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13年為教育度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確保每一位國民中小學學生之基本 學力,將「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與「教育優先區-學習輔導」整合成「國民小 學與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讓學習低落學生能夠即時補救,以期達到該有 的基本學力(教育部,2011)。

一、補救教學對象

根據攜手計畫的法源《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弱勢學生實施要點》,

所謂「學習成就低落」,乃是指具有下列身分之一,全國標準常模後百分之三十五 學生;都會地區以單一學科班級成績後百分之二十五,非都會地區以單一學科班級 成績後百分之三十五為指標。為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的推動與實施,教育 部自102年起整合國中小補救教學計畫,以協助所有學習成就低落的學生增加以下 三項規定:參加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學生篩選追蹤輔導轉銜試辦學校,其學生經標準 化測驗結果,百分等級未達百分之三十五;都會地區以單一學科班級成績後百分之 二十五,非都會地區以單一學科班級成績後百分之三十五為指標;其所稱都會地區,

指直轄市、省轄市及縣轄市;國中基測提升方案受輔對象為前年度國中基測成績PR 值低於十之人數達到全校應考學生數之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之國中校內之學習成就 低落學生(教育部,2011)。

近年對於補救教學的受教對象,界定為學業成績評量其學科成就不及格,且在

36

學業成就的表現上低於其他學生許多者,即視為該補救的學生(張新仁、邱上真、

李素慧,2000)。在教學場域中,大部分的孩子均都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然而,

仍有少數智力正常的孩子,其學業成績表現水準明顯低於學習能力所可表現者,應 接受適性化、個別化的補救教學。

學習低成就學生係指本應有比目前學業成就更好的表現,受某些因素的影響導 致學習成就不如預期,影響因素如個人缺乏學習動機、學習態度消極、缺乏學習策 略與技能;家庭中父母缺乏教養觀、不當的期望或經濟弱勢導缺乏文化刺激;學校 教育部分如不友善的環境、師生互動、教師教學方式與教材選擇、班級氣氛、同儕 文化偏差等因素影響(林秀霙,2010)。

低成就學生具有某些相類似的特徵(轉引自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2000)。

在學業表現部分,其特色包括:在測驗的表現上,呈現低的基本作答技巧;學業成 績表現較差;在閱讀或數學的程度比一般的學生來得低;被留級或有學業方面的挫 折;經常找藉口不交作業或遲交,或是抄寫同學作業。

在日常行為表現部分,低成就學生的特色包括:依賴性重,需要家長或教師的 特別注意;對於有興趣的科目或課程,有優異的理解力及記憶力,並有固著的傾向;

容易分心;缺乏動機與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在自我或社會性的部分適應困難;需 要比其他同學更多的時間;不喜歡學校及家庭作業;習慣性的遲緩以及出席率較低;

家庭提供較少的支持。

洪儷瑜(1995)指出學業低成就因素包含來自外在的環境因素與內在的個人因 素。低成就學生在學校生活上所遭遇的主要困難是因學習問題導致個體在學習過程 中不能充分而有效的學習,並造成學習結果或成就表現顯著低於其實際能力的現象。

不同背景的弱勢學生在需求上雖有其共通性,但若能根據其不利的因素規劃補救教 育,則更能落實教育公平和及早介入的積極補救之精神(洪儷瑜,2001)。

二、補救教學之歷程

補救教學是一種「評量─教學─再評量」的循環歷程。期望學生接受補救教學

37

實施一段時期後,能跟得上原班級的教學進度。其歷程可為三階段(杜正治,1993;

林建平,1997;郭生玉,1995;轉引自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2000):

(一)轉介過程

透過教師的平時觀察與形成性評量,從班級的學生中篩選疑似的個案,蒐集有 關的資料,以進行初步的診斷評量,在教學後的測驗,瞭解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

並給予所需要的協助。

(二)正式評量

評量的重點主要在瞭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難、問題癥結以及補 救對策。

(三)教學

補救教學基本上是一種診療教學模式(clinical teaching,也稱臨床教學模 式),在事先選擇好接受補救教學的對象後,再進行教學。其重點在瞭解學生的學 習困難,根據學生之個別需求,設計課程內容與教學模式。

補救教學歷程重視個案資料的蒐集、施行診斷評量,輔以在教學後的測驗以瞭 解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而給予所需要的協助。在課程上宜以系統性的教材設計,

教法上應有別於目前以指導家庭作業習寫作為補救教學實施的方案。根據陳淑麗

(2008)在「國小弱勢學生課業輔導現況調查之研究」發現大多教師仍採用學校的 教科書進行補救教學,僅有少數教師會補充外加式的教材。而老師最常使用的教學 策略則是「讓學生多練習幾次」為主。黃佳凌(2006)也指出多數在進行課後輔導 的學校,大多以家庭作業的指導方式為主要補救教學實施內容,僅有少數學校會額 外準備課外補充教學資料,作為實施補救教學之用,其補救教學範圍以國語及數學 領域為主;黃淑蓉(2009)研究發現課後輔導老師主要以「作業指導」與「再教一 次」為主。換言之,國內進行補救教學的方式,以學校原有的教科書為教材和重複 練習的方式作為主要補救教學的實施內容,此種作法可能忽略弱勢學生真正的學習 需求,其成效有限且可能無法找出弱勢學生真正問題的癥結,反而影響低成就學生

38

繼續學習的意願。

早期的補救教學能使低成就學童趕上同儕能力水準,更是弱勢學生脫離惡性循 環的重要途徑,改善因長期累積失敗的經驗而演變成「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張春興,2002)。本研究以早期介入的觀點,針對學生的個別差 異及特性進行教學,編選符合學生認知發展之教材,引導學生進行系統性與結構性 學習,透過觀察、教師省思與修正教學之歷程,提升語文低成就學生識字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