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計畫行為理論與戒菸

本節以計畫行為理論的內容與限制、計畫行為理論與戒菸相關研 究說明,內容分述如下:

壹、計畫行為理論的內容與限制 一、計畫行為理論內容

理性行動論(theory of reason action, ﹝TRA﹞)與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s, ﹝TPB﹞)是由個體的動機性因素而來,

是指對執行某個特殊行為的決定動機性因素(Glanz, Rimer, & Lewis, 2002; Glans, Rimer, & Viswanath, 2008)。理性行動論由 Fishbein(1967)

發展出來,其內容將態度、意圖及行為做一個比較好的聯結,其架構 如圖2-2-1 的虛線框內的變項,理性行動論的假設是人們是有理性的,

且大部分行為是在意志控制之下所表現在外的行為,即個體知覺到行 為是自己有意志的控制(Glanz, Rimer, & Lewis, 2002; Glans, Rimer, &

2-1-2 Reubsaet, de Nooijer, &

Vries,

2009 Gwaltney, Metrik, Shiffman,

& Kahler,

以54 篇自我效能的

Zundert, Ferguson,

&

Shiffman,

149 位 15-19 歲吸菸 青少年

較低的戒菸自我效能會增加再吸(lapse,一次偶發吸菸)與 復吸(relapse,恢復規律吸菸)的機會

Viswanath, 2008;Montaño & Kasprzyk, 2008),於是 Ajzen 及其同事

(1991)依理性行動論的架構發展出計畫行為理論(圖 2-2-1),加入 知覺控制變項,稱之為計畫行為理論。計畫行為理論(TPB)以三個前 提變項來分析行為的形成過程,其中行為決定於個人的行為意圖

(intention),行為意圖受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concerning the behavior)與知覺(行為)控制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PBC)等三者或其中部份的影響(周文 欽、劉嘉年、翁嘉英、陳秀蓉和洪福建,2006;許孟祥,1997;Ajzen, 外在變項

1.人口學變項 2.對目標的態度 3.人格特質 4.其他個別差異 變項

態度

主觀規範

知覺控制

行為意圖 行為 行為信念

行為結果評價

規範信念

遵從動機

控制信念

知覺力量

圖 2-2-1 計畫行為理論架構圖

資料來源:Glanz, K., Rimer, B. K., & Viswanath, K. (2008).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4th ed.). San Francisco, CA: John Wiley & Sons.

理性行動論

間接測量 直接測量

1985, 1991, 2010;Glanz, Rimer, & Lewis, 2002; Glanz, Rimer, &

Viswanath, 2008)。

態度中的行為信念以行為結果評價來加權,有關執行某個行為的 結果或歸因的個人的信念,如果個人對行為有很強的正向的信念價 值,則對執行行為會有正向態度。主觀規範中的規範信念是指個人同 不同意執行特殊的行為,可由遵從重要他人的意願來加權。知覺行為 控制可由控制信念來影響行為意圖,控制信念為執行行為時的促進或 障礙因素,可由知覺力量來加權(Glanz, Rimer, & Lewis, 2002; Glanz, Rimer, & Viswanath, 2008)。

在一份描述性規範的後設分析中發現,控制有關計畫行為理論的 變項後,發現描述性規範可強化變異的歸因,並可增加對行為意圖5%

的變異解釋量,而其中較年輕者與有健康危害行為者可說明描述性規 範與行為意圖的相關(Rivis & Sheeran, 2003)。

二、計畫行為理論的限制

計畫行為理論雖然可以預測戒菸行為意圖與行為,但計畫行為理 論仍有其限制,首先是此理論雖可以預測行為意圖及行為,但不一定 可以解釋行為的改變,第二為不提供行為的細節說明及特殊行為改變 的輔導,第三為不考慮個別因素、文化因素及人口學變項對行為塑造 的影響,第四為計畫行為理論雖可預測行為,但此行為不一定會發生,

第五為計畫行為理論重視理性思考,不重視非理性思考(Sharma &

Kanekar, 2007;Sharma & Romas, 2012)。

計畫行為理論預測行為意圖或行為時,需多再加強對於行為改變 的描述,並須再思考個體內在因素與外在環境因素,以使行為意圖與 實際行為的預測更準確。

貳、計畫行為理論與戒菸相關研究 一、國中、高中職學生戒菸的相關研究

對美國17287 名高中生的調查發現,有 4593 名在過去 30 天有吸 過菸,而其父母是否同意其吸菸的態度會影響其戒菸的意圖,不管父 母自己是否吸菸,吸菸高中生會在意父母意見者,於過去6 個月的時 間中,曾經嘗試戒過菸(Castrucci & Gerlach, 2005)。

以945 名美國的高中生研究發現,菸量較少者其戒菸意圖越強,

越希望盡快戒菸(Turner, Veldhuis, & Mermelstein, 2005)。計畫行為理 論的研究中,態度與知覺行為控制兩個變項可預測非裔美國人、波多 黎各人及非白人的西班牙人的青少女之吸菸意圖(Hanson, 2005)。

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同儕、兄弟姐妹及父母吸菸狀況與父母是 否限制觀看有吸菸畫面的影片是吸菸行為意圖的重要預測變項,而對 吸菸者的認同及對吸菸的正向期待是吸菸行為意圖預測的重要中介變

項,因此對吸菸的正向期待成為吸菸意圖的重要預測變項(Tickle, Hull, Sargent, & Dalton, 2006)。

計畫行為理論可以預測青少年降低吸菸量及其後數年的吸菸行 為,群體認同、群體規範及行動計畫也是預測變項,一項以145 位 13-14 歲的吸菸者研究發現,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可影響減菸意圖,其 變異解釋量為28%,過去行為及戒菸知覺行為控制的交互作用可解釋 一年後行為的變異解釋量為35%(Moan & Rise, 2006)。

以國中、高中及高職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發現,計畫行為理論可以 有效說明青少年吸菸意圖與吸菸行為,朋友吸菸情形與過去吸菸行為 可顯著增加對吸菸行為的預測力,青少年吸菸意圖易受同性別長輩的 影響,因此鼓勵家長不吸菸或戒菸具有減緩青少年吸菸行為的意義(徐 劭婷、張景然,2010)。

綜言之,青少年的父母、兄弟姊妹及朋友對其吸菸的態度、過去 吸菸行為、吸菸量、社會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等變項,可影響吸菸青 少年的吸菸或戒菸態度、意圖與行為,因此在努力使吸菸青少年戒菸 的同時,也需要運用青少年周邊的人力與環境資源,以達事半功倍的 效果。

二、專科學生戒菸的相關研究

國內一項對專科學生研究發現,戒菸行為(減菸量)可被戒菸行

為意圖、知覺行為控制及戒菸經驗所預測,戒菸態度、主觀規範與知 覺行為控制對工專夜間部吸菸男生(共175 位)的戒菸行為意圖的解 釋變異量為11.7%,使用菸品的改變量可被結果評價和規範信念所影 響,戒菸行為意圖可被結果評價、規範信念與依從動機所解釋(魏米 秀、呂昌明,1995)。

李杰炫(2000)的研究發現,專科吸菸學生(五專五個年級共 193 人,二專一、二年級共142 人)的戒菸行為意圖的影響因素包括每天 的吸菸量、戒菸的自我效能、菸害常識、戒菸價值觀、戒菸經驗、重 要他人對吸菸的態度與吸菸情形,結果發現,知覺行為控制、戒菸態 度、吸菸狀況、過去戒菸經驗、自覺行為控制與過去戒菸經驗的交互 作用、戒菸態度與主觀規範的交互作用、戒菸態度與自覺行為控制的 交互作用、及戒菸態度與吸菸狀況的交互作用對戒菸意圖有顯著預測 能力,變異量解釋力為36%。不同吸菸量的樣本在戒菸意向、戒菸行 為上有顯著差異,其中每天吸5 支菸以下的研究對象,戒菸意圖較高,

有較多的戒菸行為。

以平均年齡24.6 歲、菸齡 8 年的大學生 103 人為對象的研究發現,

對戒菸的情感性態度、描述性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過去行為四個變 項可以解釋46%戒菸行為意圖變異量。戒菸意圖、每日吸菸量與行動 計畫可以預測戒菸行為(Rise, Kovac, Kraft, & Moan, 2008)。

一項以203 位 16-18 歲專科學校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發現,戒菸態 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與戒菸意圖呈正相關,三個變項可說明 戒菸行為意圖11.7%的變異解釋量,戒菸行為信念、行為評價的乘積 與戒菸態度為負相關,規範信念、遵從動機乘積和與主觀規範呈正相 關,控制信念、知覺力量的乘積和與知覺行為控制為負相關(王郁雯,

2010)(計劃型為理論與戒菸相關研究見表 2-2-1)。

由以上研究發現,吸菸專科生的戒菸態度、戒菸主觀規範、戒菸 知覺行為控制的直接測量,行為信念、行為的評價、規範信念、遵從 動機、控制信念、知覺力量等間接測量的變項可以解釋戒菸行為意圖 的變異量,顯示計畫行為理論可以預測吸菸青少年的戒菸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