緒言談的重要意義。

貳、親子情緒言談的功能

前段提到在親子情緒言談中,成人扮演搭起鷹架的重要角色,除了是 對話的主要引導者,父母能否有同理心地傾聽幼兒的情感也相當重要

(Favez, 2011),若成人能正向、同理看待孩子時而衝動的情緒表達,無 論是正面或是負面,將他們毫不壓抑的情緒表現透過親子間的情緒言談,

幫助幼兒情緒學習,則孩子能獲得較健康的情緒發展(鄭婉敏,1999),

整理相關文獻,發現親子情緒言談的功能主要可分:情緒語彙的成長、幫 助情緒理解、獲得情緒調節能力,下列分述之:

一、情緒語彙的成長

幼兒情緒語彙的學習深受家庭中能否提供一個情緒言談的環境所影 響,Dunn 等人(1987)採用自然情境觀察法蒐集幼兒家中情緒言談的語 料,結果發現孩子在 24 個月大時的情緒語彙量與 18 個月大時,其母親以 及其年長手足的情緒語彙量有正相關,換句話說,當幼兒從小浸濡在一個 充滿情緒言談的家庭環境中,能夠幫助孩子往後情緒語彙的發展,使其表 達更豐富的內在情感。其他相關研究則分析親子間情緒言談的類型如何相 互影響,Denham 與 Auerbach(1995)發現母親在情緒言談中若使用較多 的情緒解釋(explaining)或對小孩提出較多的問題(questioning),則會影 響幼兒表達更多的情緒語彙量。

Cervantes 與 Callanan (1998)研究則發現親子情緒言談中,若母親 提供較多的「情緒命名」(labels)、「情緒原因」(cause),指解釋情緒發生

31

的原因,以及「情緒誘導」(elicitation),指未提供相關資訊下,誘導孩子 提供情緒的解釋,則會影響孩子表達更多的情緒語彙,此外,當母親針對 情緒做較多的解釋時,會激發幼兒產生更細膩的情緒表達(stimulated children’s more sophisticated emotional expressions)。

Favez(2011)則探討親子共構故事中的情緒言談與幼兒再獨自重述該 故事時的情緒表達之相關,結果發現,當母親在共構故事中若能提供「助 長情緒性」 (emotional facilitation)之言談,亦即母親有同理故事人物情 緒之相關言論或是能鼓勵孩子情感表達,在整體的言談是較具延展性

(elaboration)與情緒性(emotionality)時,則孩子在重述故事情節時也 能較詳盡地闡述(exhaustiveness),而且關注於談論故事中事件的情感核 心(event’s affective core)。

二、幫助情緒理解

前段提及到當幼兒浸濡在充滿情緒言談的家庭環境時,能幫助孩子情 緒語彙的發展,而這些情緒言談也進一步影響幼兒對情緒的理解,Dunn、

Brown 與 Beardsall(1991)在自然觀察下紀錄 41 位三歲幼兒在家中與家 人的情緒言談,追蹤這些幼兒到六歲時進行一項情感觀點取替測驗

(Affective perspective taking: Rothenberg Test of Social),結果發現若幼兒 過去在家中有較多情緒言談的經驗,則往後會較佳的情緒理解能力。

Denham 與 Auerbach(1995)則發現母親在情緒言談中提供較多「問題」

(questioning)或是幫助孩子「解釋」(explaining)情緒發生的原因,則幼 兒在情緒理解測驗中會獲得較高的分數。鄭婉敏(1999)指出在親子情緒 言談中,母親若能對情緒訊息做「解釋」的說明,會影響孩子往後對情緒 有較佳的理解。上述研究都說明,當孩子長期透過與家人的情緒溝通,會 形成往後對自己或他人情緒發生的因果關係有較敏銳的知識及了解。

32

三、獲得情緒調節能力

親子間的情緒言談除了促進幼兒情緒理解外,也能幫助孩子獲得情緒 調節的能力,Gottman、Katz 與 Hooven(1996)指出情緒教導型的父母

(emotion-coached),其孩子會有較佳的情緒調節能力,尤其在面對負面情 緒時,能夠自我調節,此類型的父母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會與孩子進行情緒 指導的相關言談,例如:當幼兒感到苦惱時,會和孩子討論引發情緒的相 關訊息以及共同分析所處的苦惱情境,或是教導孩子舒緩情緒壓力的策略 等,幫助幼兒更有自信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Gottman 等人同時指出,這 些孩子在其同儕團體間的社交能力也會較佳。而 Denham 與 Auerbach(1995)

有類似的研究發現,在親子共構故事的情緒言談中,若母親能提供較多的 問題引導或向孩子解釋故事角色人物負面情緒發生的原因,則觀察人員發 現這些孩子在學校中有較佳的自我情緒調節能力,例如:當孩子生氣時,

可以採取正向方式調節其高漲的情緒反應,進行個體內在的情緒控制

(intropersonal control),此外,親子間的情緒言談也幫助幼兒個體間的情 緒控制(interpersonal control),亦即孩子能敏銳觀察出同儕的負面情緒表 現,並給予社會性的正面回應或關懷,Denham 與 Auerbach 認為這種同理 心乃出自親子情緒言談時的學習,可以幫助幼兒人際間的情緒調節。

Fivush、Berlin、Mennuti-Washburn 與 Cassidy(2003)提出特別是「負 面」情緒的討論能提供幼兒情緒調節的能力,尤其當談論「害怕」這類的 情緒時,親子間會提及較多化解(resolving)的策略,以下為研究中記錄

「害怕」的言談:

母親:「有時候你害怕黑暗對不對?」

幼兒:「對。」

母親:「在夜晚的時候,會黑暗?」

幼兒:「對,在夜晚的時候我會害怕其他東西。」

33

母親:「它們在哪裡呢?」

幼兒:「它們不會被聽到,在牆上。」

母親:「在你的牆上?」

幼兒:「對,只有一個。」

母親:「但是媽媽告訴你,真的沒有其它東西,或是怪物。」

幼兒:「有,媽媽,真的有。」

母親:「但是寶貝…」

幼兒:「有,媽媽,真的有怪物的陰影。」

母親:「你真的覺得有怪物對不對?好,那你記得媽媽有給你手電筒,對不對?」

母親:「你真的覺得有怪物對不對?好,那你記得媽媽有給你手電筒,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