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 論

依據「Scratch 圖像式導引機制」網站課程所得之數據資料統計分析後,研究者對於 課程設計、學習者認知負荷與科技接受度之結論,歸納整理如下:

一、Scratch 課程對於學生之「學習成效」有顯著影響

實施 Scratch 圖示導引機制網站課程之後,在後測結果當中,實驗組受試者在 學習遷移、認識積木、正確使用程式三個向度中有顯著差異,學習遷移與 Scratch 學習成就測驗當中,實驗組同學的同學表現更為優異,且有顯著差異,但是在理解 工具和理解程式內容的向度上則未達顯著差異,此與鍾靖良(2006)資訊技能遷移 研究結果相符,且與蔡孟憲(2010)判讀程式的研究結果相符。本研究使用的實驗 課程是針對圖像式教學設計法,利用圖像式記憶方式遷移學習,並配合鷹架式步驟 教學網站,讓學生在學習課程時,提高學習興趣並進而提升學習 Scratch 程式軟體 的能力。研究者教學實驗期間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對於研究者所給予的圖示範例能

72

很輕鬆地的照範例所示的程式積木及指令進行排列順序,在兩組的實驗當中,不論 在單元主題作品的時間效率、作品完整度與完成作品人數上,實驗組所需的時間效 率較高、作品完整度較好、完成作品的人數上比例都高於對照組,在對照組多數學 生仍需教學者較長教學與提示說明後,才能完成課程主題練習,研究者推測可能課 程中學生無法完全掌握程式積木的功用,所以需要圖示步驟的提示,才能完成課程 主題練習,至於如何使用哪皆積木能達到程式積木的設計效果,也就是理解積木程 式內容部分則待後續研究討論解決。

二、實驗組學生對於「Scratch 圖像式導引機制」課程,認知負荷程度較低

本研究以主觀衡量法來衡量學習者的認知負荷,採用的量表改編自 Hwang 等 人(2013)使用的量表,在學習者使用完「Scratch 圖示導引機制」網站教材之後,

即進行認知負荷量表的測驗。此量表分為心智負荷(Mental Load)與心智努力

(Mental Efforts)兩部分,前者主要用以評估受試者對於教學主題內容的難度或任 務挑戰性,後者則是用以了解受試者的對於教學內容呈現的格式及解說方式的感受,

共計八題。整體而言,「認知負荷總分」量表中,實驗組的得分平均分數低於對照 組,表示實驗組受試者在心智負荷與心智努力的向度當中低於對照組,故可推測實 驗組認知負荷較低。

實驗組的學習成效相較對照組高,研究者推測實驗組的受試者投入努力較少,

由於受到「Scratch 圖像式導引機制」的協助,因此減少需要製造心像和記憶的負荷,

並非來自學習意願的降低,則是在此種期況下,投入的心智努力與心智負荷較少,

卻認知負荷也較低。總而言之,可得知認知負荷量表結果,推定「Scratch 圖像式導 引機制」課程,並未造成實驗組學童較高認知負荷,此與林立群(2013)的認知負 荷研究結果部分相同。

根據各向度之平均數與向度總分分析比較後,發現在心智負荷與心智努力兩個 向度中,實驗組學生普遍表示較正面的意見,不同於以往教學方式的使用,對於實

73

驗組學生而言並沒有太大的認知負荷,但相對於對照組同學而言,教材上卻造成較 高的負荷,需要花較多的心力才能學習 Scratch 課程。

三、「Scratch 圖像式導引機制」對學生之科技接受度採正面意見

本研究所使用的回饋問卷量表源自 Hwang, G. J., Yang, L. H., & Wang, S. Y.

(2013),採五點量表,計分方式為非常同意 5 分、同意 4 分、普通 3 分、不認同 2 分、非常不認同 1 分。科技接受度調查表內容分為對「Scratch 圖像式導引機制」網 站課程的學習系統認知有用性與易用性兩個面向,共 13 題,在學習機制認知易用 性的平均數大於總平均數,表示受試的學生有過半數的同學認為「Scratch 圖像式導 引機制」的網站是容易使用,此與李靜宜(2012)的科技接受度之有用性與易用性 向度結果相符。

「Scratch 圖像式導引機制」的網站圖片步驟與文字的搭配說明,可以讓課堂作業容 易完成,經過老師初步解說後,並沒有很困難且不會用的地方;在學習機制認知有 用性部分,使用網站的初期覺得有點困擾,經由老師的輔助與解說之後,對於新的 網站教學機制仍採正面評價,學生之科技接受度所調查結果作為教材未來改進的方 向。

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