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青少年吸菸、戒菸行為與自我效能

本節重點為探討青少年吸菸行為、戒菸的相關研究、戒菸自我效 能相關研究三部份說明,分述如下:

壹、 高中職學生吸菸行為的現況

高中職男生吸菸率於2005 年為 21.09%,2007 年為 19.3%,2009 年為19.6%,2011 年為 20.3%,有上升的趨勢。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 010)歷年調查發現,高中職學生吸 菸盛行率2005 年為 15.2%,男生吸菸率為 21.09%,女生為 8.54%,

2007 年為 14.8%,男生吸菸率為 19.3%,女生為 9.1%,2009 年高中 職學生吸菸盛行率為14.8%,男生為 19.6%,女生為 9.1%,2011 年高 中職學生吸菸率為14.7%,其中男生吸菸率為 20.3%,女生為 8.1%。

整體高中職學生吸菸率有下降的趨勢,其原因可能為行政院衛生 署國民健康局努力宣導菸害防制法、增加菸品健康捐、推動各級學校 戒菸教育、無菸校園、無菸社區等策略而產生的成效。

以新北市某公立高職進行調查發現該校吸菸率為10.4%,吸菸學 生中,其中男生佔91.1%(游育苓,1999)。李景美、張鳳琴、賴香如、

李碧霞與陳雯昭(2002)針對新北市高職學生進行三年縱貫性研究發 現,高職一年級時,吸菸盛行率為18.6%,二年級時,吸菸盛行率為 20.8%,三年級時,吸菸盛行率為 22.1%,年級越高吸菸盛行率也越高。

陳秀娟(2002)針對桃園地區四所高中職(兩所高中及兩所高職)

1101 位學生進行的調查發現,其吸菸盛行率為 18.4%,男生吸菸率為 30.0%,女生吸菸率為 8.0%。邱鈺雯(2005)於高雄市四所(一所高 中及三所高職)113 位高中職學生的吸菸率調查發現,男生吸菸率為 15.1%,女生為 1%。Lin、Tzeng、Lu 與 Hsu(2008)於屏東縣的調查 發現,高中職學生的吸菸率為15.5%。

Bruce 等(1999)針對美國馬里蘭學區的七所中學學生進行問卷調 查發現,一個月內吸菸盛行率為10.4%。美國疾病管制局針對中學及高 中青少年使用菸品調查(National Youth Tobacco Survey, ﹝NYTS﹞)

發現,2009 年美國高中生有使用任何菸品者為 23.9%,有吸菸者其盛 行率為17.2%,高中生由 2000 年至 2009 年的吸菸率由 28.0%降至 17.2

%,美國政府的努力為推動整合性的菸品控制計畫,採用多元有效的 菸害防制計畫,包括媒體宣導、提高菸品價格、訂定無菸政策、訂定 校園及社區相關活動(U.S. Center for Diseases Control & Prevention,

﹝U.S. CDC﹞, 2011)。

由國內外研究發現,近年高中職吸菸盛行率呈現略為下降的趨 勢,而於美國的調查亦發現,高中職學生的吸菸盛行率也有下降的趨 勢。

貳、戒菸行為相關研究 一、戒菸動機

於高雄市就三所高職及一所高中的研究顯示,高中職生有固定吸 菸行為者佔7.9%,其中男生佔 15.1%,而高中職吸菸學生中,有戒菸 意願者佔15.1%(邱鈺雯,2005)。

研究290 名平均年齡 13.3 歲吸菸青少年的研究發現,影響戒菸意 圖最強的因素是菸品對健康的影響(Friestad & Rise, 1998)。對 232 位 18 歲以下青少年研究發現,吸菸者的戒菸意圖低於非吸菸者,吸菸者 認為有效的社會支持、青少年知覺有效的戒菸方法,及有效的戒菸策 略可以協助增強其戒菸意圖(Patten, et al., 2003)。

一項以25 位 13-18 歲吸菸青少年的戒菸服務需求研究發現,青少 年戒菸時多會遇到困難,並期待來自朋友及家庭的支持 (McDonald,

Rothwell, & Moore, 2007)。有關 17 歲荷蘭青少年的焦點團體質性研究 發現,對吸菸者來說,菸是社交與放鬆的物品,而吸菸者想戒菸的動 機為菸品價格經濟與健康因素,但戒菸最困難的是有吸菸的朋友會遞 菸,尤其當熬夜與有壓力時會更想吸菸(Dijk, de Nooijer, Heinrich, & de Vries, 2007)。青少年的戒菸原因包括吸菸的短期效應(身體健康問 題)、社會的不支持氛圍、長期的關注點以罹患慢性病為主(Myers &

MacPherson, 2008)。

一項使用2003 年美國的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y 資料庫資料進 行分析,結果發現2033 名平均 16.3 歲的高中生中,有 63.5%的吸菸者 曾經有嘗試戒菸的意圖,而其中在未來一年想戒菸者中只有10%戒菸 成功;而與嘗試戒菸行為有相關的因素有憂鬱的情緒及參與運動的程 度,而打架、高危險性性行為與物質濫用則會降低戒菸的可能性

(Abrantes, et al., 2009)。

青少年於戒菸歷程中所面臨最困難的部份是同儕友伴的吸菸邀 約,讓想戒菸的青少年很難拒絕,尤其是情緒較低落的青少年,如果 無法處理其低落的情緒,多半會嘗試吸菸,提供社會支持,以健康為 由可以讓吸菸青少年覺察到戒菸對自己的意義,並且有意識的進行戒 菸行動。

二、戒菸者的心理支持

進行青少年戒菸計畫時,須考慮心理壓抑及加強社會支持,讓學 生可以因應與調適壓力(Sally, et al., 1996)。林奕彤與丘周萍(2009)

以深度訪談方式研究一名吸菸的18 歲專科學生的戒菸行為發現,其戒 菸之路是充滿壓力的,其吸菸行為除了是因為好奇心之外,其中更隱 藏了家庭壓力、學習挫折、長期不被家人及師長信任的壓力,而導致 青少年以吸菸行為來尋找自我的存在價值及獲得同儕的認同,但於其 戒菸歷程中,雖然其學業及行為均有改善,但仍不獲家人與師長的信 任與認同,顯示戒菸期間的身心壓力對青少年而言是一項沉重的負擔。

一項針對戒菸成功者與失敗者進行深度訪談的研究發現,自我效 能、環境、戒菸的過程、習慣、戒菸者的態度、說服戒菸者的方式、

重要他人的意見等對其戒菸成敗有影響(劉琦,2005),研究發現,成 功戒菸者具有較佳的心理健康狀態(Hemmingsson, Kriebel, Tynelius, Rasmussen, & Lundberg, 2007)。

綜上所述,目前吸菸行為對青少年而言,在學校或家庭多少會造 成其生活上的一些困擾,提供關懷、不批判、情緒支持的同理心,對 有意願戒菸的青少年的重要關鍵是建立其戒菸自信心,協助有意願戒 菸的青少年建立自我調適的能力,提升其自尊,進而能成功的達到戒 菸的目標。

三、戒斷症狀

(一)尼古丁依賴程度

國內研究發現經課程式戒菸教育介入後,可降低吸菸學生的尼古 丁依賴值(方美蘭,2005;李淑卿、郭鐘隆,2005;林宜蕙,2004;

張明惠,2004;葉純瑜,2008;廖容瑜,2011)。在以 121 人 9-12 年級 吸菸學生的電腦化青少年戒菸計畫課程(Computerized Adolescent Smoking Cessation Program, ﹝CASCP﹞)介入研究發現,CASCP 課程 介入後,實驗組與對照組尼古丁依賴程度比較達顯著水準(Fritz, Gore, Hardin, & Bram, 2008)。

針對349 名 14-19 歲高中吸菸學生每週一小時,共 10 個單元以學 校為本位的戒菸教育介入計畫中,分為學校層次與學生層次,學校層 次包括是否為低收入戶、敎育計畫的介入時間、團體的人數,學生層 次包括教育介入結果、吸菸習慣、吸菸環境、心理社會因素(吸菸期 待、吸菸的態度、壓力、戒菸的信心),介入計畫為美國肺部協會

(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 ﹝ALA﹞)的 Not On Tobacco(NOT,

10 節戒菸課程)戒菸計畫,研究發現於課堂時間提供教育介入,尼古 丁依賴程度與課程的參與度有正相關,有高的戒菸動機與低壓力者戒 菸成功率高(Turner, Mermelstein, Berhaum, & Veldhuis, 2004)。在1547 名14-18 歲吸菸青少年的研究結果發現,尼古丁依賴程度與戒菸的意圖

有負向關係(Kleinian, 2008)。

尼古丁的依賴程度會影響吸菸青少年的戒菸意願,尤其依賴程度 越高者,戒菸意願越低,若能於吸菸青少年的尼古丁依賴程度較低時,

即提高其戒菸意圖,並採取戒菸行動,並可減輕於戒菸歷程中因戒斷 症狀引起的不舒服。

(二)渴菸

研究發現,渴菸(tobacco craving)的戒斷症狀與復吸(relapse,

回復規律吸菸)有正向相關,而每天的吸菸支數與渴菸有很強的正向 關係(Bagot, Heishman, & Moolchan, 2007)。

渴菸的感覺對想戒菸的青少年是一個很不舒服的經驗,尤其是於 戒菸時,那種對菸又愛又恨的矛盾情結,會讓吸菸青少年的情緒不穩 定,甚至會情緒崩潰。

(三)每日吸菸量

對於平均年齡16.5 歲吸菸青少年的研究中,以四週觀察為介入方 式,戒斷症狀與復吸(relapse,恢復規律吸菸)並無明顯的關係,但男 生吸菸者在觀察期間一直有戒斷症狀的不舒服情形存在,而每天吸菸 支數平均為13.9 支菸者,於觀察期間吸菸量的比較發現並未達顯著差 異,顯示每日吸菸量對於戒菸意圖或行為的影響不大(Smith, Cavallo, McFetridge, Liss, & Krishman-Sarin, 2008)。

吸菸青少年的每日吸菸量雖然與復吸沒有顯著關係,但其生理或 心理對菸品的渴求是存在的,尤其是有菸癮的吸菸青少年,打哈欠、

流鼻水、或全身怪怪的很不舒服的感覺,會讓有身心依賴的吸菸青少 年非常不舒服,故而由每日吸菸量來評估其上癮的程度。

(四)社會期待

一項以110 名平均年齡 15.93 歲青少年的調查研究發現,社會期待 吸菸青少年參戒菸課程後即可戒菸,但是與事實不符,實際上戒菸課 程尚需教導吸菸學生如何處理社會環境的期待與同儕壓力,並提供父 母有關戒菸的資源與資訊,且需支持父母對吸菸學生的戒菸期待

(Riedel, Robinson, Klesges, & McLain-Allen, 2002)。

以Young in Norway Longitudinal Study 資料庫中,追蹤 1501 名 13 年的資料分析發現,尼古丁依賴程度與焦慮、沮喪及企圖自殺的想法 有關,心理健康程度可降低尼古丁依賴程度(Willy & Tilmann, 2009)

(戒菸行為相關研究見表2-1-1)。

綜上所述,學校或社區辦理戒菸班,課程目標為讓吸菸者戒菸,

在學校中,參加戒菸班的學生也是另一種被標籤的方式,社會大眾期 待參加吸菸者戒菸班之後,就不會再吸菸,並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

然而吸菸者立即停止吸菸所引起的身心不舒服感覺,如果無法克服,

會被認為戒菸失敗,始有意願吸菸者對於戒菸灰心,而無法持續維持

戒菸行為。

1998 Friestad &

Rise, 290 位平均年齡 13.3 歲吸菸青少年

影響戒菸意圖最強的因素是菸品對健康的影響 2002 Riedel,

Robinson, Klesges,

&

2004 Turner, Mermelste in, Berhaum,

&

Veldhuis,

349 位 14-19 歲高中 吸菸學生

1.每週一小時,共 10 個單元,介入計畫為美國肺部協會

(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 ﹝ALA﹞)的 Not On Tobacco

(NOT)戒菸計畫,

2007 McDonald ,

Rothwell,

& Moore,

25 位 13-18 歲吸菸 青少年

青少年戒菸時多會遇到困難,並期待來自朋友及家庭的支持

青少年戒菸時多會遇到困難,並期待來自朋友及家庭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