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記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記憶

根據前述問題意識之說明,吾人可知大多數的失智症妻子照顧者與患者同處 於老年期,也就是面臨 Erikson(2002)所提出的老年期任務與危機-自我統整 與絕望(integrity vs. despair),而懷舊則是常被用來協助老人統整的一種方法。

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同樣處於老年期的失智症妻子照顧者,其婚姻伴侶因罹 患失智而難以提供心理支持、互動與暢談回憶的機會,如何透過僅剩自己知道的 回憶與情感來維持自我及進行自我統整。爰此,本節內容首先整理記憶(memory)

之概念及類型;其次,說明記憶及懷舊的功能,以及其與自我之關連性;最後整 理老人在回憶或懷舊時最常憶起的內容與生命事件為何,以作為研擬後續訪談大 綱之參考。

一、記憶的概念與類型

記憶係為透過經驗所學得並保留之行為,在需要時不必再加練習即可重現的 心理歷程(蕭秀山、黎敏中合譯,2008),也是保留及取用過去經驗的一種方法

(楊志良、郭力評、王沛、陳寧,2001)。Waugh & Norman(1965)根據記憶持 續的時間長短,將人類的記憶系統可分為:暫時性的初級記憶(primary memory)

與永久性的次級記憶(secondary memory);其後,Atkinson & Shiffrin(1968)

則根據記憶儲存的歷程,進一步分為感官記憶(sensory memory)、短期記憶

(short-term memory)及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也成為目前最常見的記 憶分類系統。其中,感官記憶係指個體憑視、聽、味、嗅等感覺器官,感應到刺 激時所引起的短暫記憶;短期記憶則是指感官記憶中經注意而能保存到 20 秒以 下的記憶;而長期記憶乃是指記憶中之能夠長期甚至永久保存者(洪蘭譯,2004;

蕭秀山、黎敏中合譯,2008)。

而長期記憶又可分為陳述記憶(Declarative memory)或稱外顯型記憶

(explicit memory)、及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或稱為內隱型記憶(implicit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memory)或「知道怎麼做的記憶」(knowing-how memory),前者為我們生活中 的經驗和事件以及學習而來的一般知識,通常被形容為「知道事實的歷程」,且 屬於有意識的回憶;後者是關於我們學會的技巧,也就是知道如何做的過程,與 陳述記憶最大的不同是,程序記憶可以自動化,一旦當所學的順序成為自動化了 之後,不需意識即可進入程序記憶但個體卻不知道它是如何運作的(洪蘭譯,

2004;蕭秀山、黎敏中合譯,2008)。

除此之外,陳述記憶可再進一步分為: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又稱經 歷性記憶、或事件記憶)與語意記憶。情節記憶係指有關個人生活經驗上的記憶,

也是我們對過去回憶的個人倉庫;而語義記憶(semantic memory)係指個體對 周圍世界中一切事物的認識,特別是對代表事物之「抽象符號」意義之了解(蕭 秀山、黎敏中合譯,2008;洪蘭譯,2004;李素卿譯,2003)。

圖 1:洪蘭譯(2004)。記憶的秘密。台北:貓頭鷹文化。頁 40。

本研究預計探討失智症老人之妻子照顧者的婚姻故事,也就是妻子照顧者於 婚姻生活中的記憶與經驗,屬於「情節記憶」;此外,本研究另一項探索的主題

長期記憶機能的分類

陳述記憶 程序記憶

情節記憶 語義記憶 如何做

一生中個人 事件的回憶

事實與圖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妻子照顧者在回憶其婚姻故事時,當失智症丈夫難以參與共同回憶、或甚至扭 曲婚姻故事時,對妻子照顧者之自我統整有什麼樣的影響,此與情節記憶中的「自 傳式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相關,故將於下段文獻進一步探究自傳 式記憶與自我統整之關連性。

二、記憶的功能及其與自我的關聯性

記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有了記憶,人們才能發揮 大部份的心理功能,有了記憶,人們才能擁有有意識的知識(楊治良等,2001)。

過去經驗的累積,會影響個體目前及未來的價值觀念與態度行為;如果沒有記 憶,不但無法鑑往,也很難曉今,更遑論知來(田芳華,1998)。人們對於記憶 的研究始於心理學家 Ebbinghaus 在 1885 年首度以實驗法揭開記憶的神秘面紗,

並為後來的記憶心理學及認知心理學開啟新的扉頁。迄今,業已有許多研究證實 記憶(memory)在日常的認知活動中發揮了重要的功能,譬如維持自我感、整合和 理解資訊、解決當前的問題等,且認為重要生活經驗的記憶提取乃是維繫正常生 活的根本(Webster, 1993)。

近代心理學領域針對記憶的研究,大致可區分為兩大取向:第一種取向聚焦 在 記 憶 與 學 習 , 另 一 種 取 向 則 是 側 重 在 個 人 自 傳 式 記 憶 ( autobiographical memory)之研究;此外,亦有越來越多的縱貫性研究開始探討老化的複雜性,

包括個人基因、健康、生理、社會環境及行為等,皆會隨著生命週期而產生交互 作用。其中,老化心理學觀點是較為新穎的一派,試圖探討個體對生命因果的詮 釋,然而此類資訊僅能從個體自身獲得,也因此開啟了自傳式記憶與自我(self)

如何組織個人的相關研究(Birren & Schroots, 2006)。

認知心理學家對自傳式記憶的定義尚未達成一致,係為記憶範疇的寬窄不一 而有不同的範定,譬如 Rubin(1986)、Robonson(1986)、Belli(1998)、Conway

(2005)等均定義自傳式記憶係指個人對其生活經歷及事件的記憶;而 Schwarz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Sudman(1994)則認為自傳式記憶為個人對生活中所發生事件的記憶;至於 Fitzgerald(1986)則將自傳式記憶範定為個體生活經驗中對於特殊事件的記憶(引 自田芳華,1998)。本研究所要提取的個案之婚姻故事與回憶之幅度大、歷時長,

故採用 Rubin 等人的看法,認為自傳式記憶即為個體對於自身過去生活經驗的記 憶。

至於自我概念則是從個體與社會環境的互動、個體的社會角色及成就中形成

(梅陳玉嬋、楊培珊,2010),Erikson & Erikson(1994)則指出老人透過不同的 角色,在不同的時期和空間背景之下與人互動,透過種種決定與行動,展現出他 們畢生累積而來的經驗與看法。當老人在提取這類過去生活經歷的記憶時,即是 仰賴個人的自傳式記憶(田芳華,1998)。又 Victor(2005)描述詮釋主義對於老化 的觀點為「一種對於老化過程中各種事件之意義和詮釋的瞭解,並且是由老人來 解釋和定義的」(施振典、莊淑瓊、秦秀蘭譯,2012)。因此老人也能夠透過自傳,

將過去經歷對老化的意義得以展現出來

其次,自我認同則是由多重可能的自我所組成,包括自己所知覺到的人格特 質、身體特徵、認知能力等,形成個體的認知基模,並經由社會角色及承諾、親 密關係、工作環境、社區活動等各種生活中的經歷來形塑個體如何看待自己之方 式,且會持續不斷的修正或確立(張慧芝,2002)。Whitbourne & Connolly(1999)

將自我認同視為人生一連串進行的過程,當個體老化時,接踵而來的身體、心理、

與情緒等變化,個體必須要不斷的運用認同同化(identity assimilation)及認同 調適(identity accommodation)兩類心理過程來達致平衡,認同同化乃是指將新 經驗符合既存的基模,如老人可能會追求或維持年輕時的自我心像,而認同調適 則是指調適既存基模來符合新經驗,譬如老人可能開始覺察到自己年紀大了而開 始注意老化症狀與疾病等議題。值得注意的是,自我認同的變動過程也反映出個 體自我的發展與穩定性,也是建構個人自己的生命故事之持續不斷的過程,敘事 心理學者認為自我認同是個體內化後的故事或腳本,人們循著這個腳本演出他們 的認同,一旦生命經驗產生斷裂(如喪失角色、發生重大事件使得生命意義不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連續),將會影響其自我認同(引自張慧芝,2002)。

由於自傳式記憶係為個人生活事件的記憶,並在個體的認知中建構出自我

(self)、情緒(emotion)、個人意義(personal meanings),因此成為近年來研究 記憶之學者所關心的主題(Conway, 2005;Rubin, 1986),並可依照個人經驗的 事件,將歸納為三類型態:延伸事件(extended events)、總結事件(summarized events)及特定事件(specific events)。延伸事件係指持續時間多於一天的單一事 件,且從過去延續迄今,有可辨識的開始與結束時間,此時段可長短,譬如:高 中就讀的三年時光、或期末考;總結事件則是指同一類多項事件的摘要型態,強 調重複發生經驗的主題,旨在與他人的有效溝通,譬如:我通常有吃早餐的習慣;

至於特定事件則包括知覺和情境資訊,在回憶時往往有歷歷在目的感覺,是最詳 盡豐富的自傳式記憶,此種記憶通常短於一天,譬如:與妻子第一次約會時她身 上噴灑的香水味、結婚典禮時的情境等。此外,有一種特殊的延伸事件,稱之為 生命時段(life period),其內涵取決於文化規範,並為個體豐富化了自我概念,

譬如:已婚的女教授,除了有妻子、母親、媳婦、研究者、老師等角色之外,也 有其各自必須要遵循的義務(田芳華,1988;Belli, 1998)。

許多研究者均同意自傳式記憶和自我之間具有重要且強烈的關係,如 Conway & Pleydell-Pearce(2000)即主張自傳式記憶是自我的一部分,且兩者具 動態關係,也是個人如何展現情緒之重要基礎,以及在文化中表現個人特質之經 驗,譬如:我是誰、我做什麼等皆屬之;而 Brewer(1994)也同意此說法,他 主張「自我基模」(self-schema)隸屬自傳式記憶中的一種型態,乃由一系列類 似事件所造成的經驗,雖不具備影象特質,但經常提取(Birren & Schroots, 2006)。也就是說,人們在生活中累積許多有關於自我的資訊(譬如:我喜歡吃 西瓜、水梨),並將這些資訊加以組織成自我基模(譬如:我喜歡吃水分多且甜 的水果),此類對於自我的瞭解,不需回想即可確定(引自田芳華,1998)。Conway

(2005)進一步指出,人們的自我認同與自我概念取決於是否能記得自己的個人 經歷,如果一個人無法回憶自己的生活事件(如失智症),事實上他便已經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