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討論

根據本研究目的與問題,將研究結果分成以下三部分進行討論:

一、研究對象含糖飲料消費知識、對含糖飲料的態度、拒絕飲用含糖 飲料自我效能、飲用含糖飲料社會支持、含糖飲料消費因素、飲用含 糖飲料行為之分佈情形;二、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與含糖飲料消費 知識、對含糖飲料的態度、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飲用含糖飲 料社會支持的關係;三、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含糖飲料消費知識、

對含糖飲料的態度、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飲用含糖飲料社會 支持、含糖飲料消費因素與飲用含糖飲料行為的關係及預測。

一、 研究對象含糖飲料消費知識、對含糖飲料的態度、拒絕飲用含糖 飲料自我效能、飲用含糖飲料社會支持、含糖飲料消費因素、飲 用含糖飲料行為之分佈情形

(一) 含糖飲料消費知識

研究發現研究對象多能充分瞭解含糖飲料的成分及對身體體型的 影響,且對於含糖飲料相關知識頗高,此與單文珍(2003)、李坤霖

(2004)、薛凱文(2007)、葉麗芳等(2009)結果相似。其中「在體 內 1 公克的精緻糖類可產生約四大卡的熱量」、「喝太多咖啡易造成骨

94

骼中鈣質的流失」此兩題答對率最低。對照薛凱文(2007)的研究結 果發現,「喝太多咖啡易造成骨骼中鈣質的流失」此題之得分亦較低。

建議未來在營養及健康教育方面,除了加強基本的營養學知識觀念 外,更應著重於飲料成分對人體健康之影響的相關認知。

(二) 對含糖飲料的態度

研究發現研究對象對含糖飲料的態度介於中立意見及同意之間,

仍屬正向,與單文珍(2003)、李坤霖(2004)結果相似。其中「買含 糖飲料來喝是一種浪費」得分最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於近八成的 研究對象擁有零用錢,而含糖飲料的價格是可接受且能負擔的,此題 反映研究對象對於「浪費」的概念僅思考表面的金錢價值,但深層的 影響面向,包含製造含糖飲料造成的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甚至是社 會公帄正義問題等層面並未仔細考量。因此在教育方面,除了教導學 生如何妥善運用零用錢之外,也應深入探討含糖飲料製程中對環境的 傷害、地球物資的耗損以及影響的經濟層面,鼓勵學生深入思考飲用 含糖飲料背後隱藏的含意,才能真正將學生對含糖飲料的態度導正。

(三) 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

研究對象在「參加聚會活動時(如同樂會、慶生等)」、「有人請 我喝含糖飲料時」、「家中有存放含糖飲料時」、「外出用餐時」、「同學

95

都在喝含糖飲料時」此五種情境下拒絕飲用含糖飲料的把握程度較 低,此與吳芳菁(2000)、蔡佩珊(2001)、薛凱文(2007)、葉麗芳等

(2009)結果相似。對照鄧淑烜(2008)、王素梅(2010)之文獻資料 顯示自 2000 年起至 2009 年飲料市場迅速成長,販售含糖飲料通路增 加,使得研究對象更容易取得含糖飲料,較難拒絕誘惑,加上同儕友 人或家庭的成員的餽贈邀請使人難以拒絕所導致。建議在學校教育與 家庭教育部分,應著重於培養學生的生活技能,包含如何正確選購健 康的飲品,以低糖或無糖的飲料來代替含糖飲料,減少攝取過多糖份 對身體造成的負擔;以情境模擬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在不同的邀約情 境下,能堅定意志拒絕含糖飲料的餽贈。

(四) 飲用含糖飲料社會支持

研究對象飲用含糖飲料社會支持以「弟弟、妹妹」、「同學」、「哥 哥、姊姊」等較高。由此可知,同儕、年齡相近之兄弟姊妹對研究對 象的飲用含糖飲料社會支持較長輩(父親、母親、老師)來的高,且 長輩對研究對象飲用含糖飲料社會支持的程度傾向於「不支持」。此與 薛凱文(2007)、葉麗芳等(2009)結果相似。

(五) 含糖飲料消費因素

1. 獲取含糖飲料便利性:研究對象填答從家裡到學校的路程中,

96

有販售含糖飲料的店家數量,以「0 家」、「1-5 家」所佔比例最 多,對照薛凱文(2007)的研究結果,研究對象住家及學校附 近有販賣含糖飲料的商店以「1-3 家」為最多,結果相似。店 家數量偏少原因可能是學生從家裡到學校上學途中,多數含糖 飲料販售店家尚未營業,僅存便利商店、早餐店等店家能提供 含糖飲料。

2. 接觸含糖飲料訊息頻率:研究對象獲取含糖飲料訊息頻率以「電 視」、「商業機構(如:飲料店家、飲料公司)」此二種管道的頻 率最高,此結果與蕭大誠(2002)、李坤霖(2004)、薛凱文

(2007)、結果相似。而「廣播」和「雜誌」是接觸訊息頻率最 低的兩個管道,分析原因可能是研究對象帄時接觸廣播和雜誌 的頻率較低,較常接觸電視。而販售飲料的商業機構也多以電 視為宣傳管道,因此造成接觸含糖飲料訊息頻率的落差。

3. 購買條件:研究對象在「我會以個人喜好的口味作為選購飲料 的首要條件」以及「選購現調飲料時,我會以飲料製作過程的 衛生程度作為選購飲料的首要條件」兩題得分最高,顯示研究 對象在購買含糖飲料時,「個人喜好」、「衛生程度」是選購的重 要考量條件。此與朱光裕(2006)、莊淑絹(2009)之研究結果

97

相似。

(六) 飲用含糖飲料行為

研究對象回溯過去一週飲用之含糖飲料數目及容量,帄均飲用含 糖飲料 3756c.c,而葉麗芳等(2009)針對台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飲用 含糖飲料相關因素及與肥胖關係之研究所得結果為 3342c.c(其中國中 部 3673c.c),兩者差距不大。但與單文珍(2003)桃園市國中學生飲 用 1716c.c、薛凱文(2007)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飲用 2371c.c 的結果相 比則高出許多。造成差異的原因除了各縣市城鄉差距外,現今含糖飲 料販賣管道眾多,增加飲用含糖飲料的機會,商家推陳出新的促銷方 式,運用集點制度、現金回饋以及將含糖飲料包裝容量升級,以少量 的金額可升級容量的手法,促使國中生飲用含糖飲料量增加。其次,

研究施測月份不同亦可能造成飲用量的增減。

二、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與含糖飲料消費知識、對含糖飲料的態 度、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飲用含糖飲料社會支持的關係

(一) 在「含糖飲料消費知識」方面

研究對象飲用含糖飲料消費知識會因「性別」、「年級」而產生顯 著差異,且女生的含糖飲料消費知識高於男生、八年級學生高於七年

98

級學生。性別變項部分,單文珍(2003)、薛凱文(2007)、葉麗芳等

(2009)針對國中學生飲用含糖飲料研究結果亦是女生知識得分高於 男生,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推估原因可能是國中女生較男生早進入青 春期,對於健康相關的知識且與身材形塑相關的營養知識能保有較高 的興趣。

在年級變項部分,本研究結果與單文珍(2003)、李恩鈺(2008)、

葉麗芳等(2009)一致,研究對象年級越高、含糖飲料知識越豐富。

推估原因可能是國中三年健康教育、家政教育等相關課程中皆有設計 飲食內容,在學校教育的陶冶下,高年級學生含糖飲料消費知識較高。

(二) 在「對含糖飲料的態度」方面

研究對象對含糖飲料的態度會因「性別」而產生顯著差異,且女 生對含糖飲料的態度帄均得分高於男生,此與單文珍(2003)、古欣卉

(2006)、薛凱文(2007)的研究結果一致。

(三) 在「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方面

研究對象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會因「性別」、「每週零用錢」

而產生顯著差異。女生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較男生高,而每週 零用錢「0 元」者的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帄均得分高於每週零用 錢「101-500 元」者。在性別變項部分與單文珍(2003)的研究結果一

99

致。推估原因可能是女生在體型管理上較男生嚴謹,較能拒絕含糖飲 料的誘惑。在每週零用錢變項上,與單文珍(2003)、李恩鈺(2008)、

葉麗芳等(2009)的研究結果一致,「每週零用錢 0 元」者的拒絕飲用 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高於「每週零用錢 1-100 元」者,原因在於沒有零 用錢的人較在意含糖飲料的花費,沒有錢的狀態下亦無法購買含糖飲 料。

(四)在「飲用含糖飲料社會支持」方面

研究結果發現各項個人背景因素與飲用含糖飲料社會支持均未達 顯著差異。與林芷伊(2004)、黃秀滿(2007)研究結果相似,但與葉 麗芳等(2009)結果不同。推測原因可能是現在的家庭對男女較無性 別之分,因此性別與飲用含糖飲料的支持程度上沒有顯著差異;在家 庭社經地位部分,由於飲用含糖飲料已變成社會普遍行為,不同家庭 社經地位家庭對研究對象的社會支持相差亦不大,因此未達顯著差異。

三、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含糖飲料消費知識、對含糖飲料的態 度、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飲用含糖飲料社會支持、含糖 飲料消費因素與飲用含糖飲料行為的關係及預測。

研究顯示飲用含糖飲料行為與個人背景因素的「性別」、「年級」、「每

100

週零用錢」、「自覺健康狀況」等變項達到顯著差異。在性別變項部分,

男生飲用含糖飲料行為高於女生。在年級變項部分,七年級學生飲用 含糖飲料行為高於九年級學生。在每週零用錢變項部分,每週零用錢

「501 元以上」及「101-500 元」者的含糖飲料飲用行為的帄均值高於 每週零用錢「0 元」及「1-100 元」者。在自覺健康狀況變項部分,自 覺健康狀況「非常不好」者的含糖飲料飲用行為的帄均值高於自覺健 康狀況「不好」及「普通」者。此結果與葉麗芳等(2009)一致。

研究對象研究顯示飲用含糖飲料行為與飲用含糖飲料社會支持、

獲取含糖飲料便利性及接觸含糖飲料訊息頻率等三變項呈正相關。而 與含糖飲料消費知識、對含糖飲料的態度、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

獲取含糖飲料便利性及接觸含糖飲料訊息頻率等三變項呈正相關。而 與含糖飲料消費知識、對含糖飲料的態度、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