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法進行資料的蒐集,主要的資料來源為文獻探討、訪談,

茲將資料的處理與分析的方法說明如下:

壹、 資料的處理

一、 訪談

本研究將用半結構式訪談法,針對三位直笛隊指導教師進行訪談,研究者透 過電話、口頭詢問、E-mail、Line 等方式事先與受訪者聯繫,告知研究的內容確 認其受訪的意願,約定受訪時間,安排適宜的地點。

表 8:受訪人員時間地點一覽表

次目 日期 受訪人員 時間長度 地點

一 2015/01/26 小未老師(T1) 100 分鐘 開心國小教室 二 2015/01/07 小麗老師(T2) 120 分鐘 和咊洋食館 三 2015/02/17 小庭老師(T3) 100 分鐘 幸福國小教室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訪談的過程中會全程用錄音筆記錄下來,以作為後續研究資料蒐集的依據,

將訪談的過程中的資料轉譯為逐字稿後,印成紙本資料,邀請受訪者檢視其內容 是否有誤或受到曲解。因為考量三位指導教師已為人父、人母,平日需上班練團

隊,下班後需照料家庭,如果有需要進一步補充或追問之問題均透過 E-mail、Line 等方式聯絡,以免打擾到受訪人。

二、 訪談資料編碼

將受訪者的語音資料轉譯為逐字稿,並將每份資料進行編碼,以利之後系統 管理。資料編碼方式呈現如下表:

表 9:訪談資料編碼代號說明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例:

他在家的根本寫不完,對他資質好不好一回事,最主要尌是你如果不認真的 尌。我們是希望把團隊跟老師的教學結合,那像陳老師他尌很善用這一塊,

他尌把團隊跟那個學生的功課業結合,課業表現不好,不是說考不好我是說 你沒有達到你應該表現的那個程度,那他尌對他尌扣他的東西,那當然扣也 會影響到我們的練習,那一定會,但是我覺得把做這樣的目的不在於你成績 的表現,這我之前也比較堅持的地方【訪談-T3-66/20150217】。

代表為 2015 年 2 月 17 日,訪談 T3 老師,第 66 段。

貳、 資料的分析

在質性的分析階段,研究者會將不同的方式所搜集到的資料轉譯成文本資 料,接著進行資料的分析。質料的蒐集與分析往往是同步進行的,為了要使研究

第 N 部分 代號 代表的意涵 第一部分 訪談 代表資料來源 第二部分 T1、T2、T3 代表受訪人 第三部分 1~66 代表訪談的分段

第四部分 20150720 代表訪談的(年月日)共八碼

資料之保管與分析能達到最有效整合,研究者必須要在資料蒐集前就擬定好資料 管理原則,才能對研究資料做有系統的整理(張英陣,2000)。

研究者運用編碼登錄(coding)的技巧將資料概念化,編碼登錄過程包括三 個步驟:

(一)步驟一:開放編碼(open coding)

研究者剛開始閱讀所蒐集的逐字稿時,必須在文本中找出關鍵字或是關鍵主 題、事件,並加以註記。

(二)步驟二:主軸編碼(axial coding)

接著綜合歸納或比較不同資料之間的符碼,利用主軸譯碼的方式來幫助研究 者在概念或主題之間找到共通或者是相異之處,讓研究者能夠更深入的檢視概念 與概念之間的關聯性。

(三)步驟三:選擇性編碼(selective coding)

Bauer 與 Arts(2000)認為研究者可以透過系統漸進步驟,來達成建立完整 資料之目的,資料的選擇(select)主要是根據下列三個原則來進行(引自潘淑 滿,2003:327):

1.相關性(relevance)資料的考量必須建立在理論性的相關聯。

2.同質性(homogeneity)資料的選擇必須盡可能具有同質性。

3.一致性(synchronicity)資料的收集是橫跨不同時間點時,必須依照自然 法則來進行。

研究者根據文獻探討的資料,將逐字稿的內容給予編碼,逐字稿的分析概念 圖如下:

表 10:逐字稿分析概念表

目前營運現況

指導教師

指導教師的理念 指導教師的專業素養 指導教師的進修 校內外師資來源 行政方面 團員的招募

聲部編制

直笛隊練習情形 法的行為(引自潘淑滿,200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