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解題歷程分析

本節以質化分析兩位受試者作答內容,以探討其在各階段的解題歷程。

壹、單元一:直接對應表格 一、受試甲

研究者在基線期對受試甲進行三次前測,以評量其學習直接對應表格的起點行為。

答題正確率皆為 50%,顯示受試甲具備基本認識,但整體概念並不完全清楚。見附錄七

「受試甲與受試乙直接對應表格前測三次解題掃描」,三次皆答錯的題型分析如下:(1) 有__個星座有幾個人—受試甲都直接填入星座名稱,可知其不懂該題要數出相同人數的 星座個數。(2)想看某電視台的某節目,要在__:__分前打開電視—受試甲在填寫對應 時間時,會填成上面或下面一個節目的時間。(3)某電視台幾點到幾點共有__個節目—

受試甲在計數時會數錯。(4)請問某個天氣共有__天—受試甲對陰天的圖案不甚清楚,

以為出現雲就是陰天,所以把雨天跟陰天當成同種天氣來計數,或是以為有太陽就是晴 天,而認為陰天有一半的太陽,就也當晴天來計數。至於其他題目可能是分心而寫錯。

處理期共進行三次測驗,受試甲第一次答題正確率大幅上升為90%,第二與第三次 也有80%,顯示其在直接對應表格的學習達到精熟。原先基線期皆答錯的題型,在其反 覆看動畫教學與聽旁白說明後,再作隨機改變的練習題,加強了學習印象,便順利答出。

而分析第二與第三次答題皆略遜於第一次答題的原因,可知都是粗心造成的失分。

維持期三次測驗中,受試甲答題正確率分別為80%、100%、90%,具有保留且提 升效果。分析其第一及第三次錯誤的原因,應是沒注意看題目要求而寫錯。

二、受試乙

研究者在基線期對受試乙進行三次前測,以評量其學習直接對應表格的起點行為。

答題正確率介於40%~50%,顯示受試乙具備基本認識,但整體概念並不完全清楚。見 附錄七「受試甲與受試乙直接對應表格前測三次解題掃描」,三次皆答錯的題型分析如

72

下:(1)有__個星座有幾個人—受試乙有一次隨意寫數字,另兩次則沒有填答,可知其 不懂該題要數出相同人數的星座個數。(2)最多人是__座—受試乙皆答12,可知其不懂 題意。(3)某電視台幾點到幾點共有__個節目—受試乙以為是填答該時段的節目名稱,

可知其對題意認識不清。(4)請問某個天氣共有__天—受試乙對陰天的圖案不甚清楚,

以為出現雲就是陰天,所以把雨天跟陰天當成同種天氣來計數,或是以為有太陽就是晴 天,而認為陰天有一半的太陽,就也當晴天來計數。至於其他題目可能是分心而寫錯。

處理期共進行三次測驗,受試乙三次答題正確率皆為90%,顯示其在直接對應表格 的學習達到精熟。原先基線期皆答錯的題型,在其反覆看動畫教學與聽旁白說明後,再 作隨機改變的練習題,加強了學習印象,便順利答出。

維持期三次測驗中,受試乙答題正確率分別為90%、90%、100%,具有保留且提升效 果。分析其第一及第二次錯誤的原因,應是沒注意看題目要求而寫錯。

貳、單元二:交叉對應表格 一、受試甲

研究者在基線期對受試甲進行五次前測,以評量其學習交叉對應表格的起點行為。

答題正確率皆為50%,顯示受試甲具備基本認識,但整體概念並不完全清楚。五次皆答 錯的題型分析如下:(1)編號__是交叉對應表格—受試甲應是沒注意看題目,都填直接 對應表格的編號。(2)某價錢的某種茶是__CC—受試甲無法由價錢交叉對應出茶的容量 及名稱。(3)火車票價表的延伸出的任何一種題型—受試甲不會交叉找出兩個車站間的 票價,更不懂補票及下車後又上車去別處的票價算法。至於其他題目可能是分心而寫 錯。

處理期共進行四次測驗,受試甲第一、第二、第四次答題正確率皆為90%,第三次 更為100%,顯示其在交叉對應表格的學習達到精熟。原先基線期皆答錯的題型,在其 反覆看動畫教學與聽旁白說明後,再作隨機改變的練習題,加強了學習印象,幾乎順利 答出。只有一題「阿國從濁水站上車,買了1張15元的車票,但後來他又想到車埕找婷

73

婷,他需要再補__元的票價」,應是其思考錯誤,連帶扣錯票價。

維持期三次測驗中,受試甲答題正確率分別為90%、90%、100%,具有保留效果。

分析其第一及第二次錯誤的原因,應是計算錯誤。

二、受試乙

研究者在基線期對受試乙進行五次前測,以評量其學習交叉對應表格的起點行為。

答題正確率介於0%~40%,顯示受試乙整體概念薄弱。五次皆答錯的題型分析如下:(1) 編號__是交叉對應表格—受試乙不懂交叉對應表格的概念,故都隨意選編號。(2)某價 錢不能買幾CC的__—受試乙不懂該題的概念,所以都隨意從表格內找文字或數字來填。

(3)火車票價表的延伸出的任何一種題型—受試乙不會交叉找出兩個車站間的票價,更 不懂補票及下車後又上車去別處的票價算法。至於其他題目可能是分心而寫錯。

處理期共進行四次測驗,受試乙答題正確率依次為90%、80%、100%、90%,顯 示其在交叉對應表格的學習達到精熟。原先基線期皆答錯的題型,在其反覆看動畫教學 與聽旁白說明後,再作隨機改變的練習題,加強了學習印象,幾乎順利答出。但「婷婷 從二水站坐到集集站參觀921地震博物館,再從集集站坐到水里站,要花__元」與「阿 國從濁水站上車,買了1張15元的車票,但後來他又想到車埕找婷婷,他需要再補__元 的票價」兩題,受試乙會因混淆題意而答錯。

維持期三次測驗中,受試乙答題正確率分別為90%、90%、100%,具有保留效果。

分析其第一及第二次錯誤的原因,應是誤解題目要求而寫錯。

參、單元三:長條圖 一、受試甲

研究者在基線期對受試甲進行六次前測,以評量其學習長條圖的起點行為。答題正 確率介於40%~50%,顯示受試甲具備基本認識,但整體概念並不完全清楚。皆答錯的 題型分析如下:(1)依統計表畫出同學上學方式統計圖—受試甲只有畫出長條,而沒其 他元素。(2)某種食物比另一種食物熱量__—受試甲不知該題是要比熱量高低,而直接

74

填寫某食物的熱量。(3)某種食物比__熱量低—受試甲不知該題是要跟某種食物比熱量 高低,而隨意寫食物名稱。(4)某人投球比__多—受試甲不會判斷「比較」的文意來辨 認投球數多少,而寫錯人名。(5)上網時間在__時跟__時的人一樣多—受試甲不會由圖 判斷「一樣多」的文意,而寫錯時間。至於其他題目可能是分心而寫錯。

處理期共進行四次測驗,受試甲第一次答題正確率為70%,第二到四次才達80%,

顯示其後三次在長條圖的學習達到精熟。原先基線期皆答錯的題型,在其反覆看動畫教 學與聽旁白說明後,再作隨機改變的練習題,加強了學習印象,大多順利答出。但在比 較型的題目仍會出錯,他都會把填答的答案跟後面的文字直接作連結,例如「草莓奶昔 比__熱量低」一題,他就寫了熱量最低的薯條。另在「依統計表畫出同學上學方式統計 圖」一題,他會遺忘一兩個統計圖元素。

維持期三次測驗中,受試甲答題正確率分別為80%、100%、90%,具有保留且提 升效果。分析其錯誤的原因,第一次又是錯在統計圖的元素未全寫出,另第一次及第三 次比較食物熱量時,又把填答的答案跟臨近的文字直接作連結而寫錯。

二、受試乙

研究者在基線期對受試乙進行六次前測,以評量其學習長條圖的起點行為。答題正 確率介於10%~30%,顯示受試乙整體概念薄弱。皆答錯的題型分析如下:(1)依統計表 畫出同學上學方式統計圖—受試乙只有畫出長條,而沒其他元素。(2)某種食物比另一 種食物熱量__—受試乙不知該題是要比熱量高低,而直接填寫某食物的熱量。(3)某種 食物比__熱量低—受試乙不知該題是要跟某種食物比熱量高低,而隨意填熱量數字。(4) 熱量最低的食物是__—受試乙不知該題是要填食物名稱,反而填該食物的熱量數字。(5) 某人投球比__多—受試乙不會判斷「比較」的文意,而誤以為是某人的投球數。(6)一 分鐘投進最少球的人是__—受試乙不會由圖判斷「最多」或「最少」,而沒填答。(7) 上網時間在__時跟__時的人一樣多—受試乙不會由圖判斷「一樣多」的文意,而沒填答。

至於其他題目可能是分心或不會寫而答錯。

75

處理期共進行四次測驗,受試乙四次答題正確率依序為70%、80%、90%、80%,

顯示其後三次在長條圖的學習達到精熟。原先基線期皆答錯的題型,在其反覆看動畫教 學與聽旁白說明後,再作隨機改變的練習題,加強了學習印象,大多順利答出。但在比 較型的題目因理解錯誤而寫錯,例如「草莓奶昔比__熱量低」及「麥香雞塊比蘋果派熱 量__」,受試乙都會以為要填食物的熱量。

維持期三次測驗中,受試乙答題正確率分別為80%、100%、100%,具有保留且提 升效果。分析其第一次錯誤的原因,亦是把食物名稱及高低者,都錯填成食物熱量。

肆、單元四:折線圖 一、受試甲

研究者在基線期對受試甲進行七次前測,以評量其學習折線圖的起點行為。答題正 確率介於20%~30%,顯示受試甲整體概念仍薄弱。皆答錯的題型分析如下:(1)依表畫 出數學段考成績折線圖—受試甲只畫成長條,而沒其他元素。(2)從__月到__月體重下 降—受試甲不會看折線圖的上升下降來判斷體重下降的月份。(3)某月到另一月共下降 __度—受試甲不知道求差距,而直接填某月的溫度。(4)幾月是__度—受試甲不會由相

研究者在基線期對受試甲進行七次前測,以評量其學習折線圖的起點行為。答題正 確率介於20%~30%,顯示受試甲整體概念仍薄弱。皆答錯的題型分析如下:(1)依表畫 出數學段考成績折線圖—受試甲只畫成長條,而沒其他元素。(2)從__月到__月體重下 降—受試甲不會看折線圖的上升下降來判斷體重下降的月份。(3)某月到另一月共下降 __度—受試甲不知道求差距,而直接填某月的溫度。(4)幾月是__度—受試甲不會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