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遊後行為意圖

行 為 意 圖 ( Behavior Intention ) 的 概 念 來 自 於 態 度 理 論 ( Attitude Theory),態度主要由認知(Cognitive)、情感(Affective)及意圖(Conative)

三種要素所組成(Schiffman & Kanuk,2004)。認知部分是對旅遊地的信念 (beliefs)或是理解(knowledge);而情感的部份則是指對旅遊目的地的一種感 覺(feeling)或是依附感(attachment),行為可從意圖預測出來,如果能對意圖 進行適當的量測,則所得到的資料,結果是非常的接近實際的行為(Baker

&Cromption,2000)。從態度理論得知,個體的行為會受其態度所影響,而 一個人主觀判斷其未來可能採取行動的傾向,可以用來預測其行為的模 式,當顧客對產品存有正向的行為意圖時,顧客往往是會對該產品產生偏 好、增加對該產品的購買數量,反之,若顧客對產品存有負面的行為意向 時,其反應則往往是會減少對該產品的購買數量,最後顧客會選擇購買其 他商品,因之參與行為將受意圖的影響。

行為意圖是個體想要採取某一特定行為之行動傾向,是行為選擇之決 定過程下,任何行為表現的過程,所產生是否要採取此行為的某種程度表 達。由於個體表現對特定行為意向強度的衡量與意念,影響個體在消費後 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主觀判斷(李宗鴻、許正賢,2006)。對文化觀光旅遊而 言,了解遊客的行為意圖,可用來預測遊客的需求;在旅遊基楚上,從遊 後的印象中所持有之觀念或概念,遊客會經歷評估之後的一種呈現,留下 遊客的主觀認知,對遊後意圖詮釋為一個人的心智上代表性的知識看法、

感受和某一特定目的地的總體知覺;而遊客的最終行為意向,當遊客在體 驗遊程後,會針對實際感受產生對旅遊地的認知而引發行為(林衢良、林 淑芬,2007)。以旅遊來說遊客的認知意象,來自個人從事某一行為的意願 與有意識的計劃;而遊後會針對態度對象或標地物,進一步採取特別行動 或是行動的可能性及傾向 (邱博賢,2003),甚而向他人推薦或是願意再度 重遊意願。對旅遊地而言,遊客忠誠度最直接的表現尌是有重遊意願,因 此能找出影響忠誠遊客重遊意願的因素,則能提供適當的行銷活動以吸引 忠誠遊客。根據 Kozak(2001)認為重遊行為是指遊客願意再次旅遊某一 目的地或同一國家內之其他景點。綜上所述,本研究的行為意圖為探討遊 客在遺址旅遊後,對文化旅遊體驗過程所產生的評估與感受,以及未來參 與態度、未來意圖與推薦他人的可能性,進而對旅遊地產生行動或是可能 性的行為傾向,作為本研究衡量變項。

二、遊後行為意圖之衡量指標

在文化旅遊的決策過程中,旅遊地形象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相 關研究也提出遊客對於旅遊地各持有不同的印象,而這些印象會顯著關係 到遊客旅遊的決策以及實際遊歷後的滿意度,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知識、經 驗及價值觀而有所差異(邱鴻遠,2007)。遊後行為意圖為一種行為傾向,

可作為預測個體行為的衡量變數,可使用多向度的方式進行測量(郭竹 君,2009)。正面與負面的行為意圖為交易行為的結果,也是影響遊客行為 再發生與否的關鍵點,正面的行為意圖包含重遊意願、推薦他人、忠誠度 等行為;負面的行為意圖則有抱怨、負面的口碑宣傳、轉換離開等行為(張 淑青,2005)。

遊客從事旅遊後,會根據其實際體驗的情形,產生對旅遊地的認知,

進一步引發不同層級之正向(Favorable)以及負向(Unfavorable)的行為意圖,

其中知識經驗為支配遊客實際再遊行為的重要因素,可從五個變數來衡 量,包含願意對他人傳遞該旅遊地正面的訊息、視該旅遊地為優先選擇,

增強對該旅遊地的重遊意願、推薦意願及鼓勵他人旅遊(張淑青,2005)。

Carbone/2005

(許梅芳譯)

顧客經驗管理 目的地意象

對體驗的熱忱

向朋友推薦的意願 沈進成、周君

妍/2006

整合行銷傳播、旅遊意象、知名度、

滿意度對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古坑 華山為例

再訪意願、介紹親 友、多元參觀

郭竹君/2009 登山遊客對生態旅遊認知環境衝擊知 覺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華山登山 步道為例

正向推薦 負面抱怨 忠誠度 張淑青/ 2009 目的地意象、滿意度與行為意圖的關

係-目的地意象的區隔效果

主觀規範 態度

知覺行為控制 知識分享行為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觀上述,本研究彙整各研究者在遊後行為意圖的相關研究發現,以 重遊意願、負面抱怨、推薦他人意願及知識分享行為等因子影響遊客遊後 行為,在遊後行為意圖量表下,針對此四個構面測度遊客的遊後行為意圖 之議題,並整理出適當的探討內容以及問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