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認知負荷

一、認知負荷之概念

認知負荷理論(Cognitive Load Theory)係指根據人類的心理認知歷程所建立,

本節針對認知負荷之定義與概念、認知負荷之來源、認知負荷之類型以及認知負荷 的測量方法等相關內容來進行文獻探討。認知負荷理論的發展原本用於軍事發展或 企業領域,並非應用於教育領域上,其理論源自於歐美的人體工學(Ergonomics)

與人因工學(Human Factor)等領域。從心理認知層面而言,探討工作與任務對執 行者的影響及適合性,作為工作及任務分派的指標之參考,早期又稱為「心智工作 負荷」(Mental Workload)。1988 年 Sweller 將此理論引進教育心理界(陳密桃,2003;

Sweller, 1988)。Sweller(1998)將認知負荷(Cognitive load)定義為在執行特定任 務時,個體認知系統上所產生的負荷量。Paas 和 Van Merriënboer(1994)則是將 認知負荷定義為將特定工作加諸於學習系統時所產生的負荷,也就是學習者心智負 載狀態。

黃克文(1996)曾在相關研究中指出,認知負荷的特性為學習脈絡中的假設性、

個體認知過程中的互動性接觸、影響學習成效因素的波動性程度,再者,對於不同 學習者認知負荷於程度上的個別性差異、表現得多向度性以及學習者對於本身的內 省感知能力(沈碩彬,2008)。認知負荷的來源是多向度的,包含「因果要素」(Causal Factors)以及「評估要素」(Assessment Factors),「因果要素」(Causal Factors)所 包含的要素,首要,為任務或環境因素(Task-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例如噪 音、溫度等,較容易變化的因子,屬於較容易變動的因子;第二,為學習者本身的 特性(Subject Characteristics),如認知能力、風格、心智運作、認知等,屬於較穩 定的因子;第三,任務與學習者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s)會透過激勵、績效、動 機等因子等不穩定因素,也會影響認知負荷。「評估因子」係指認住負荷導致的結

24

果,包含受到任務或環境影響所產生的心智負荷(Mental Load),亦稱自動化處理;

再者,學習者因任務所需,付出的能力或資源,以心智努力(Mental Effort)稱之;

最後,學習者受到因果因子而產生的不同成效表現(Performance)。以下依 Paas 與 Van Merriënboer(1994)負荷來源的模式結構進行解說,其結構圖(林寀雯,2007), 如圖 2-2 所示:

(一) 內在認知負荷(Intrinsic cognitive load)

內在認知負荷是來自教材內容本身,教材內容元件的相關聯性高低,決定其難

25

易程度。內容元件要素互動程度低,則學習該教材內容所造成的認知負荷低;內容 若要素互動程度高,則學習該教材內容所造成的認知負荷高。若元件要素中包含學 習者的基模中已建構的先備知識,則其所造成的認知負荷也較低。雖然元素互動低 的教材內容較容易學習,但若資訊量過多時,在學習上也會造成困難(翁嘉鴻,2001)。

部分學者認為內在認知負荷是不會改變的,無法經由教學設計改善(葉盈秀,

2006)。

(二) 外在認知負荷(Extraneous Cognitive Load)

係指教材的呈現方式不適合學習者,或教材設計導致學習者活動時對工作記憶 所產生的負荷,與基模建構及自動化無關的認知負荷(郭秀緞,2005)。因此,造 成認知負荷的加重且降低了學習的效果,所以外在認知負荷又稱為無效認知負荷

(Ineffective Cognitive Load)。

(三) 增生認知負荷(Germane Cognitive Load)

增生認知負荷亦稱為有效認知負荷,係指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將學習內容建構為 基模,或者將基模自動化的歷程,所產生的認知負荷,雖然增加認知負荷,但並未 超出學習者的能力容許範圍,此種認知負荷有助於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成效,例如:

適當的教材呈現,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三、認知負荷的測量方法

在文獻中學者將認知負荷概念化為任務基礎向度(Task-Based Dimension)與學 習者基礎向度(Learner-Based Dimension),認為兩者皆會影響學習成效(宋曜廷,

2000;Paas & van Merriënboer, 1994; Sweller et al., 1998)。任務基礎維度係指個體為 完成某項任務心理負荷(Mental Load)程度的測量,重點在於任務對個體而言所需 的努力,任務本身特性分析;學習者基礎向度係指學習者學習者執行任務時,所付出 的心智努力(Mental Effort),屬於心智控制的一種。

26

Wierwille 和 Eggemeier(1993)二位學者對心智努力(Mental Effort)的測量 提出三種分類方法,分別為主觀評估法(Subjective Techniques)、生理評估法

( Physiological Techniques)、任務與表現 評估法(Task and Performance-Based Techniques),茲分述各個測量法如下(翁嘉鴻,2001):

1. 主觀評估法(Subjective Techniques):此評估方法假設學習者有自我回饋的能力,

將自己的心智負荷量化,由學習者學習過程中所感受的負荷程度後,選擇分級來評 估自我認知荷的等級。

2. 生理評估法(Physiological Techniques):此評估法假設個體會因受到認知負荷的 多寡生理狀況因此變化,利用測量血壓、腦波或眼動儀等方式,評估學習者的認知 負荷。

3. 任務與績效評估法(Task- and Performance-based Techniques):依任務複雜程度 與評估學習者表現績效兩者的關係,進而推論學習者的心理負荷程度。依據測量的 任務類型而言,分為主要任務與次要任務,測量時,主要與次要任務同時進行作業,

通常測量次要任務的表現,次要任務都是需要持續注意利的簡單任務,例如:主要 任務是看影片,次要任務是當畫面中出現某數字時說出來。

上述為最常見的三種評估法。過去研究資料顯示,發現主觀評估法適合評估較 小認知負荷效度,並具有信度、效度和不受干擾的特性,生理評估法對於較大的生 理反應變化之認知負荷較適用,由於設備經費及研究成本高,因此主觀評估法最為 廣泛使用於評量認知負荷的方法。

四、多媒體教材呈現效果對認知負荷影響

從多媒體教材呈現降低認知負荷,Sweller 等人(1998)提出的開放目標效果

(Goal-free Effect)、示例效果(Worked Example Effect)、完成策略效果(Completion Problem Effect)、分散注意力效果(Split Attention Effect)、形式效果(Modality Effect)、

重複效果(Redundancy Effect)、變化效果(Variability Effect)可幫助學習者降低認

27

知負荷。以上為透過多媒體呈現方式可降低學習者的認知負荷。透過多媒體教學呈 現方式來幫助學習者降低認知負,結合 Sweller 等人(1998)所提出認知負荷歷程 的實證研究的教學設計原則。本研究多媒體教材的教學呈現方式及練習提示方式亦 之,心智努力反映了認知負荷的所採取的學習策略(Pass, Tuovinen, Tabbers, & van Gerven, 2003)。

28 educational computer game for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natural science courses

實驗組比對照組的心智負荷較為顯著,兩組在 心智負荷項度之間則沒有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