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觀察法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50-5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觀察法

一、觀察研究的定義與類別

(一)觀察研究的定義

觀察研究法(Observation Survey)屬於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可 透過觀察法立即實地觀察到現象或行為的發生 (蔡保田,1987)。綜合郭生玉

(1991)、黃光雄(1991)、簡茂發(1991)的看法,觀察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的 情境或控制的情境下,根據既定的研究目的,對現象或個體的行為做有計劃與有 系統的觀察,並依觀察的記錄,對現象或個體的行為做客觀性解釋的一種研究。

我們可以透過電腦軟體,將觀察所得的資料,轉為量化的數據,來進行客觀 的分析與解釋;此外,觀察研究法的適用範圍相當廣泛,無論是量化研究或質性 研究都常常會使用到此種研究法,來作統計分析或敘述性的描述(葉重新,

2001)。

(二)觀察研究的類別

觀察者可能紀錄三種不同的觀察,描述性觀察(descriptive observation)、推論性觀察(inferential observation)、與評鑑性觀察

(evaluative observation)(Cates,1985,p99)。

1.描述性觀察

觀察者只需將他實際觀察得到的行為,以文字描述或以劃記方式提出報 告, 此外不必紀錄其他事項,更毋須從中推論或做任何的判斷。此種形式的觀 察,一般而言,易於量化;觀察者所做的記錄也相當可靠。

2.推論性觀察

觀察者須考慮被觀察的每一種行為標示的意義,然後將之記錄在特定的分 類中。這類型的觀察需有一種類記錄系統,必供觀察者將觀察所得的每一種行為 分派在適當的類目之中。此種歸納分派的安排,顯然比簡單的描述性觀察不可 靠,但卻能提供較詳細、具有價值的資料。藉著完整的訓練,觀察者或可習得做 成一致性、可靠性、推論性的觀察記錄。

3.評鑑性觀察

觀察者必須判斷行為的品質,然後按等級予以判斷,做成記錄。由於觀察 者的評鑑性判斷常有不同,因此評鑑性觀察通常是做困難的工作。某個人被評為

「佳」,也可能被另一個人評為「中等」。為了補救此一缺失,常需將欲從事評鑑 性觀察者,施與全盤的訓練,以求取一致可靠的觀察。一般而言,供觀察者評定 的等級越細,評鑑性觀察的信度就越低,因此在設計等級類別時,宜力求少而明 確為妥。研究者如做質的觀察,須在觀察期間把資料作成紀錄而成為田野筆記

(field notes),其中包括地點、觀察者、觀察者角色、時間及其長度、在不同 時間觀察而得的觀察客體的描述,即與其相對的反省筆記。

4.依觀察者的介入方式區分的觀察研究

從觀察者的介入方式可以分為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

(1)直接觀察

是指受過訓練的研究者,到觀察現場直接觀察受試者活動,獲得具體而初 步第一手材料的方法;但是受試者會因為察覺被觀察而表現出不真實的行為。

(2)間接觀察

是指研究者不直接介入受試者的生活與活動的情境,利用間接的方式請團

體中的特定成員代為觀察,例如請班長協助觀察班上同學的上課情況,不讓任何 同學知道,這種佈眼線的觀察法,比較可以得到真實的資料。還有一種情況像觀 察者無法觀察到國中生有多少學生在抽煙(因為在國中抽煙是違反校規的,所以 觀察者觀察不到),所以觀察者觀察全校的煙蒂來推知有多少人抽煙。

二、 觀察的策略

觀察者在進行觀察之前,需要先決定採取何種觀察的策略,然後依選定的 策略來進行觀察。在觀察研究法中,觀察的策略會影響所蒐集的資料,是否具有 代表性和客觀性。一般來說。觀察可以採以下幾種策略:

(一) 時間取樣(time sampling)

明確界定所要觀察的行為,在時間樣本內觀察記錄欲觀察的行為。可以採 用有系統的方式(systematic way),例如,觀察一名學生在教室的擾人行為,每 隔30 分鐘觀察5 分鐘,每天觀察10 次,連續觀察一週。隨機的方式(random way) 是指以隨機的方式抽取十個5 分鐘,然後記錄該生所發生的行為樣本。時間取樣 觀察法的優點是可以獲得具代表性的樣本(例,擾人行為),限制是:

(1)這種行為必須要常常發生才能達到目的;

(2)缺乏行為的連續性和自然性,但仍是觀察研究法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二) 事件取樣(event sampling)

清楚界定所要觀察的行為,而且必須知道它們何時發生,一旦發生,觀察 者必須出現並完整觀察此項行為的前因後果。例如觀察某生與同學衝突的行為前 因後果,優點是:

(1)觀察到的行為有連續性;

(2)觀察到的行為有自然的真實性;

(3)不是經常發生的行為適合這種取樣方式。(引自郭生玉,1982)

(三) 觀察者的選擇

在進行觀察時,通常一個地方只要一位觀察者,可是當受觀察者分組討論而 要觀察各組成員的合作情形時,每一組應有一名觀察者。假如研究者想要了解學 生的品德,則可請級任老師、科任老師當觀察者。

(四) 觀察地點的考慮

教育研究如以學生為對象時,觀察地點大致可分為教室內與教室外,在教室 內進行觀察,學生比較不容易表現純真的行為,因為教室也是屬於人為環境。不 過,假如能長期觀察,觀察者的身分不要曝光,也能夠得到真實的資料。至於教 室外的情境,就很類似自然情境,這種觀察也比較能夠蒐集到真實的行為資料。

(五) 觀察器材的使用

觀察者使用錄影機或錄音機將實況錄製下來,能夠得到真實的資料。然而觀 察時使用這些器材比較容易引起被觀察者的焦慮。觀察者如要使用觀察器材,最 好先徵得受觀察者同意。

三、觀察的實施步驟

(一)決定觀察目的

在觀察之前,要確實掌握研究目的,針對研究的待答問題或研究假設來決 定觀察目的。 如此經由觀察所蒐集的資料,始能回答研究的待答問題、或驗證研 究假設。例如,研究學生次文化問題,宜採自然情境、非結構式、參與

等觀察方法。

(二)依研究目的及實際情況,選定最佳的觀察研究項目

在確定觀察項目時,也要區分行為的性質,釐清所欲觀察之項目係高推論行 為或是低推論行為。

1.高推論行為(high-inference behavior):

高推論行為是指抽象、不明確,而需經由觀察者主觀推論始能判斷的行 為,如教室中學生是否『快樂』或『滿足』,即屬之。

2.低推論行為(low-inference behavior):

低推論行為則是指具體、明確,一經觀察即可直接判斷的行為,如教學過 程中學生有無『發問』或『回答』,即屬之。

3.操作定義的要領是要以較多的低推論行為來界定一項高推論行為。

(三)選擇觀察的對象與場地

因觀察頗為費時、費力,所以觀察對象最好以小樣本為原則,這些樣本以隨 機方式來選取較佳。假如是個案研究宜採立意取樣法。此外,觀察對象的選取,

尚須考慮與被觀察者有關的人員是否同意,如班級教師、學校行政人員、學生家 長等。至於觀察場地儘量符合自然情境,亦即不影響被觀察者的正確活動及不改 變場地為原則。

(四)設計安排觀察紀錄方式與工具

是先計畫觀察程序,如觀察日期、時間、場地、人員、觀察工具、方式 等均應事前妥善安排,並隨時保持彈性修改。

(五)訓練觀察人員

為期觀察標準一致,以避免觀察誤差的影響,必須事先訓練觀察人員,使 觀察人員不僅瞭解觀察的目的與理論架構,也熟悉觀察的項目與技術。

(六)爭取有關人員支持

在進行觀察工作之前,首先應與被觀察者的機關首長接洽,表明自己身 份,說明觀察工作的意義與重要性,在獲得其首肯之後,在與被觀察者的直接主 管或班級導師洽商,將觀察時間、方式及觀察結果作何種用途等,向對方說清楚,

以爭取對方合作與支持,這樣觀察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七)進行觀察與紀錄並整理解釋

觀察時要細心並保持沉默,不宜與被觀察者交談,或有任何干擾正常活動的 事情發生。每次進行觀察後,均需清楚完整資料內容,依日期或類別依序整理觀 察資料累積至一定數量,解釋效度才會增加。研究結果解釋需視觀察資料內容而 定,切勿過度擴張解釋或加入主觀個人意見。

第四章 研究結果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