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數學文化探討

在西方文明中,數學一直是主要的文化力量,數學在使人賞心悅目和提供審美價值方面,

可與任何一種文化媲美(Kline, 1953/1995)。數學文化不是數學與文化,而是一種由數學物件的 形式建構而成的特殊文化,是人類文化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是人類文化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與其他各種成分密切相關,並在相互影響中共同發展(童莉,2006)。數學文化是人類探索數學 知識時其行為的外顯和內隱模式,並藉由人類群體,特別是數學家社群,所創造獨特成就的符 碼(符號、圖形或文字)來傳遞。數學文化可說是人類探索數學知識的各種外顯和內隱行為的 模式,而數學知識就是藉由數學家社群所創造的獨特符碼,它可能以符號、圖形或文字的形式 來傳遞(劉柏宏,2016)。也就是說,數學以數學家和數學知識為中心去發展,其邊界與民族、

社會、歷史、文化相互作用、時時滲透,文化在歷史上發揮了一定的重要作用(李國偉,2013)。 de Lange(2003)認為從歷史、哲學和社會觀點欣賞數學是當務之急,Niss 與 Højgaard(2011)

也認為不能只把數學當做一個理論學科看待,也應該重視與其他領域的連結,特別是和文化與 社會的連結,尤其是數學史和統計史。從歷史角度來看,數學最初只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但 之後隨著數學本身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數學逐漸表現出相對的獨立性(張維忠,2011),數學的 歷史面向正是我們所不可忽視的。

部分數學知識因應社會所需而社會化,而社會問題數學化的成果也反饋到數學本身。數學 依社會進步而發展,社會因數學發展而進步(方延明,2007)。赫希(R. Hersh)有一段關於數 學知識風貌的比喻,他形容數學就像一個出色的餐廳,在前面的用餐區,顧客們享用著乾淨且 精心烹製的數學菜餚。可是在火熱的廚房中,數學家卻在看起來雜亂無章的環境中,烹調著他 們的「新知識」(引自Hellman, 2006/2009)。過程是掌握知識本質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洪萬生,

2009),在社會文化的脈絡下,社會團體及社會氛圍正會影響數學的發展以及數學家之間的互動,

數學家所處的學術環境會影響數學家之研究,數學知識的發生也與當代社會之進展有著交互關 係。介紹數學的社會面向,正有助於學生體認數學知識與社會之關聯(蘇意雯,2015)。

數學知識經常被視為超越種族地域的真理,但客觀事實也說明,數學知識的發展仍具有民 族的歧異性。近年興起的民族數學(ethnomathematics)研究可看成是一種關於數學的人類文化 學(張維忠、唐恒鈞,2008)。什麼是民族數學呢?根據 Borba(1990)的說法,所謂的民族數 學就是特定文化族群所表現出來的獨特數學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在這裡的「ethno」和

「mathematics」應該用更宏觀的角度來考量。也就是說,「ethno」不再如過去般僅僅代表生物性 的「種族」,而是意指「文化族群」。此外,舉凡做算術、歸類、排序、遞推、統計等等一系列的 活動都可稱為「mathematics」。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點,人們由於生活的需要,或者為了對 周遭的現象尋求解釋,會隨著各自的文化環境,發展出一套解決問題的工具、技術和理論,民 族數學是不同文化背景所體現的數學概念,不同民族的文化遺產都值得珍視,也是後代子孫的 寶藏(蘇意雯,1994)。因此,讓學生了解數學的民族面向,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美國歷年來的數學課程指引一向重視數學知識的人文面向。例如美國數學教師協會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NCTM])早在 1989 年就指出,要瞭解數學的價值 就必須讓學生認知到數學與歷史情境間之互動,與此兩者互動結果對我們文化與生命的影響

(NCTM, 1989)。2000 年則再次強調在此快速更替的世界中,數學是人類最偉大的文化和智識 成就之一,公民應發展對此成就的珍視和理解,包括其美感甚至娛樂面向(NCTM, 2000)。透過 數學文化融入教學,正可以引領學生領略數學實境,進而欣賞數學與文化的關係(劉柏宏,2016)。

至於為何在數學教學現場,需要布置數學史素材呢?Heiede(1992)認為教數學還必須教數

學史,因為一個學科的歷史也是該學科的一部份,就像是如果沒有意識到即使是對數也有自己 的發展軌跡,你也像沒有學過對數一樣。這樣的認知對於小學和國中階段的教師更為重要,因 為孩子們對數學所形塑的第一個印象往往也是非常持久的。對於國小師資培育過程中的分數主 題教學,Park、Güçler 與 McCrory(2013)雖然不強調分數的歷史發展應該是課程的一部份,但 是認為一個很重要的面向就是,讓師資生從中了解到即使是對過去的數學家或是目前的學生而 言,「視分數為一個數」都不是一件顯而易見的事,讓這些未來的國小教師能有足夠的機會充實 他們自身的學科內容知識,也更能理解將來任教的學生對於分數的思考。Mann(2011)發現英 國數學史社群的多樣性面貌,也影響了數學史學科本身的發展,例如在大學教學上,由於質量 保證機構(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QAA])關注於發展溝通以及批判性思考等畢業技能,也鼓 勵了對於數學系學生教授數學史模組。同樣的,也有許多熱情的學校數學教師被歷史所吸引,

並使用歷史資料來激勵他們的學生。資格和課程發展機構(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gency [QCDA])最近也將“歷史和文化脈絡”納入學校數學課程,這也顯示了數 學史是有價值的教育工具(Mann, 2011)。事實上,早前 Fasanelli(2000)分析中國、希臘、義 大利、荷蘭、波蘭、澳洲、巴西、丹麥、法國、紐西蘭、挪威等等國家的課程綱領,就發現數學 史可以在情意、認知、文化活動相關部分的啟發上佔有一席之地。下一節,我們將探討如何將 數學史融入數學教學。

二、數學史與數學教學

承上所述,我們得知數學史素材的引用,可以涵蓋情意、認知及文化活動等面向。對教師 而言,適當的史料剪裁及文本的提供,正可以當作教學上的範例,幫助學生對於數學重要概念 的體會和啟發,於數學教學時適當引入(洪萬生,2002;蘇意雯,2011a,2011b,2018;蘇意雯、

黃俊瑋、陳靜惠、林明怡,2014),開發數學史教案,讓學生知曉數學之歷史脈絡,領略數學文 化面向,將素材與更多社群同儕分享,正是研究者執行本研究之目的。

本研究所開發的數學史教案,主要關注於數學思維發展的歷史脈絡以及各民族文化的數學 知識產物。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就多元面向,向學生分享數學文化的關懷,以下研究者將分別 加以敘述並舉實例詳細說明。

教師可在講課中穿插介紹數學家的生平事蹟以及奮鬥過程,例如祖沖之父子竭盡心力割圓,

終於提出圓周率近似值,領先世界的傑出成就,讓學生興起向大師學習的壯志,以及「有為者 亦若是」的豪情。另外也可以讓學生經由認識各民族所呈現之各具特色的數學發展,進而珍視 數學的文化性(洪萬生,1998、2002;蕭文強,1992;Tzanakis & Arcavi, 2000)。例如介紹日本 數學家如何藉由繪馬傳統,衍伸出算額,從而促進日本本土數學的發展,形成日本數學的獨特 樣貌,讓學生明白地域的不同,會孕育出不一樣的數學風情(蘇意雯,2007,2011b)。

教師也可以對數學符號或是數學概念的源起,加以整理,適度介紹,幫助學生知曉數學知 識與人類活動之關聯。也就是透過對數學文化遺產的緬懷、追溯、獵奇與探索,讓學生得以認 識古算家的數學思維與發展軌跡,進而領會文化交融的啟發與創意。例如從歷史源流看虛數思 想發展的過程,由Cardano(1501-1576)到 Bombelli(1526-1572)解三次方程式時第一次不得 不正視複數,到19 世紀數學上接納這些數,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數學家花了幾世紀才 解決了這個問題。此外,在強調跨領域的現代,教師也可以從數學史中搜尋能與其他領域連結 之素材,讓數學的學習更為豐富。例如安排數學詩題材,進行數學與文學之結合,從古代數學 詩解題到現代數學詩賞析,並讓學生嘗試數學詩創作,此教案正可以和國文領域連結,達到跨 領域的學習目標。

對於數學知識內容的闡釋,教師可以妥善運用古文本上的問題,作為啟蒙例之用,讓學生 古今觀照,比較現行策略和原始文獻之異同。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數學發展史中,找出與教科 書的單元有關之適當的歷史素材,使學生有所參照。例如在高中階段雖然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和 餘弦定理可以導出海龍公式,但是教師也可以補充被譽為初等幾何中最高明的數學證明之一的 海龍公式原始證法,或是中國秦九韶等價於海龍公式的三斜求積術。此外還可以藉由文本讓學 生比較各種不同的解題方法或思考方向,解放對數學的單一思考方式。例如提供畢氏定理的多 種證法,從希臘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中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想法,到中國趙爽直接由面積看 出關係的弦圖等等。事實上,恰當運用古代文本,也能造成學生的認知衝突,進而釐清學生的 觀念,例如在機率教學時,提供賭金分配問題,藉由數學家佩西歐里(Luca Pacioli, 1445-1517)、 卡爾連奇(Filippo Calandri, 1467-1512)、費馬(Pierre de Fermat, 1601-1665)、巴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的不同想法,提供學生討論及探索的機會(洪萬生,1998,2002;蕭文強,1992;

蘇意雯,2007,2011b;蘇意雯等人,2014;Tzanakis & Arcavi, 2000)。

荷蘭數學家也是數學教育大師 Freudenthal(1973)認為數學是人類的活動,數學必須與現 實連結、接近孩童的經驗、與社會相關。Gravemeijer(1989)提出引導式再發明、教學現象學以 及必要的建模三個啟發式的教學設計。再發明原則首先建議教學設計者關注數學史以明瞭在時 間長河中,確切的數學實作發展,也建議必須探究從學生非形式化的解釋以及解法是否可能預 期更多的形式化數學實作,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學生初始的非形式化推理就可以當成再發 明過程的起點。利用歷史資源,教師也能有效提供、支持不同狀況的學生學習(Michalowicz, Daniel, FitzSimons, Ponza & Troy, 2000)。事實上,數學不同部分的諸多連結確實存在,關注歷史 是察覺這些連結的一種方法,對於我們以及學生而言,知道一個概念的歷史,可以導向更深層 的理解,且經由學生的積極參與,可以提升他們的數學成就感(Berlinghoff & Gouvêa, 2004/2008), 數學史之重要性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