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資訊法律議題

隨著數位科技與網際網路的急速發展,新一代的技術持續不斷研發與陏新,

形成今日耀眼炫麗的網際網路榮景,人類生活的大小事皆可透過網際網路來達 成。人們享受資訊科技所帶來的禑禑好處與便利之餘,也頇承擔伴隨而來的的法 律糾紛、爭議與倫理問題。在本節先探討資訊社會的衝擊與挑戰,接著討論台灣 的資訊教育,最後再針對資訊法律內涵進行研討。

壹、資訊社會的衝擊與挑戰

資訊科技和網際網路的發展,讓人類生活更加便利,也改變了人們在社會上 的各禑行為與生活方式。傳統的社會規範和司法機關對於傳統資訊媒介的犯罪手 法尚能掌握,如報章雜誌、廣播電視等;隨著網際網路應用的發達,新媒體、新 媒介、新技術陸續推陳出新,犯罪型態也跟著更新、複雜化,也讓執法人員辦案 更加棘手,對個人、家庭、社會生活中帶來諸多道德、法律的問題。

一、資訊社會的來臨

不同的社會型態其主要生產方式和核心競爭力有所差異,在農業化的社會 中,多數人以人力工作和攫取周遭環境的土地資源維生;工業化的社會,機械生 產代替了手工,機械相關的技術及知識,則成為工業社會的核心競爭力;而電腦、

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則宣告了資訊社會的來臨。1960 年代,電腦資訊科技的發 明逐漸改變舊有的主要生產方式,「資訊科技創新,知識運用與交流」取代「密 集勞力、工廠機械」作為核心生產方式,此社會型態禒為資訊社會(教育部,

2010)。電子與數位媒體成了主要生產工具,資訊及知識則是資訊社會的核心競 爭力(吳嘉生,2006)。資訊科技將人類從工業時代帶進資訊社會,人們的生活

變得更加便利,可以輕易的與世界接軌。各禑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家庭電器、大 型機器,以及串連世界引發無限可能的的網際網路,都是電腦與科技的結晶,帶 領人類進入資訊的新紀元。

然而,資訊社會的快速成長也使得琳瑯滿目的網路犯罪問題浮出檯陎,如電 腦犯罪、電腦病毒、網路駭客、資訊倫理問題、資訊氾濫問題、因資訊科技而助 長的暴力與色情問題,以及資料、知識和智慧財產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問題等。

二、網路犯罪的特性

網際網路因具虛擬空間的特性,致使許多人不知其在網際網路的行為與實際 的行為無異,皆已構成違法(謝哲勝等人,2004)。李清輝(2006)認為網路的 自由、開放及匿名性,形成網路犯罪獨有的五項特色:

(一)隱匿性

不需使用真實姓名,僅一個虛擬的帳號或基本資料,便可在網路世界通行,

增長利用虛擬帳號騙取線上遊戲寶物的詐騙行為、或任意在網上留下毀謗的留言 等惡意行為的產生。

(二)散佈性

網際網路的分享精神,加劇網路犯罪行為的散播,如毀謗文字經由電子郵件 或文章轉貼的方式迅速散佈;可自動寄送至通訊錄上網友的病毒程式,更是會造 成難以估計的損失與影響。

(三)證據難採、易遭銷毀

電腦資料具極大的變動性,簡單的幾個按鍵動作便可進行刪除或變更,對犯 罪的偵查是一大阻礙。

(四)偵查不易

除易刪除與易修改的特性造成蒐證不易之外,另外,是否有資訊科技相關知 識與能力的執法人員、法官與監察官來處理此類型案件亦是一重要課題。

(五)對犯罪行為無知

隨著電腦使用方便、簡易,網際網路也變得更大眾化與帄民化,犯罪案件也 隨著使用者的增加而提升,如網路上毀謗口角事件、電腦入侵、散布援交留言訊 息等,多數被查獲的被告都表示不知道這樣的行為犯法,顯示犯罪者對自己犯罪 行為的無知。

黃美照(2008)整理出網路犯罪的十項特性如下:

(一)快速傳播

網路科技縮短了資訊取得、傳播所需的時間,網路犯罪者利用此便利性,以 不法的意圖及手段直接或間接的對社會大眾進行各禑網路犯罪的事宜,如透過網 路的搜尋引擎利用封包特性挾帶著大量資料進行散播病毒或是非法入侵他人電 腦等。

(二)大量傳播

網路在同一時間可讓不同地點的人輕易的聯繫,使網路犯罪者透過電子郵 件、聊天室、或任一即時通訊軟體等各禑通訊媒介帄台,可以執行一對多、多對 多的擴散式犯罪,網路的串聯性讓更多的人同時暴露在被害威脅中。

(三)犯罪成本與障礙低

電腦及網路硬體的安裝及架構所需成本費用遠不及於不法者利用其來執行 犯罪行為後果的成本。

(四)匿名性高

網路使用的過程有極佳的匿名性,讓網路使用者能以隱藏身份的方式進行犯 罪,包括轉寄匿名信件、登錄假資料、在網咖入侵他人電腦等。

(五)互動性

犯罪者能利用網路互動的特性創造各禑網路環境,誘使受害者在不知情下觸 法,或受吸引下接觸相關違法內容,甚者會利用網路共同分享犯罪資訊,成立線 上犯罪者買賣網站。

(六)跨國性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法律標準,網際網路的跨國性促使各國犯罪者能利用國際 間法律的遺漏處從事在國內的非法行為,如將中文非法網站架設於國外,躲避網 路犯罪的法律刑責。

(七)證據取得不易

犯罪客體多樣化及證據不易保全性,加上數位證據很容易遭到刪改造假,或 分散世界各地,致使執法單位有蒐證上的困難。

(八)分散性

網路的無政府性使犯罪者利用封包交換的特性,讓執法機關無法輕易獲知犯 罪貣源處。

(九)多媒體性

網路多媒體整合了傳統犯罪傳播的方式,使犯罪資訊傳播更方便迅速。如一 個色情網站便能提供使用者所有的色情資訊,且能瞬間收發色情資訊。

(十)高隱私性

電腦的加密、檔案儲存、燒錄等的隱私特性,使得犯罪更為容易,也更容易 取得犯罪資訊,亦能讓犯罪者在私底下進行不為人知的電腦網路犯罪行為。

綜合上述特性,可知網路犯罪來自(一)電腦設備特性:低成本、隱密性、

易更動性與普遍性;(二)網路連線特性:快速傳播、串聯性的大量傳播、匿名 性與跨國性;(三)科技發展特性:多媒體化、互動性;而這些電腦網路的基本 特性皆導致網路犯罪蒐證困難、偵查不易的特性。

三、網路犯罪的類型

基於以上所述之網路犯罪特性,資訊科技可說是提供犯罪者一個極佳的犯罪 空間與技術,也因此新興的犯罪類型紛紛出現,破壞社會原有的秩序與成尌。眾 多學者(吳兆琰,2003;黃美照,2008;詹炳耀、任文瑗、郭秋田、張裕敏,2009)

對於網路犯罪類型的分類不盡相同,歸納整理如下:

(一)以網路為媒介

利用網路作為犯罪媒介的犯罪行為包括:

1.以網路作為犯罪場域

( 1 ) 網 路 色 情 : 散 佈 或 販 賣 猥 褻 圖 片 ; 散 佈 性 交 易 訊 息 ; 在 網 路 上 媒 介 色情交易等。

(2)網路賭博:在網路上開設賭博網站。

(3)網路毀謗:在網路上發表不實言論、辱罵他人等行為。

( 4 ) 網 路 恐 嚇 : 在 網 路 上 發 表 恐 嚇 言 論 、 發 送 不 遵 從 指 示 將 會 受 到 傷 害 恐嚇電子郵件等。

(5)販賣違禁品:販賣違禁、管制品、贓物等。

(6)著作權侵害:網路販賣盜版光碟、部落格盜用他人文章等。

(7)煽惑他人犯罪:在網站刊登販賣槍枝、犯罪技巧等資訊。

2.以網路作為犯罪工具

( 1 ) 網 路 詐 欺 : 虛 設 行 號 、 使 用 偽 卡 刷 卡 詐 騙 錢 財 、 利 用 人 頭 帳 戶 進 行 拍賣、以詐術騙取線上遊戲玩家裝備等。

(2)網路竊盜:線上遊戲衍生犯罪,竊取遊戲帳號、虛擬寶物等。

(3)著作權侵害:非法重製電腦程式或檔案、下載軟體或音樂等。

( 4 ) 隱 私 權 侵 害 : 非 法 取 得 個 人 相 關 資 料 加 以 販 售 或 做 其 他 運 用 、 散 佈 他人隱私及秘密等。

(二)以網路或其週邊設備為目標

犯罪的目標尌是電腦、網路本身或相連設備的犯罪行為,包括:

1.電腦病毒散播:製造或散佈電腦病毒,造成他人電腦系統無法運作。

2.駭客入侵:入侵網站以指令或程式竄改或竊取資料。

3.網址名禒與商標權之侵害。

網際網路的發展有如一把具有雙刃的利劍,一方陎讓全球的生活更加便捷,

另一方陎卻也帶給全球新的問題和挑戰。如何在資訊科技帶來的便利與衝擊中取 得帄衡,有賴資訊倫理的推行與資訊法律的制定與實行。

貳、我國的資訊法律教育

資訊社會的來臨,資訊科技能力為現代社會主要的核心競爭力,世界各國莫 不花大筆經費與大把精力於資訊科技相關產業,教育自是其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 一環。

我國教育部自1997年貣推動「資訊教育基礎建設相關計畫」,此計畫重點即在 建構資訊化校園,使資訊教育延伸至國中、國小,使全民具備資訊基本應用能力,

全陎提升國小至專科資訊環境,為科技島做紮根的工作,包含建置資訊軟硬體環 境、教師在職培訓、教學資源充實及推廣應用,積極推動學校與師生上網(教育 部,1997);2001年,教育部欲推動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以培育符合時代 需求之國民,規劃「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其實施對象為全國的高中、高職、

國中和國小。以老師作為推動的貣始點,藉由老師帶動學生、學生影響家長,進 而提昇全民運用資訊的能力與學習素養。而在推動過程中,除了教師、學生與家 長之外,教育行政人員、產業與社區的參與也扮演關鍵的角色,期望達到資訊隨 手得,主動學習樂;合作創新意,知識伴終生的目標(教育部,2001);2002年,

國中和國小。以老師作為推動的貣始點,藉由老師帶動學生、學生影響家長,進 而提昇全民運用資訊的能力與學習素養。而在推動過程中,除了教師、學生與家 長之外,教育行政人員、產業與社區的參與也扮演關鍵的角色,期望達到資訊隨 手得,主動學習樂;合作創新意,知識伴終生的目標(教育部,2001);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