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解題本身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所謂解題就是解決問題,如何解決 問題?很多專家都對這樣的問題提出了很多看法與理論,如下:

一、Polya(1945)將解題分成4個階段:

1.理解問題(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理解問題的敘述,並指出問題的 主要部分,包括題目中的已知條件與未知條件。

2.擬定計畫(devising a plan):找出已知條件與未知條件之間的關連,根據 條件擬定出解決問題的計畫。

3.執行計畫(carrying out the plan):執行所擬定的解題計畫。

4.回顧解題(looking back):檢查所得的答案是否正確,嘗試使用不同方法 檢查答案。

二、Schoenfeld(1985)認為數學解題應該考慮4個變項:

1.資源(resources):解題者所擁有與解題相關的數學知識。

2.捷思(heuristics):解題者的解題策略。

3.控制(control):解題時決定計畫、選擇目標、採用策略以及監控、評估 結果的歷程。

4.信念系統(beliefs):解題者對於數學的看法,解題者對數學的看法將會 影響其解題行為。

三、Lester(1980)將解題分為下面6個階段:

1.問題的知覺(problem awareness):解題者感覺到問題的存在。

2.問題的理解(problem comprehension):解題者將問題轉譯及內化

3.目標分析(goal analysis):解題者將問題變形並分析其結構,是否有任何 子目標可幫助達成目標。。

4.計畫的發展(plan development):解題者擬定出解題計畫,其中包含解題 策略及解題進行的程序、方法。

5.計畫的執行(plan implementation):解題者依照所擬定的解題計畫加以執 行,並注意是否正確。

6.程序和解答評估(procedures and solution evaluation):檢查答案的合理性及 正確性,並回顧整個解題過程。

孫子兵法云:「謀定而後動」,我認為解決問題就是如此,但謀從何 而來?難道會有錦囊裡面裝著妙法,當然不是,這些謀就藏在每個人的腦 海之中,而每個人所擁有的謀略或高或低、或巧或妙,就看每個人對整體 情況的瞭解與掌握度如何?就看每個人所能想到的策略有多少,有多適合 問題情境。而這樣的想法,其實跟上面這些專家提出的看法不謀而和。

這些看法都有一個共通的根本部分,不論是解題計畫、解題策略還是 謀略,都必須來自於解題者的腦袋中。就如Polya(1945)提到:解題必須 從你現有知識中找出與問題有關之處。試想過去在類似的情況下有什麼曾 幫過你的忙。在你所考慮的內容中,設法找出熟悉的東西,在你所熟悉的 東西中,努力找出有用的東西。Bledsoe, Karen E.和Flick, Lawrence(2012)

認為:解題過程中,主體(如:學生)會將概念進行連結而產生概念地圖 (concept maps)。本研究基於以上的論點,認為學生在面臨解題時,學生會 去搜找尋他腦袋中現有相關的、可能有用的概念,並將它們串連起來以進 行解題。

Wilson(1990)表示,教學常發現,有些能合理敘述出概念定義的學 生,不見得能正確指出合於此概念的例子,而能指出合於此概念例子的學 生,不一定能說出正確的定義。

所以我們必須釐清何謂「概念」。並且更進一步地,對於學生關於某 概念的解釋、說明甚至定義(學生自有的)與「概念定義」之間,也必須加 以釐清。本研究採取 Tall 和 Vinner (1981)提出之概念定義(concept definition)與概念心像(concept image)作為一個解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