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課程規劃與實施

本課程是依據身心動作教育的理念,並符合柔道選手輔助訓練的要素來安 排,本節將呈現課程設計要素與原則。

一、課程設計要素與原則

身體構圖是以(音樂家的肢體開發)中的教材整理為主,設計一套對於柔道 選手有幫助的課程,在活動的體驗中,能夠更確實、精準的控制每一個身體結構,

且瞭解每個身體結構的使用方式,其中以柔道運動中常使用的關節為主,其中包 括:髖關節、肩關節、脊椎、骨盆、腳踝、胸腔等。柔道屬於單側出力的運動,

容易造成身體兩側肌肉的不平衡,而使身體呈現歪斜的狀態,透過So-tai 技巧能 夠調整兩側的不平衡,解除身體的不適。而柔道的動作使用上,具有很多身體旋 轉的動作,容易造成脊椎及下背的緊繃與疼痛,因此必須訓練身體核心肌群力 量,使核心肌群形成天然的鐵衣,才能使肌肉分擔骨骼的壓力,減少受傷的機會,

此部分藉由彼拉提斯練習達到深層肌力訓練的效果。

二、課程內容架構分析

主要包含身體構圖、彼拉提斯、So-tai 技巧這三個部分,從分析柔道選手的 身體特質,發現他們具有高強度的肌力,因此身體較為僵硬,考量此因素,先讓 們在身體結構上有正確的認知後,透過探索身體活動及So-tai 技巧是調整身體結 構及放鬆,最後再透過彼拉提斯增進他們身體的控制能力,課程內容架構分析如 圖3-3:

圖3-3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內容架構分析

三、課程內容介紹(實施八週、每週兩次)

課程內容包括身體構圖、So-tai 技巧及彼拉提斯三個部份,並針對其編排順 序分述如下:

(一)身體構圖

1.課程內容:主要以亞歷山大技巧的身體構圖及身心平衡技巧的骨骼、肌肉 系統為主要架構,探訪身體的結構和功能,體會身體姿勢及身 體使用,並進行動作探索。課程單元分別針對胸腔、脊椎、肩

身體使用 身體控制 身體異常 肌肉張力 呼吸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身體構圖 彼拉提斯肌力訓練 So-tai 技巧

1.身體結構認知 2.探索身體結構  

1.精細肌肉的練習 2.專注於動作控制 3.肌力增加 4.核心控制訓練

1.身體使用覺察 2.身體結構調整 3.身體疲勞調整

膀、手腕、骨盆、腳踝、髖關節等身體部位進行認知、體會與 動作探索的學習。

2.實施目的:在柔道的練習當中,容易因為錯誤的技術使用而造成運動傷 害,藉由了解各個身體結構與肌肉使用的方式,從認知的改變 進而影響身體動作的控制,在課程中,能夠明白肌肉收縮方向 及基本動作的練習,有利於柔道選手力量的使用,進而精準的 運用技術。

3.課程實施:內容包括有身體的重新認知及動作探索。認知的部份以講授、

觀察、觸摸、操作等方式進行。動作探索的部份以伙伴合作、

遊戲、各式教具(軟球、毛巾等)、及配合音樂舞動探索部位 的型式。

(二)So-tai 操体技巧

1. 課程內容:日本的身心技巧,是一套對身體結構調整的技法。透過動作 的原則使研究對象能夠體驗到肌肉張力改變的情形,以達到 身心平衡的效果。

2. 實施目的:柔道動作皆偏向於單側肌肉的使用,使得身體肌肉會因為單 側的過度使用造成身體不平衡的狀態,透過此技巧能夠調整 身體結構與肌肉,減少身體疲勞與結構的歪斜。

3. 動作操作原則:

(1)操作動作之前必須先「動診」(透過身體部位的移動來檢視自己身體 兩側肌肉鬆緊的差異)。

(2)遠離疼痛,做舒服的那一邊。

(3)吸氣,預備動作」,吐氣時動作發生,停住,把氣吸滿,停頓五秒鐘 ,瞬間把氣吐掉,全身放鬆。

(4)在動作完成後,做三到四次的深呼吸調整,且體會放鬆後的感覺。

(三)彼拉提斯肌力訓練課程

1. 課程內容:主要是強調結合心智與身體的訓練,達到修正姿勢、調整身 體結構以達到身體正確的排列及提升身體各部位的使用功 能。

2. 實施目的:在一般柔道的身體訓練,多以大肌肉為主,且採取快速及震 動的方式訓練肌力,而彼拉提斯的訓練,包含大肌肉及精細 肌肉的訓練,能很平均的訓練到肌肉,使身體肌群保持平衡 的狀態,透過彼拉提斯的訓練原則,能增強身體的控制能力。

3. 動作操作原則:

(1)呼吸:身體在做延伸的動作時,採吸氣的方式,在做屈曲的動作時,

是配合吐氣。

(2)專注力:要有效的完成彼拉提斯動作必須要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身體 的動作上,以確保動作的正確性並觀察身體的排列,透過將 焦點集中在動作上並用心的體會每一吋肌肉的感覺便可以將 身與心做連結。

(3)控制力:進行動作時,透過心智來正確的控制身體,以意識的引導完 成動作。

(4)流暢感:彼拉提斯動作強調正確而優雅的操作自然動作,注重身體的 平衡和動作的流暢感。

(5)核心:彼拉提斯動作中的所指的核心是肋骨以下至骨盆的位置,在做 任何動作前必須先控制核心,才能使動作穩定。

(6)精準度:彼拉提斯每一個動作設計都有獨特的功能,必須精準的掌控 動作的穩定性。

4.課程編排順序,每一次課程單元主題,以下表 3-1 為主:

表3-1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編排表 3.body half

1.瞭解脊椎的組織結構

態,再實施控制各部位肌肉力量的彼拉提斯,讓選手瞭解動作原則,且依照原則 去訓練身體,也會運用到身體構圖的概念而操作每一個動作。身體探索的部分包 括伸展及身體控制的部分,將學過的動作概念應用在這些活動當中。而應用活動 的部分有時會實施於準備活動後,依照當天課程的內容而定,最後為緩和運動及 小組的討論,隊員能夠發表自己的心得、感想。

其編排與流程如圖3-4,而各項課程活動內容的詳細說明如表 3-2。

圖3-4 身心動作教育單堂課程編排與流程圖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課 程

胸腔、脊椎、肩膀、骨盆、腳踝、髖關節

仰臥系列、俯臥系列、站姿系列、坐姿系列

俯臥挺胸、側抬腿、仰臥腳尖前點、翹臀勾 腳、半身捲背

軟球放鬆、毛巾操、野口體操、手腳螺旋等 身體檢視(body checking)

身體彩繪(body painting)

身體構圖

放鬆、課程複習、小組討論 身體探索

彼拉提斯 So-tai 技巧

準備活動

緩和活動

表3-2 課程內容分析

續表3-2 課程內容分析

續表3-2 課程內容分析

續表3-2 課程內容分析

續表3-2 課程內容分析

續表3-2 課程內容分析

續表3-2 課程內容分析

續表3-2 課程內容分析

做 twisting 、 shifting 、 bouncing 三種方向的動 作。

續表3-2 課程內容分析

續表3-2 課程內容分析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所蒐集的資料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質性資料,包含身心動作教育課 程實施過程影像資料、協同觀察員的回饋記錄、研究員省思日誌、受試者課程回 饋單及訓練日誌,在課程實施後做深度的訪談。第二類為量化資料,以身體覺察 量表為主要量化工具,並且運用統計軟體分析結果。

一、資料蒐集

(一)質性資料蒐集

1.課程實施中全程拍攝,並製成 DVD 以便於研究者透過影像的回顧,進行 課程的檢討與反省。

2.在教學過程透過錄影帶分析、教學省思日誌、觀察員紀錄表、課後回饋單、

訓練日誌及訪談內容等質性資料分析作為課程實施成效的參考,本研究比 對、分析教學者、受試者與觀察員三者不同來源的資料作檢測以本研究之 信效度。

3.透過深入訪談法(depth interview),為了探究當事人在覺察層面的看法,

採取「半結構式」的訪談方式,設計完整的問題,發問一系列結構性問題,

之後為做深入探究,採用開放性問題,且在訪談開始前,徵求受試者同意 後使用錄音筆紀錄。在課程實施中採取團體訪談(group interviews)的方 式(Bogdan & Biklem, 1982)。研究者能夠從群體的相互交談中,自然的引 起彼此的話題,交換意見及分享情感中,進而發現探究的問題層面或做為 未來個別訪談的指引(黃瑞琴,1991)。

4.為使資料能系統化的組織與呈現及保護參與研究者的權益,本研究資料編 碼方式如下:以第一個英文字母區分參與研究者,R 代表研究者,S 代表 隊員;第二個數字代表編號,如 S1 代表編號 1 的隊員,O 代表觀察員;

文件資料代碼在身份代碼後。本研究參與者身分與文件資料處理如表3-3:

表3-3 研究參與人員與文件資料處理表

代號 身分 提供的文件資料

R 研究者兼課程教學者 教學省思日誌

S1-S9 研究對象,原編碼為9 人 課後回饋單、訪談內容

O 觀察員 觀察員紀錄表

二、資料分析

(一)質化資料處理

蒐集所得之資料,經轉譯及編碼處理後,作初步分類,整理成文字稿。並 與身心動作教育專家、協同觀察員進行討論,將資料加以彙整,依身體覺察能 力提升效果等類目歸納出結果:此外針對研究者教學省思日誌、觀察員建議及 學生回饋,以教學活動過程進行省思工作,促進專業成長。

(二)量化資料處理

在進行8 週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前,對選手進行身體覺察量表的前測;8 週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後,再進行後測,將結果加以登錄、彙整,並以 SPSS For Windows 12.0 套裝統計軟體進行描述統計及相依樣本 t 考驗統計分析,比較選 手在身體覺察能力的差異情形,顯著水準α 為.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