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科技的進步一日千里,為符合時代的潮流,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學方式也 更形多元,教學媒體的運用工具的多樣化,更有助於教師去探索並改進各種不同 的教學方法。錨式情境教學法就是以電腦做為輔助教材,透過互動式的影碟系 統,呈現逼真而鉅觀的模擬情境,提供給學習者一個真實有趣的畫面,有助學習 者理解與探索,增進學習成效。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茲 分析探討如下:

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及內涵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國內外有許多學者提出他們的看法;邱貴發 (1990)、王金世(2000)認為電腦整合教學融入課程、教材、教學及學習中,藉由 教學工具來順利達成教學的效果。而科技在教學所扮演的角色,根據

Jonassen(2000)認為是 1.學習電腦相關知識 2.透過電腦來學習,電腦扮演媒體的 角色 3.直接使用電腦於教學。國外學者 Dias(1990)、Dockstader(1999)也都強調所 謂的科技整合(Technology Integration)運用於教學上,以提升學習者學習興趣及更 有意義的學習,達成教學目標。

而「電腦」、「資訊科技」與「科技」這三個名詞彼此間的關係及所包含的 範圍(王全世,2000)。「科技」包含了「資訊科技」及「電腦」,而「資訊科 技」包含了「電腦」,但在三者融入教學的內涵中都是指電腦及網路相關科技的 整合及運用。

至於資訊科技運用程度的等級,因各城鄉差異及教師扮演角色差異而不同,

從「無使用」到「精練」都有(Moersch,1995),如附表;雖然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確有其必要性,但也並非所有科目都可以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教師如何才能 適切的運用,顏永進與何榮桂(2001)認為可用「5W」的觀點來評估:

1. Why:為什麽原因?

2. Who:施行者與對象是誰?

3. When:進行時機的適切性如何?

4. Where:實施地點的軟硬體設備如何?

5. What:可融入那一類型的資訊科技?

25

26

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

教育部(民 87)明定資訊教育推動的策略與目標如下:

1. 規劃一貫性資訊教學課程 2. 普及建置資訊與網路設備 3. 提升在職教師資訊素養

4. 充實資訊教學資源,設置各縣市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中心 5. 推動各科結合電腦輔助教學,改善教學模式

6. 推廣與宣導資訊與網路教育

其後更於「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針對「資訊教育」提出以 下課程目標:(教育部,民 92)

1. 奠定學生使用資訊知識與技能

2. 導引學生了解資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3. 增進學生利用各種資訊技能,進行資料的搜集、處理、分析、展示與運 用的能力

4. 培養學生以資訊知能做為擴展學習與溝通的習慣

5. 導引學生了解資訊倫理,電腦使用安全及資訊相關法律等相關議題 6. 培養學生正確使用網路的態度,善用網路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培養合

作、主動學習的能力

7. 開展學生資訊科技與人文素養的統整能力,應用資訊科技提升人文關 懷、促進團隊的和諧

由此可見政府推動資訊教育的目標,除了在軟硬體的設備上力求充實,

足供教學使用之外,更期望提升教師自身的資訊素養,進而善加利用這 些設備融入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之中,促進教材、教法與教學媒體的多元 化。

至於各專家學者標舉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同中有異,茲依年代先後 統整如表 2-5

表 2-5

學者專家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描述彙整表 研究者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

廖癸欽(1999) 1. 教師應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2. 學生透過資訊科技使用,以具備未來應有的資訊技能及態度 Jones&Paolucci

(1999)

1. 科技的運用可以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成就 張國恩(1999) 1. 教師運用科技於課堂上或課後的學習活動上

2. 培養學生運用科技和資訊的能力和主動探索與研究精神 3. 培養學生有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7

尹玫君(2000) 1. 使學生為未來生活作準備 2. 可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自信 3. 提供公平均等的學習

4. 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提供多元的學習環境

6. 提供教師多元的教學和評量能力 王全世(2000) 1. 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2. 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與資訊的能力 3. 提升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

彭富元(2001) 就教師直接操作的行為而言 1. 節省書寫的時間

2. 加入更多的資訊於教學 3. 彌補口語教學之不足

4. 以動畫方式協助對實際情形的說明 5. 視學生所需靈活運用

陳振榮(2002) 1. 培養學生資訊素養,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 2. 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

Apple(2003) 1. 科技是一種學習的工具,也是思考、合作和溝通的媒介 2. 運用科技是教學改變的動力

3. 科技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支援工具

林怡菁(2003) 1. 消費者越喜歡使用科技產品,其所感覺的整體服務品質就會 越高

2. 資訊產品的使用可以讓消費者(即學生)喜歡與相信他的便利 性

3. 可以使學生專注於上課中的內容與活動 王筱涵(2003) 1. 協助教學者從事教學

2. 電腦或軟體有立即回饋的特性,可以增強學習成效 資料來源:研究者綜合整理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地方教育輔導組(2006)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的說明為:

1. 建造一個更現代、更活潑、更優質的教學環境

2. 可以延伸課程發展,豐富教學內容以及多元化的教學歷程 3. 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效果

4. 培養學生正確的資訊素養及使用網路的態度與能力

總而言之,當我們學生能運用現代資訊科技,活用所學於日常生活之中,並 解決其面臨的問題時,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終極目標即在此。

28

三、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理論基礎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理論基礎各學者的論述略有異同,茲綜合羅列簡表如表 2-6

表 2-6

學者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理論基礎相關論述表 研究者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理論基礎論述 王美雪(2005) 1. 建構主義

2. 情境學習理論 3. 合作學習 吳易靜(2006) 1. 建構學習理論

2. 合作學習理論 3. 情境學習理論 張亦妤(2006) 1. 行為學習理論

2. 認知理論 3. 教學設計理論 4. 情境認知理論 5. 建構主義觀點 6. 合作學習理論 7. 人機互動的原理 8. 交談設計理論

吳天助(2007) 一. 學生學習行為的相關理論 1. 行為主義理論

2. 社會學習理論 3. 情境認知學習理論 4. 認知發展理論 5. 訊息處理理論 二.教學方法的理論 1. 編序教學法 2. 問題教學法 3. 練習教學法 4. 情境教學法 資料來源:研究者綜合整理

綜觀上述表列可以發現建構主義觀點、情境學習理論與合作學習理論等正是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重要理論基礎。同時可看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理論基礎與 錨式情境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有非常緊密的相關性。

29

30

31

(2002) 2. 網路資源的質與量是否充實 3. 教師的電腦態度

4. 教師所具備的電腦能力

5. 是否有足够的時間尋找教材資源 6. 教師同儕間的支持與鼓勵

7. 是否有電腦協同教師的專業支援 何榮桂

(2002)

1. Why:為何要進行資訊科技教學

2. Who: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施者與對象為何 3. When:何時進行資訊融入教學最有效 4. Where:實施場地為何

5. What:那一類型的資訊科技可以融入教學之中 張國恩

(2002)

1. 需求性 2. 可行性

3. 符合學習理論

4. 與原始學科教材之配合程度 5. 資源性

盧建勲 (2003)

1. 教師的資訊素養

2. 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態度 3. 教師是否受到適宜的鼓勵與訓練 4. 教師是否有做的決心與熱誠 5. 學生的資訊素養

6. 學生運用科技進行學習的成效

7. 行政人員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所抱持的態度 8. 科技協同教師的資源

9. 是否辦理各項研習活動,增加教師教學技能 10. 電腦設備是否充足

11. 是否有豐富的教學資源、網路資源 12. 教師是否有準備教材的時間

13. 教師是否經常參加研習 14. 是否有電腦教室

15. 電腦教室的使用是否方便 (引自王美雪,2005)

資料來源:研究者綜合整理

綜上表列可以清礎看出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前,必須考慮到各種變 項因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2