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省思與建議

第二節 建 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針對家長、國民中學教師、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

壹、對於家長的建議

本研究發現被推選為班級幽默人物的學生,人格特質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很大,有 父母用心陪伴與關愛的學生,具有相對穩定且有安全感的人格特質,在家中習得良好之 人際互動,自然會在班級中展現出友善的性格及贏得好人緣。

研究參與者中,大部分與家庭的關係良好,樂觀開明的家庭風氣的確較能培養出孩 子的開放外向、平靜放鬆的人格特質及幽默性格;學生在校時間長,與同儕相處的機會 多,擁有相同人格特質的同儕較易群聚並發展出屬於小團體的幽默風格,這些幽默人物 大部分是班級中的意見主導者,教師若能善用班級幽默人物的影響力,則可讓班級管理 事半功倍,若其幽默風格為正向的親和型、表演型、調解型幽默,則可在班級經營及管 理時獲得較好的氣氛調節及凝聚力;反之,若為負向的衝動型幽默,則較容易在班級甚 至校園中產生集體霸凌的現象。家庭是個人幽默感及培養創造力的最初環境,有幽默感 的家庭環境能培養孩子樂觀、自信、有創造力及幽默感的人格,家庭成員的幽默風格及 創造力表現,亦會透過家長的身教潛移默化,呈現在孩子身上,本研究給家長的建議如 下:

一、給予愛與關懷,並提供愉快互信的成長環境

本研究發現,表現出較佳幽默感與創造力的孩子,通常都是得到家長疼愛與用心照 顧的,因此,要使孩子成為一個「有幽默感、創造力的人」,父母應該多給予孩子愛與關 懷。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與他分享有創造力或幽默感的事物,傾聽他與同儕間發生的 趣事,過程中謹慎給予引導與建議,盡量避免用評論或指導的態度,藉此建立親子間的

115

信任與共享,使幽默感與創造力能在安全、穩定的環境中成熟發展。

二、鼓勵孩子的幽默及創造力表現

幽默與創造力是態度、是思維、更是行動,而其呈現方式,則是可觀察、可激發、

可體驗、及可分享的,近年來,台灣社會對幽默及創造力的展現越趨重視,但仍有部分 家長視青少年初成型的幽默與創造力為「不正經」與「不務正業」,幽默與創造力的展現 本就無法像課業成績可用分數來衡量,家長不妨著敞開心胸,暫時放下威權,在孩子願 意展現其幽默感及創造力時,多給予肯定及鼓勵,即使稍失分寸,不妨視為理解並學習 孩子幽默感的機會,也能為其幽默感及創造力的自我知覺發展提供反思及修正空間。

貳、對於國中教師的建議

幽默並認為自己有創造力的孩子,卻不一定有展現創造力的機會,本研究發現,國 中階段對於提供學生創造力表現的機會,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班級幽默人物的凝聚 力不容小覷,如何辨識、引導進而藉由這股凝聚力領導班級,讓班級導師在班級經營時 可借力使力,達到有效管理及自主約束的班級氣氛,本研究針對國中教師辨識及輔導班 級幽默人物提出以下建議:

一、欣賞幽默人物的好奇、愛玩特質

幽默人物共同的人格特質為好奇、愛玩,在課業上給予學生自由探索的訓練,在生 活上給予適當的玩耍與遊戲機會,創造力的發展中,課業與玩耍是相互刺激成長的,課 業是基石,玩耍是流水,有水流沖積的石頭不但不會生苔,甚至能激出美麗的水花。

二、認同適當的幽默可提升學生在班級及同儕間的自我價值

自我認同較高的學生較能成為班級中的幽默人物,但自我認同高並不代表自我知覺 正確,也不一定會獲得同儕間的認同,故,在學生出現欲藉攻擊型幽默攏絡同儕卻適得

116

其反,或是慣於採取調解型幽默,卻因過於扮演和事佬以致被霸凌時,班級導師可分辨 其幽默風格並針對其行為給予輔導及建議,讓學生不致因為進退失據導致自信崩塌。

三、適度強化學生自我知覺創造力

在學生出現創造力行為時,幫助學生評估自己的創造力品質,協助鼓勵及指導學 生,避免直接灌輸創造力策略,幫助學生從自身出發,在發展創造力的歷程中成長改 變;讓學生透過自我的對話與同儕的觀感,修正並建立自我知覺創造力,協助學生透 過自我的對話來真實評估自己的優缺點,並修正對自己的知覺與評價。

參、給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本研究中,研究對象為我任教班級之同儕互評最高票者,從十二個(其中三個班級 為預測及預訪)班級所推選出的幽默人物,最高票數者皆為男性學生,建議後續研究者,

樣本的篩選除了最高得票數考量外,亦可請同儕推選女性學生作為考量範疇,使研究結 果益趨完整。

11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虹惠(2011):探討家人、媒體及班級對國中生幽默表現之影響:幽默訊息評價之 調節效果驗證。國立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方裕民、林銘煌、廖軍豪(2006):「失諧–解困」理論與設計邏輯中的幽默理解歷 程。設計學報,11(2),65-81。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心理。

任育瑩(2009):國中生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創造力發展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危芷芬(譯)(2014):人格心理學(第八版)(Jerry M. Burger 著: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8th Edition)。臺北:雙葉。(原著出版於 2012)

何宜錚(2008):國中生幽默風格與自尊及情緒智慧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宜錚;黃鴻程;陳學志;王雅萍;賴惠德(2010)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2 (1),

271-304。

何茉如(1997):國中生幽默感對於生活壓力、身心健康調節作用之研究。國立師範 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武典(1997):資優教育向誰看齊。資優教育季刊。62,1-10。

吳秀娟、潘裕豐(2007)。主題統整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學業成 就的影響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7(2),71-104。

吳欣怡(2000):青少年與重要他人的情感關係和其自尊之相關研究暨訪談內容分 析。教育心理學報 ,32 (1),15-40。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R. J. Sternberg 編。創造力Ⅰ.理論。臺北:五南。

118 李立亨(1998):OH?李國修!。臺北:時報。

李欣宜(2014):女丑=女醜?幽默的性別權力─以綜藝節目諧星表演為例。臺灣大 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錫津(1987)。創造思考教學研究。臺北:臺灣書店。

李鈺卿(2012):台中地區國中生人格特質、課業壓力與挫折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學校教育研究所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燕、李浦群(譯)(1996)。Sarah Trenholm, &; Arthur Jensen 著。人際溝通。臺北:

揚智。

姚一葦(1978):美的範疇論。臺北:開明。

林天祐(2013):認識研究倫理。2014 年 11 月 17 日,取自

http://web.ntpu.edu.tw/~tsair/2Research/MasterThesis/Conducting.htm

林水見(2008):高中職學生幽默風格、嘲笑風格與五大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連煌(2004):班級經營:幽默與班及小丑。國教天地,155,44-52。

邱皓政等(譯)(2008)。M. A. Runco 著。創造力-當代理論與議題。臺北:心理。

范梅英(2008):青少年人格特質、感恩心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

夏曉葳(2011):國中生人格特質及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學生 為 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 版)。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

高源令(1991):國小學生日常生活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未出版)。

張世彗(2007)。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臺北:五南。

張世彗(2013):創造力:理論、技術/技法與培育。臺北:五南。

119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2011):張氏心理學辭典簡明版。臺北:東華。

張景媛、陳學志、黃譯瑩(2006):融入式幽默訓練課程對中小學生創造思考與同儕 關係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2,67-108。

張鈺萱(2014):《怪傑佐羅力》中的幽默表現。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

陳昭亨(2011):國中生人格特質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 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昭儀(1991):我國傑出發明家之人格特質、創造歷程及生涯發展之研究。特殊教 育研究學刊,7,211-229。

陳昭儀(2000):傑出理化科學家之人格特質及創造歷程研究。師大學報:科學教育 類,45(1),27-45。

陳昭儀(2001): 傑出表演藝術家個人特質之研究。中華資優教育學會資優教育研 究,1(2),1-22。

陳昭儀(2007):傑出音樂家人格特質之探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8(2),35-60。

陳學志(1991):幽默理解的認知歷程。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 版)。

陳學志(2006):幽默:創意的活水源頭。教師天地,142,36-41。

陳龍安(1991):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第五版。臺北:心理。

陳龍安(2012):創造思考教學理論與實際(第六版)。臺北:心理。

陳龍安、毛連塭、林幸台、郭有遹等著(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心理。

陸洛、吳珮瑀、施建彬、高旭繁、翁崇修、陳欣宏(譯)(2006):人格理論(Duane

& Sydney 著:Theories of Personality)。臺北:洪業。(原著出版於 2012)

120

曾郅絜(2005):不同依附關係兒童自我知覺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 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端貞、曾玲緡(譯)(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Rudolph & Kathleen 著: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臺北:揚智。(原著出版於 1995)

湯佳偉(2011):國中生與其父母幽默風格的相關—以依附關係為中介變項。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立婷(2007):國中生個人特質、人際關係、次文化認同與自傷行為傾向之關係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立婷(2007):國中生個人特質、人際關係、次文化認同與自傷行為傾向之關係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