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認知型式及其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在探討認知型式理論的發展,其中包含認知型式的意義與理論、場地獨 立/依賴的理論以及認知型式之相關探討,茲分述如下:

壹、認知型式的意義與理論

一、認知型式的緣起

追溯到古典希臘文學對人格的描述可以說是最早提出相關概念的,不同個體彼此間 的人格是相對的,不同的人格對其認知方式和行為表現會有不同的影響。西元前500 年 左右,Hippocrates 提出了由不同型式的人格所組成之象徵論,分別為神經質的、樂觀 的、冷靜的和衝動的等四種(Vernon, 1973;引自許繼德,2002)。認知型式一詞最早是由 Allport 在1937 年所提出,他將認知型式解釋為個人在解決問題、思考、知覺與記憶時,

其獨特的、慣用的方法(引自Riding & Cheema, 1991)。

認知型式於心理學上發展且應用在教育學習領域之中,也有相關的研究證實是影 響學生學業成就的因素之一(張景媛,1991),並肯定認知型式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 重要指標(丁春蘭,2003)。但由於每位心理學家抱持研究認知型式的觀點不同,常依 照個體認知的組織和作用中的某一特質或層面作為認知型式的分類,故其研究出來的 結果與內容也有分別。

黃德祥(2007)整理認知型式的理論發展分枝主要可分為五個領域:

(一)知覺:認知型式首先影響到知覺心理學,強調個人對訊息處理的規則性,進而發 展出場地獨立與場地依賴型式構念。

(二)認知控制與認知歷程:受到心理分析的自我心理學理論之影響,是研究個體的認知 過程和環境適應之間的關係,由Gardner 於1959 年所提出,包含三種認知過程:知 覺 態 度 (perceptual attitudes) 、 認 知 態 度 (cognitive attitudes) 和 認 知 控 制 (cognitive controls),對後續研究具有影響力。

(三)心理圖像:在心理表徵部分,Galton 在1883 年及James 在1890 年都曾經提出有些 人思考上傾向於用文字的方式呈現訊息,有些人則傾向於用視覺的或圖像的方式,

而Paivio 於1971 年進一步用雙碼(dualcoding)的方式來測量心象而發展了這個理 論,Riding and Taylor 也於1976 年以此原理來建構認知型式,並將認知型式分成文 字及圖像兩個面向(Riding & Rayner, 1998)。

(四)人格結構:運用人格的構念發展學習型式的模式,源自於Jung 在1923 年提出之人 格建構的象徵論和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Jung 將人分為感覺型、直覺型、思維型 及情感型,1950 年代以後,實驗心理學家所從事的認知型式研究,採取了Jung 的 心理功能類型的理念(引自張春興,1994)。

(五)創意面相:Grigerenko and Sternberg (1995)主張能力和智力不能解釋產生個別差異的 過程。很多模式受其影響紛紛興起,包括對知覺態度的描述、認知態度以及認知控 制的探索等。

二、認知型式的定義

由於研究者用以區分認知型式的層面不同,致使認知型式的內涵,有相當大的差異 (鍾聖校,1990)。而在國內,亦有研究者將認知型式譯為「認知風格」。以下將國內外 研究者對認知型式的定義加以整理如表2-5 及表2-6:

表 2-5 國外研究者對認知型式的定義

研究者 年代 認知型式的定義

Harvey 1963 個人面對複雜環境,用以過濾和處理刺激的一種型式。

Guilford 1967 在各種型式中對資料的覺察、即時的發現、再發現或瞭解。

Kuhlen 1968 個人用來應付認知工作或學習情境,所採取的一般方法。

Zajonc 1968 係環境訊息輸入與個體行為反應輸出的中介。

表 2-5 國外研究者對認知型式的定義(續)

1999;劉若男,2009; Riding & Rayner, 1998)

表 2-6 國內研究者對認知型式的定義

認知型式和認知能力是不同的概念,包括以下五個重點:

(一)認知能力和認知型式兩者都會影響到個體對於工作的表現,當個體認知能力增加 時,在工作上的表現亦變好,然而認知型式對工作的影響則須視其工作之性質而定。

(二)認知能力一般只對個體的單一方面;認知型式可以應用在個體多方面的表現。

(三)認知能力著重於認知的結果與內容;認知型式是個體認知的偏好和習慣。

(四)認知能力是採取單極(unipolar)型式,每一向度只描述一種型態,同時向度的兩端則 是代表著優劣的兩極化;認知型式的向度是採取雙極(bipolar)型式,每一個向度的兩 端分別是兩個不同的型態。

(五)認知能力是個體在認知工作上的成果表現,是價值導向的(value directional),有優劣 之分;認知型式是對個體之偏好與習慣的描述,是價值分化(value differentiated)的,

無好壞之分(Messick, 1976; Riding, 1998)。

Biggs (1971)對認知型式所下的定義當中,提到了個體的認知型式與智力無關(許麗 玲,1999)。Sternberg (1988)也認為認知風格沒有好壞之分,一個人的習性或作風,是他 思考及看待事情的態度,不是智慧能力的表現,而是個人發揮才智的方式。因此,Witkin (1967)在心理學上一直將認知型式視為非智力因素之ㄧ(張春興,1994)。

四、認知型式的類型

認知型式是一種理想類型(ideal type),無論二分(dichotomy)或三分(trichotomy),只 能說明個體的相對地位,而藉以劃分類型的觀點,更決定認知型式的結果(鍾聖校,

1990)。由於各研究者所採用的定義、考慮的主要因素、所抱持的觀點或分析的層面不 同,因此認知型式發展出許多的分類方式(陳李綢,1992)。對於認知型式的分類,心理 學家已發現有數十種之多,以下介紹常見的分類方法(引自鍾聖校,1990;陳李綢,1992;

張春興,1994;許繼德,2002):

(一)場地獨立型(field independent style)對場地依賴型(field dependent style)

Witkin (1954)提出在環境中訊息處理的方式不同,是以心理分化的概念來區分訊息 中的複雜形象。前者能從整體中分離出個別項目,不受組織場的支配;後者易受到外在

事物或視覺架構的支配。

(二)變通型(flexible control style)對拘泥型(constricted style)

Klein (1954)提出性格差異是因受外在刺激影響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前者能控制自 己,不致受到干擾;後者則容易因外物而分心。

(三)廣視分類型(broad category style)對狹視分類型(narrow category style)

Pettigrew (1958)指在類別概念上的個別差異。前者傾向於採較大類別以包含所有事 物;後者則慣於採小類別處理,而且只取合於歸類條件者,不合於條件者則棄之。

(四)聚斂思維型(convergent thinking style)對擴散思維型(divergent thinking style)

Guilford 於1959 年以及Cronbach 於1968 年皆曾提出,指在面對問題情境中,思 索方式上的個別差異。前者傾向按邏輯常規尋求既有的固定答案;後者則思路廣闊,從 各種不同角度尋求答案。

(五)概念型(conceptual style)對知覺型(perceptual style)

Brovermen (1960)指出面對新奇或困難的問題時,理解問題性質上的個別差異。前 者能掌握問題的關鍵,形成概念;後者則只能憑知覺及問題的表面。

(六)掃描型(scanning style)對聚焦型(focusing style)

Brovermen (1960)提出在審視問題及了解情境時,在注意廣度上的性格差異。前者 注意到問題的全面;後者則偏於集中注意於少數重點。

(七)平穩型(leveling style)對敏銳型(sharpening style)

Holzman and Gardner (1960)提出以舊經驗為基礎吸收新經驗的記憶方式,習慣上的 差異。前者常以類化原則,將新經驗納入舊經驗之內;後者則用辨別的原則單獨處理新 經驗,以保有其特性。

(八)認知綜合型(cognitive complexity style)對認知簡約型(cognitive simplicity style) Scott (1962)指個別對情境中線索運用上的差異。前者在知覺上能顧慮到各種不同線 索,並嘗試將之統合運用;後者則不善於處理複雜的問題情境,而慣於按簡約法則行事。

( 九 ) 分 析 考 量 型 (analytical conceptualizing style) 對 主 題 概 念 型 (non-analytical

conceptualizing style)

Messick and Kogan (1963)提出根據問題性質形成概念的個別差異。前者偏重於從問 題中具有顯著性的特徵著手;而後者則從與構成主題有關的因素著手。

(十)冒險型(risk taking style)對謹慎型(cautious style)

Kogan and Wallach (1964)指出面對不確定情況時作抉擇時的速度差異。前者不太計 較後果,敢於大膽嘗試;後者則思考謹慎,不做沒有把握的事。

(十一)視覺型(visual sense style)-聽覺型(auditory sense style)-體覺型(physical sense style)

Riessman (1964)認為知覺型態(sensory modalities)是造成認知型式差異的主因,指在 面對環境中的刺激,個人以不同的感官所形成。視覺型偏向透過視覺去閱讀、去觀看,

進而從中了解;聽覺型透過聽覺來認識或理解;體覺型藉由親自操作、觸摸、肢體的移 動等體覺過程來認識與理解。

(十二)沉思型(reflective style)對衝動型(impulsive style)

Kogan (1966)提出以概念速度區分,指個體對事物認知時,根據自己了解,形成概 念並做出反應的習慣性速度。前者是對問題反應較慢但錯誤較少;後者是指對問題反應 較快但錯誤較多的。

(十三)個別差異調查表(Individual Differences Questionnaire, IDQ)

Paivio (1971)提出以個別差異調查表為測量工具,利用雙碼理論(dualcoding theory) 將人分為兩型:一種喜歡或習慣以語言符號處理的方式來展現其能力;另一種人則傾向 以非語言的圖像方式。Richardson 於1977 年進一步從左右腦半球的特殊性來研究,發 現 語 言 式 問 題 或 視 覺 式 問 題 的 刺 激 會 引 發 兩 種 不 同 的 眼 球 運 動 , 於 是 發 展 出 VVQ(Verbal-Visualiser Questionnaire),得分高者為視覺型,得分低者為語言型。

(十四)空間與時間兩面向

Gregorc (1977)認為人的心智能力會表現在空間、時間兩向度上,空間向度可分具體 和抽象兩方面,時間向度可分系列和隨機兩方面。具體空間屬物理的感覺,抽象空間屬

智慧、情緒、想像和直覺等感覺;系列方面是指線性的、序列的方式,隨機方面是指非

Riding and Cheema (1991)將認知型式分為兩個面向,整體-分析面向:個體組織訊 息時,是傾向於以整體或分析;言語-圖像面向:個體檢視訊息時,是偏好以言語或圖 像的型式。

(十七)適應型(adaptor style)對創新型(innovator style)

Kirton (1994)認為認知型式和個人偏好的認知策略有關,包含個人對於改變所做的 回應,以及與認知策略有關的創造力、問題解決和做決定的能力上。前者喜歡把事情做 好;後者則傾向於用不同的方式做事。

(十八)依心理自治方式分類

Sternberg (1997)以心理自治方式來區分思考風格,他強調認知型式沒有好壞之分,

只有運用思維的方式恰當與否,以功能、型態、幅度、範圍及傾向等五個向度進行分類,

總共有十三種不同的思考風格:1.功能:立法型、行政型、司法型;2.型態:君主型、

階級分明型、寡頭統治型、無政府型;3.幅度:全球型、地方型;4.範圍:內在型、外 在型;5.傾向:自由型、保守型。

丁振豐(1989)認為在認知型式的各種分類方法中,研究發展得最為完整、最常被討 論的是場地獨立型對場地依賴型理論,其研究報告結果被廣泛應用於教育領域。因此本 研究之認知型式即以Witkin的場地獨立性(field independency)理論為依據,以下將對此理 論進行深入的探究。

貳、場地獨立/依賴的理論

一、「場地獨立」與「場地依賴」的涵義

Witkin 對個體知覺研究,指出知覺的個別差異(陳李綢,1992)。於1954 年最初研 究認知型式是為了減少軍事上的意外,於是研究如何測試應徵者對空間方位的知覺判斷 能力。最初設置的測試工具是讓受試者坐在一個可調整傾斜度的房間中,椅子本身也可

Witkin 對個體知覺研究,指出知覺的個別差異(陳李綢,1992)。於1954 年最初研 究認知型式是為了減少軍事上的意外,於是研究如何測試應徵者對空間方位的知覺判斷 能力。最初設置的測試工具是讓受試者坐在一個可調整傾斜度的房間中,椅子本身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