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認知與態度

本節主要整理認知與態度的相關理論,先探討認知與態度的意義 和內涵,接著分析認知與態度的測量方法,以做為認知與態度量表之 發展與分析的理論基礎。

一、認知相關理論 (一)認知的定義

認知一詞源於心理學,1967 年 Neisser 提出認知是由感覺刺激開 始,一旦外界出現訊息,且感覺器官能感受到,我們即會啟動認知反 應,即個人透過感官對於外界事物之知覺及感受是為「認知」(張華 葆,1986;黃秀瑄、林瑞欽譯,1991)。而張春興(1989)指出認知 乃是個體經由意識活動對事物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程,舉凡知覺、想 像、辨認、推理、判斷等複雜的心理活動,均屬認知的範疇。鍾聖校

(1990)則認為認知是一種心理的作用,有別於身體的生理作用,可 分為內容和形式兩方面討論,內容是指認知活動所涉及的特殊事件,

形式則指認知活動的內在結構。他又將「認知」的定義分成狹義和廣 義兩種,狹義的認知將之解釋為認識或知道;而廣義的認知是稱所有 形式的認識作用,包括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推論、想像、預期、

計畫、決定、問題解決及思想的溝通等。

(二)認知的內涵與特性

認知具有多種特性:1.選擇性,即在觀察過程中,因為注意某些 外界事物之某些特性,而忽略其他事物及其他特性;2.組織性,即將 觀察的事物組合成一個有意義、有組織的體系;3.時空一致性,即觀 察者不受人事物的變化影響,維持其觀察的一致性;4.主觀性,即個 人並非對所有的刺激,皆予以注意和直覺反應,而是透過思想、解釋 的過程,判讀刺激的性質和意義,再加以反應;5.選擇性,即個體主 觀地察覺外界事物,但並不是對環境內所有事物都做等量齊觀的認 知,而是只限於少數特定的事物;6.組織性,即個體在觀察外界環境

47

事物時,並非單獨做拼湊式的反應,會加以組織統整,以形成一個有 意義有組織的系統(張華葆,1986;徐光國,1996)。

(三)影響認知因素

認知之決定因素可分為以下五點,即過去的生活經驗、個人的需 要及願望、個人當前的生理心理狀況、個人所處的情境及被觀察之事 物本身之特性(張華葆,1986)。也有學者認為影響認知的因素分為:

1.外在的社會文化及團體的影響因素,即每個社會都具有不同的文化 和規範,不同民族、地區或時代,人們對於同一項事物的認知,可能 會迥然不同;2.刺激的因素,即刺激的來源與性質,對於人們的認知,

也有相當的影響。某些事情具有比其他事物更容易被認知的特性,此 外,事物與該事物存在的背景關係,也會影響人們的認知;3.個體的 因素,即認知易受個體生理、心理和本身具有之屬性的各種特質的影 響(如興趣、需求、動機、性格、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家庭狀況 等),這些特質有些是先天性的,有些則是後天的經驗和學習所形成 的特性(謝淑芬,1995;徐光國,1996)。

(四)認知理論

人類的各種認知現象可以用一個「認知歷程」來描述(饒見維,

1994)。「認知歷程」始於感官接受外在的刺激,這些感官刺激經過選 擇性的注意,再經過進一步的辨認,然後產生知覺,最後進入記憶(如 圖 2-7)。這個複雜的歷程是一個雙向的歷程,當中任何一個步驟都有 可能往回倒退。

圖 2-7 人類基本認知歷程

資料來源:知識場論-認知思考與教育的統合理論(頁 229 ),饒見維,1994,臺北市:五南。

感 官 刺 激 注 意 辨 認 知 覺

記 憶(經 驗 與 知 識)

48

鄭麗玉(1993)認為認知是知識的獲得和使用,而知識是如何貯 存及被使用或處理,就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了。因此,透過 Reed(1988) 的訊息處理的模式(圖 2-8),可以說明認知的過程是來自環境中的訊 息,經由感官接收,而做短暫的儲存。當辨認的是熟悉的訊息時,便 是在使用先前貯存的在記憶中的知識,而當無法辨認訊息時,就會貯 存此新訊息於記憶中。而人的注意力藉由過濾和選擇兩種方式,進入 下一個階段的記憶,又分為短期和長期記憶。

圖 2-8 訊息處理模式的階段

資料來源:認知心理學(頁 4),鄭麗玉,1993,臺北市:五南。

綜合上述,認知是一種訊息的整合與儲存的過程,容易受到心理 因素、社經背景及外在環境的影響,而本研究所採用的為鍾聖校

(1990)所定義的狹義認知,也就是小琉球居民對生態旅遊影響的瞭 解程度,另外在瞭解居民對於生態旅遊影響認知時,也應該考慮居民 的背景變項因素。

二、態度相關理論 (一)態度的定義

在 1930 年代,社會心理學界就對「態度」一詞加以界定,以為

「個人對於某一事物,在心理生理上的準備狀況」,Allport 在 1935 年視態度為「個人透過生活經驗,對一件事物或情況所產生的心理準 備,以及行動傾向」(引自張華葆,1986)。Rokeach (1968) 將態度定 義為「一種對事物或情境的信念組織、具有持續性而且支配個體的特 殊反應方式。」Campbel (1963) 認為態度是「針對一項社會是體而發

49

出的具有一致性的反應。」Krech(1962)則認為態度是一種單一向度特 質,代表一種正面或反面的情緒(引自葛樹人,1996)。雖然國外多 位社會心理家對態度的定義並非一致,但絕大多數認為態度是對人 事、物、理念等的持久性評鑑之組合(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

國內多位學者對態度的看法也大致相同,認為態度不僅是個人對 一特定對象所持有的評價感覺,對象包含人、事、物、制度、觀念等,

而且具有相當持久一致的行為傾向(李美枝,1986;張春興,1989)。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89)綜合上述學者及國外學者(Bem, 1970;

Insko & Schopler, 1972; Oskamp, 1977) 的看法,將態度定義為是對某 一個特定的人、事、物的一種較為持久、普遍的正向或負向的感覺,

與信念及行為意向關係密切。

(二)態度的內涵

Rosenberg & Hovland 早在 1960 年就提出態度是媒介自變因(刺 激)和依變因(行為)的中介概念,係由認知情感和行為等三個成分所 構成,如圖 2-9,另外也可清楚的顯示態度與外在刺激及可觀察測量 行為的關係 (引自徐光國,1996)。

圖 2-9 態度的概念圖

資料來源:社會心理學(頁 111),徐光國,1996,臺北市:五南。

而多位社會心理學者(李美枝,1986;張華葆,1986;丁興祥、

李美枝、黃安邦譯,1989;李茂興、余伯泉,1995;張滿玲譯,1999;

陳昌文、鍾玉英、奉春梅、周瑾、顏炯,2004;謝淑芬,2010)都將 態度解析成認知、情感與行為三個成分:

50

1.認知成分,係指對於態度對象所持有的信念、評價、意見、知 覺及訊息,並不涉入個人主觀的情感。

2.情感成分,係指個人對於態度對象的情感感覺,包含對事物的 喜愛或厭惡程度。

3.行為成分,係指個人對於態度對象準備採取的行動或反應傾 向。

(三)態度的特性

根據以上的定義與內涵,歸納出態度有下列幾項共同特性:

1.態度要有對象:對象可以是具體也可以是抽象的(李美枝,

1986;丁興祥等人,1989;謝淑芬,2010)。

2.態度具有一致性:同一態度叢內的各個態度,是互相協調一致 的(張華葆,1986;謝淑芬,2010)。

3.態度具有持久性:態度一旦形成後比較穩定持久不容易改變,

而成為人格的一部份(張春興,1989;丁興祥等人,1989;謝淑芬,

2010)。

4.態度是一種行動傾向:態度不能直接觀察,只能從個人的外顯 行為中推知(李美枝,1986;謝淑芬,2010)。

5.態度是一種內在的結構:態度是一種內在的、假設性的建構,

無法直接觀察到的(李美枝,1986;丁興祥等人,1989)。

(四)態度理論

態度形成和變化時,其背後的基本因素是不同的,因此,藉由瞭 解態度的理論,才能真正尋找出影響態度的因素(黃安邦譯,1988;

張滿玲譯,1999)

1.學習論

學習論是 Hovland、Janis & Kelley 於 1953 年所提出,認為態度 和其他習慣一樣是後天習得的,人是被動的,人暴露於刺激之下,經 由聯結、增強、懲罰、模仿而學習,這種學習歷程決定一個人的態度。

2.誘因論

51

態度的形成是對各種可能立場的利益或損失的衡量過程,並依此 做最佳選擇,而誘因論包含二種觀點:認知反應論及預期價值論。

3.認知論

人們有強烈的慾望希望使他們的認知結構具有一致性並附於意 義,即當數個信念或價值彼此之間不一致時人們會努力讓他們一致。

綜合以上學者的看法,可以得知:態度的對象,包含個人所接觸 的各特定事物;態度的本質,是一種隱含的心理準備,屬於中介變因;

態度的內容,包含三種成分:認知、情感和行為;態度的形成,具有 持久性(徐光國,1996)。本研究探討小琉球居民的態度,從中可獲 知其對發展生態旅遊的瞭解程度,並可從其參與行動,得知對發展生 態旅遊的認同與支持度,因此對於發展生態旅遊之態度量表,應包含 認知、情感和行為等三方面的構面。

三、認知與態度的測量方法

由以上文獻得知認知與態度皆屬於複雜的心理因素,人們的認知 不同,對同一件事物的態度就可能不同,而一般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 觀察法、個案研究法、調查法和實驗法(張春興,1998;謝淑芬,2010)。 Ap(1992)提及在研究觀光議題上,認知和態度是可以被相互交互使用 的,然而兩者在意義上有一些區別,認知是對目標物的看法,而態度 是對目標物的持續傾向或行動趨勢,其差異在於對目標物表現程度上 的不同,因兩者的測量是間接的,也就是只能推論無法直接確認(引 自陳佩君,2006)。丁興祥等(1989)也認為態度既然是一種內在的、

假設性的建構,無法直接觀察,因此就需要經由某些方法測量和推 論。而一般常用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 Likert 總加量表法是最常被使 用的一種方法,項目之間沒有差別量值存在,依據受測者反應極同 意、同意、無意見、不同意和極不同意的程度給予分數。由於此法編

假設性的建構,無法直接觀察,因此就需要經由某些方法測量和推 論。而一般常用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 Likert 總加量表法是最常被使 用的一種方法,項目之間沒有差別量值存在,依據受測者反應極同 意、同意、無意見、不同意和極不同意的程度給予分數。由於此法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