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依附關係與親子情緒言談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幼兒依附關係與親子情緒言談之相關研究"

Copied!
1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幼兒發展與教育組碩士論文. 幼兒依附關係與親子情緒言談之相關研究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s attachment and mother-child conversation about emotions.. 指導教授:賴文鳳 博士 研 究 生:唐意芳. 中華民國一零參年一月.

(2) 摘. 要.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幼兒依附關係與親子情緒言談之相關性為何。 研究對象為三十對母親與其幼兒(男生 13 位,女生 17 位),幼兒平均年 齡為 46 個月。 幼兒依附關係是以「一歲至三歲幼兒依附行為量表」所測得,該量表 可獲得幼兒三類型依附分數(安全依附分數、逃避依附分數、曖昧依附分 數)。親子情緒言談則是討論關於幼兒過去的負面情緒經驗,母子間的情 緒言談內容編碼為「情緒歸屬」 、 「情緒解釋」 、 「情緒肯定」 、 「情緒澄清」 、 「情緒化解」、 「情緒誘導」、 「情緒引發的行為結果」;此外,計算母親與 幼兒在情緒言談中使用的正、負面情緒詞彙量。.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幼兒部份,逃避依附分數與幼兒使用情緒詞彙量呈現正相關,此外, 安全依附分數與幼兒使用「情緒解釋」亦呈現正相關;母親部份,安全依 附分數與母親使用「情緒化解」呈現正相關。. 最後,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提出給未來欲從事相關研究人員、父母以 及老師具體建議。. 關鍵詞:依附關係、親子、情緒言談. i.

(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s attachment and mother-child conversation about emotions. The research subject were 30 pairs of mothers and their children(13 boys and17 girls). The average age of children was 46 months old. The attachment of children was assessed by using the ‘ one-to-three-year old Attachment scale’ . Three scores were obtained by the Attachment scale (secure score, avoidant score, and ambivalent score). Mother-child discussed about child’s previous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 These conversations of both the mothers and their children were coded for ‘Attribution, ‘Cause’, ‘Validations’, ‘Clarifying’, ‘Resolution’, ‘Elicitation’, and ‘Behavioral results’. In addition, the number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al words used by mothers and children were compute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 For children,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voidant score and child’s emotional words. Besides,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cure score and child’s ‘Cause’. For mothers,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cure score and mother’s ‘Resolv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earcher gave some suggestion to researchers, parents, and teachers.. Key words : attachment;mother-child conversation ; emotion. ii.

(4) 謝. 誌. 完成了對我而言,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求學歷程,此刻的心情是萬分感動及感 恩,回想在撰寫這篇論文的起始動機是源於我自身的生命經驗,最終卻連結起我 與三十對親子的真實經驗,因此看待這本論文,我認為它不僅是一篇學術研究, 而是更幫助我思考敘說生命經驗之於一個人的重要意義。在思考與寫作論文的過 程中,要感謝許多在我身邊不斷付出的雙手,以及用真愛鼓勵著我學習的重要他 人。首先,我最要感謝的就是論文指導教授-賴文鳳老師,賴老師教導我以謹慎、 細心的態度來做研究,同時,在老師身上我學習到的是一種對自我生命負責的重 要態度,賴老師總是提醒著我們「學習」的辛苦,不是真正的苦,這僅是恆心的 鍛鍊,我會謹記老師的提醒來面對未來生命每一個挑戰與難關,同時也不會忘懷 賴老師給我的溫暖鼓勵,讓我習得以一顆安定的心來面對困難的事情。再來要感 謝口委林慧芬老師,自大學起,林老師就給予我很多的指導與鼓勵,能再度請林 老師指導我的論文,意芳真是萬分榮幸及感謝;同時,也要感謝口委涂妙如老師 在論文上,給予我許多細節的提醒,尤其幫助我思考幼兒依附的重要意涵,使我 的論文臻於完善。 接著,要感謝在找尋研究對象過程中,幫助我的幼兒園老師們、親朋好友以 及參於本研究的所有母親與孩子,因為您們無私的幫助,我才得以完成這篇論文。 此外,要感謝一直以來精神的支柱,同時也是讓我研究所充滿美好回憶的同學們, 詠馨、妍妤、亭安、芸岑、子毓、小愛、和萱,這兩年你們帶給我的美好時光, 我永遠都不會忘懷。 最後,要感謝從小大到一直支持我的家人,讓我在學習旅途上,總是無後顧 之憂,此外,家人總是願意聆聽我的想法、分享我的心情,是意芳學習最大的動 力,同時也要感謝俊維這顆幸運之星,一直以來的陪伴與鼓勵。期許現階段身為 幼教老師的我,能同樣用愛滋養孩子,營造快樂的學習天堂。. 意芳. iii. 謹誌 2013.11.04.

(5)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3. 第三節. 名詞解釋........................................................................................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依附理論 .....................................................................................7. 第二節. 親子情緒言談之相關研究 .......................................................27. 第三節. 幼兒依附關係與親子情緒言談之相關研究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3. 第三節. 資料蒐集程序及方法 ...............................................................56.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方法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初步統計分析-幼兒依附分數及親子基本語言能力..............66. 第二節. 親子情緒言談之初步統計分析................................................70. 第三節. 幼兒依附關係與親子情緒言談之相關分析............................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9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97 iv.

(6) 參考文獻................................................................................................................99 附錄 附錄一「參與研究同意書(1)」 .........................................................................108 附錄二「幼兒依附關係問卷」.......................................................................... 110 附錄三「參與研究同意書(2)」 ......................................................................... 114. v.

(7) 表 次 表. 2-1-1 陌生情境測驗情節流程表 ...............................................................15. 表. 2-1-2 十二個月(陌生情境測驗)與六歲(六歲依附測驗)對照表 ...18. 表. 2-1-3 依附故事說明 ...................................................................................21. 表. 2-2-1 18 個月至 32 個月幼兒與其母親對話中情緒言談發生的頻率 ....27. 表. 2-2-2 親子情緒言談 T 考驗 ....................................................................35. 表. 3-2-1 研究對象家庭描述統計摘要表 .......................................................55. 表. 3-4-1 親子情緒言談品質分析架構 ...........................................................64. 表. 4-1-1 三類型依附分數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67. 表. 4-1-2 三類型依附分數之相關 ...................................................................68. 表. 4-1-3 親子基本語言能力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69. 表. 4-1-4 幼兒依附分數與親子基本語言能力之相關 ...................................69. 表. 4-2-1 母親使用之情緒言談總子句數、情緒詞彙量與情緒言談品質之 描述統計摘要表................................................................................72. 表. 4-2-2 幼兒使用之情緒言談總子句數、情緒詞彙量與情緒言談品質之 描述統計摘要表................................................................................74. 表. 4-2-3 母親使用情緒詞彙量與情緒言談品質之相關分析 .......................76. 表. 4-2-4 幼兒使用情緒詞彙量與情緒言談品質之相關分析 .......................77. 表. 4-2-5 親子情緒言談品質之相關性 ...........................................................79. 表. 4-2-6 背景變項與親子情緒言談之相關性 ...............................................81. 表. 4-3-1 幼兒依附分數與親子情緒詞彙量之相關 .......................................88. 表. 4-3-2 幼兒依附分數與母親情緒言談品質之相關 ...................................89. 表. 4-3-3 幼兒依附分數與幼兒情緒言談品質之相關 ...................................90. vi.

(8) 圖 次 圖. 3-1-1 本研究架構圖 ...................................................................................52. 圖. 3-3-2 資料蒐集程序流程圖 ....................................................................59. 圖. 3-3-3 研究程序甘梯圖 ...............................................................................60. 圖. 4-3-1 情緒言談類別之則數 .......................................................................82. 圖. 4-3-2 不同依附程度之情緒言談類別則數 ...............................................85. vii.

(9)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幼兒依附關係與親子情緒言談之相關,本章分成 三節,依序說明本研究之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以及定義重要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我為什麼會對親子情緒言談產生興趣呢?這要從我的生命經驗談起, 從小我就是一位善於表達情感的孩子,尤其當日常生活中遭遇到傷心、緊 張、害怕等負面情緒事件時,透過與母親的對話,我總能深刻感受到自己 的情緒是被接受的,而且可以得到溫暖的回應,這回應包括我的母親肯定 我的情緒、幫助我釐清情緒發生的原因,以及一起討論解決負面情緒的方 法。這種每當在日常生活中產生負面情緒便轉向尋求母親慰藉的行為看似 依賴,但卻使我在往後更有能力調節自我情緒。我自己解讀在與母親抒發 情感時,就好像在吸收一種愛的能量,可以幫助我在人生道路上更獨立自 主。Ainsworth(1979)提到孩子會將母親視為安全堡壘(secure base) ,在 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後,才會轉向對外面世界進行探索,這種依賴與獨立間 的相互關係,我能深刻地體會。 然而為什麼我總是能與母親如此自在地談論情緒呢?我想是因為從小 母親都能敏覺我的各種情緒表現並能予以適當的回應,使得我從母親身上 獲得很大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讓我不必壓抑自己的情緒,而當我接觸幼 教後,學習英國心理治療家 Bowlby 的依附理論(Bowlby, 1969/1982, 1973, 1980),我因此了解到自己應該是一位安全依附的孩子。所以透過我的生 命經驗,開啟了想要探究依附關係是否會影響親子間的情緒言談內涵? 在幼教現場觀察有些母親只要孩子哭泣或者生氣,就會忽視小孩的情 緒反應,或者直接叫孩子「安靜!」,這類型的媽媽對孩子的情緒表達通 1.

(10) 常不具敏感度,也無法給孩子合適的回應,而我也發現這些孩子在班上的 情緒表達顯得較為壓抑,很少表現自己的正負面情感。因此更加深我想要 了解依附關係是否與母親引導孩子情緒表達時有相關呢? Main、Kaplan 與 Cassidy(1985)首次探討敘說與幼兒依附的關係, 研究設計請四十六位幼兒分享自己的家庭照片以及請孩子看著「親子即將 分離的圖片」回答當與父母分離時有什麼感覺?會做什麼是事情?研究發 現,安全依附的幼兒,通常能自由、彈性地在言談中提及情緒相關的語詞, 然而不安全依附的幼兒卻顯得壓抑情緒,且在情緒表達上充滿限制。而情 緒表達乃受情緒調節的影響,能良好調節情感的幼兒是能隨情境變化而反 應適切的情緒訊息(雷庚玲、黃世琤、許功餘,2002)。而幼兒的依附與 情緒調節之間的關係又為何?Cassidy(1994)在陌生情境試驗中就發現嬰 兒的情緒調節能力與依附品質有相關,有安全依附史的嬰兒,其母親在過 去總能敏覺嬰兒的各種情緒訊息,並給予一致性的回應,因此這些孩子會 認為母親是可親近性的,所以能直接、自由的表達哭、笑等情緒;反之, 母親過往若經常拒絕、忽略嬰兒的負面情緒,那麼孩子將習得壓抑自己的 情感,以避免被母親拒絕,才能夠繼續保持與母親的關係。Main 等人與 Cassidy 的研究提供近來有關幼兒依附與親子情緒言談相關研究很重要的 基礎,即幼兒的依附關係會影響他的情緒表達,甚至往後的情緒發展。 Oppenheim 與 Waters(1995)因此認為透過語言、敘說,特別是親子 間的情緒言談,能讓我們洞悉幼兒的依附關係,因為在對話中,母親能否 提供「心理安全基石」會影響親子情緒言談的品質,而「心理安全基石」 是指母親能將照顧幼兒的敏感度、提供的安全感,顯現於親子對話脈絡中, 協助孩子搭起情緒言談的鷹架。 近二十年來,國外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幼兒的依附關係與親子情緒言談 的「情緒詞彙量」及「情緒言談品質」有相關,「情緒詞彙量」是指在言 2.

(11) 談中引涉情緒詞彙的總量, 「情緒言談品質」是指親子雙方會進一步討論 更深的情緒內涵,包括「情緒解釋」 、 「情緒肯定」 、 「情緒澄清」、 「情緒引 發的行為結果」 (Bost et al , 2006;Farrar, Fasig, & Welch-Ross, 1997;Laible, 2004, 2010;Laible & Thompson, 2000;Leibowitz, Ramos-Marcuse, & Arsenio, 2002;Newcombe & Reese, 2004;Ontai & Thompson, 2002) 。 儘管國外許多研究已證實幼兒依附與親子情緒言談有相關,但我國這 方面的研究卻付之闕如,因此基於以上個人經驗、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發 現,同時希望能開啟我國這方面的探究,因而形成本研究動機,希冀研究 結果可以提供給未來欲從事相關研究之學者建議,也能給予父母及幼教老 師實用的意見。最後,期盼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瑞士心理學家-米勒在「幸 福童年的秘密」一書中對快樂童年所下的定義「無論什麼事讓我感到難過 或高興,我都能自由的表達;不必為了取悅誰而面帶笑容,也不必為了別 人的需要而壓抑我的煩惱與憂鬱;我可以生氣,沒有人會因此死去或頭痛; 當你傷害了我的情感時,我可以大發雷霆,卻不會因此失去你」(袁海嬰 譯,2004) 。.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與國內研究的缺乏,本研究欲探討幼兒不同程度 的依附關係表現與親子情緒言談之關聯性,本節分為兩個部分,研究目的 與研究問題說明如下:.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兒的三類型依附因素:安全依附因素、曖昧因素、 逃避因素的不同程度表現與親子情緒言談中的「情緒詞彙量」和「情緒言 3.

(12) 談品質」之關係,其中「情緒言談品質」是指「情緒歸屬」 、 「情緒解釋」、 「情緒肯定」 、 「情緒澄清」 、 「情緒化解」 、 「情緒誘導」 、 「情緒引發的行為 結果」 。. 二、研究問題 (一) 幼兒安全依附因素與親子情緒言談之關係為何? (二) 幼兒曖昧依附因素與親子情緒言談之關係為何? (三) 幼兒逃避依附因素與親子情緒言談之關係為何?.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幼兒 本研究幼兒是指年齡在四歲到四歲一個月之間,且其主要照顧者為 母親,並在每日至少與母親有五個小時以上的互動經驗。 幼兒年齡的界定是考量到本研究需進行親子情緒言談,因此孩子要 發展一定程度的口語表達能力,相關研究指出三歲到四歲間的孩子已能使 用口語表達自己的內在情緒狀態,也可以與父母討論情緒發生的原因 (Cervantes & Callanan, 1998;Dunn, Brown, & Beardsall, 1991) ,此外,本 研究需取得幼兒的依附關係,而孩子在三歲後才會逐漸發展穩定的依附, 形成內在運作模式(Bowlby,1969/1982; Waters, Kondo-Ikemura, Posada, & Richters, 1991),綜合以上兩個原因,故將幼兒年齡做此規範。 另外,由於本研究中幼兒依附關係的評量是由母親填寫問卷,因此 幼兒的主要照顧者必須為母親,此外,由於量表中的問題皆是孩子日常生 活中會發生的行為事件,因此孩子每日需與母親有足夠的相處的時間,母 親才得以較精準評量。 4.

(13) 二、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是指幼兒自出生的第一年及往後與主要照顧者所發展出的 情感連結(Bowlby,1969/1982),Ainsworth、Blehar、Waters 與 Wall(1978) 觀察幼兒在陌生情境中與母親的依附關係,可分為三類型:安全型依附, 此類型嬰兒會主動尋求與母親的接觸,並明顯表達對母親的喜愛;矛盾型 依附(ambivalent),此類型嬰兒對母親的分離感到不安,但當母親返回要 抱起幼兒時,幼兒又會表現想離開母親,有明顯矛盾行為;逃避型依附, 此類型嬰兒很少尋求與母親的接觸,對待母親與陌生人的行為或情緒反應 都相似。 本研究是以黃惠玲與吳英璋(1992)編製的「一歲至三歲幼兒依附行 為量表」之評分結果來定義幼兒依附關係的內涵,在量表中,可以計算每 位幼兒三類型依附因素分數,如以下: (一) 安全依附因素:顯示幼兒會以正向需求、行為以接近或接觸母親。 (二) 不安全依附-曖昧因素(ambivalent) :主要顯示幼兒在壓力情境中 (陌生人在場、陌生的地方) ,會有尋找母親的行為,但卻不會有接 觸母親或維繫接觸母親的行為。 (三) 不安全依附-逃避因素:顯示幼兒以負向需求或負面行為逃避母 親。 量表中該向度分數越高,表示此依附類型的行為越頻繁。要特別注意 的是,該工具的評定並非將幼兒作依附類型分類,而是要了解孩子三種依 附類型中的不同程度表現。. 三、親子情緒言談 本研究之親子情緒言談是指母親與幼兒談論過去發生在孩子身上的 負面情緒經驗,例如「傷心」的事件、 「生氣」的事件、 「害怕」的事件等 5.

(14) 情緒經驗。本研究將針對母親與幼兒的情緒言談,進行「情緒詞彙量」與 「情緒言談品質」的分析: (一)情緒詞彙量:是指命名心理狀態的情緒詞彙,例如「高興」 、 「害怕」 、 「生氣」等或情緒的行為表達,例如「打」、「抱」等。(章淑婷,1993; 簡淑真,2001; Cervantes & Callanan, 1998;Denham & Auerbach, 1995) (二) 情緒言談「品質」表現,包括以下(Cervantes & Callanan, 1998;Fivush, Berlin, Mennuti-Washburn, & Cassidy, 2003;Farrar et al, 1997;Laible, 2010; Ontai & Thompson, 2002): 1. 情緒歸屬:將一種情緒狀態歸屬給個人。 2. 情緒解釋:解釋情緒發生的原因。 3. 情緒肯定:確認、肯定對方的情緒。 4. 情緒澄清:澄清兩種情緒以上的歸屬或是澄清兩種以上情緒發生 的原因。 5. 情緒化解:嘗試安撫或具體提出策略以化解負面情緒經驗。 6. 情緒誘導:誘導對方說出情緒發生的原因。 7. 情緒引發的行為:討論某個情緒產生後,所引發的行為。. 6.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Bowlby 提出依附理論主要說明母親與嬰幼兒的關係,早期的依附經驗 會逐漸形成幼兒的內在運作模式,此模式含有強烈的情感內涵,是孩子解 讀自己與重要他人關係的依據(Bowlby, 1969/1982),藉此依據幼兒會調 節自己的情緒表達,而調整情緒的策略端視過往經驗中,母親能否給予孩 子敏感回應,更進一步來說,當嬰兒還未學習口語表達時,依附關係影響 孩子是否會直接表達哭、生氣等情緒訊號,然而當幼兒開始使用口語與母 親溝通時,相關研究指出親子間的情緒言談也受依附關係所影響。因此為 了探討幼兒依附關係與親子情緒言談的相關,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在 探討依附理論;第二節說明親子情緒言談之相關研究;第三節則探究幼兒 依附關係與親子情緒言談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依附理論. 本節將針對依附關係的意涵、重要構念、發展階段與幼兒依附的測量 進行探討。. 壹、依附關係的意涵 Bowlby 提出依附理論架構,說明依附關係是指嬰兒自出生的第一年及 往後與主要照顧者所發展出的一種強烈情感連結(infant develope a strong tie to a figure),此連結主要是透過當嬰兒發出情緒訊號時,母親能敏銳地 察覺並予以適當回應,而建立情感連結的目的是提供孩子安全感(Bowlby, 1969/1982, 1980)。. 7.

(16) Bowlby(1969/1982)以控制系統(control system)來形容依附關係 的功能,亦即嬰兒會控制主要照顧者能在自己身邊,以達到一個穩定的依 附狀態。當嬰兒處在這種狀態時,會停止依附行為,例如不會哭泣或要求 緊抱著父母,然而,當陌生人接近或是父母不在身邊時,亦即孩子感受情 境遭到威脅,便會開始啼哭或採取其他行動以尋求和父母接近。Ainsworth 在烏干達觀察當地母親與嬰兒的互動進一步支持 Bowlby 所提出的觀點, Ainsworth 發現嬰兒會將母親視為安全天堂,當嬰兒從母親身上獲得滿足 的安全感,則他們能更自由的探索環境(引自王碧朗,2001) ,換句話說, 依附關係與探索行為是相互支持(attachment and exploration support each other),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嬰兒不會時刻黏著母親,反而能更自在的接觸 新事物(Ainsworth, 1979)。 在依附關係發展過程中,隨著幼兒認知上的發展以及累積與主要照顧 者的互動經驗,會逐漸內化成為幼兒的內在運作模式,此模式是由先前的 行為控制系統層次轉換為認知層次,亦即孩子能透過心理表徵,預期主要 照顧者的行為或目標,並達相互配合(雷庚玲、黃世琤、許功餘,2002)。 由上述可知,依附關係是一種親子互動的行為模式,透過孩子的情緒 訊號與照顧者的回應,不斷重覆連結而發展(雷庚玲等人,2002)。因此若 父母能敏覺(sensitivity)嬰兒的情緒訊息給予適當回應(responsiveness), 幫助嬰兒情感調節,便能產生高品質的依附關係,而低品質的依附關係則 是因為主要照顧者未能對孩子的情緒訊息給予最佳的回應,或是對孩子的 情感表達採忽略、拒絕(Sroufe, 1995)。有關依附關係的重要構念分述如 下:. 8.

(17) 一、情緒調節 情緒調節是指個體為了促進適應,而調整其情緒被激發時,例如哭泣、 憤怒等的能力(Gross & Thompson, 2007) ,調節良好的孩子不會壓抑自我, 而是會彈性的表達情緒,因此能隨情境變化反應適切的情緒訊息(雷庚玲 等人,2002)。依附關係是幼兒情緒調節發展的基礎,在與主要照顧者的 互動中,如果孩子的情緒能被關切、有適當的回應,並且建立安全依附關 係,那麼幼兒將會視情緒為一種溝通,而非威脅,所以能直接且較彈性的 抒發各種情緒,因而獲得適應良好的情緒調節(Sroufe, 1995)。由此可知 依附品質與幼兒情緒調節有重要關係。 Cassidy(1994)探究幼兒情緒調節與依附品質的關係。研究發現安全 依附的嬰兒在陌生情境中能與母親進行著蘊含情感的溝通(affective communication) ,也就是嬰兒能開放、彈性地和母親分享情感(open, flexible emotion express) ,尤其是害怕、哭、緊張等負面情緒,因為嬰兒預測母親 會給予溫暖回應,因此尋求協助以紓緩情緒壓力;而不安全依附-逃避型 嬰兒則會在陌生情境中壓抑自己情緒(minimizing emotion express),當與 母親分離時不會感到失望,重聚時也不會感到喜悅,這種偽裝(masking) 的情緒,乃是根據過去與母親的互動史所做的調整,孩子能預測自己一旦 表現負面情緒或提出情感需求,便會遭受母親的拒絕,因此嬰兒習得以偽 裝情緒的方式來保護自我與母親的關係;另一種不安全依附-矛盾型嬰兒 則傾向在陌生情境中用誇張的方式表達情感(heightening emotion express), 此種孩子在過往的依附史,可能經常被母親以不一致的方式對待,例如時 而熱情,時而冷淡,導致嬰兒在陌生情境中因為不確定母親會如何回應他 的訊息,所以表現出誇張的情緒,以吸引母親注意。 Cassidy(1994)的研究說明依附關係中主要照顧者對嬰兒情緒訊號的 回應方式,會形成孩子後來情緒調節的適應策略(adaptive strategy) ,而這 9.

(18) 些策略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與主要照顧者維持關係,然而情緒調節的目標不 在壓抑情緒,而是能彈性地調整自己的情緒表達,進而獲得良好的情緒發 展。在社會情境中,安全依附的幼兒會較有好奇心地對外探索且有復原負 面情緒的能力(resilient);相反的,不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在面對威脅或 挫敗時並不會尋求接觸經常漠視他的照顧者,這些孩子被稱為過早獨立 (precociously independent),然而在未來的情緒發展,卻是那些有效依賴 的安全依附幼兒可以在情感上獲得獨立,亦即更有能力處理情緒經驗,勝 於那些不安全依附且被稱為過早熟的孩子(Sroufe, 1995)。 綜合上述,可以發現透過親子互動中孩子的情緒表達能窺探出幼兒的 依附品質。. 二、內在運作模式 幼兒根據先前與主要照顧者所發展的依附關係,會逐漸形成一種心理 表徵(representation)或稱為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 (Bowlby,1973) ,此模式的核心本質在於幼兒了解自己與主要照顧者的關 係,透過過往的依附史,孩子能預期主要照顧者對他提出的訊息會如何回 應,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幼兒會有信心體認「我能期待父母將以關愛的方式 回應我的需求」 ,進而產生對自我價值的評斷。Bretherton 與 Munhollan (1999) 提出父母在平時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無論以非口語(nonverbal)或口語 (verbal)的方式回應幼兒,都會形塑孩子的內在運作模式,所以在口語 方面,如果能經常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感受,則較能產生良好的運 作模式。 幼兒的內在運作模式大約在三歲時會逐漸穩定(Bowlby, 1969/1982; Waters, Kondo-Ikemura, Posada, & Richters, 1991) ,當孩子進入學校就讀時, 對於運作模式更為依賴,因為具有正面運作模式的幼兒會將安全感投射在 10.

(19) 其他關係上,例如他較能預期老師會給予自己支持、關愛的回應,反之, 負面運作模式的幼兒則不信任老師或其他成人會給自己回應或照顧 (Bretherton & Munholland, 1999)。 由上述可知,內在運作模式一方面是過去的表徵,另一方面引導未來 與他人的關係,一旦形成此模式後,便會穩定發展,它提供幼兒一個準則 解讀他人的行為與感受,同時規劃本身行為,並導引著自己對互動關係的 情感認知(Main, Kaplan, & Cassidy, 1985)。. 貳、依附的發展階段 根據 Bowlby 提出的依附理論,嬰兒起初是透過本能行為來吸引照顧 者注意,例如哭、笑、發出聲音等,而照顧者也會對嬰兒發出的訊息給予 回應,這種互動過程所發展出的依附關係會隨著時間歷經不同的轉變, Bowlby 將依附關係分為以下四個階段(Bowlby, 1969/1982;Ainsworth, 1978):. 一、無區辨的前依附階段(orientation and signals with limited discrimination of figure) 這個階段大約從嬰兒出生維持至三個月左右,此時嬰兒尚無區辨主要 照顧者的能力,因此對於在他鄰近的人都會發出笑、凝視或抓握等訊息, 試圖吸引他人注意並影響行為,尋求親近的關係。. 二、區辨性的依附階段(orientation and signals directed towards one(or more) discriminated of figure(s)) 此階段約發生在三到六個月左右,嬰兒會區辯陌生與熟悉的成人,並 給予不同程度的情感回應,尤其對熟悉的照顧者會有較多正向情感回饋。 11.

(20) 三、維持與主要照顧者親近階段(maintenance of proximity to a discriminated figure by means of locomotion as well as signals) 嬰兒在六個月到兩歲左右,開始依附特定的照顧者,並將照顧者視為 探索環境時的安全基石,當嬰兒與照顧者要分離,會發出喚回的訊息,此 外,不熟悉的人會引起嬰兒嬰兒焦慮。. 四、目標調整夥伴階段(formation of a goal-corrected partnership) 隨著認知與語言的發展,幼兒大約在兩歲過後開始具備洞察能力,且 能與主要照顧者維持一種像是夥伴關係的依附目標。一位兩歲半的孩子為 了接近母親,他會評估一個最適當的行為以達到目標,例如幼兒知道採取 啼哭的方式無法獲得母親回應,就會更改策略,改採取跟隨在母親身後或 是用呼喊等方式以尋求親近,易言之,幼兒越來越了解他人感覺、想法, 並將此納入盤算個人行為的考量,產生較協調的互動關係。此外,隨著語 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幼兒會透過對話方式來確認照顧者是否了解自己的情 感,例如一位安全依附的孩子在與母親分離時會說「媽媽,我想要你,我 不想在這個地方」,以口說方式來獲得安全感並學習控制自己情緒。 綜而言之,幼兒漸漸能依照他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來規劃自己的行為 舉止,調整與主要照顧者為一種夥伴關係,此外,這個階段也會逐漸穩定 其內在運作模式。 Waters 等人(1991)根據家庭自然觀察,認為 Bowlby 所提出的依附 發展階段過於簡略,而且目標調整階段應該會更晚出現,因此根據第四階 段又細分為三個時期(引自涂妙如,2005): (一)依附行為鞏固期(consolidating secure base behavior) ,Waters 等人 使用依附 Q 分類(attachment Q-set)九十個行為描述觀察幼兒,發現隨著 幼兒年齡越大時,才越有能力將母親視為安全堡壘進而對外探索,因此形 12.

(21) 成夥伴關係的前提應該先有比較穩定且持續的照顧方式,約到三歲以後才 會逐漸發展成目標導向的依附階段。 (二)內化時期(identification),則發生在幼兒三歲半至七歲半之間,幼兒 在依附關係中學習並認同家庭內部規則(learn and infer family norms),也 就是了解母親的照顧方式,並且已經準備與主要照顧者建立夥伴關係。 (三)參與維持監督關係(a supervisor partnership) ,約發生在孩子六歲至十 六歲之間,根據過往的依附互動史,孩子會與父母形成互惠關係,例如當 父母心情不好時,會給予安慰,此階段是成年後親密關係的雛型。 綜合上述文獻探討,可以了解幼兒在三歲後才會逐漸鞏固其依附關係, 形成穩定的內在運作模式,而本研究要探討的依附關係即是幼兒已建立穩 定的依附並且發展內在運作模式,因此設定研究對象為三歲六個月至三歲 時十一個月。. 參、幼兒依附的測量 Ainsworth 等人(1978)發展陌生情境測驗,評量一至二歲幼兒的依 附關係,此測驗是在實驗室中設計八個有關幼兒與母親分離和重聚的情節, 透過觀察親子互動將幼兒依附關係分為三類;Waters 與 Dean(1985)發展 依附 Q 分類則是觀察人員在幼兒家中自然觀察孩子的行為以評定其依附 關係,並將幼兒施測年齡擴充至三歲;Main 與 Cassidy(1988)則是發展 六歲幼兒與其母親分離後再重聚的實驗來測驗孩子的依附類型;Bretherton、 Ridgeway 與 Cassidy(1990)運用邀請幼兒編故事的研究方法來探究孩子 的依附型態,我國學者黃惠玲與吳英璋(1992)則是依據依附理論發展適 合本土且具良好信效度的依附量表供母親評量,介紹如下: 一、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 Ainsworth 根據長期觀察嬰兒在家中與母親互動的行為,發展一項有 13.

(22) 系統的實驗程序,參見表 2-1-1。這個實驗的初始效度與嬰兒在家中的探索 玩耍、哭、尋求與母親接近等行為有關。實驗包含八個情節,程序的設計 讓嬰兒的壓力逐漸增加,而這些情節都是有其目的,在測驗中,重聚情節 (reunion episode)最顯重要,因為這牽涉親子雙方如何處理分離壓力的能 力,以及反映兩人的相互情緒調節,同時也可觀察母親怎麼幫助嬰兒探索 或安撫分離的情緒,而這些互動行為便決定其依附品質(Sroufe, 2004)。 根據實驗者在情節中觀察結果,可以將依附類型分為三類,說明如下 (Ainsworth et al., 1978 ; Sroufe, 2004):. 14.

(23) 表 2-1-1 陌生情境測驗情節流程表 情節. 情節人物. 持續期間. 行為描述. 1 2. 母親、幼兒、實驗者 母親、幼兒. 30 秒 3 分鐘. 實驗者向母親、幼兒介紹實驗室,之後便離開。 幼兒自由探索,母親沒有參與。. 3. 陌生人、母親、幼兒. 3 分鐘. 4. 陌生人、幼兒. 3 分鐘 (或更短). (陌生人進入) 第一分鐘,陌生人保持安靜;第二分鐘,陌生人 與母親交談;第三分鐘,陌生人接近幼兒。 (第一次母親與幼兒分離) 陌生人的行為配合幼兒,如果幼兒哭泣,陌生人 會給予安撫。. 5. 母親、幼兒. 3 分鐘 (或更長). (第一次母親與孩子重聚) 母親在門口等待幼兒迎接她,然後安撫幼兒情 緒,接著讓幼兒繼續玩玩具,最後和幼兒說「再 見」便再度離開。. 6. 幼兒. 3 分鐘 (或更短). 7. 陌生人、幼兒. 3 分鐘 (或更短). 8. 母親、幼兒. 3 分鐘. (第二次母親與幼兒分離) 幼兒獨自一人探索。 (陌生人進入) 陌生人的行為配合幼兒,如果幼兒哭泣,陌生人 會給予安撫。 (第二次母親與幼兒重聚) 母親在門口等待幼兒迎接她,並且安撫幼兒。. 資料來源:修改自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p37), by M. D. S. Ainsworth, M. C. Blehar, E. Waters, & S.Wall, 1978, Hillsdale, NJ: Erlbaum Press. (一) 安全依附(B 型) :此類型嬰兒會主動尋求與母親接近,尤其在重 聚階段會表現笑或哭的方式迎接母親,很少用逃避或是抗拒的方式對待母 15.

(24) 親,當與母親分離時,會感到失落,並能夠接受陌生人的安慰。整體來說, 嬰兒會很明顯表達對母親的喜愛。 (二) 逃避依附(A 型) :此類型嬰兒對陌生人表現較少的不安,而且幼 兒對待母親和對待陌生人的行為或情緒反應都差不多;很少尋求與母親接 觸,在分離階段通常對母親的離去不予理會,更明顯的是當母親返回,嬰 兒會表現忽略、轉頭、朝向他處,且在第二次重聚時,發現嬰兒壓力增加, 逃避也會增加。 (三) 矛盾型依附(C 型) (ambivalent) :此類型嬰兒有明顯地特殊行為 表現(conspicuous contact) ,對陌生人有較高的警覺,並且很少探索環境, 當與母親分離時會感到相當的不安,此外,在母親重返時,嬰兒也很難被 安撫,會表現推人、踢人、丟開玩具,或是當被母親抱起時卻又想離開, 有明顯的矛盾行為(showing clear ambivalence) ,整體來說,在任何情況都 無法與母親做有效的情感調節以及獲得安撫。. 二、依附 Q 分類(attachment Q-set) Waters 與 Deane(1985)以 Bowlby 提出的行為控制系統為基礎,發 展出可用來評量十二個月到三十六個月大之幼兒依附 Q 分類,理論基礎乃 認為依附評量應在多脈絡情境下觀察幼兒如何交織情感(affect)、認知 (congnition) 、行動(behavior) ,進而觀察其依附關係。依附 Q 分類是九 十項描述幼兒在家中行為特徵的題目,包含七個評量類別,分別為:依附 與探索的平衡(attachment/exploration)、幼兒的情感(Affectivity)、社會 互動(social interaction)、對物品操弄(object manipulation)、依賴與獨立 行為(independence/dependency)、社會知覺(social perceptiveness)、耐挫 力(endurance/resilience)。. 16.

(25) 依附 Q 分類是由觀察人員到家中觀察幼兒行為表現,再根據觀察的結 果將九十張描述幼兒行為的卡片,由最像此行為特徵到最不像此行為特徵 (most characteristic to least characteristic)逐步分成九堆,再依序調整每堆 為十張。觀察人員將結果換算為平均分數後再與專家所建立的標準分數取 得相關。關於安全依附分類的切割點,國外有研究以相關係數 0.33 為基 準點,依附分數大於 0.33 者為安全依附,小於 0.33 則為不安全依附(引 自黃凱倫,1991),國內學者涂妙如(1994)則是以安全依附分數前三分 之一與後三分之一為切割點,雖然流失中間三分之一的人,但可以避免有 些幼兒以些微差距就落入安全依附或不安全依附的武斷。由此可知,依附 Q 分類是將幼兒分為兩個類別安全依附與不安全依附。 依附 Q 分類亦可由母親評定,Waters 與 Deane(1985)發現母親與觀 察人員評估幼兒依附分數的相關係數在.59 至.93 之間,因此母親所評的 依附分數具有可靠的信度。Tei 與 McGourty(1996)同樣發現母親在依附 Q 分類的評分與觀察人員評分具有顯著的內部一致性相關,然而我國學者 涂妙如(2005)的研究中,請父母進行依附 Q 分類的評分,卻發現家長要 憑藉平日對孩子行為的印象完成九十道題目的排序較為困難,因此許多家 長會拒絕評分,此外,有些父母因工作忙碌也無法完成評分的工作,而且 該研究發現母親所評定的依附分數會高於觀察人員的計分,而父親的評分 則低於觀察人員的計分。因此若能由接受過完善訓練的觀察人員進行依附 Q 分類的計分會較為合適,而完善的訓練包括有依附 Q 分類專業人員的指 導、能完全了解九十道行為描述的題目以及有進行過依附 Q 分類評分的相 關經驗等。. 蘇建文與龔美娟(1994)針對我國實施依附 Q 分類測量提供「環境因 素」上的建議,由於我國居家環境較國外狹小,多為二十坪到三十坪之間, 17.

(26) 因此幼兒是否將父母視為安全堡壘的判斷要特別小心,有可能是因為幼兒 對居家環境相當熟悉,因此觀察人員不易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幼兒有一直找 尋母親的情形,不過這不代表幼兒就沒有將母親視為安全堡壘,所以在判 斷上要特別注意。. 三、六歲依附測驗(Assessment of Sixth-Year Attachment) Main、Kaplan 與 Cassidy(1985)提出幼兒與依附對象在分離後初次 的重聚行為最能顯示孩子的內在運作模式,能藉此了解孩子與依附對象的 關係,如同皮亞傑提出物體恆存概念,當嬰兒在面對物體消失後的反應, 我們才能得知孩子是否具備此概念,同理,當孩子面對依附對象的離開, 然後再重聚的互動關係,我們才能了解幼兒的依附型態。 因此 Main 與 Cassidy(1988)發展出六歲幼兒與其母親分離後再重聚 的實驗以測驗孩子的依附類型。實驗流程首先邀請母子(女)在遊戲室玩 耍十五分鐘,然後母親離開一小時(在這過程中,幼兒依然與另一名實驗 者進行著其他活動) ,接著母親再度回到遊戲室與孩子互動五分鐘,實驗 者便依據這五分鐘親子的重聚互動,以九點量表評定孩子對母親的安全依 附程度,以七點量表評定孩子與母親的不安全依附逃避程度,隨後將幼兒 分類為安全依附(secure) 、逃避型依附(avoidant) 、矛盾型依附 (ambivalent) 、 控制型依附(controlling)。 該研究發現有 84%的六歲幼兒於重聚實驗中所測得的依附類型與一歲 時於陌生情境測驗中所測得依附類型達一致性,換言之,受試對象在一歲 與六歲時的依附類型相當穩定,說明於表 2-1-2:. 18.

(27) 表 2-1-2 十二個月(陌生情境測驗)與六歲(六歲依附測驗)對照表 依附類型/年齡 安全依附 12 個月. 6歲. 不安全依附-逃避型 12 個月 6歲 不安全依附-矛盾型 12 個月. 依附行為描述 孩子會尋求與母親互動,通常會積極地親近母親的身體;在感到苦 惱時,很容易獲得母親的安撫。 幼兒在重聚階段會主動找母親說話或愉快地與母親互動,並高度回 應母親主動發起的互動;幼兒會精巧地(subtly)靠近母親,與母 親有身體上的接觸;幼兒在整個實驗過程都是平靜的。 孩子在重聚階段會努力地迴避、忽視母親,看別處或玩著玩具。 幼兒在重聚階段會減低與母親互動的機會,當必要時才會短暫的看 母親或和母親說話。 孩子因分離而感到相當苦惱,卻無法被母親所安撫,然而又表現出 想與母親接觸的樣子;孩子經常對母親表現憤怒(例如孩子可能尋 求接觸母親,但隨即又抗拒母親)。. 6歲 不安全依附-控制型 12 個月. 6歲. 幼兒在動作或音調上會表現誇張,企圖想引起母親注意,但又顯現 抗拒或矛盾的情感(例如躺在母親膝上,卻又不舒服的扭動身體) 。 孩子表現出錯亂(disorganization)的依附行為(例如在門口哭喊 著找母親,但當門打開後,又快速地離開)。 幼兒面對母親時,似乎會假定自己是父母,試圖控制、指引母親的 行為,甚至懲罰母親(例如使母親為難或讓母親受辱);或者對母 親表現出過度的照顧行為(例如對母親展現急切的關懷)。. 資料來源:“Categories of response to reunion with the parent at age 6: Predictable from infant attachment classifications and stable over a 1-month period,” by M. Main and J. Cassidy, 1988,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4(3), p.420.. 19.

(28) Main 與 Cassidy(1988)指出六歲依附測驗比起陌生情境測驗有幾點 依附分類上的困難度,首先,六歲幼兒的行為模式與語言都較為複雜、繁 多,因此難以區辨孩子的依附類型;再來,六歲依附測驗缺乏如陌生情境 測驗中,有漸進的壓力程序設計,而是僅就一次非壓力與非結構的親子重 聚互動來評量孩子的依附類型,因此 Main 與 Cassidy 建議可以再增加「分 離-重聚」的次數。另外六歲幼兒的依附已形成一種心理表徵,所以也可請 孩子以繪畫家庭圖像或是回應家庭照片的方式來了解孩子的依附關係。. 四、三歲幼兒依附故事測驗(An attachment story completion task for 3-year-olds ) Bretherton 等人(1990)運用邀請幼兒編故事的研究方法,測量幼兒的 依附型態,而此方法主要是藉由敘說來探究幼兒的內在運作模式 Bretherton 等人認為藉由蒐集幼兒語料的二手資料,能夠澄清孩子非語言的經驗,換 言之,語言能使我們窺探幼兒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關係,以間接了解孩子 的內作運作模式。 (一)實施程序 依附故事測驗的場域是在一間舖有毛毯的遊戲室內進行,遊戲室中擺 設桌子、椅子還有一袋小玩具。進行依附故事測驗前,施測者會先以一個 「生日派對」的暖身故事作開場,以確認幼兒是否瞭解實施程序,接著展 開五個依附故事的編製,在敘說故事過程中,會透過一些角色道具,包括 父親、母親、兩位孩子、祖母等進行扮演。五個依附故事都是由施測者以 標準化程序作開頭以及對孩子進行提問,例如「告訴我,接下來會發生什 麼事情?」 。依附故事內容說明如表 2-1-3:. 20.

(29) 表 2-1-3 依附故事說明. 1 2 3. 4 5. 故事主題. 故事開頭. 引出議題. 打翻果汁了 (spilled juice) 膝蓋受傷了 (hurt knee) 有怪物在房間 (monster in the bedroom) 分離 (departure) 重聚. 小孩子不小心將果汁打翻,濺到地 上,媽媽為此而驚叫。 孩子因攀爬石頭跌倒,導致膝蓋受傷 而哭泣。 孩子被送上床睡覺後,哭著說房間裡 有怪物。. 了解孩子與依附對 象的權威關係。 「痛」是引發依附與 保護行為的誘因。 「害怕」是引發依附 與保護行為的誘因。. 父母參加一個過夜的旅遊,因此由祖 母照顧兩位孩子。 隔天早上,祖母望著窗戶,告訴孩子. 應付分離焦慮的能 力。 歡迎、逃避、抗拒、. 「爸爸、媽媽已經回來囉!」。. 錯亂的重聚行為。. (reunion). 資料來源:修改自 Attachment in the preschool years: 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p.286), by I. Bretherton, D. Ridgeway, & J. Cassidy, 1990, Chicago,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二)資料分析 1. 安全依附標準 (1)「打翻果汁了」 :果汁能被清理乾淨,如果有提到父母生氣的話也不 會涉及以暴力或偏激的方式對待孩子。 (2)「膝蓋受傷了」 :父母之一方或年長的手足會給予受傷的孩子擁抱、 協助,其故事結尾是正向的。 (3) 「有怪物在房間」 :父母會處理孩子的害怕、孩子會尋求父母的慰藉, 最終孩子是能繼續入睡的。 (4)「分離」:孩子能以一些行為應付父母的離開,例如等待父母、與祖 母玩、睡覺。 (5)「重聚」:家人間能面對面、擁抱彼此,投入在重聚的談話中或是有 聯結彼此情感的活動。 21.

(30) 2. 不安全依附標準 (1) 逃避回答故事(avoidance of the story issue):幼兒逃避回答故事,以 「我不知道」或是「我想要其他故事」回應施測者。 (2) 不尋常或錯亂的回應(odd and disorganized response ) :幼兒以暴力方 式對待扮演道具,例如將道具丟到地上,或是回應與故事無關的內容。. 幼兒在編制故事過程中,若能流暢(沒有太多的停頓)且適當(參照 上述安全依附的標準)的解決故事所引出議題,則分類為安全依附型,若 幼兒有超過三個以上的故事都是以防禦地方式回答(defensive response), 則分類為不安全依附-逃避型,若孩子有三個以上的故事以不尋常或錯亂 的方式回應,則分類為不安全依附-錯亂型。 綜合上述,陌生情境測驗主要觀察幼兒在壓力情境下的依附表現,然 而依附關係並不能僅在壓力狀態下評估,而且實驗室情境的設計乃人為操 控,幼兒可能會表現出與平常不一樣的行為;依附Q分類測量方法則是採 自然情境下,觀察幼兒的依附行為,且適用年齡也較廣,不過依附Q分類 是一項專業技術,需接受嚴謹的訓練方可進行家庭觀察,否則恐有失信度, 而且也要考量我國住宅型態與國外差異甚大,因此幼兒的依附行為可能很 難就觀察者的評量而定;另外,Main 等人(1985)所發展的依附測驗,其 評分標準較為困難,且需要熟悉該工具之依附分類原則的專業人員才得以 進行施測。Bretherton 等人(1990)的依附測驗設計則需要有專業的遊戲 室情境安排以及了解依附故事實施程序的專業人員才能進行較縝密的依 附類型判斷,有鑑於此,國內學者黃惠玲與吳英璋(1992)所發展的依附 行為量表,可彌補部分缺失。. 22.

(31) 五、一至三歲幼兒依附行為量表 黃惠玲與吳英璋(1992)根據 Bowlby 的依附理論與 Ainsworth 與 Witting(1969)及 Waters(1978)對依附行為的描述,發展出六十三題, 包含三個因素的題項:安全依附因素、逃避因素以及曖昧因素之「一至三 歲幼兒依附行為量表」。 該量表首先擬定半結構問卷,晤談三個年齡組(一歲組、兩歲組、三 歲組)之幼兒的母親,共四十五位,問卷內容有「你平常都怎麼照顧小孩 的」 、 「你的小孩會不會自己玩?怎麼黏(或不黏)法」 、 「你的孩子找不找你? 找(或不找)你時,你怎麼辦?」等,隨後將晤談內容分三個年齡組編寫題 目,並刪減題意相同或不合理的題目,最後再分別邀請三個年齡組的媽媽, 共同討論題目的意義,再做修改。 量表題目分就「從不」 、 「偶而」 、 「時常」 、 「總是」 、 「不知道或無法填 答」請受試母親勾選,回收問卷後,計算三組年齡受試媽媽在每題回答「不 知道或無法填答」與未填答的人數,選出人數少於總人數 10%的題目,共 計 54 題進行因素分析。結果發現三個年齡組中有兩個因素內涵一致,因 素一的特性是:孩子會哭、黏媽媽、跟媽媽、找媽媽、要媽媽抱、要媽媽 陪。因素二為:小孩可以自己去玩、四處去看看、不會哭、不會黏媽媽、 很少找媽媽、肯讓媽媽離開一下。由於這三個年齡組的因素結構相近,因 此再進一步融合三個年齡組資料,改做單一的因素分析,共得三個因素, 比較先後兩種因素分析,發現單一因素分析結果的因素一、三與三個年齡 組之因素一有相同特性,而兩者的因素二亦有相同特性。最後考量單一因 素分析共有 118 題,題目較多,因此新增因素三,就這三個因素檢驗內部 一致性,然後刪減題項,最後量表包含:安全因素的題目有 37 題,逃避 因素有 15 題,曖昧因素有 11 題。茲將三個因素說明如下:. 23.

(32) (一)安全依附因素:表示幼兒會採取一些行為或需求接觸母親,其中一 項因素負荷量達.62 的題目,例如「在家裡,你不理你的小孩時,你的小 孩會哭」。 (二) 不安全依附-曖昧因素(ambivalent):顯示幼兒在壓力情境中,如 陌生環境時會表現趨近媽媽、跟著媽媽、很安靜、不說話等行為,其中一 項因素負荷量達.74 的題目,例如 「你的小孩到陌生的地方會緊緊跟著你」 。 曖昧因素的幼兒主要是在壓力情境中因無法從母親身上獲得安全感,因此 幼兒無法向外探索,然而安全依附的幼兒,基於安全堡壘的支持,則不會 停止探索行為。此外,曖昧因素的內涵與安全依附因素最大不同處是安全 依附的幼兒會尋求接觸母親並維繫接觸母親的行為,然而曖昧依附因素並 不會產生接觸母親或維繫接觸母親行為。 (三)安全依附-逃避因素:表示幼兒以負向需求或負面行為逃避(avoidance) 母親,其中一項因素負荷量達.60 的題目,例如「在家裡,你的小孩只要 有親人在旁或聽到親人的聲音,就可以自己玩」。. 黃惠玲與吳英璋(1992)以陌生情境測驗探討依附行為量表的建構效 度,依據 Ainsworth 等人(1978)發展的計分方式,評定孩子與母親及陌 生人的五類型互動行為: (一)尋求趨近與接觸行為; (二)維繫接觸的行 為; (三)抗拒行為; (四)逃避行為; (五)尋找行為。再以 Ainsworth 等 人制定的分類標準,將受試對象評定為安全依附組(B 型) 、不安全依附逃 避組(A 型)、不安全依附曖昧組(C 型)。結果顯示依附行為量表能區辨 陌生情境測驗中的依附行為組別,在量表中安全依附因素與尋找、尋求接 觸母親有正相關,與逃避、抗拒母親呈現負相關,與尋求接觸陌生人呈負 相關;在量表中逃避因素與逃避母親有正相關,與維繫接觸母親的行為呈 現負相關,與尋求接近、尋找陌生人呈現正相關;量表中的曖昧因素則與 24.

(33) 尋找媽媽呈現正相關,但與尋求與母親的接觸無關,與抗拒及逃避母親呈 現負相關。 該量所呈現的是每位孩子三種依附因素的分數,因此評量結果會顯示 幼兒不同程度的依附表現,有別於 Ainsworth 等人(1978)以及 Waters 與 Deane(1985)將幼兒進行依附的分類,此量表並非全有或全無某一依附 類型,而是以更客觀的方式來評量幼兒的依附型態,了解不同依附行為在 程度上的差異性。該量表在經過陌生情境測驗檢定後達良好的建構效度, 內部一致性度介於.80 至.91 間,同時在設計量表之初是採用我國受試樣本, 因而符合本土文化,除此之外,量表是由與孩子有足夠互動的母親填寫會 更具客觀,實施上也較便利。因此本研究將以此量表作為測量幼兒依附關 係的工具,預期能了解每位幼兒在三種依附類型的不同程度表現。. 肆、依附類型的跨文化相關研究 跨文化嬰兒依附研究顯示安全型嬰兒在各國家中所占比例約在 60%至 70%間,然而不安全依附型的比例,在不同國家中則有較大的差異,顯現 出各國文化、教養價值觀與照顧方法的不同會影響孩子依附行為的表現 (van Ijzendoorn & Sagi, 1999)。 Grossman、Grossman、Spangler、Seuss 與 Unzner(1985)指出德國嬰 兒在陌生情境測驗中,有 49%的孩子被分類為逃避型依附(A 型) ,相較 於美國巴爾的摩地區(Baltimore)只有 26%的嬰兒被分類為此類型。這與 德國文化習慣人際間保持一定距離有相關,尤其德國父母認為孩子一旦有 獨立行走的能力,便要避免太親密的接觸,如果抱起一位能自己行走的小 孩,或是正在哭泣的孩子,都會被視為過渡寵愛,該研究者解釋這也許是 德國嬰兒在陌生情境測驗中顯現較多逃避型依附的原因。. 25.

(34) 反之,日本國家父母的養育方式則是盡可能地排除會造成孩子壓力的 事件,母親會與小孩維持親密的互動關係,例如共睡、共浴或是將孩子背 在背上,因此在這種養育方式之下,日本嬰兒在陌生情境測驗中會對與母 親的分離感到相當地苦惱與壓力,甚至在重返階段也難以被安撫,所以有 很高比例的嬰兒被分類為曖昧型依附(C 型) ,而很低比例的嬰兒被分類為 逃避型依附(A 型) (Grossman et al., 1985;Takahashi, 1999) 在以色列嬰兒依附的研究則發現,居住在集體農場公社中(Communal kibbutzim),由非父母而是其他成人照顧的嬰兒,有 56%被分類為安全型 依附,而 37%被分類為曖昧型依附(C 型),相反的,居住在以色列城市 由父母照顧或是集體公社中與父母同住的嬰兒(Family-based kibbutzim), 則分別有 72%與 80%的嬰兒被分類為安全型依附,該研究者解釋這個差異 可能是因為接受集體照顧的嬰兒,長時間經驗無法看見母親(unavailable) 或親近母親(inaccessible) ,甚至在夜晚也是與其他嬰兒共睡,所以在陌生 情境測驗中發現較低比例的嬰兒被分類為安全型,而較高比例的嬰兒被分 類為抗拒型(Sagi, Lewkowicz, Dvir, & Estes, 1985;Grossman et al., 1985) 。 我國學者蘇建文、丁心平與許錦雲(1990)針對國內 62 位嬰兒進行陌生 情境測驗,結果發現安全型(B 型)嬰兒佔 75%,逃避型(A 型)嬰兒佔 17.7%,而曖昧型(C 型)嬰兒佔 6.5%,整體分配比例與美國研究類似, 以安全型嬰兒最多,逃避型嬰兒居中,而曖昧型嬰兒最少。 上述不同國家的依附研究結果顯示,孩子在陌生情境測驗中的表現, 會顯現文化的差異,雖然依附是普遍存在人類嬰兒中的共通行為表現,即 為一種初級的心理歷程,然而不同文化的育兒方式會反應在嬰兒不同依附 的型態,這是一種更高級的心理歷程,顯現出文化的影響(引自蘇建文等 人,1990) 。. 26.

(35) 第二節 親子情緒言談之相關研究. 隨著幼兒認知與語言的發展,大多數孩子能在一歲半到三歲間對其日 常生活所經驗的事件作情緒的標籤(label) ,例如「高興、 「快樂」 、 「傷心」、 「害怕」 (Bretherton, Fritz, Zahn-Waxler, & Ridgway,1986) ,而且透過這些 情緒語彙與人溝通內在狀態的頻率會逐漸增加,Dunn、Bretherton 與 Munn (1987)做了一項縱貫研究,記錄家庭中情緒言談出現的頻率,結果發現 幼兒隨著年齡增長,在二到三歲間,親子談及情緒的頻率也會逐漸增加, 如下表 2-2-1。. 表 2-2-1 18 個月至 32 個月幼兒與其母親對話中情緒言談發生的頻率(平均每兩小 時會出現的情緒語句數) 18 個月. 24 個月. 32 個月. 幼兒. 0.8. 4.7. 12.4. 母親. 7.1. 11.1. 17.4. 資料來源:修改自“Conversations about feeling states between mothers and their young children,”by J. Dunn, I. Bretherton and P. Munn, 1987,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3(1), p.135. 此外,幼兒所提的情緒經驗多是來自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事件,例如 Dunn 等人(1987)紀錄親子在討論「害怕」的情緒:. 幼兒: 「媽媽!媽媽!」 母親: 「怎麼了?」 幼兒: 「害怕!」 27.

(36) 母親: 「這本書嗎?」 幼兒: 「對。」 母親: 「這本書不會嚇你。」 幼兒: 「會。」 母親: 「這本書會嗎?」 幼兒: 「會。」. 從上述對話可以發現幼兒雖然尚無法明確表達情緒發生的原因,但透 過與母親分享情緒,能澄清自己的感受,並從雙方言談中獲得情緒舒緩的 安全感;反之,若幼兒的情緒表達經常無法獲得父母支持,則孩子會轉向 壓抑、隱藏自己不被期待的情緒,例如生氣、害怕等,或是選擇逃避來處 理負面情緒,如此一來會有礙幼兒的情緒學習,更深遠會對孩子造成健康 的傷害,例如在心理或身理上,感受到紛亂不安或注意力無法集中(mental or physical distraction)(Wenzlaff & Eisenberg,1988)。 鄭婉敏(1999)指出成人與幼兒間的情緒對話是幫助孩子情緒學習與 發展的重要方式,對話並非成人單方面的教導,而是彼此間的話語都能被 聽見,有助幼兒學習自我情感表達,同時察覺他人的情緒,促進情緒理解 發展,而家庭是幼兒主要的成長環境,父母扮演與孩子情緒對話的重要角 色,親子情緒言談不僅具有深遠意義也提供許多正向功能。以下整理相關 文獻分述親子情緒言談的共構歷程與意義、親子情緒言談的功能、影響親 子情緒言談的相關因素。. 28.

(37) 壹、親子情緒言談共構歷程與意義 在探討親子情緒言談之前,需要對親子共構對話的意義進行了解, Reese 與 Fivush(1993)提出親子對話是一種共構(co-constructed)歷程, 父母藉由與孩子談論生活經驗,會鷹架(scaffold)幼兒如何討論事件,提 供事件的結構與脈絡,也就是孩子參與在對話中有如一種師徒模式 (apprenticeship model) 。父母會依據孩子的能力,彈性的調整需給予的協 助(Oppenheim, Emde, & Wamboldt, 1996),這種共同建構的觀點來自於 Vygotsky 認為語言的使用是一種社會性的交換過程,剛開始的發展來自人 際間(interpersonl) ,敏銳的成人會在幼兒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的範圍內給予引導,即設定在比孩子更高的層次幫助他向上 學習,最終成為幼兒新的能力,轉化為個體內(intrapersonl)的思考功能, 亦即孩子將語言變成內在層次,成為一種自我溝通(谷瑞勉譯,1999;蔡 敏玲、陳正乾譯,1997)。 Oppenheim 等人(1996)根據鷹架的觀點,探討親子間的情緒言談如 何內化為幼兒的情緒思考,研究設計分兩部分,第一部份邀請親子共構一 本富情緒性的無字故事書,然後根據幾項指標分析父母能否在言談中搭起 有效的鷹架,指標包括父母的引導是否符合幼兒的需求、在言談過程中有 沒有給予孩子情緒的支持,例如豐富的情感語言、動作以維持幼兒的專注 以及能否彈性的討論正、負面情緒。研究的第二部分則請幼兒進行一項 MSSB 故事敘說測驗(MacArthur Story-Stem Battery),該測驗的研究人員 會開啟一個故事情境,隨後邀請孩子加入角色扮演並完成故事。研究結果 發現,在親子共構故事中,如果父母能給予較多的鷹架支持,則幼兒在 MSSB 測驗中,能較彈性地分享情感、開放地表達故事中的衝突或困難, 且能以正向的解決方式作故事結尾,此外,幼兒較能表達連貫型的情感 (emotionally coherence),即孩子的情緒反應能符合故事發展的邏輯。 29.

(38) Oppenheim 等人(1996)的研究結果指出,孩子透過與父母人際間的 對話互動(interpersonl)會逐漸發展為幼兒個體內在的(intrapersonl)情 緒思考與表達,形成一種相互關係,此為親子情緒言談的重要意義。. 貳、親子情緒言談的功能 前段提到在親子情緒言談中,成人扮演搭起鷹架的重要角色,除了是 對話的主要引導者,父母能否有同理心地傾聽幼兒的情感也相當重要 (Favez, 2011),若成人能正向、同理看待孩子時而衝動的情緒表達,無 論是正面或是負面,將他們毫不壓抑的情緒表現透過親子間的情緒言談, 幫助幼兒情緒學習,則孩子能獲得較健康的情緒發展(鄭婉敏,1999), 整理相關文獻,發現親子情緒言談的功能主要可分:情緒語彙的成長、幫 助情緒理解、獲得情緒調節能力,下列分述之:. 一、情緒語彙的成長 幼兒情緒語彙的學習深受家庭中能否提供一個情緒言談的環境所影 響,Dunn 等人(1987)採用自然情境觀察法蒐集幼兒家中情緒言談的語 料,結果發現孩子在 24 個月大時的情緒語彙量與 18 個月大時,其母親以 及其年長手足的情緒語彙量有正相關,換句話說,當幼兒從小浸濡在一個 充滿情緒言談的家庭環境中,能夠幫助孩子往後情緒語彙的發展,使其表 達更豐富的內在情感。其他相關研究則分析親子間情緒言談的類型如何相 互影響,Denham 與 Auerbach(1995)發現母親在情緒言談中若使用較多 的情緒解釋(explaining)或對小孩提出較多的問題(questioning) ,則會影 響幼兒表達更多的情緒語彙量。 Cervantes 與 Callanan (1998)研究則發現親子情緒言談中,若母親 提供較多的「情緒命名」 (labels) 、 「情緒原因」 (cause) ,指解釋情緒發生 30.

(39) 的原因,以及「情緒誘導」 (elicitation) ,指未提供相關資訊下,誘導孩子 提供情緒的解釋,則會影響孩子表達更多的情緒語彙,此外,當母親針對 情緒做較多的解釋時,會激發幼兒產生更細膩的情緒表達(stimulated children’s more sophisticated emotional expressions)。 Favez(2011)則探討親子共構故事中的情緒言談與幼兒再獨自重述該 故事時的情緒表達之相關,結果發現,當母親在共構故事中若能提供「助 長情緒性」 (emotional facilitation)之言談,亦即母親有同理故事人物情 緒之相關言論或是能鼓勵孩子情感表達,在整體的言談是較具延展性 (elaboration)與情緒性(emotionality)時,則孩子在重述故事情節時也 能較詳盡地闡述(exhaustiveness),而且關注於談論故事中事件的情感核 心(event’s affective core)。. 二、幫助情緒理解 前段提及到當幼兒浸濡在充滿情緒言談的家庭環境時,能幫助孩子情 緒語彙的發展,而這些情緒言談也進一步影響幼兒對情緒的理解,Dunn、 Brown 與 Beardsall(1991)在自然觀察下紀錄 41 位三歲幼兒在家中與家 人的情緒言談,追蹤這些幼兒到六歲時進行一項情感觀點取替測驗 (Affective perspective taking: Rothenberg Test of Social),結果發現若幼兒 過去在家中有較多情緒言談的經驗,則往後會較佳的情緒理解能力。 Denham 與 Auerbach(1995)則發現母親在情緒言談中提供較多「問題」 (questioning)或是幫助孩子「解釋」 (explaining)情緒發生的原因,則幼 兒在情緒理解測驗中會獲得較高的分數。鄭婉敏(1999)指出在親子情緒 言談中,母親若能對情緒訊息做「解釋」的說明,會影響孩子往後對情緒 有較佳的理解。上述研究都說明,當孩子長期透過與家人的情緒溝通,會 形成往後對自己或他人情緒發生的因果關係有較敏銳的知識及了解。 31.

(40) 三、獲得情緒調節能力 親子間的情緒言談除了促進幼兒情緒理解外,也能幫助孩子獲得情緒 調節的能力,Gottman、Katz 與 Hooven(1996)指出情緒教導型的父母 (emotion-coached) ,其孩子會有較佳的情緒調節能力,尤其在面對負面情 緒時,能夠自我調節,此類型的父母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會與孩子進行情緒 指導的相關言談,例如:當幼兒感到苦惱時,會和孩子討論引發情緒的相 關訊息以及共同分析所處的苦惱情境,或是教導孩子舒緩情緒壓力的策略 等,幫助幼兒更有自信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Gottman 等人同時指出,這 些孩子在其同儕團體間的社交能力也會較佳。而 Denham 與 Auerbach (1995) 有類似的研究發現,在親子共構故事的情緒言談中,若母親能提供較多的 問題引導或向孩子解釋故事角色人物負面情緒發生的原因,則觀察人員發 現這些孩子在學校中有較佳的自我情緒調節能力,例如:當孩子生氣時, 可以採取正向方式調節其高漲的情緒反應,進行個體內在的情緒控制 (intropersonal control),此外,親子間的情緒言談也幫助幼兒個體間的情 緒控制(interpersonal control) ,亦即孩子能敏銳觀察出同儕的負面情緒表 現,並給予社會性的正面回應或關懷,Denham 與 Auerbach 認為這種同理 心乃出自親子情緒言談時的學習,可以幫助幼兒人際間的情緒調節。 Fivush、Berlin、Mennuti-Washburn 與 Cassidy(2003)提出特別是「負 面」情緒的討論能提供幼兒情緒調節的能力,尤其當談論「害怕」這類的 情緒時,親子間會提及較多化解(resolving)的策略,以下為研究中記錄 「害怕」的言談:. 母親: 「有時候你害怕黑暗對不對?」 幼兒: 「對。」 母親: 「在夜晚的時候,會黑暗?」 幼兒: 「對,在夜晚的時候我會害怕其他東西。」 32.

(41) 母親: 「它們在哪裡呢?」 幼兒: 「它們不會被聽到,在牆上。」 母親: 「在你的牆上?」 幼兒: 「對,只有一個。」 母親: 「但是媽媽告訴你,真的沒有其它東西,或是怪物。」 幼兒: 「有,媽媽,真的有。」 母親: 「但是寶貝…」 幼兒: 「有,媽媽,真的有怪物的陰影。」 母親: 「你真的覺得有怪物對不對?好,那你記得媽媽有給你手電筒,對不對?」 幼兒: 「對。」 母親: 「所以你可以打開手電筒,當你需要的時候。」 幼兒: 「我可以打開,照亮陰影。」. 從上述的情緒言談可以發現,母親關注在幼兒的害怕情緒,會與孩子 討論害怕的原因,並提供「打開手電筒」這個策略以化解幼兒的害怕,Fivush 等人指出這些化解負面情緒的言談是促進幼兒情緒調節的方法。 Fivush、Marin、 McWilliams 與 Bohanek(2009)同樣提出負面情緒 言談的功能能帶給幼兒情緒調節的能力,如果母親與孩子能較延展 (elaborations)與評價(evaluation)的討論負面情緒,例如:當幼兒說「我 想哭」 ,母親則回應「對,你哭出來很好」 ,則孩子在進行兒童行為檢核評 估(Child Behavior Checklist)時,會有較佳的情緒調節能力。 除此之外,Fivush 等人(2003)指出親子間的情緒言談還能幫助孩子了 解自己與他人的關係(self-in-relation) ,因為透過情感表達,幼兒會發現自 己的情緒可以影響他人,例如: 「當我難過時,我的父母也很難過」 ,進而 形塑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此外,孩子也會透過情緒的討論塑造對自我的定 33.

(42) 義(self-in-defining) ,例如: 「我是一個經常難過,但很少生氣的小孩」。 綜合上述可知,孩子從情緒對話的經驗中,能增長情緒語彙的表達、 養成健康的心態理解情緒以及調節自我情緒,這三項情緒言談功能亦是教 育部制定「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中,培養幼兒「情緒」發展能 力很重要的核心目標,因此成人應重視與孩子情緒言談的重要性。 本研究欲探究母親與孩子如何共構情緒言談,尤其關注在負面情緒的 討論,因為從文獻回顧可以發現負面情緒的對話能促使親子雙方更具延展 性的討論,Laible(2010)的研究發現,親子在討論負面情緒的言談深度 會大於正面情緒的討論,如表 2-2-2 所示,母親在言談中引涉情緒的語句 量、延展性的談話、解釋情緒發生的原因、確認與肯定對方情緒、討論具 深度的情緒內涵,都是負面情緒使用的情緒會多於正面情緒;同樣地,幼 兒除了在解釋情緒發生的原因之向度是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外,其餘包 括引涉情緒的語句量以及情緒肯定也都是在負面情緒討論時會涉略較多。 因此本研究期待親子能從負面情緒言談中,展現更顯著的共構歷程,進而 蒐集到較豐富的語料。. 34.

(43) 表 2-2-2 親子情緒言談 T 考驗 情緒言談類別. 正向情緒言談. 負向情緒言談. 引涉情緒之語句(母親). 7.24. 8.70. 延展性對話. 2.90. 3.00. 解釋情緒發生的原因(母親). 0.96. 2.08. 情緒肯定(母親). 0.36. 1.00. 深度的情緒言談(母親). 0.36. 0.94. 引涉情緒之語句(幼兒). 2.02. 2.40. 解釋情緒發生的原因(幼兒). 0.40. 0.08. 情緒肯定(幼兒). 0.70. 0.72. (母親). 資料來源:“Does it matter if preschool children and mothers discuss positive vs. negative events during reminiscing? links with mother-reported attachment, family emotional climate, and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by D. Laible, 2010, Social Development, 20(2), p.402. 參、影響親子情緒言談的相關因素 國外許多研究關注於了解影響親子情緒言談的相關因素為何,早期的 研究多提出性別與年齡是影響親子情緒言談的重要變項,此外,有研究亦 提出社經地位是影響親子情感表達的因素之一,近來則有其它研究加入文 化因素檢視是否為影響親子情緒言談的變項,茲說明如下:. 一、年齡因素 隨著幼兒年齡增長,親子言談中的情緒語彙量也會增加,Dunn 等人 (1987)做了一項追蹤研究,發現幼兒在 32 個月大時,平均每兩個小時 會使用約 12 句的情緒言談,比起幼兒在 25 個月大時多出將近一倍的情緒 語句數,而母親在幼兒 32 個月大時平均每兩個小時也會產生 17 句的情緒 35.

(44) 言談,比起幼兒 25 個月大時多出約 5 句的情緒談話,Dunn 等人研究說明 隨著幼兒日益增長的口語能力與認知理解能力,親子間情緒言談的頻率也 會逐漸增加。 Cervantes 與 Callanan (1998)則指出親子情緒言談的內容會隨幼兒 年齡增長而有差異,研究發現孩子在兩歲時,母親會使用較多「情緒誘導」 (elicitation)的言談類型,而幼兒三歲時,母親則會有較多的「情緒命名」 (labels),當幼兒四歲時,母親則會使用較多「情緒解釋」(explanations) 的言談。Cervantes 與 Callanan 認為親子情緒言談的差異可能因為母親隨著 幼兒年齡增長而調整與孩子對話的鷹架形式,當幼兒年紀還小時,母親使 用較多誘導式的言談,引導孩子說出情緒發生的原因,也許更能有效促進 (prompting)與強化(reinforcing)親子間的情緒言談,換句話說,母親 關注於讓孩子能更專注在言談中,所以給予較多的誘導問題讓幼兒回答; 而當幼兒較年長時,母親則和孩子解釋較多情緒發生的前因後果,幫助小 孩解讀情緒訊息,作為一種社會化教導。. 二、性別因素 Dunn 等人(1987)研究發現母女間的情緒言談比母子間還多,而且女 孩本身比起男孩也會較常表達自己的情緒狀態。Fivush 等人(2003)同樣 發現母親與女兒在討論負面情緒時,會進行較多延展性與評價的情緒討論, 且女孩同樣對自己的情緒經驗會提供較仔細的說明,Fivush 等人認為父母 也許對孩子天生的性別就會採取不同社會化的情緒言談,當面對女兒時會 傾向要幫助她們解決負面情緒的困擾,所以提供較多的情緒調節策略,反 之,父母對男孩則會期許他們應該勇敢面對害怕等負面情緒,因此較少涉 入情感的有關言談。上述的研究都發現母親本身對女兒就會使用較多的情 緒言談,而女兒也較常提及自己的情感,這種性別影響情緒言談差異可能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at owning a pet is linked with a reduced risk of heart disease, fewer visits to the doctor, and a lower risk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young

ª創設讓幼兒⾃主探索的環境 ª滿⾜幼兒快樂遊戲的情緒需要

•更多獨立於父母的表現,能自己與其他人 溝通..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

The point should then be made that such a survey is inadequate to make general statements about the school (or even young people in Hong Kong) as the sample is not large enough

Teacher / HR Data Payroll School email system Exam papers Exam Grades /.

Classifying sensitive data (personal data, mailbox, exam papers etc.) Managing file storage, backup and cloud services, IT Assets (keys) Security in IT Procurement and

Effective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chool affairs may be linked to parent educational programs which is central to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the childre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