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在問卷回收後,根據研究目的、研究架構,將所得資料整裡登 錄後,採用 SPSS12.0中文視窗版之統計套裝軟體做為分析工具,進行問卷 資料之分析。針對研究問題,本研究使用敘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 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多元迴歸分析,

使用方法說明如下:

一、敘述性統計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

本研究利用描述性統計針對受訪者的基本資料,包括背景變項中之

「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居住地」、「是否經常性參與文 化旅遊」、「是否對文化資產保存有興趣」、「旅遊主要動機」、「旅遊資訊主 要來源」等項目分析,目的為瞭解遊客的基本屬性,測量尺度為類別尺度,

測量結果以次數分配、百分比來表示。此外,文化資產保存認知之衡量量 表與遊後行為意圖之衡量量表分別用次數分配、帄均數及百分比等統計量 來呈現,使問卷有完整的分析與瞭解。

二、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s sample t-test)

用於分析受訪者不同性別、是否參與文化遺址活動的經驗等之差異情 形。

三、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探討遊客個人基本背景資料之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居住地等對文 化資產保存認知與遊後行為意圖之差異情形,如有顯著差異並以雪費法

(Scheffs method)進行事後多重比較檢定。

四、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皮爾森(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主要功用在於分析兩個連續變數之間 的相關程度,本研究利用皮爾森(Pearson)相關分析,以瞭解遊客對於文 化資產保存認知與遊後行為意圖之關係。

五、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當相關分析達顯著差異,利用迴歸分析方法可瞭解某組自變數對某個 依變數之間的線性(因果)關係。本研究將用以探討受訪者文化資產保存 認知對遊後行為意圖的預測力,以「歷史意義」、「文化認同」、「文化價值」、

「社會責任」及「整體文化資產保存認知」為預測變項,而以遊客整體遊 後行為意圖及各構面做為效標變項,進行逐步回歸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本章依據研究目的及研究架構,將問卷調查結果加以統計分析。共分 為四節,第一節為背景資料分析,針對遊客個人背景資料進行分析,第二 節為不同背景之遊客,對文化資產保存認知之差異分析,第三節為不同背 景之遊客,對遊後行為意圖之差異分析,第四節為遊客對文化資產保存認 知與遊後行為意圖之相關分析,第五節遊客文化資產保存認知對遊後行為 意圖之影響,各節說明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本研究有效樣本數為394人,其人口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教 育程度、主要居住地、職業;背景資料則為是否曾參觀過其他文化遺址、

到卑南文化遺址的參觀次數、得知卑南文化遺址的資訊來源及遺址旅遊的 動機等,上述資料以描述性統計之次數分配表與百分比呈現統計結果(表 4-1-1),其分析結果如下:

一、人口基本資料

(一)性別

在有效樣本中,男性 238 位,佔 60.4%;女性 156 位,佔 39.6%,顯示 受訪者以男性居多。

(二)年齡

在年齡方面,以「51 ~60 歲」之遊客為最多,共有 96 位,佔 24.4%;

其次是以「41 ~50 歲」之遊客,共有 92 位,佔 23.4%;再其次是以「21 ~30 歲」之遊客,共有 88 位,佔 22.3%;以「31~40 歲」之遊客,共有 50 位,

佔 12.7%;以 61~70 歲之遊客,共有 46 位,佔 11.7%;以 20 歲以下之遊客,

只有 22 位,佔 5.6%為最少。

(三)教育程度

在有效樣本中教育程度方面,以「大專大學」學歷者為最多,共有 193

位,佔總數的 49.0%;其次為高中職學歷者,共有 153 位,佔總數的 38.8%;

再其次為碩士級以上,共有 32 位,佔總數的 8.1%;再其次為國中小學歷 者,共有 16 位,佔總數的 4.1%為最少。顯示前往文化遺址的受訪者之教 育程度偏高,可能是教育程度較高者對文化資產保存認知的程度高,對歷 史文化較有興趣也較願意從事古蹟旅遊。

(四)主要居住地

在受訪遊客的主要居住地部份,以居住於南部(雲嘉南高屏)者為最 多,共有 128 位,佔 32.48%;其次為居住於北部(北基桃竹苗)者,共有 120 位,佔 30.45%;再其次為東部(宜花東)者,共有 97 位,佔 24.62%;

再其次為中部(中彰投)者,共有 49 位,佔 12.45%。在受訪過程中發現 南部(雲嘉南高屏)者為最多,可能因僅鄰於台東之便,地緣關係吸引較 多之近鄰地區遊客至卑南文化遺址參觀。

(五)職業類別

在職業方面,經統計以從事「服務業」者為最多,共有 116 位(29.45%);

「軍警公教」者,共有 65 位(16.50%);「工商業」者,共有 64 位(16.24%);

「自由業」者,共有 49 位(12.44%);「學生」者,共有 39 位(9.9%);「農 林漁牧」者,共有 14 位(3.6%);勾選「其他」,則有 47 位(11.9%)。本 研究將其他人數小於 10 者,進行與家管、退休人員者併組俾便後續分析。

二、背景資料

(一)參觀經驗

受訪遊客當中曾經參加過其他文化遺址或古蹟等文化旅遊活動經驗 者為最多,共有 241 位,佔 61.2%;未曾參加過其他文化遺址或古蹟等文 化旅遊活動經驗者有 153 位,佔 38.8%。

(二)參觀次數

受訪遊客到卑南文化遺址的次數,以第一次到訪者為最多,共有 217 位(55.1%);其次為第二次到訪者,共有 73 位(18.5%);再其次為第三 次到訪者,共有 56 位(14.2%);另其次為第四次到訪者,共有 48 位(12.2%)。

(三)旅遊資訊來源

變項 人數 百分表(%)

變項 人數 百分表(%)

有關文化資產保存認知經統計結果發現文化資產保存認知量表總帄 均得分為4.33,總標準差0.54,各構面之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如(表4-2-1)

所示:

(一)歷史意義:在「歷史意義」方面,總帄均數為 4.49,總標準差為 0.52;

各題項之帄均數在 4.36~4.58 之間,標準差則在 0.57~0.68 之間。在各題 項中以「文化資產因具有歷史意義,所以要加以保存。」之認知程度帄均 數為 4.58 為最高。次為「文化資產是歷史性的指標,真實性保存才能展現 魅力。」帄均數為 4.54;以「歷史越悠久的文化資產越具有文化的意涵。」

此題的帄均數 4.36 分為最低。

(二)文化價值:在「文化價值」方面,總帄均數為 3.97,總標準差為 0.82;

各題項之帄均數在 4.41~4.57 之間,標準差則在 0.62~0.74 之間。各題項 中以「文化資產因具有美學、文化、歷史等價值,所以要加以保存。」此 題的分數最高,帄均數為 4.57;次為「文化資產兼具旅遊與文化教育的功 能。」帄均數為 4.53;以「保存文化資產可以促進社區意識的凝聚。」此 題的帄均數 4.41 為最低。

(三)文化認同:在「文化認同」方面,總帄均數為 4.43,總標準差為 0.51;

各題項之帄均數在 4.39~4.49 之間,標準差則在 0.59~0.77 之間。各題項 中以「文化資產對於促進文化認同的成效,在於融合在地人文特色與歷史 脈絡。」此題的分數最高,帄均數為 4.49;次為「對於地方住民的情感記 憶及對其之認同,是文化資產永續保存的重點。」帄均數為 4.44;以「文 化資產保存強調個人對其所屬文化、社群或地域的認同。」此題的帄均數 4.39 分為最低。

(四)社會責任:在「社會責任」方面,總帄均數為 4.48,總標準差為 0.48;

各題項之帄均數在 4.63~4.27 之間,標準差則在 0.77~0.58 之間。各題項 中以「文化資產的保存責任,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此題的帄均數為 4.63 最高;次為「保存工作除政府立法並施以政策外,結合民間的資源力量同

樣重要。」帄均數為 4.56;以「我願意擔任文化使者之承載與傳播角色以

構面/題項 帄均數

構面/題項 帄均數

不同教育程度的遊客於文化資產保存認知各分量表差異比較,經單因 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教育程度之遊客在文化資產保存認知比較 中,皆沒有顯著差異性存在,因此,可以顯示在文化資產保存認知程度上 不因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明顯差異。上述不同教育程度之遊客在文化資產 保存認知程度上並沒有顯著差異,此研究結果與陳福祥(2007)研究古蹟 旅遊知覺價值認知之研究結果相同。

(四)職業

不同職業的遊客對於文化資產保存認知,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 示,皆沒有顯著差異性存在,因此,可以顯示在文化資產保存認知程度上 不因職業的不同而有明顯差異。上述不同職業之遊客在文化資產保存認知 程度上並沒有顯著差異。此研究結果與黃萬翔(2001)在文化資產保存觀 念認知之研究結果及與陳淑君(2004)研究居民對文化資產保存認知等研 究結果相同。因此,可以推測遊客之整體認知程度並不會因為職業的不同 而有不同。

(五)主要居住地

不同主要居住地區的遊客於文化資產保存認知,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結果顯示,皆沒有顯著差異性存在,因此,可以顯示在文化資產保存認知 程度上不因主要居住地區的不同而有明顯差異。上述不同主要居住地之遊 客在文化資產保存認知程度上並沒有顯著差異,此研究結果與薛芳妮

(2007)研究城市觀光客對古蹟文化資產價值認知之研究結果相同。因此,

可以推測遊客之整體認知程度並不會因為主要居住地區的不同而有不同。

(六)參觀經驗

遊客之參觀經驗於文化資產保存認知的差異情形,經t考驗結果,發現 在文化資產保存認知上,「歷史意義」之構面上有顯著差異,顯示具有參 觀經驗的遊客對於「歷史意義」的認知比沒有參觀經驗的遊客還高;但在

「文化價值」、「文化認同」及「社會責任」之構面上並沒有顯著差異存

在。

(七)參觀次數

遊客之參觀次數對於文化資產保存認知的差異情形,經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結果顯示,遊客之「參觀次數」對於「歷史意義」之構面上有顯著差 異存在,再透過雪費法(Scheffe)進行事後比較,則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遊客之「參觀次數」不同其在「文化價值」、「文化認同」及「社會責任」

構面上,並沒有顯著差異性存在。

(八)資料來源

遊客之資訊來源不同其對文化資產保存認知的差異情形,經t檢定結果 顯示,遊客資訊來源為「報章雜誌、書刊」其在於「文化價值」及「文化

遊客之資訊來源不同其對文化資產保存認知的差異情形,經t檢定結果 顯示,遊客資訊來源為「報章雜誌、書刊」其在於「文化價值」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