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分析方法與信效度檢核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與信效度檢核

本節將解釋質化資料與量化資料的分析方法以及研究結果之陳述,最後針對信 效度檢核進行說明。

一、質性資料分析

本焦點解決訓練方案後之課前、課後與追蹤訪談以開放性編碼原則(open coding)進行質化分析,具體的流程為「騰錄逐字稿,並熟悉資料」、「進行斷句 與編碼」、「搜尋主題」、「檢視與整合次主題」與「定義與命名核心主題」,以下分 別陳述之。

(一)騰錄逐字稿,並熟悉資料

將18份訪談錄音檔交付騰稿員騰打逐字稿,再經過研究者反覆聆聽校正,確認 內容與發言人的正確性,同時也增加對於資料的熟悉度。於逐字稿完成後,將不 完整的語句補充至括號內,並因保護隱私之緣故,將提及受訓者基本資料的部分 用代號取代,如姓名、學校。少數受訓者因缺席焦點團體訪談,使用書面方式呈 現其想法,研究者將之放入該次訪談資料的最後,視之為補充資料,但也發現書 面資料相較口述略微簡約,大致都包含在訪談資料當中。

(二)進行劃底線、斷句與編碼

反覆閱讀逐字稿後,邀請協同研究者一同將逐字稿以劃底線方式,標示出具有 意義之內容,經過多次討論之後確定留下之資料,並去除了主持人訪談與部分語 意不全或不重要之內容。其次,再與偕同研究者分別將劃底線後的逐字稿逐一進 行斷句,檢視每一句話語之概念並斷開,以呈現最小意義單位,並反覆討論以確 定斷句的一致性。以下以受訓者A28於課後訪談時的部分陳述為例,說明劃底線與 斷句:

好其實這個單元…就是(訓練課程)全部都上完之後啊,我覺得…嘖,呃…

111

我後來發現其實焦點的知識是…架構很清楚的,然後那個…就是…怎麼樣 在目標例外一小步當中去找…。

可是我覺得對我來講,最大的一個衝擊是我的一個…我自己的…恩…我自 己一個的基礎理論,相信的一個衝擊,就是因為我發現其實…要轉換,這 個技巧…我自己其實有很多很基本的東西要轉換。

(受訓後的衝擊與轉換)一個是要怎麼樣在一個挑錯模式中轉換成挑對模 式,這是一個思維習慣的改變。

那另外一個(受訓後的)衝擊的也是今天我發現,就是我們太習慣在面對 一個狀況的時候都去…去思考有多少的困難性,然後…在這邊先去…再去 評估這件事情到底可行不可行,可是…焦點給我轉換的另外一個思維是…

去思考事情的可…哪怕是一點點…那種希望性有沒有,那種可行性,我是 覺得對我來講最大的衝擊是這兩個思維的轉變。

接著再按照斷句順序給予編碼,而此編碼的每一組序號都具有意義,第一組編 碼代表焦點團體訪談之組別,以「A」代表新北組,以「B」代表桃竹苗組;第二 組編碼為資料來源,以I、II、III分別代表課前、課後與追蹤焦點團體訪談;第三 組編碼為受訓者,兩組之受訓者皆以1至28代表;第四組編號代表發言序號,如001 便代表此次訪談第一次發言序,而005代表此次訪談第五次發言序;第五組編碼為 意義單元序號,如01代表本次發言的第一個意義單元句,而05代表本次發言的第 五個意義單元句,如表3-5-1。由此可知,上述提及受訓者A28的例子,便可分成 四 個意 義單元斷 句,其編碼 為 A-II-28001-01、A-II-28001-02、A-II-28001-03、

A-II-28001-04。

112

例:「A-I-01001-03」,即為新北組之課前焦點團體訪談,受訓者01於本次訪談 中第一次發言序的第三個意義單元句;「B-II-27032-07」,即為桃竹苗組之課後焦點 團體訪談,受訓者編號27於本次訪談中第三十二次發言序的第七意義單元句。 子(A-I-19010-16)

可是學校小、但是沒有學習的對象,說真 的所以我很迫切需要這方面(輔導)相關 知識(A-I-20009-04)

我自己的期待是希望我真的可以讓自己的 輔導知能高一點(A-I-21008-14)

然後我自己會很希望就是阿…這樣的研習

(本訓練方案)結束之後,其實我自己可 以提升我的輔導知能(A-I-21008-06)

根據第二層次的類別,將屬於相同範疇的歸納為一類,並以關鍵字進行命名以 形成概念類別,即為第三層次類別,如表3-5-3。

113

(A-II-22028-09)、(A-II-21029-14)

講師提醒要合作,讓受訓者覺得比較輕 鬆,回到學校工作後會清楚自己能做的跟 不能做的,有些是要一起合作的部分

(A-II-22028-10)

以前不太會與導師、兼輔合作與溝通,下 學期可以好好運用(A-II-21029-16)、

(A-II-21029-17)

有了理論基礎,受訓者更相信自己 在做的事情

有理論基礎會更堅信這樣的處理方向是對 的,不用懷疑好像不是很了解當事人過去 的成因(A-III-22007-11)、(A-III-22007-12)

受訓者個性跟焦點精神是很像的,但以前 並不知道,現在有理論基礎支持,比較相 信這樣做是對的,可以做更多

(A-III-19008-01)、(A-III-19008-02)、

(A-III-19008-09)、(A-III-23006-04)

(四)檢視與整合次主題

114

(五)定義與命名核心主題

透過多次的比較與歸納,進一步將同範疇的次主題歸納成核心主題,並確定與 其他核心主題之關連,且無重疊之處,接著給予能包含所有次主題之概念之命名,

即為核心主題,舉例如下表3-5-5。核心主題會分別回應五種不同的研究問題,形 成第四章各節之大標題。

表 3-5-5 核心主題命名舉例

組別 核心主題 次主題

新北組 授課方式因素

課程氛圍溫暖正向 有各種演練機會練習 講師示範協助模仿學習 作業搭配課程助於學習深化

桃竹苗組 授課方式因素

有各種演練機會,講師會給予意見修正技巧 講師示範協助模仿學習

發問機會多,貼近個別需求

許多實際案例的分享,更相信可行性

研究者發現,由於新北組與桃竹苗組兩組之資料結果大部分相同,因此第五章 的資料呈現將合併兩組之資訊進行說明。

二、量化資料分析

本研究唯一使用到量化資料的部分為單元與整體滿意度回饋單。回收回饋單後,

整理並輸入原始資料,接著進行描述統計分析,以瞭解受訓者對本訓練方案滿意 程度狀況。

三、撰寫研究結果

將質化與量化資料進行整合,以分別回應五種不同的研究問題,分別為(1)

受訓者的期待、(2)受訓者面臨的工作困難與挑戰、(3)受訓者的滿意程度及其 原因、(4)受訓者的主觀成效、(5)受訓者的建議,再統整成完整架構之研究結

115

果。

四、信效度檢核

(一)信度:協同分析者周密與嚴謹的討論

根據 Lincoln 和 Guba(1985)提出的評估質化研究標準,在「可確定性」的 部分,需要研究者保持客觀與中立,以達不因個人因素而產生偏誤。研究者在質 性分析的歷程中,除了定期與指導教授討論外,且定會與協同研究者共同進行斷 句、歸納與分析。研究者與協同研究者各自進行分析工作,獨力完成一份逐字稿 的斷句與編碼後,若遇到相異便會反覆交流與討論,以確定達到最適當性。

(二)效度:受訓參與者的驗證

Lincoln 和 Guba(1985)評估質化研究提出的「可信賴性」之部分,指資料 的真實程度和研究結果的價值。研究者將三次焦點團體訪談逐字稿整理完後,以 電子郵件寄給受訓者,邀請受訓者檢核該內容是否符合自己表達之意思,並根據 符合程度給予 1 至 10 分的評分,接著再以受訓者之意見進行修正,盡可能達到逐 字稿內容的準確性。表 3-5-6 為新北組與桃竹苗組受訓者效度的檢核結果。

表 3-5-6 受訓者效度檢核描述統計摘要表

組別 平均數 標準差 新北組 8.99 1.04 桃竹苗組 9.13 0.87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