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資料蒐集方法

一般而言,觀察法、訪談法和檔案分析法,往往被並列為質化研究中三大資料 收集方法(潘淑滿,2003)。依據本研究之目的為探究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 的後續生活,其中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對其社會適應的影響影響為何?這是一個 需要參與者主觀陳述過往經驗與目前的生命脈絡與感受狀態,因此,從進入研究場 域後,研究者無法透過參與觀察法、檔案分析法來了解其過去的生命經驗,故研究 者採取『深度訪談法』作為資料收集的方式。

「訪談」是什麼?就助人專業而言,「訪談」就是「會談」,就是針對特定目的 所進行面對面交互談話的方式,與日常生活中的閒談不同(潘淑滿,2003)。

陳向明(2002)認為訪談的言語風格是雙方共同建構的,訪談者提問與受訪者回答 的方式都受到彼此對訪談這一社會事件的理解,也就是說訪談不是一方客觀地向另 一方了解情況的過程,而是雙方相互作用、共同建構「事實」和「行為」的過程。

潘淑滿(2003)歸納出質性研究深度訪談法具有五點特色:1.有目的的談話;2.雙 向交流的過程; 3.平等的互動關係;4.彈性原則;5.積極的傾聽。其中,潘淑滿(2003)

指出訪談法的類型可區分為三種:1.結構式訪談:研究者需預先設定結構式的問題,

訪談過程則須依照主題順序進行,收集的資料不會太偏離主題,降低可能的偏誤

(Babbie,1995;Tutty et al,1996)。2.無結構式訪談: 即事前無須預先設計一套 標準化的訪談大綱作為訪談指南,而是重視自然情境中,來了解複雜現象或行為背 後的意義(Fontana & Frey, 1998)。3.半結構式訪談:訪談前,研究者需依據研究 的問題與目的來設計訪談大綱,但進行訪談過程時,可不必根據大綱的順序,而是 可以做彈性的調整(Berg, 1998)。

以上三種訪談類型,研究者採半結構式訪談大綱為主,主要因素在於研究者需 在有限的時間與其接觸,因此,需事先依據研究有目的與問題設計訪談大綱,將有

84

助於資料的蒐集與內容的豐富性。雖然研究大綱是以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 的生活經驗作為時間序,但訪談內容也並非需完全依照順序回答,研究者會依據 當時自然情境的感受而對問題保持彈性與調整,故以半結構形式為最佳訪談模 式。

二、研究工具 (一) 研究者

陳向明(2002)提到在質化研究中,研究者本人是一個「研究工具」,而研究 工具的靈敏度、精確度和嚴謹程度對研究的質量至關重要。因此,在從事研究時,

研究者必須對自己的個人因素與研究對象之間的互動進行反省和審視,才能客觀地 看待自己的主觀意向,使自己的主觀性獲得一種比較客觀、嚴謹和自律的品質

(disciplined subjectivity)。呈如所述,研究者的技巧、準備工作、態度與個 人經歷等,都將可能影響資料蒐集的品質與結果。研究者本身為多年實務工作者,

對於個案的社會心理反應,以及會談經驗之累積,有助於研究者對問題與回應的敏 感度以及傾聽與提問的能力。最後,研究者保持自省「主體」和「客體」間的關係,

儘可能保持價值中立的研究態度,以及真誠、同理與尊重的態度。

(二) 訪談同意書

Homan(1991)讓參與研究的研究對象在研究之前簽署同意書的本質,是研究對 象在獲得有關研究目的與性質的足夠資訊下,有同意或拒絕參與研究的權利(引自 畢恆達,2006)。研究者藉由訪談同意書,清楚向參與者說明研究者身份、研究目 的、研究時間、期待參與者協助的事項、可能的風險與收穫、保密與匿名之原則等 相關權益之事宜,而參與者也有選擇的權利,本研究之訪談同意書如附件一。

(三) 基本資料表

社會科學重視對「人」的理解與描述,其中研究對象的基本特性可說是研究必 備收集的資訊,此內容將有助於研究者於統整、歸納資料時,能清楚有效的分辨研 究對象,因此,研究者將以姓名、年齡、教育程度、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

社會支持網絡及社會適應等特性為主,本研究之基本資料表如附件。

85

(四) 訪談大綱

研究者藉由文獻回顧的經驗,以及研究之目的,擬出研究參考架構,而依據研究 參考架構而構思出半結構式訪談大綱。訪談大綱設計過程,研究者與指導教授充分討 論,並考量研究對象之語言文化,盡可能以淺顯、易懂的問題為主,減少專業術語出 現,提高研究對象對問題的了解。本研究訪談內容以四大面向出發:1.性交易少女離 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與社會適應之情形;2.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社會支 持網絡功能與互動情形;3.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社會適應歷程;4.社會支持 網絡對於目前社會適應的影。

(五) 紙、筆、錄音筆

因考量到訪談內容的豐富性,無法僅由當下紙筆記錄的方式,為完整呈現訪談內 容,因此,研究者事前經過研究對象之同意才進行錄音,訪談結束後研究者將錄音檔 轉譯為逐字稿內容,以利於研究者後續資料分析之用途。關於錄音內容可能出現的人 名,或足以辨識之訊息,研究者將小心使用與保存,以保護研究對象,避免曝光的問 題。

(六) 研究筆記

陳向明(2002)提到典型的紀錄研究過程的方式是研究者「日誌」(log),

日誌應該記錄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作出的所有重要決策,以及研究者本人的直覺、猜 測和感受。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也將針對訪談當時的日期、場域、研究對象進行記錄,

以及當下互動的語言、非語言的部分,這也是屬於研究重要的一環,尤其是非語言的 部分是無法透過錄音的方式而得知。另外,研究者也將在訪談結束後,進行省思與反 覆閱讀訪談內容的隨手筆記,將有助於研究資料的精細和詳實的記載。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