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與社會適應之研究-後續生活狀態之初探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與社會適應之研究-後續生活狀態之初探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5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 宋麗玉 博士. 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社會支持 網絡與社會適應之研究-後續生活狀態之初探 A Study on the Life Events,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and Social Adjustment of Teen Prostitutes After Leaving the Institution of Protection—an initial discussion of their life afterwards. 研究生 : 周臻蔆. 中華民國一○四年六月.

(2)

(3) 謝. 誌. 所有的痛苦與煎熬終將過去,感謝天主的帶領與陪伴,讓我能夠在離開學校多 年後,能夠有機會回到學校重新學習,達成了人生的一個重要目標。過程中雖然頗 為艱辛,但在論文完成之際,回首這段時間,內心滿是充實與感謝。感謝我的指導 教授宋麗玉老師,老師總是能以最精確、效率的指導與建議,鼓勵我龜速的論文進 度的再前進;此外,老師也總是能在我腸枯思竭的論述中注入活水泉源,活化我的 寫作思緒,更重要的是,老師在指導的過程中不斷地透過優勢觀點的增強權能,幫 助我藉著想望那論文完成的希望花田,時而消極逃避、但也時而積極面對地完成論 文。而兩位口試委員施教裕教授及張振成教授提出寶貴的指正與意見,使得我的論 文更為完備。. 感謝我的受訪者,願意和我分享她們的生命經驗和想法,您們在我眼裡在我心 裡就如同斷崖邊上長出的百合,努力的要開花,因為您們知道自己的美麗;要開花 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莊嚴使命;要開花,是由於您們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 在。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別人怎麼看,您們都要開花!我衷心地相信有一天, 您們終將會開花,那靈性的白色和秀挺的丰姿,將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風景色,因 為唯一能證明您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而盛開的花朵上的晶瑩水 珠,是只有您們自己知道那是極深沉的歡喜所結的淚滴。. 感謝我的家人們的體諒與支持,為了我要完成學業所做的犧牲。最後,得之於 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無法一語道盡,就感謝天。. I.

(4) 摘要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 (一)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的後續生活狀態與適應 歷程;(二)後續生活狀態中的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內涵如何影響社會適應歷程。 藉由受訪者敘述其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以了解其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 與社會適應所產生的差異與影響。研究中以質化之深度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共計 九位受訪。研究對象的選取含括兩種途徑:(一)為研究者個人的社會網絡;(二) 透 過受訪個案引薦以滾雪球方式尋找其他合適且願意的受訪對象。本研究結果歸納為 以下重點: 一、進入安置機構前後的生活事件呈現出受訪者的成長背景與生活經驗,包括進入 安置機構前的家庭重大事件、個人創傷事件、負向校園事件、性交易事件、機 構安置事件,以及進入安置機構後的正向與負向事件。而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 活事件分為日常生活事件及重大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事件包括家人相處、同儕 相處、感情/婚姻生活、工作經驗及狀況、學習與考試及生涯規劃;重大生活事 件包括學業挫敗與轉換、家庭危機、重要關係中斷、暴力傷害及結婚生育。. 二、對生活事件的因應分為積極面對與消極逃避。積極面對包括評估分析與規劃、 採取行動解決問題、自我調適及改變、尋求外在支持;消極逃避包括延宕擱置、 情緒發洩、轉移注意力、消極悲觀。. 三、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包括表達性支持與工具性支持,其支持又視受訪者與網絡 間的互動,而呈現網絡主動滿足需求及被動回應要求。. 四、從個人對生活事件的因應看社會適應狀態,若受訪者有較高的自我接納,其內 在自我關係的一致性也較高,可以產生「接受現狀」與「與重要他人達成共識」 較佳的社會適應,而二者以採取積極面對的因應方式最多,但仍有較少的消極 逃避。反之,若受訪者的因應讓其感到「不喜歡但可接受」以及「對目前狀況 不滿意」 ,將呈現內在自我呈現不一致性,而產生社會適應不佳,而此二者雖然 以消極逃避的因應較多,但仍有積極面對的因應。 II.

(5) 五、從個人與社會支持網絡的互動看社會適應狀態,若受訪者主觀感受到歸屬感(社 區)、連結感(社會網絡)、繫屬感(親密伴侶),其社會適應較佳。以具「連結感」 的適應狀態而言,表達性支持多於工具性支持;以具「繫屬感」的適應狀態而 言,表達性支持多於工具性支持;而二者中的安全感有差異。連結感的安全感 以工具性支持較多,繫屬感的安全感則以表達性支持較多。. 六、影響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社會適應的因素,主要分為三大層面:個人 (自主性、社會性、場域控制、情緒)、人際(歸屬感、連結感、繫屬感) 與環境(生活模式、工作狀態),而三者間具有循環與交互影響的作用。. 七、 依受訪者之社會適應型態區分為四大取向,分別為「茫然徬徨尋目標取向」、 「存心忍耐奔目標取向」、「知足了然守目標取向」、「為母則強保目標取向」。. 根據研究發現,研究者提出幾點建議(一)政策規劃面-建置家庭服務,整合各 資源系統,以促進家庭功能的維護及支持性,並充權和提升家庭親職功能; (二)實 務工作面-重視保護因子的培育工作,包括強化受訪者足以對抗逆境的各種能力優先 於教育成就的提昇;以及加強受訪者主動向各層級的環境系統協商以取得互惠關係 的能力。本研究結果分析與研究限制皆於文中提出說明,提供未來相關研究與實務 之參考。. 關鍵字:性交易少女、安置機構、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社會適應. III.

(6)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imed at discussing, first of all, the life and adjustment process of teen prostitutes after leaving the institution of protection, and secondly, how the life events afterwards and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impact their process of social adjustment. By interviewing with nine subjects, the study is able to comprehend the difference and influence generated by their life events, the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and their social adjustment. It adopts 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s to accumulate necessary information. The study subjects are selected based on two approaches: firstly, the researcher’s personal social network, and secondly, potentially suitable and willing interviewees suggested by the subjects. This study concludes its findings as follows: I. The life events of study subjects constitute their background and living experience. For instance, the events prior to and during being accepted by the institution of protection may include major family incidents, personal trauma, negative school events, sex trade, being housed,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vents happening within the institution. The life events afterwards may be divided into daily life events and major incidents. The former includes the relationships with family members and peers, love life and marriage, working experience, school study and career plans, while the latter includes school failure and transfer, family crisis, the disruption of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violence, marriage, and raising children. II. The study subjects may address their life events actively and negatively. Their active reactions include evaluation and planning, taking actions to tackle issues, self-adjustment and change, and asking outside resources for help. On the other hand, their negative reactions may include procrastination, release emotions, looking for distractions, and keeping a negative and pessimistic attitude. III. As for the informal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it includes expressive support and instrumental support. The extent of support lies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y subjects and the network and it may present two aspects: the network meets the needs of study subjects actively or it responds to their needs passively. IV. How a subject reacts to her life events may indicate how well she adjusts to the society. For example, if the subject has better self-acceptance, she will be more likely to have a rather consistent inner self relationship. In this case, she can have better social adjustment in terms of “acceptance of current situations” and “finding a common ground with important people.” Though this type of subjects would take active actions in these two prospects, there are still some trying to avoid them.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 subject is not pleased with their lives (but acceptabl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s, she will have inconsistent inner self and poor social adjustment. Though this type of subjects would have mostly passive attitude, some of them still try to take active actions to address IV.

(7) issues. V.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subject and her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also plays a part in the subject’s social adjustment. If the subject feels a sense of belonging (with the community), a sense of connection (with the social network), and a sense of love (with her partner), she will have better social adjustment. Though the subjects seem to perceive expressive support more than instrumental support in both “the sense of connection” and “the sense of love,” how secure they feel of the two varies. The subjects feel more secure in the instrumental support of the sense of connection, while the expressive support of the sense of love provides them with better a sense of security. VI. Elements affecting teen prostitutes’ social adjustment after leaving the institution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individual (autonomy, society, field control, and emotion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sense of belonging, connection, and love), and the environment (lifestyle and working situation). The three forms a cycle and interacts with one another. VII. The social adjustment type of subject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orientations: indecisive (searching for goals), patient (pursuing the goals), content (upholding the goals), and protective (ensuring the goals).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it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first of all, the government is advised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family services and integrate all resources to strengthen the functions and support of families and improve the parenting functions. Secondly, the subjects are advised to develop various abilities to confront difficult situations. This would be more important than increasing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Moreover, the subjects are advised to negotiate with their environments of all levels actively to gain a mutual benefit relation. The explicit study results are stated in the text. It may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relevant future studies and practices. Key words: teen prostitute, the institution of protection, life event,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social adjustment. V.

(8)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性交易少女的相關文獻....................................... 7 第二節 保護安置服務.............................................. 37 第三節 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社會適應的相關理論與研究.......... 4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77 第一節 研究設計.................................................. 77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選樣方法........................................ 80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與過程......................................... 83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嚴謹度........................................... 86 第五節 研究倫理................................................... 89.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 9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受訪者基本資料與離開安置機構前的生活事件................... 92 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及因應............................ 109 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及社會支持網絡.................... 154 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社會適應歷程.............................. 167. 第伍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21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11 第二節 研究討論與反思............................................ 22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232. 參考文獻. ................................................. 234 附件. ..................................................... 240 附件一 研究者保證書.............................................. 240 附件二 訪談大綱.................................................. 241. VI.

(9) 表目錄 表 2-1 因應過程類型表.................................................. 56 表 3-2-1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 82 表 4-2-1: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編碼表表 ............................ 138 表 4-2-2:生活事件的因應編碼表表 ...................................... 153 表 4-3-1: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編碼表 .................................... 166 表 4-4-2:生活事件與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之社會適應狀態編碼表(社會功能) .. 192 表 4-4-3 社會適應狀態-內在自我一致性:接受現狀 ....................... 195 表 4-4-4 社會適應狀態-內在自我一致性:與重要他人達成共識 ............. 195 表 4-4-5 社會適應狀態-內在自我不一致性:不喜歡但可接受 ............... 198 表 4-4-6 社會適應狀態-內在自我不一致性:對目前狀況不滿意 ............. 198 表 4-4-7 社會適應狀態-連結感 ......................................... 201 表 4-4-8 社會適應狀態-繫屬感.......................................... 204. 圖目錄 圖 2-1 個人對生活變動的適應模式(吳英璋,1996;引自陳慧君、宋麗玉,2000) 54 圖 2-2 壓力過程之標準化模式 ........................................... 54 圖 3-1 研究參考架構 ................................................... 78 圖 4-1 社會適應歷程圖 ................................................ 211 圖 5-1 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的後續生活狀態 ........................ 228. I.

(10)

(11)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背景. 娼妓問題從古至今是一種延續性且未曾停歇的社會現象,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及 變異性讓該社會現象即便在時代更迭及社會文化的變遷下仍然以不同的型態出現, 而未成年少女從事性交易行為是該社會現象的一環。然而性交易行為在各種的論述 下,不論是基於性自主展現或工作權的觀點所支持的除罪化,抑或是基於性交易為 性剝削的立論而支持廢娼(郭玲惠,2008),世界各國對於兒童及少年從事性交易定 調為性剝削,將之視為人權議題、性虐待,需保護兒童及少年免受侵害 (Kilvington,Day, Ward,2001)。而歐洲、古巴、俄羅斯等國更是懲罰性交易獲利的 第三者或推行道德教育以協助未成年者脫離性交易(Ivanova,2004)。. 反觀台灣現況,根據內政部兒童局(2011)統計資料顯示:臺閩地區 1996-2011 年性交易少女查獲人數就高達 7,304 人,平均每年有 457 人被查獲;未經查獲之黑 數則不得而知,其中經查獲性交易少女進行安置人數則達 2,662 人。然聯合國兒童 基金會在 1994 年公布台灣有 10 萬名雛妓,勵馨基金會則推估 18 歲以下從事與色情 相關行業的少女為 3-7 萬人(梁望惠,1992)。不論官方資料、聯合國公布的資料或 是民間機構的推估,皆指涉未成年少女從事性交易的社會事實,以及不容忽視的未 成年人性剝削的問題。. 而台灣未成年兒童及少年從事性交易的問題,自民國 76 年「婦女新知」、「彩 虹專案」為首的原住民、婦女及宗教等數十個民間團體,自華西街遊行開始,一連 串的社會行動亦相繼進行,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使該項問題受到相當的關切,國 家也投入更多的社會資源來協助這些未成年人(施慧玲,1996 陳俐靜,2011)。如同 民國 84 年制定的「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其立法目的則是為了防制、消弭 以兒童少年為性交易對象之事件,防制兒童與少年遭受性剝削,該條例對於兒童及. 1.

(12) 少年從事性交行為的救援、保護安置及處遇等有更確切的法源依據,上述有關內政 部兒童局 2011 年的統計資料即為一例證。 其次,在未成年少女從事性交易的相關研究,如林滄崧(1992)的研究歸納出影 響兒少從事性交易的主要因素,依其影響程度大小分別為:家庭互動不良、偏差、低 自尊及性謬誤等因素;而其中對於少女從事性交易行為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因素包括 輟學、性經驗、逃家、性創傷、性謬誤、親友從娼及家庭互動等因素。而陳慧女(1992) 的研究指出,少女之從娼因素有經濟、求生存、生活環境之人事物的影響、曾遭強 暴或已有過初次性經驗之對性的自我概念與價值觀的認知所影響、好奇或好玩、受 人欺騙與逼迫、為報復等。許雅惠(2002)則發現影響兒少從事性交易的主要因素, 由家庭背景轉為個人特質,其中因家庭經濟因素不佳所致之從娼現象逐漸減少,反 而突顯出少女個人特質的關鍵性,如受同儕影響、獨特脈絡下的價值觀念、思考方 式、意志力,以及好奇等因素。王筱寍(2006)的研究也發現少女從事性交易的身份 轉變,則是由過去是被家人或人口販子迫害的完全受害者,轉變為少女自願決定從 事性交易的現象。從上述的研究可以發現,少女從事性交易的成因複雜,比較明顯 的轉變則是從事性交易少女的身分建構逐漸從「被迫」傾斜到「自願」 ,而自願的動 機則是求生存、賺取生活費或物質花費,以達到生活自主或經濟自主(張雅鈞,2009)。 而勵馨基金會(2010)表示,大部分兒少從事性交易的原因,是過去的性創傷以及資 源匱乏所導致;約六成的少女被迫於集團經營的色情行業從事性交易,而其進入色 情行業的歷程大多因為愛的匱乏、成就感的匱乏、逃家後經濟的匱乏。. 然而,不論是從事性交易的身分轉變或是影響從事性交易行為的影響因素,兒 少從事性交易的過程與結果,對其個人、家庭及社會,皆有深遠之影響,尤其是針 對身心發展未臻成熟的少女而言,從事性交易所帶來的剝削及殘害皆在其生理及心 理上產生重大影響,如疾病纏身、自我形象低落、與他人難有穩定與信任關係(吳宇 君,1988;伊慶春,1993;黃淑鈴,1995;游淑華,1996;陳皎眉,1998)。. 因此,對於從事性交易少女是被迫的受害者或是行為的自願行動者,其從事性 交易的行為經警察查獲則會進入包含警政、司法、衛生及社政的服務體系,而「以 2.

(13) 教養代替處罰,以保護代替管訓」的替代性家外安置則是關鍵性的處遇服務。誠如 張紉(2000)指出,安置機構「軟性留置」的保護及管制措施,對這些少女而言,懲 罰之意涵甚於提供服務之理念。因此,機構的隔離保護措施,對從事性交易的少女 而言,抱持認同和不認同的觀感。部分案主認為在機構安置期間感受到保護與輔導 而有所改變,但對自身從事性交易感到恥感與擔心他人標籤化,部分案主則對於安 置感到被監禁,而產生自我烙印和負面評價。張雅鈞(2009)的研究指出,大多數受 安置的少女無法體會安置機構保護立場,多以因從事性交易之偏差行為而遭受監禁、 懲罰與被迫反省視之。. 不過,性交易少女在經過安置服務的保護與輔導的「洗禮」後,是否如服務體 系所期待「從良」 ,而未再有從事性交易的情形發生?根據相關研究指出少女在離開 安置機構後仍有重操舊業的現象(伊慶春,1993;林明禎,1993;黃淑玲,1995;洪 文惠,1992),對於少女處遇後的效果不甚樂觀。根據臺北市廣慈博愛院婦職所調查 民國 69 年至 76 年期間, 發現從事性交易少女經輔導離開安置機構後又重操舊業的 比例為 38.8%(許金鈴,1988)。而許翠紋(1997)的研究發現,影響不幸少女再從娼 意願的因素包括當少女認為機構影響力低,從娼時生活型態傾向願意為愛情犧牲、 金錢規劃運用、愈時髦奢侈、工作勝任愉快者,其從娼意願較高。黃淑玲、陳佳伶 (2001)則指出,被迫或被押賣的少女,其自我評價反而比自願從娼者高,且有機會 和勇氣逃離色情行業;而逃家型、非被迫的少女,可能因家庭支持系統不佳,雖感 到從娼的痛苦,卻又必須依賴其中的資源,所以離開保護機制後再度從娼的機率很 高。. 然若如上所述,性交易少女在經過服務體系的保護及輔導,於離開安置機構後 卻為何未產生如預期的回歸成效? 根據黃巧婷(2002)的研究指出,當少女在安置期 滿離開機構後,面對一個與機構截然不同的社會時,其在安置機構過程中表現出來 的改變行為,可能會因為外在環境的複雜性,導致行為無法得以持續,或者在面對 已經隔絕近兩年的外面世界,表現出無法適應之情形。而梁信忠(2011)的研究發現, 性交易少女重返社會的生活樣貌受到包括:安置前的成長負向或是有創傷經驗、在安 3.

(14) 置中途學校兩年期間獲得正向與負向的影響、以及安置後的生活挑戰,以及因應的 方式等因素的影響。而白倩如(2012)的研究則指出,少女離開安置系統後面對的生 活挑戰是多元而艱困的。她們必須能夠切斷不良功能的人際網絡、並發展新的功能 人際網,同時要能在這些人際關係中,適當的處理過去的污名身分。再者,當少女 面對家庭、學業、職場或愛情中的生活事件時,具有正向支持功能的人際網絡能使 少女穩定退離性交易。然而,當少女無法處理親密關係中的污名身份,或是不具有 功能性的人際網絡時,就會再度從事性交易並退回過去的同儕網絡。因此,性交易 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發生的生活事件、所擁有的社會支持網絡、及在這些生活事件 與社會支持網絡的交互作用下,其生活適應的情形,對於這些少女是否會「再回流」, 以及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穩定生活深具影響。. 綜上所述,不論是少女從娼因素的探討、從娼的歷程與生活型態、對處遇的需 求以及對目前處遇模式的研究等,但對於少女離開安置機構重返社會後生活狀態的 樣貌為何?生活中發生的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及社會適應情形的相關實證研究仍 付之闕如。固然從娼的因素、歷程、生活型態、處遇的需求、處遇模式對於提供正 式體系的服務有其貢獻,但助人的終極目標是協助自助,這些少女離開正式服務體 系後的自立自助更是其朝向未來充滿未知、無限可能的關鍵權能,若能對這些少女 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以及社會適應的後續生活能有所了解, 對於提供少女們穩定生活所需要的陪伴與協助,能更進一步地思考服務體系的可能 性。 據此,本文有以下二點研究目的: 一、探討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的後續生活狀態與適應歷程。 二、探討後續生活狀態中的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內涵如何影響社會適應歷 程。. 4.

(15) 第二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之研究動機基於以下三點,其分別為: 一、性交易少女在經過從娼歷程及正式體系服務重返社會後,在身心狀態尚需整合 的狀態中進入社會生活,其獨立生活的後續生活狀態令人關心及擔心。 二、後續生活狀態中的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及社會適應的相關性,對於長期生 活穩定之形塑具關鍵性,因此性交易少女在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種種生活狀態中 經歷的生活事件、生活事件中的危險及保護因子、社會支持網絡、社會支持網 絡的助力及阻力以及面對這些生活事件的社會適應情形,便顯重要。 三、透過後續生活狀態中的生活事件、社會適應及社會支持網絡三者關係的系統性 整理,發掘少女在回歸主流社會中的真實生活樣態,協助少女可自助性地建構 預防、復健、發展的能力與資源。.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生活事件 係指受訪者在離開安置機構後,重返社會生活,與其所處的生態環境展開 交流互動時所面臨的生活事件,分為日常生活事件及重大生活事件。日常生活 事件包括家人相處、同儕關係、婚姻/感情生活、工作經驗及狀況、學習與考試、 生涯規劃等六種類型。重大生活事件包括學業挫敗與轉換、家庭危機、重要關 係中斷、暴力傷害及結婚生育等五種類型。. 二、因應 係指受訪者在離開安置機構後,在面對日常生活事件或是重大生活事件時 採取採取的回應方式,包括「積極面對」與「消極逃避」 。積極面對是主動採取 一些適當的措施,設法面對或解決該生活事件所造成的困擾或壓力,因應方式 包括採取行動解決問題、評估分析與規劃、自我調適及改變與尋求外在資源; 5.

(16) 消極逃避則是採取較消極退縮的態度面對所遭遇的困難,因應方式包括延宕擱 置、情緒發洩、轉移注意力與消極悲觀。 三、社會支持網絡 係指受訪者在其所處的生態環境中與他人互動所構成的支持關係網,透過 這些互動,獲得表達性與工具性支持。表達性支持包括關懷、陪伴、接納與鼓勵. 的情緒支持與肯定、對問題的界定、了解與處理所需的訊息資料,如商量、忠 告、建議等;工具性支持則是提供生活協助或物質幫助以解決實際問題,包括 提供金錢、物資、生活照顧、托育、介紹工作及暫時居住等協助。 四、社會適應 是指受訪者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的和諧狀態,包括內在自我和外在環境之間 的關係表現上,在適應環境過程中,若能表現出一種動態、交互的和有彈性的 行為,以保持和諧的關係,便是良好的適應。包括個人對生活事件因應的內在 自我一致性;以及個人與社會支持網絡互動,主觀感受到歸屬感、連結感及繫 屬感的程度。. 6.

(1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性交易少女離開安置機構後的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與社會適 應的相關文獻,以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並提供研究結果討論之依據。本章共分 三節,第一節為探討性交易少女的成因、影響及相關理論;第二節探討安置機構服 務之目的與內涵;第三節探討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網絡、社會適應的相關理論與研 究。. 第一節. 性交易少女的相關文獻. 一、少女從事性交易的成因 國外對於兒少從事性交易的行為視為是性剝削(sex exploitation)與性虐待 ( sex abuse)的範疇(Elaine & June,2004)。英國學者 Elaine 和 June 在檢視有關 英國的兒少商業性的性剝削(commercial sexual exploitation :CSE)文獻中指出, 兒少性剝削的類型包括:性交易的虐待(abuse through prostitution) 、色情參與 (abuse through involvement in pornography) 以及性剝削為目的的人口販賣。因 此,不論是否出於個人意願從事性交易,或是從性交易行為中獲得任何利益或物質 上的交換,皆在未成年少女沒有「性的同意權」的認知下,視為是性剝削的受害者, 而不是娼妓行為(洪文惠,1995)。. 在探討少女從事性交易成因之相關文獻中發現,少女從事性交易的成因相當複 雜,並非單一因素所能解釋,同時受到「推力」和「拉力」的影響(洪文惠,1995), 包括個人與各環境系統互動,以各環境系統間互動後的結果。以下將以個人層面、 家庭層面、學校層面、同儕層面,及社會環境層面共五層面來分別論述,詳如下述。. 7.

(18) (一)個人層面 青少年時期是身心巨變的階段,在此階段中不但有他的發展任務需要完成,更 潛藏著許多適應上的問題,因此對於從事性交易少女而言,也受到發展過程中不同 階段的經歷影響。. 1.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個人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之想法與感受,是瞭解個人行為的基 礎,而自我概念是整個少年自我體系的核心。許多研究指出,從事性交易的少女與 一般少女相較,其自我概念較差、自卑、自尊及自信低、 悲觀,失敗感,且具不健 全人格,自我防衛機制強,對人不易產生信任感, (王秀絨,1984;吳宇君,1988; 陳皎眉,1998;蘇俜玉,1994)。而在心理情緒上,常感受到情緒剝奪、無望感、害 怕被遺棄、空虛感、憂慮、憤怒、退縮、疏離、怨恨、敵意等負向的情緒感受(陳慧 女,1992)。此外,也有研究發現,從事性交易少女與一般少女相較,並未有低自尊、 自暴自棄的現象,對自己仍持肯定與正面的看法,不覺得自己是一無是處(伊慶春, 1998;林滄松,1998)。黃淑玲(1996)在其研究中將特種行業婦女區分為「正常型」 與「偏差型」,兩者在進入色情行業前後的自我概念不同。「偏差型」者在進入特種 行業前,就意識到自己是被標籤的「不良少女」 。因此從事性交易的行為,也不過是 在呈現「不良少女」的不良行為,不覺得自己是被社會歧視的偏差者。而「正常型」 者是在進入特種行業前,並未被標籤為「不良少女」 ,即使瞭解特種行業的社會污名, 仍努力維持「好女孩」的自我形象和生活方式。因此,有關從事性交易的少女對自 我認同與自我概念是否低落,需視少女如何認知並解釋自己所從事的性交易行為 (Montgomery,1998)。此外,青少女對自己的看法容易受到社會關係功能的影響, 因此,從事性交易的少女似乎也在社會污名化的標籤下,對自己多都有負面觀感與 自卑的心理特質。. 2.偏差行為 國內外相關文獻發現,從事性交易的少女比一般青少女有較多的偏差行為,如 離家、翹課、吸膠、抽菸、喝酒、進出不良場所、從事打架、互毆行為、以及參加 8.

(19) 不良組織(陳皎眉,1994)。而這些少女多數曾有逃家經驗(Seng,1989;陳慧女,1992), 且多在逃家期間習得不良嗜好,出現各種偏差行為,如抽菸、喝酒、吸安非他命、 吸膠、吃檳榔、偷竊、刺青、販安、複雜的異性交友等,值得注意的是,對從娼行 為較具影響力的是吸毒,為了賺錢買毒品,而不得不選擇從娼這種快速又容易管道 (陳慧女,1992;傅世賢,1994;游淑華,1994)。 Seng (1989)則指出從事性交易 前的逃家逃學行為對從事性交易行為較具有決定性影響。. 此外,從事性交易少女常由於本身所具備的條件不夠,無法達到或接受一般社 會文化的價值觀,而容易產生身份挫折 (status frustration),進而成為從事性交 易的高危險群 。她們來自低社經地位的家庭,在被迫從娼前就已有偏差行為,再加 上在學校,無法獲得成就與肯定,甚至被拒絕,而出現學業落後、中途輟學,與不 良少年為伍、到處遊蕩,以及習得更多的偏差行為(吳宇君,1990)。. 3.性創傷經驗 國外的許多研究證實,少女從事性交易的行為,與兒童時期受到性侵害、性虐 待有極大的相關性(James & Meyerding,1977;Janus,Scanlon & Price,1984; Campbell et al.,2003 ;引自黃巧婷,2000; Silbert & Pines,1983; Seng, 1989)。James 和 Meyerding(1977)研究少年從事性交易的問題發現,有高達 72.2% 的少女從事性交易前有被強迫的性經驗,而其中有 84.7%是發生在 15 歲以前。Mimi 和 Pines(1983)從成年性工作者的童年經驗中發現,70%認為幼年的性創傷經驗是日 後從事性交易的因素,17%因為性創傷經驗而離家。Campbell et al(2003) 訪問 102 位從事性交易的女性,發現有 23.5%在過去有被強暴的經驗;75%的受訪者認為從事 性交易與過去被強暴的經驗有關。國內文獻中,亦發現從事性交易少女當中,曾受 到性侵害的個案不在少數(陳慧女,1992;伊慶春,1993;黃淑玲,1996;陳皎眉, 1998;林滄崧,1998;陳玉書,2000), 甚至這些少女表示她們共同的創傷來自於 過去性傷害的經驗(陳慧女,1998;黃淑玲,2002)。. 換言之,幼年受到性傷害的經驗透過個體的生命內化,則增加了從事性交易的 9.

(20) 動機。而 Goldstein(1987)認為大部分從事性交易少女都曾有不愉快的性經驗(sex abuse),包括性濫用與性虐待是其共同的背景之一。Seng(1989)針對曾遭受性侵害 的從事性交易少女所做的研究中指出,性侵害對兒童的影響是巨大而長久的,除了 對自己的責備與貶抑、無法與同輩建立關係、長期自我信念的扭曲、自虐、潛在自 殺可能性亦相當高(Seng ,1989;陳若璋,2000 )。由此看來,曾遭受性侵害的經驗, 成為少女在各層面適應不佳的直接或間接因素。. (二)家庭層面 國內外文獻中都提出家庭因素是影響個體從事性交易的關鍵因素。許多從事性 交易少女多來自破碎家庭,如問題家庭、單親家庭、管教不當或是嚴重的疏忽家庭 等,父或母親缺位、父母離婚或分居之比例偏高(王秀絨,1984;陳慧女,1992;陳 皎眉,1994),而且從事性交易少女大多數的家庭生活經驗為負面的、不愉快的、不 溫暖的(鄭瑞隆,1997)。以下將針對家庭結構功能及家庭互動關係兩方面進行論述, 詳如下述:. 1.家庭結構與功能方面 國外的研究顯示家庭不利的背景條件,例如單親家庭生活經驗,中下階層的家 庭社經地位等,都和少女從娼相關(Campagna & Poffenberger,1988;Weisberg,1985; 引自鄭麗珍、陳毓文,1998; Schaffer & DeBlassie,1984; Seng,1989;鄭瑞隆,1997)。 很多少女提到從事性交易的動機是為了紓解家庭的經濟壓力(伊慶春,1993;陳慧 女,1993)。在家庭組成上,她們的原生父母離異比例頗高,雖然父母再婚或同居者 也不少,但顯示不少少女曾經生長於單親家庭中(伊慶春,1993;蕭建民,1993 ; 蘇娉玉,1994;傅世賢,1994 ;王秀絨,1994)。而家庭情況比較不良或失功能家 庭中的孩子,其從事性交易的比例往往較一般青少年來的高(Seng,1989;張乃千, 2004)。陳美伶(1996)針對雲林教養院 103 位從事性交易被安置的少女研究,發現她 們大多來自大都市或新興都市地區,其父母傾向低教育程度,或染有酗酒、賭博等 不良嗜好,或婚姻狀況複雜、家庭解組等。陳慧女(1998)追蹤輔導 30 位不幸少女, 發現有 2/3 的個案生長在不完整的家庭結構。黃淑玲(2002)訪談 49 位少女,發現家 10.

(21) 庭問題是從事性交易最直接的影響因素之一。張芯芸(2004)研究緊急收容機構的 30 名不幸少女,其家庭結構不完整者佔了 63.3%。 由此可知,家庭除了是人生最重要的社會場所,也是個人發展最大支持力量的 來源。倘若家庭無法發揮足夠的經濟、教育、與情感的支持功能,對於個人的發展 皆造成不良影響。. 2.家庭的互動關係方面 許多研究顯示,家庭不溫暖和破碎家庭的少年是從事性交易的溫床,而將少女 往外推(Campagna & Poffengeyer,1988;引自鄭麗珍、陳毓文,1998;Seng,1989)。 雖然家庭結構的不健全,未必代表家庭的功能不佳,然而在這些少女所生長的家庭 中,父母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的失調,家庭暴力,亂倫的事件亦普遍存在(陳慧女, 1992;游淑華,1996;黃淑玲,1996;陳玉書,2000),甚至從事性交易個體的孩童時 期及青少年階段大部分有與父母疏離的家庭經驗、少有溝通及情感表達(鄭瑞隆, 1997;林滄菘,1998)。而且多數少女從小生活在不友善的家庭氣氛中,尤其是父母 親間的言語互相辱罵、肢體鬥毆,十分常見;此外,家人全員團聚或一同出遊之經 驗甚少,少女感受不到家人共聚休閒的樂趣,甚至會將家庭生活類比為無趣、乏味(鄭 瑞隆,1997)。Satterfield(1981)指出少女從事性交易之前,多歷經了家庭衝突, 有時從事性交易的行為是為了努力要逃脫家庭內嚴格僵固的價值系統;有些家庭因 分居、離婚的普遍,甚至缺乏價值與父母的監督,因此從事性交易少女逃家的比例 極高(陳慧女,1992;伊慶春,1993;陳皎眉,1994;黃淑玲,1995;游淑華,1996; 陳玉書,2000),這是當家庭處於衝突緊繃的狀態中,逃家成了少女離開家人虐待、 為求生存的行為,而從事性交易往往就成為少女在街頭生存的手段,是生存處境中 有限的理性選擇(McMullen,1987;Seng,1989;陳慧女,1992;白倩如,2012)。. 此外,父母的教養態度在家庭的互動關係中,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鄭瑞隆 (1997)研究發現,從事性交易少女的家庭中,父母的管教方式寬鬆不一致,常使孩 子無法確立行為模式,且易造成緊張的家庭氣氛;尤其經常是一方控制過嚴,態度 過分嚴苛,一方則是嚴重疏忽,或根本不聞不問(林小鶯,1993;張彩鈴,2000),其 11.

(22) 中又以父女關係較為惡劣(黃富源、林滄崧,2002),多半是疏離與爭吵(許雅惠,2002)。 對許多少女而言,家庭不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地方,父母親雖是生下她們身體的人, 但卻也是毀傷他們心靈的人(鄭瑞隆,1997),因此從事性交易是為了離開衝突的與資 源匱乏的親巢,尋求愛與生存需求的滿足(白倩如,2012)。. (三)、學校層面 學校是有一定的程序、一定的地點和時程,用來傳授知識和價值體系的社會化 場所。對於性交易少女而言,學校的社會化「洗禮」,有著深遠的影響。. 1.學業成績低落 國內外相關研究顯示,下階層少女從娼者,其具有與學校權威衝突、成績低落 的學校經驗,且教育程度普遍低落(Siegel,1995;引自陳玉書,2000;陳慧女,1992; 伊慶春,1993;傅世賢,1994;紀惠文,1996),其中以國中肄業者最多。陳慧女(1998) 針對追蹤輔導 30 位少女中發現 83%的個案是中途輟學者;鄭瑞隆(1997)從 30 名受 訪者中發現 1/3 的從事性交易少女之學校成績中下,且近 6 成的少女學校成績低落; 張芯芸(2004)指出進入緊急短期機構收容者平均年齡為一般國三在學學生;而多數 少女表示不願意再繼續升學。這些少女在學期間曾輟學的比例甚高,多源於在校較 無法獲得成就與肯定的評價,甚或受到老師的排斥,儘管少女知道成績的重要性, 卻較難獲得好成績,即使未輟學者,在校的成績亦不佳(Seng,1989;黃淑玲,1996; 林滄崧 1998;陳玉書,2000)。. 2.否定及衝突的人際關係 除了對於讀書不感興趣、沒信心外,與老師及同學之相處情形亦不十分融洽, 與同學打架、勒索同學、破壞學校公物者十分常見,更有與老師爭吵與毆打老師者, 被學校記過處分者比比皆是。這些不愉快的學校經驗,包括學業表現不佳得不到老 師及同學的肯定,家庭問題遭到指指點點,使得這些少女們不喜歡上學(鄭瑞隆, 1997)。張彩鈴(2000)的研究發現,從娼少女多是因為不滿學校老師的對待態度才休 學或翹課,而非學校的硬體設備或是考試卷的成績! 而這些少女在課堂上的失敗, 12.

(23) 增加了她們與社會價值的疏離感(Brown,1970),當青少年在學校環境中沒有一些正 向增強,對教育則難有高的評價,也未必會將追求文憑當成未來目標。於是會在生 活中有限的範圍內,以從事性交易的方式,來取得一些立即的酬賞,以平衡其在各 方面長期的缺乏。. 綜上所述,學校帶給性交易少女們的是一連串的身份挫折,除了無法在學業上 獲得成就與肯定的評價,甚至受到老師與同儕的排擠,許多少女為了逃離充滿衝突 不愉快的學校經驗而選擇中輟,而從事性交易就成為中輟後維持生存的有限但又容 易的選擇。. (四)同儕層面 國外學者研究發現,朋友是造成女性青少年從事色情行業的重要因素,大約 13%-19%的少女有如此的反應,甚至有學者發現 60%少女的從娼決定,係受到同學、 鄰居朋友、以前的朋友、新認識的朋友等所影響(Weisberg,1985)。而 James(1980) 則發現 12%係受到其他賣淫者影響。國內相關研究也與國外研究呈現相同的結果, 陳慧女(1992)訪談 25 位個案發現,朋友對於個案的行為有很大的影響,有的逃家行 為是為了陪好朋友,更有甚者,選擇從事從娼工作,是由朋友介紹或慫恿而前去嘗 試坐檯、應召工作。伊慶春(1993)訪問 78 位從娼少女發現,自願從娼原因中的「從 朋友處獲知,一時好奇嘗試」者佔 20.5%,由以上的研究或經驗發現,偏差朋友在 少女從事色情活動上,扮演重要的媒介角色,引發、催促少女進入色情行業。青少 年階段最明顯的轉變之一,即是同儕的影響力大增,青少年在同儕團體中,得到情 緒的接納,亦是尋求自我認同的重要參照團體(reference group)。然而,與一般少 女相較,這些少女結識「偏差朋友」的可能性高於一般少女(林滄崧,1998;陳玉書, 2000)。因此同儕的支持對於逃家輟學的挫折,讓這些身份挫折的少女們就在「患難 與共」與「同病相憐」的心情下決定「入行」(陳玉書,2004)。Wooden(1976)則認 為青少年在家庭中與父母的疏離,會使其更加地依賴同儕,未必是因為同儕團體的 正向吸引力大,反而是因為在家缺少關心,而去接近同儕。其實青少年對自己、對 同伴的評價多是負面的,而較傾向於從事非法的活動 (引自 Schaffer & 13.

(24) DeBlassie,1984) 。. 由上可知,對同學或同儕朋友的傾訴與商量可以滿足少女在青春期的寂寞需求, 也因此容易受到朋友的慫恿或引介而從事性交易。. (五)社會環境層面 由於社會快速發展,社會上彌漫著金錢主義的誘因,而社會高度物質化的名 牌 風尚潮流,對於追求流行的青少年影響甚大。洪文惠(1996)認為青少年觸目所及的 各種媒體訊息,都給青少年很強烈的物質誘惑,很容易將青少年拉向快速追求物質 的危險,而進入賺「容易錢」(easy money)的特種行業。而以金錢或實體物質所交 換的「你情我願」的性行為,更顯示不良的社會環境驅動青少年為追求高物質享受, 而選擇願意以身體當作交換條件的偏差或扭曲的價值觀,這似乎也呼應了許多研究 者發現所謂的「自願型」從事特種行業的青少年越來越多(黃淑玲,1995;洪文惠, 1995;游淑華,1996)。在國際娼妓的調查中也發現,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快速, 在其社會之中形成嚴重的相對貧窮問題,或由於文化上的根源,女性為社會上的弱 勢族群,而產生的性剝削問題(Davis,1993; Nyland,1995;引自鄭麗珍、陳毓文, 1998; McMullen,1986)。. 另外,笑貧不笑娼的社會風氣和惡質應酬文化,加上色情行業氾濫及成人的拜 金主義,也構成影響青少年參與性交易行業的因素之一。瞿海源(1991)指出影響性 交易存在於當今社會的因素,包括以下四點:(1)社會對性交易的不當需求;(2)對於 人權的藐視,尤其對婦女及小孩的人權;(3)法治與社會規範的缺乏與惡化;(4)色 情行業的長期氾濫,並且已經融入整個社會行業體系中等。. 然而,影響少女從事性交易最重要的結構因素是來自於父權社會將女性身體物 化,以及女性的經濟弱勢地位。詳如下述:. 1. 兩性的雙重標準及女性的物化 父權社會對於不同性別在性方面有不同的道德標準。如果少女常發生性行為, 14.

(25) 社會將其認定為壞女孩,而青少年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內化此評估標準,因此在失去 貞操時,就自我認定為壞女孩。然而相對的,若是少男經常從事性行為,則被被認 為正常且健康的性驅力,甚至是一種成人的表現(Julian,1997;引自黃巧婷,2002)。 此種兩性的雙重標準,對於亦有相同性需求的青春期少女,反而有羞恥感的壓力, 而對於曾遭受性侵害的少女,不僅要面對生理上的創傷,在心理上亦因貞操的失去 而自我標籤為「破損」的壞女孩。. 父權社會讓娼妓制度成為滿足男性性慾所產生的必要之惡,展現將女性物化、 視女性為滿足男性需求之客體的權力關係。為了滿足男性天生的需要,以及保護良 家婦女不受男性天生興趣侵害,而有了娼妓制度 (李佳玟,1995),並視其為理所當 然的社會習俗,甚至形成惡質的應酬文化(瞿海源,1993;洪文惠,1995)。. 此外,由於未成年從娼者因身心理發展及社會經驗之不足,在性交易的場域上, 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男性嫖客在與成年女性性關係上的壓力與挫折,使其轉向年齡 較低的「妹妹」 ,以顯現出男性的優越(李佳玟,1995);再者,民間流傳的採陰補陽 且偏愛幼齒,認為未成年少女較「乾淨不易染病」之觀念(瞿海源,1993),更是父 權社會將少女的商品化。嫖客對「幼齒」的需求提供了應召站的經濟誘因,讓未成 年從娼者成為被剝削的一群(瞿海源,1993;李佳玟,1995)。娼妓制度也在父權社 會對兩性雙重的道德標準下正當化存在,同時促成了性產業的「蓬勃發展」 ,引導未 成年少女走入陷阱 (黃淑玲,1996;張碧琴,1997)。. 2. 女性的經濟弱勢地位 婦女在勞動市場中,受到許多的不平等差別待遇,如受限的工作機會、低薪酬、 無自我實現的發展性工作,且平均所得多低於同職等男性。因此對某些女性而言, 有時寧可選擇從事性交易這個既自由又高投資報酬率的行業(李佳玟,1995)。而對 於未成年少女而言,更是居於雙重的弱勢地位(父權社會中女性的弱勢,以及成年社 會中的未成年弱勢)。以國中畢業的少女和國中畢業的男性相較,即使有相似的的就 業意願,但在就業條件上就居於劣勢(瞿海源,1993)。這對於,因中輟或翹家而希 15.

(26) 望透過工作尋求經濟上自足的性交易少女而言,因其年幼、教育資本有限、未習得 足夠的技藝,在無一技之長的情形下,無法在就業市場與人競爭,或是僅能從事似 女服務生、小妹等低薪、受騷擾且無尊嚴的工作,讓少女在自我認同上再次嚐到挫 敗。對這些少女而言,在正當合法的主流就業市場上,其地位孱弱不堪,但在色情 行業卻非如此,由於男性色情文化中對於年輕女孩的偏好,讓越年輕的少女市場價 值越高(李佳玟,1993;王琇誼,2000)。因此,以賣淫作為快速賺取金錢的手段, 讓少女們落入色情行業陷阱的可能性也因此提高。 另外,社會環境因素也會造成在 上述環境遭受多重創傷的機率增加,讓少女們在家庭網絡支持薄弱、社會資源匱乏 的環境下,產生偏差行為或價值觀念,以致於利用非法行為滿足其需求,從事性交 易則可能成為其中之一的管道。(黃淑玲,1996). 小結 從上述的文獻整理中可看出,少女從事性交易的成因受到「推力」與「拉力」 的影響(洪文惠,199)。而想要逃離衝突與資源匱乏的家庭,以及想要逃離只有挫折 感與失落感的學校,成為這些少女離開家庭與學校的推力;而逃離後的生存需求滿 足,則在同儕患難與共的情緒接納、以及社會環境物質的誘惑下,成為有限理性選 擇的拉力,再加上父權社會對於少女是同時採取消費使用(當成可供消費的媒介商品) 與規約禁制(道德或禮俗的眼光)的雙重控制。這些在各環境系統中長期未被滿足的 需求,讓這些少女有許多的無力感(powerless),從事性交易就成了她們生活中少數 的選擇,一方面尋求著情感的慰藉與歸屬感、認同感,另一方面亦隱含少女發出求 救訊號的意圖(黃巧婷,2002)。. 二、少女從事性交易的影響 從事性交易經驗對少女的生命層面產生長期而深遠的影響。以下將以生理層 面、心理層面、價值認知層面、社會關係面,以個人未來成就動機等五層面之影響 分別論述,詳如下述。. 16.

(27) (一)生理層面的影響 由於性交易的工作時間常是日夜顛倒,且頻繁的性行為等使得少女易罹患疾病或 生殖系統疾病,如罹患骨盆腔炎、婦膜炎或性病(王秀絨,1984;陳慧女,1992;蕭建 民等,1993;陳宇嘉,1995);少女並容易有因懷孕及墮胎行為(王秀絨,1984;陳宇 嘉,1995),身體也因此較為贏弱多病(游淑華,1996)。此外,性交易少女所處之環境 與社會隔離、生活苦悶,菸酒毒品沾染容易,多有偏差行為或犯罪行為(陳宇嘉,1995)。 從上述可知,從事性交易工作對少女生理影響極巨,主要為懷孕墮胎與疾病的感染, 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對身體健康的惡性影響。. (二) 心理層面的影響 1. 傷害自尊 許多研究指出,從事性交易對少女多有自我概念差、自我價值低落,自尊心也 低於一般學生,且自我防衛機轉強,對人及環境不易產生信任感、對自己抱持相當 消極、不接納自己的態度(伊慶春,1993; 蘇俜玉,1994;陳皎眉,1994;張彩玲, 2000)。黃淑玲(1996)指出,在性交易的過程中,客人與小姐的的關係存在一種「情 感虐待的關係(emotional battering relationship)」,此種關係有損女性的自尊, 但需累積一段時間才會顯現。此外,少女隨時會面對來自客人血淋淋的社會鄙夷, 不時刺痛、踐踏她們的自尊,左右她們的情緒;同時也不斷承受男人評價她們的身 材容貌,嚴重傷害她們的自我評價。再加上「物化」對從事性交易的女性自然更是 理所當然,因為她們被認為是商品可以買賣,其價值由男人想像中的地位及所能提 供的服務來決定,其自尊便隨著是否被男人喜歡而決定。. 2.羞愧感 對於為了個人生活逸樂的滿足而從事性交易的少女,對這樣的謀生方式感到較 羞愧;然而因為好奇、好玩而從事性交易的少女,對於性的態度較開放, 較不會因 與陌生人發生性關係而產生羞恥感 (黃淑玲,1995)。由於性仍是屬於個人最私密、 僅能與親密(有感情基礎)的人分享,因此當少女們因經濟因素而從事性交易時或許 17.

(28) 尚無此感受,直到與陌生人發生性關係後便會出現對此行為評價的羞恥感,並將這 種羞恥感施加在自己身上,而使自己產生輕蔑自己的感覺;同時也揣測自己在他 人心目中的形象及看法,而漸漸產生自我的觀感。因此,對於因經濟壓力而從事 性交易的少女,內心的羞愧比非因經濟壓力而從事性交易的少女還大。但對於為 了謀生扶養小孩、幫忙家計、解決父母所需而從事性交易的犧牲付出,較不會有 羞愧感。因為他們仍抱持中產階級的道德價值,成功壓抑了性交易從事者的角 色,並證明它作為一個自我犧牲的必要性,以支持那些無助和依賴她們的親人 (Jackman & O’Toole,1963),是「利他」的好女孩。. 3.污名化 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即視「娼妓」為女性最大的恥辱,而對其加以鄙視,女性 一旦從娼,即被烙印尚無法抹滅的標籤,且社會地位卑賤 (游淑華,1996)。因 此,對於性工作者的自我影響最大的是職業的污名(stigma),污名透過人與人之 間關係性的比較而體現。污名的感受不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被烙印團體的成員 常將社會對她們負面的刻板印象內化,直接影響個人的自我形象與自尊,讓她們 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或力量去改變生活。張彩玲(2000)指出,從事性交易少女對於 來自於社會污名的懼怕,更甚於自身的道德觀或是在特種行業中的實質傷害。因 此,當這些少女將污名化內化,認為自己是反社會標準的壞女孩時,在面對自我 以及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有極大的焦慮,常掙扎於公開或隱匿污名身份中,因此 不是隱諱不語或擔心逃避,與他人保持距離而產生疏離感,就是公開等待他人的 評斷或接納。然而就算她人的接納可減緩被污名化的焦慮,但自己卻未必因她人 的接納而接受自己,自我標籤仍深刻的作用在生活各層面中,在遇到生活困境時, 傾向於歸責自己、自我貶低,對未來感到無力與無望。. Coode(1992)的研究發現,婦女在進入特種行業之前,輕視代表社會偏差行為的 特種行業,但進入特業後,她必須淡化污名,經歷合理化從事特業的動機,以及與 否定常態社會價值觀的正當性的正當化特種行業的過程,以塑造一個自己可以接受 的自我意象。Jackman 和 O’Toole(1963)也指出,賣淫者藉由賣淫角色的去人性化, 18.

(29) 讓他們可以成功地將生活世界二分化,可以完全生活在主流的中產階級價值中。 (三)價值認知層面的影響 1.金錢價值觀 由於性交易賺取金錢相當迅速,讓少女在金錢的使用與職業選擇的價值觀上有 相當大的改變。金錢對於少女而言等於生存、權力及安全感,因此有著萬能的金錢 觀(張彩玲,2000)。而白倩如(2012)指出,少女因為「拜金」而從事性交易的刻板 印象,其實是少女的生活型態與消費能力改變,並非想像中的那麼「虛榮」 。透過從 事性交易讓少女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金錢,不但解決了生活困境,同時也體會了中 產階級以上的消費經驗,享受著階級流動的假性感受。金錢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具 有提升個人自主性、認同感和人際地位的效應,很多的消費都必須是有錢才能有的 經驗,再者,消費經驗的談論,可以讓少女在同儕之間有共同話題,甚至還可以因 為擁有某些人無法擁有的名牌或物品,而提升自我的認同感和同儕中的人際地位, 雖然這種認同感短暫但很真實,可以滿足少女的情感需求。. 此外,足夠的經濟能力也讓少女體驗到少有的自主經驗,並擴大了少女的選項, 包括居住地區、學校及依賴的選擇等 (白倩如,2012)。因此,對於性交易少女而言, 對金錢的追求是為了能擺脫依賴而自主以及對自我肯定的認同,藉此滿足生存與情 感的基本需要。也因為經濟的獨立和消費能力帶來的自主,讓她們有機會經歷中產 階級以上的生活型態,並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脈絡下,短暫的擺脫弱勢社會階級出身 的無奈感受。. 2.性價值觀 對從事性交少女來說,性行為只是獲得物質與情感支持的「交換所需」 ,將性交 易當作是一種勞動付出的工作,因此對性行為多感到冷淡、不在意且不涉及情感。 而少女對性的態度較一般人隨便,從事性行為的條件也較寬鬆,可以與人從事無感 情的性,對性有較負面的感受及不尊重,且對於異性有出現不接納的態度(伊慶春, 1992;陳皎眉,1998)。 許多從事性交易少女對於性的價值與認知亦存在著「反正已經不是處女,作一 19.

(30) 次也是做,作一百次也是做」的偏誤概念(陳慧女,1992);此外,對於性愛的觀念 也深受大眾媒體的影響,嚮往刺激及享樂的性經驗,不認為必須從一而終,破除了 「處女膜的迷失」(張彩玲,2000)。然而,少女在實際從事性交易前可能會有開放 的性價值觀,但從事後卻不見得能夠接受承受該行為的結果,如生理的傷害、內心 的羞恥感、對家人、親友的愧疚……等都是其始料未及的(楊士隆、李宗憲,2004)。. (四)社會關係的影響 由於少女們在從事性交易前多已離開家庭、離開學校,也因此切斷了依附、參 與、承諾與信念等社會鍵,人際網絡本就處於決裂的脆弱狀態,再加上性交易的負 面社會評價讓少女們害怕面對朋友、家人,常以迴避來應對,不與家人或朋友們見 面或聯絡,而脫離原本的生活圈(楊士隆、李宗憲,2004),也因為在少女從事性交 易的期間,因為刻意與原生家庭、學校系統甚至同儕切斷聯繫,因此污名身份使得 原來就很有限的人際網絡更加限縮際網,對於少女在日後婚姻選擇與人際交往上均 形成限制與影響。尤其正常婚配相對困難,因為娼妓備受歧視,一般家庭與男子均 不願娶之為媳,因此也較容易與人同居或發展不正常之婚姻關係,使下一代無法在 正常環境中成長(游淑華,1996)。. 黃淑玲(2001)針對性交易少女依附關係上的研究發現,不論少女是如何進入性 交易中,皆會使其失去原有學校與家庭的情緒支持,因而很自然的轉而尋求在色情 場所中,同儕的友情、雇主及顧客的稱許與喜愛,在工作的人際關係上,很會察言 觀色與迎合需求,也以擁有圓融的人技技巧和手腕自榮。. (五)個人未來成就動機之影響 許多研究指出,大多數的性交易少女認為人生最重要的目標是賺錢,因此較較 一般少女同意「錢很重要,只要能賺錢,任何工作無論好壞都可以做」 ,雖對未來充 滿希望但茫然沒有目標、不知道將來要做甚麼,而對於未來生涯也比較沒有長遠的 規劃(陳慧女,1992;陳皎眉,1994;許翠玟,1997) 。一般而言,性交易少女因中 輟而學歷普遍較低,又無一技之長,而其賣淫生命短暫,將來步入其它就業市場, 20.

(31) 很難再找到收入高的工作,造成日後正常就業不易(游淑華,1996)。. 然而,在張彩玲(1999)與紀慧文(1998)的研究中,則有不同的發現,其認為有 部分從事性交易的少女,雖然仍有著「為了賺錢」強烈的信念,但視自己的工作與 生活是為了能培養日後在社會生存的能力,以掙脫成人社會的框限、脫離保護階段、 為未來做準備,反應出她們對自己未來的認知與清楚的規劃;此外,藉著自制與規 劃學習到工作的規矩,過程是成熟並且穩定發展的,同時也是尋求社會認同、從工 作中得到價值感的方式,也許因此對未來能夠有充分得準備。 包括清楚規劃自己何時要從性交行業中離開,或將來要如何使用所存到的錢。較一 般少女更相信自己未來可以獨立自主(張滿玲、陳皎眉,1998) 。. 小結 從上述的文獻來看,少女從事性交易有風險也有報酬,但風險與負面影響似乎 遠大於其所獲得的報酬。少女透過性交易以青春健壯的身體交換大量的金錢,以及 金錢所帶來的情感需求滿足,包括自我認同感的提升、同儕中的人際地位及自主經 驗,而短暫的擺脫弱勢社會階級出身的無奈感受;但同時伴隨的可能是疾病纏身、 終其一生揮之不去的自尊受損、愧疚感及污名身份的夢靨,甚至影響融入既抗拒又 期待的主流社會關係,以及對充滿看似有希望但又無把握的未來人生,缺乏無助無 力的支持與控制感。. 三、少女從事性交易的相關理論 不同的研究對少女從事性交易的行為與歷程採用了不同的理論解釋。然由於從 事性交易被視為是違反社會規範的偏差與潛在或初期的犯罪行為,被認為是無受害 者犯罪(victimless crime),即指個人自願從事不侵害他人權益之違法活動(王振寰、 瞿海源,2002),其非法是來自於行為本身與社會大眾所認知的道德標準相互違背, 並且衝擊既行的社會政策,帶有道德爭議與傷害之行為,因而易遭受大眾的注意和. 21.

(32) 控制。因此,本研究對於少女從事性交易行為的相關理論將從個人的「心理、認知、 角色學習」 、 「家庭環境與社會控制」 、 「生活情境與機會結構」等三大面向分別論述, 詳如下述。. (一) 心理、認知與角色學習觀點 主要是從心理、認知與角色學習的觀點來理解影響少女從事性交易的行為,包 括心理分析學派、中立化理論、人格特質理論、認知與道德發展觀點、角色學習觀 點。. 1.心理分析學派 Freud 的心理分析理論強調人格結構的發展包括:本我(id )、自我(ego)和超 我( supergo),本我受唯樂原則支配,生(慾力)死(攻擊與破壞)本能需要立即滿足; 自我對本我的衝動與超我的管制具有緩衝與調節的功能,受現實原則支配;而超我 則是涵涉自我理想和良心的道德規範,受完美原則支配(張春興,2000) 。本我的享 樂及超我的監督關係,與自我防衛機轉的「外罰」和「內罰」有關。所謂「外罰」 就是個人在遭遇適應困難時,試圖攻擊外界,並對其遭遇加以合理化解釋,此種性 格乃具有攻擊性、多疑心及喜歡評長論短,如精神病狀中的妄想症與幻覺;所謂「內 罰」就是試圖承認自己行為及判斷上的錯誤,經常自我反省,對自己舉動深感後悔, 而產生自卑、自責與神經質(黃富源,2003)。. 當本我與超我之間未達到協調,個體又過度展現「外罰」和「內罰」的防衛機 轉時,便容易產生情緒失衡或人格不健全。因此心理分析學派認為性交易行為可能 是個體的一種「內罰」性之防衛機制,或是因為個體有亂倫性幻想的罪惡感,所以 會以從事性交易的方式來減輕期焦慮,或是尋求吸引異性的肯定(龍佛衛,1999)。 有些學者認為從事性交易者多具有同性戀、性冷感、低能、情緒不穩定等病態特質, 甚至表示此群人口有精神疾病 和物質濫用的傾向(黃淑玲,1996)。再者,以「病因」 的觀點切入,認為從事性交易的心理傾向因素有潛在的同性戀傾向、固著的戀母情 結、智力低下或心智障礙、情感混亂、性角色混淆,以及負向的自我形象 22.

(33) (Cusick,2002);而以心理發展階段分析認為,少女正處於青春期,在生理的成長與 人際的互動有被引導的需要,且有被接納與肯定的需求,又面臨心理的的困擾與自 我價值的混淆,若主要照顧者無法解決少女心理情感的依附需求,少女可能經由性 交易的過程,為滿足個人情緒層面的需求而為之(白倩如,2011)。而個人決定從事 性交易的心理面因素包括控制自我的慾望,獨立人格發展的強烈渴求、獲得成人注 意與接納的期望、被標籤的負向經驗 (Cusick,2002;Becker,1973) 。. 2.人格特質論 人格特質是指個體在環境適應上具有獨特性與持久性的行為模式,此模式會影 響個體對生活的因應方式。對許多偏差或犯罪少年而言,其人格特質不成熟、缺乏 自制,過於外向、叛逆、具攻擊性;或習於敵對、退縮、逃避現實,此皆為不良之 人格特質,易導致其涉入偏差或犯罪行為(鄭瑞隆,1997),這樣的人格特質些得這 些少年較難與人建立良好之人際關係,以本我為中心,缺乏超我之道德良心,無愛 人及接受她人愛之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差,行為常與社會規範相抵觸,以自我為中 心尋求逸樂,罔顧社會規範。心理特質有較多的緊張、焦慮、慌張、自卑、憤恨、 冷漠、疑心、破壞性、孤獨感、缺乏責任感、虐待狂、外向等(張華葆,1991)。因 此少女從事性交易之前後,為了適應不良的社會環境,會形塑成獨特性及持久性的 行為來因應社會生活。. 3.認知與道德發展觀點 (1)犯罪思考型態 Yochelson & Samenow(1976)提出犯罪者的思考謬誤,其中顯著 如:過度樂觀 (superoptimism)、犯罪驕傲(criminal bride)、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自我 中心態度(self-serving attitude);Walters 和 White(1989)根據 Yochelson & Samenow(1976)所歸納的錯誤思考內容,進一步推衍出八項犯罪思考型態(criminial thinking. patterns)」,其認知與犯罪之間有密切的連結關係,分別為:推諉卸責. (molification)、解除禁制(cutoff)、自以為是(entitlement)、權力導向(power orientation)、情緒補償(sentimentality)、過度樂觀(superoptimism)、認知 23.

(34) 怠惰(cognitive indolence)、半途而廢(discontinuity)等等偏誤之認知型態。 而在偏差犯罪少年中,常見的偏誤認知型態是「自以為是」 、 「情緒補償」 、 「過度 樂觀」、「認知怠惰」(王伯颀,2005)。. (2)理性選擇觀點 理性選擇理論採用經濟學理論中的「預期實用性」原理為基礎,認為人在做 決定時,都會詳細思考、仔細盤算,在心中權衡自己做的決定是否可以獲得最大 利益,付出最少成本,但所所做的決定、選擇、判斷會受到有限的時間、認知能 力和資訊的限制,因此是有限理性的選擇(周愫嫻,2011)。因此,少女會從事性 交易會考量成本、酬賞與其他可選擇性的多寡。. 首先,個人會進行初次行動的成本與酬賞計算,也就是在關係中會考量酬賞 (reward)與成本(cost)之間是否「值得」;個人會被最能給予酬賞的人事物所吸 引,故會努力安排互動使自己的酬賞增加到最大,而成本減到最小。同時也會考 量各種可能結果的價值,以及真的會發生的可能性。酬賞是個人從互動中得到的 任何東西,包括愛、金錢、地位、資訊、物品與服務(Foa,1974;引自白倩如, 2011)。而這些酬賞包括特殊性(particularism)與具體性(concreteness),特殊 性是指酬賞的價值視提供者是誰而有很大的不同,如愛是獨特的酬賞,而金錢是 普遍的酬賞。具體性則是指酬賞的實在程度,如服務、物品。此外,個人在做出 選擇時,同時會考量該行為所需付出之成本。成本是發生在一個社會互動或關係 中的負面結果,可能是時間、精力、衝突或是批評。對從事性交易而言,社會的 歧視、污名、人際關係的疏離等負向影響,都是個人所需付出的可能成本。而成 本與酬賞間是否值得,對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加權意涵,對某人很重要的成本或 酬賞,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不重要。. 再者,個人社會關係與行動所做出的交換和選擇中,所涉及的酬賞與成本常 是個人的和獨特的。在交換關係中,人們給予利益,並預期很快就會得到相等利 益的回報,同時並不覺得有特別的責任,此種關係最常發生於陌生人、偶遇者和 24.

(35) 商業關係裡;而在共同關係中,人們會覺得對對方的需求有責任,通常發生於家人、 朋友和情侶之間,而人們比較會注意共同關係,因為親密關係能夠超越純粹利害計 算的社會交換。就此而論,可以理解性交易少女會在與家人、朋友及情侶的共同關 係中願意犧牲奉獻,但在與客人的商業交換關係中卻錙銖必較。 (3)道德發展觀點 道德發展是指在社會化過程中,個體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學到是非判斷標準, 以及按該標準去表現道德行為的歷程,包括對是非善惡是理的判斷,屬「知」的道 德,以及對道德理念的具體實踐,屬「行」的道德 (張春興,2000)。根據 Piaget 及 Kohlberg 的觀點,人類的道德發展是由無律、自律到他律,發展過程包括避罰服 從及相對功利取向的道德成規前期、尋求認可、及順從權威取向的道德循規期,以 及法制觀念及價值觀取向的道德自律期。因此個人道德發展若停留於早期的無律、 他律而未進展到自律的階段,則易有偏差行為。但也有研究指出,道德判斷能力與 青少年犯罪之間沒有顯著的關係(周愫嫻,2008)。. 4.一般化犯罪理論 (自我控制理論) Gottfredson & Hirschi(1990)提出一般化犯罪理論,認為低自我控制是個人不 從事犯罪的主要原因,因為人皆有追求快樂,避免痛苦的自利行為,而自我控制是 約束人們無止境自立傾向的有效力量。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人,往往較易於追求產 生立即快樂的行為,但卻經常忽略此行為待來的成其後果,尤其是負面的後果。一 般化犯罪理論認為,大多數的犯罪及偏差行為的快樂都是直接、明顯而立即的,其 產生的痛苦比較不直接、不明顯及延遲的。由於低自我控制者的特色與表徵行為包 含衝動性、投機性、享樂性、不專心及自私性(曾淑萍,2000;張惠君,2002),因 此容易會允許自己去做任何的偏差、犯罪、冒險或危險的行為,即自我控制越低, 則其偏差行為越多(蔡德輝、楊士隆,1998). 此外,個人的自我效能也被證實是離開某一偏差行為的重要力量。所謂自我效 能(self-efficacy),係指個人根據自己以往經驗,對某一特定工作或事務,經. 25.

(36) 過多次成敗的歷練後,確認自己對處理該項工作具有高度效能(張春興,1994) 而國外對於危機邊緣少年處遇的研究發現,自我效能是影響危機邊緣少年發展自 我節制(self-regulated)的技巧,避免日產生問題行為的關鍵因素(Allen et al.,1990;Bandura,1994;Walter et al.,1992;引自宋家慧,2001)。Bandura(1997) 認為少年要能夠控制、不從事危機的活動,首先要具備的是堅定的自我節制效能。 從上述的描述中似乎可以看出,只要提高少年的自我效能,將有助於減少危機行 為的產生。 5.角色學習觀點 (1)角色理論 角色是社會結構的一部分,是由一套結構性的行為或一組行為模式用來參 與社 會生活,涉及社會所期許於某個人在團體中所要擔任之職位者,並表現於 各種社會互動情境中。對於性交易少女而言,在其職業環境中必須學習各種「生 存策略」,成為一個能夠應付各種場面、又符合角色期望形象的人,同時又能避 免或處理性交易工作中的各種風險,這種角色能力會在其工作歷程中,透過個人 的觀察學習與其他從業者的行為表現,進行社會角色學習,或是經由性交易經營 者的教育訓練而達成職業社會化,逐步建構成為環境期望的稱職角色(紀惠文, 1998)。但學習角色行為與職業角色技術並不等同於個人角色認同的建構,因為 認同涉及內化及成為自己屬性的過程,角色雖是構成人格的一部分,但卻不等於 人格。因此,從事性交易對少女個人的自我角色定義、角色表現與角色認同,確 實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2)漂浮理論 David 與 Mataz(1964)認為少年成為偏差者之前必有一段游移不定的時期, 在此期間內,少年嘗試各種行為後果的可能性,且在其所接觸的環境中有許多機 會使其變成偏差者,及學習如何逃避偏差行為的懲罰。而少女會從事性交易也經 歷此過程,她們經由性偏差角色的自我認同、形成及穩定投入等階段的互動(蘇 俜玉,1994;洪文惠 1996)。每一個互動的過程中都代表著少女偏差行為的特質 26.

(37) 持續增強並逐漸的接近娼妓文化中,終致穩定的生活在性偏差的環境當中。 A. 性偏差角色的認同期 在此階段,少女若接受了負向的自我概念或具有負向性經驗者,則從事性交易 的角色行為容易形成。有研究指出,性交易少女對於親密關係有強烈需求,為滿足 此需求願意為關心自己的人做任何事,也願意犧牲自己來維護家庭利益(伊慶春, 1993)。因此,具有負向自我概念的少女可能將性當成取得成就獲肯定的工具;而具 有負向性經驗者將此創傷帶入青春期,進而可能以更負向的性行為來反應內心的痛 苦與衝突,而偏差的角色認同在此時極易形成。 B. 性偏差角色的形成期 羞愧感、沮喪及心理上的退縮等,是此階段的漂浮特質。少女對於來自家庭、 學校等人際關係的拒絕與失落,選擇以逃家、逃學、出入不正當場所、結交不良友 伴的偏差行為作為逃避衝突、失落、緊張及寂寞感的方式,使得少女有機會與偏差 或犯罪習慣的團體來往,逐漸遠離常態團體,進入性交易場域。 C. 偏差角色的投入期 在進入性偏差角色一段時間後,少女逐漸習慣偏差的生活型態,從事性交易可 以同時滿足精神與物質上的需求,而成為最吸引的選擇,同時在價值觀上接受且認 同偏差的角色。由於少女認同偏差的自我與同儕,因此當親密團體認為從事性交易 無礙時,則少女容易選擇以性交易為謀生的管道,甚至會有一套合理化的思考模式, 說服自己安於生活在性交易的次文化裡。. (3) 中立化理論(neutralization theory) Sykes 和 Matza 根據 Freud 心理分析防衛機制發展出中立化理論,當社會未能 提供少年特定的目標與角色取向時,非常容易受到社會中隱藏價值的感染與影響, 而依據同儕間所形成的次文化來行事,此時少年便會發展出一套為其違反傳統社會 價值行為的辯解理由,此中立化技術是防衛機制的延伸,讓少年暫時脫離社會規範 的約束,以合理化方式將在法律制度及社會大眾眼裡的偏差行為,看成是合理的行 為,可用來保護自己、暫時改變自己的內在價值,免於違法後受罪惡感、羞愧.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2-1 註冊為會員後您便有了個別的”my iF”帳戶。完成註冊後請點選左方 Register entry (直接登入 my iF 則直接進入下方畫面),即可選擇目前開放可供參賽的獎項,找到iF STUDENT

The relief fresco "Stories of the Buddha's Life" embody the advancement of life education: a profound outlook on life, religion and life and death, ultimate care, life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